图书介绍
全国著名中医经验集丛书 萧少卿针灸精髓【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箫少卿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2326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63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595页
- 主题词:针灸疗法-临床应用-经验-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国著名中医经验集丛书 萧少卿针灸精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经络腧穴是针灸临床的基础3
第一章 经络腧穴概论3
第一节 经络腧穴的意义3
第二节 十二经脉和腧穴5
第二章 经络的平衡状态失衡征象及调治规律7
第一节 经络的平衡状态7
第二节 经络的失衡征象8
第三节 经络的调治规律9
一、经络诊断,辨证归经9
二、经穴治疗,循经取穴10
第三章 奇经八脉的理论源流基本内容与临床应用15
第一节 理论源流15
第二节 基本内容16
一、督脉17
二、任脉17
三、冲脉17
四、带脉17
五、阴维脉17
六、阳维脉18
七、阴蹻脉18
八、阳蹻脉18
第三节 临床应用18
一、常用配穴方法19
二、常见病治疗21
第四章 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的理论渊源与临床应用26
第一节 理论渊源26
一、根结26
二、标本26
三、气街27
四、四海28
第二节 临床应用28
一、手足三阳经与头街配穴法29
二、手三阴经与胸街配穴法29
三、足三阴经与腹街配穴法29
四、起止穴对应配穴法30
五、原募穴对应配穴法30
六、合募穴对应配穴法31
七、郄会穴对应配穴法31
八、三部对应配穴法32
九、原合与俞募配穴法32
十、本输与四海、气街对应配穴法32
第五章 试论“十四经腧穴”主治疾病的规律性34
第一节 十四经腧穴主治疾病的普遍性35
第二节 十四经腧穴主治疾病的特殊性37
第三节 腧穴部位与主治范围的普遍性39
第四节 腧穴部位与主治范围的特殊性40
第五节 结论与体会42
中篇 辨证论治立法处方与临床应用47
第一章 脏腑经络八纲辨证施治在临床上的应用47
第一节 明确脏腑经络证治的基本内容47
一、肺48
二、大肠49
三、脾50
四、胃52
五、心53
六、小肠54
七、肾54
八、膀胱56
九、心包56
十、三焦57
十一、肝58
十二、胆59
第二节 熟悉经络腧穴诊治疾病的要领60
一、经络诊察、辨证归经60
二、经穴治疗60
第三节 掌握治疗原则和八纲辨证施治的常规61
一、治疗原则62
二、八纲辨证施治62
第二章 针灸立法处方五十法的基本内容及其治验病例与体会64
第一节 基本内容64
第二节 临床应用治验病例68
一、单方独用法69
二、偶方配用法71
三、复方协用法73
第三节 几点体会74
第三章 抗炎抗感染的针灸处方简介77
第一节 针灸抗炎处方77
第二节 针灸抗感染处方83
第三节 几点心得体会90
第四章 “七方”、“十剂”的基本内容及其在针灸临床的应用92
第一节 基本内容92
一、“七方”92
二、“十剂”93
第二节 临床应用94
一、针灸处方的七方94
二、针灸处方十五剂105
第三节 几点认识与体会121
下篇 针灸作用机理与临床治疗127
第一章 刺灸疗法是针灸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127
第一节 刺法128
一、毫针疗法128
二、皮肤针疗法136
三、三棱针疗法139
四、皮内针疗法140
五、火针疗法142
六、挑刺疗法143
七、电针疗法144
第二节 灸法、拔罐法147
一、灸法147
二、拔罐疗法153
第三节 其他疗法157
一、穴位埋线疗法157
二、穴位磁疗法159
三、红外线穴位照射疗法162
四、激光穴位照射疗法163
第二章 针刺镇痛作用机理及其临床应用简介165
第一节 针刺镇痛作用机理概述165
第二节 常见痛症的针刺治疗166
第三节 治验病例167
第三章 考古观今论“得气”的意义与临床实践体会174
第一节 文献考证174
一、候气174
二、催气176
三、守气177
第二节 临床实践178
第三节 几点认识和体会180
第四章 创制出版《针刺透刺术治疗疑难杂症录像电视片》183
第一节 针刺补泻的基本手法183
第二节 常见疾病的经穴透刺184
第三节 经穴透刺的疗效观察187
第四节 几点心得体会187
第五章 临床治验医案医话选萃188
第一节 内科疾病医案医话189
一、中风失语吞咽困难(高血压、吞咽神经麻痹)案189
二、面风(面肌抽搐)案191
