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串行通信编程指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串行通信编程指南
  • (美)Joe Campbell原著;杨飞强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海培训中心
  • ISBN: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550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串行通信编程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ASCII字符集1

§1.1 ASCII码表介绍2

§1.1.1 “ASCII”的歧义性3

§1.1.2 ASCII码表3

§1.2图案字符4

§1.2.1数字字符4

§1.2.2拉丁字母表5

§1.2.3特殊字符7

§1.2.4 ASCII作为整序序列10

§1.3控制字符12

§1.3.1物理设备控制字符14

§1.3.2逻辑通信控制字符15

§1.3.3物理通信控制字符16

§1.3.4信息分隔字符17

§1.3.5用于代码扩展的控制字符18

§1.3.6控制字符的繁难18

§1.3.7控制字符的图案表示19

§1.3.8 ANSI X3.64:控制代码扩展24

§1.3.9 ANSI X3.64的控制代码格式24

§2.1电子通信的历史26

第二章异步通信技术基础26

§1.3.10对ANSI X3.64的编程26

§2.1.1早期的并行系统27

§2.1.2串行二进制系统29

§2.1.3早期的打印电报30

§2.1.4五位代码30

§2.1.5机器的自动编码与解码30

§2.1.6同步化32

§2.1.7为什么要用5位代码?36

§2.1.8 ASCII码的传输37

§2.1.9串行术语37

§2.2通信线的使用38

§2.2.1同步串行通信与异步通信比较39

第三章错误及错误检测40

§3.1产生错误的原因40

§3.2错误检测40

§3.2.1冗余位41

§3.2.2块冗余位:奇偶校验42

§3.2.3块冗余位:校验和43

§3.3循环冗余位校验………………………………………………………………( 44 )§3.3.1模-2算术运算44

§3.3.2普通写法的模-2除法45

§3.3.3模-2除法与硬件45

§20.2用于IBM PC和Kaypro的0级函数48

§3.3.4 “标准”的CRC电路49

§3.3.5 CRC与多项式50

§3.3.7取得φ余数51

§3.3.6选择生成器多项式(除数)51

§3.3.8对累加器清零的另一种考虑52

§3.3.9 CRC的变化形式53

§3.3.10前导零54

§3.3.11单字节数据的CRC54

第四章信息传输57

§4.1流控制57

§4.1.1软件流控制方法57

§4.1.2流控制协议60

§4.2文件传输协议62

§4.2.1自动重复请求协议62

§4.2.2信息包64

§4.2.3XMODEM协议66

§4.2.4 Kermit介绍75

第五章调制解调器及其控制88

§5.1调制解调器88

§5.1.1调制解调器基础88

§5.1.2调制89

§5.1.3通信方式或频带用法91

§5.1.4调频调制93

§5.1.5频宽限制95

§5.1.6调相调制96

§5.1.7正交调幅调制98

§5.1.8建立数据中断器99

§5.2调制解调器控制101

§5.2.1 RS-232标准101

§5.2.2实际RS-232106

§5.2.3 RS-232的非标准用法112

§5.3 Smart modem114

§5.4小结115

第六章UART的一个理想模型116

§6.1软件异步I/O116

§6.1.1软件异步输出116

§6.1.2软件异步输入118

§6.2 UART介绍118

§6.2.1串行数据时钟121

§6.2.2 UART发送器121

§6.2.4错误检测123

§6.2.3 UART接收器123

§6.2.5接收器同步125

§6.3数据格式128

§6.3.1奇偶校验128

§6.3.2数据位位数130

§6.3.3停止位位数130

§6.4 RS-232接口130

§6.4.1 RS-232输出131

§6.4.2 RS-232输入131

§6.4.5 RS-232输出控制寄存器132

§6.4.4 RS-232状态寄存器132

§6.4.3握手信号132

§6.4.6 RS-232反转逻辑133

§6.5 UART中断133

§6.5.1 中断产生134

§6.5.2确定中断向量134

§6.6小结135

第七章两个UART—8250和Z80SIO136

§7.1 National INS8250—B136

§7.1.1 8250硬件基础136

§7.1.2 8250内部结构139

§7.2 Zilog Z80SIO—串行I/O控制器147

§7.2.1 Z80SIO和8250的比较147

§7.2.2 Z80SIO硬件基础148

§7.2.3 Z80SIO的内部结构150

§7.3小结158

第八章Hayes Smartmodem159

§8.1 Smartmodem新颖何存?159

§8.2 Hayes Smartmodem 300概貌160

§8.3Smartmodem的RS-232接口161

§8.4 Smartmodem的状态162

§8.5 Smartmodem的方式命令164

§8.6 Smartmodem