三、面瘫(面神经麻痹)案193
四、左眼突出症(甲状腺相关眼病)案195
五、暴聋(突发性耳聋,神经性耳聋)案200
六、顽固性呃逆(膈肌痉挛)案201
七、胃下(胃下垂)案202
八、肠结症(肠梗阻)案205
九、癃闭(尿潴留)案207
十、前列腺炎案209
十一、阳痿(性功能衰退、性神经症)案209
十二、遗精、滑精案210
十三、男性不育症案211
十四、湿热疝(急性睾丸炎)案212
十五、慢性泄泻(慢性肠炎、过敏性结肠炎)案213
十六、癫证(精神分裂症)案214
十七、狂证(精神分裂症)案216
十八、摇头风(颈肌痉挛)案218
十九、哮喘(支气管哮喘)案219
二十、胁肋痛案220
二十一、干霍乱(绞肠痧)案222
二十二、梅核气(咽神经症)案222
二十三、心悸(室上性心动过速)案224
二十四、感冒(风寒感冒型)案224
二十五、水肿(浮肿,脾肾阳虚型)案225
二十六、疟疾(日疟、间日疟)案225
二十七、痹证(足痹、膝痹、肩痹、指痹)案227
二十八、偏头痛(神经性头痛)案228
二十九、便秘(习惯性便秘——冷秘型、热秘型)案229
第二节 外科疾病医案医话230
一、酒渣鼻案230
二、面部扁瘊案232
三、阴囊湿疮案234
四、风疹案235
五、聤耳(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案237
六、鼻渊(慢性鼻窦炎)案240
七、牙痛(臼齿根骨膜炎)案243
八、落枕案243
九、电光性眼炎案244
十、乳痈(急性乳腺炎)案245
十一、蛔厥(胆道蛔虫病)案245
十二、肩痹(肩关节周围炎)案246
十三、肘痛痹(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案249
十四、膝关节扭伤疼痛案250
十五、足跟痛(跟底痛)案252
十六、腰痛(外伤性腰痛、寒湿性腰痛)案253
十七、瘰疬(颈淋巴结核)案254
十八、鼻衄(鼻出血)案255
十九、油风(斑秃、俗称“鬼舐头”)案256
二十、痔疮(内痔)案257
二十一、脱肛(直肠脱垂)案257
二十二、乳痰案258
二十三、乳癖(乳腺增生症)案259
二十四、脏躁(癔症)案260
第三节 妇科疾病医案医话261
一、月经不调案261
二、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案263
三、经闭(闭经)案265
四、妊娠恶阻(妊娠剧吐症)案267
五、暴崩昏厥(功能性子宫出血)案268
六、不孕伴癥瘕(多发性子宫肌瘤)案270
七、顽固性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案273
八、中风(子痫后遗症)案275
九、带下(伴宫颈轻度糜烂,湿热下注型)案280
十、阴痒(老年性阴道炎)案280
十一、滞产案281
十二、胞衣不下(胎盘滞留)案282
十三、恶露不下案282
十四、产后乳汁少283
第四节 儿科疾病医案医话284
一、小儿遗尿案284
二、顿咳(百日咳)案284
三、疳疾(单纯性消化不良及营养不良)案285
四、痄腮(流行性腮腺炎)案286
五、痿躄(小儿麻痹症)案287
六、小儿口疮(小儿口腔炎)案288
七、小儿泄泻(消化不良)案289
八、小儿流涎症(流口水)案290
九、哮喘、鼻渊(支气管哮喘、两上颌窦炎)案291
十、小舞蹈病案292
十一、小儿多动症案293
第五节 五官科疾病医案医话294
一、斜视案294
二、上胞下垂(重症肌无力)案296
三、双目失明(病毒性视神经萎缩)案298
四、乳蛾(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案303
五、口疮(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案306
六、鼻槁(萎缩性鼻炎)案308
七、急喉喑(声带麻痹)案310
八、慢喉喑(声带小结)案312
九、暴震性耳鸣耳聋(神经性耳聋)案314
十、突发性耳聋(神经性耳聋)案315
十一、聋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后遗症)案317
十二、近视案318
十三、雀目(夜盲症)案319
第六节 急救病证医案医话320
一、出血性休克案320
二、惊厥案321
三、昏迷案321
四、晕厥案322
五、煤气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症)案323
六、中风(脑血管疾病)诊治经验324
第六章 灸疗的作用机理与防病保健330
第一节 灸疗概述330
第二节 灸疗的作用331
第三节 未病先防既病则治336
第四节 防病保健灸法337
第五节 足三里养生保健的意义与应用340
第六节 古今临床灸治例证342
第七节 现代灸治的实验研究347
第八节 施灸预防中风的经验辑要351
一、常用腧穴和施灸方法351
二、临床防治经验报道354
三、施灸预防中风的注意事项355
第七章 针灸处方取穴备考357
第一节 十四经穴357
第二节 经外奇穴392
一、头颈部392
二、躯干部393
三、四肢部395
附篇 痔漏证治集成401
第一章 痔漏的病名病因及病机401
第一节 痔漏的病名及区别401
一、痔疮的名称401
二、痔与漏的区别401
第二节 痔漏的病因与病机402
一、有因饮食不节,过食鱼腥辛辣等食物而引起402
二、有因经脉脏腑生病而继发403
三、有因风、湿、燥、热四气之邪郁滞所致403
四、有因醉饱入房、负重远行、久坐久蹲等所致403
第三节 痔漏与肛肠解剖生理的关系405
一、痔疮的发生与肛肠解剖生理有关406
二、肛管和直肠周围有五个间隙是形成痔漏的隐患407
三、痔疮的发生与直肠下静脉丛扩张有关407
第二章 痔、漏的症状及分期409
第一节 痔疮的症状409
一、论牡痔候409
二、论牝痔候410
三、论脉痔候410
四、论肠痔候410
五、论血痔候411
六、论气痔候411
七、论酒痔候411
第二节 痔漏痔瘘的症状与分类413
一、明清医著对痔漏痔瘘的论述413
二、现代医著对痔漏肛瘘的论述414
第三节 痔疮的分期414
一、内痔414
二、外痔415
第三章 痔漏的诊断与鉴别416
第一节 痔漏的诊断416
一、历代医著对肛肠疾患湿、热、风、燥证候的鉴别416
二、历代医著对内痔、外痔、痔漏的鉴别416
第二节 现代临床对内痔、外痔、痔漏的鉴别417
一、从肛门直肠发病的症状来鉴别417
二、用“膀胱截石位”来鉴别肛门病证418
三、肛门视诊与直肠指诊420
四、窥肛器与乙状结肠镜检查420
五、实验室检查与X线检查421
六、对内痔外痔痔瘘的鉴别诊断422
第四章 痔漏的治疗425
第一节 历代医著对痔漏的治疗论述425
一、对初期痔疮的治法425
二、对中期痔疮的治法425
三、对后期痔疮的治法426
四、对痔漏肛瘘的治法427
第二节 现代临床对痔漏的治疗论述428
一、对痔疮的内治法428
二、对痔疮的外治法434
三、对痔疮的手术治疗435
第五章 痔漏的治法辑萃436
第一节 痔漏的外治法436
一、烟熏法436
二、熨法437
三、蒸气法438
四、熏洗法438
五、涂敷法444
六、贴膏法453
七、栓塞法458
八、插药法459
九、掺药法461
十、提肛法465
十一、唤痔法466
十二、枯痔法467
十三、结扎法473
十四、挂线法475
十五、结扎压缩法479
十六、注射硬化法480
十七、针灸法484
第二节 痔漏的内治法494
一、止血法495
二、止痛法505
三、消肿法509
四、消痔法509
五、治漏法513
六、提肛法535
七、软便法537
八、食疗法544
第六章 肛裂脱肛与肛门癌546
第一节 肛裂的症状与治疗546
一、针灸肛裂治验辑萃546
二、辨证施治肛裂方药辑萃548
第二节 脱肛的症状与治疗549
一、针灸脱肛治验辑萃550
二、辨证施治脱肛方药辑萃553
第三节 肛门癌的症状与治疗555
一、治验肛门癌效方辑萃555
二、辨证施治肛门癌方药辑萃556
第七章 对痔漏的预防559
主要参考文献560
热门推荐
- 3469480.html
- 3270903.html
- 921903.html
- 1953295.html
- 684894.html
- 1517952.html
- 1421195.html
- 3224230.html
- 733955.html
- 35270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49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46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66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09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15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10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31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26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12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0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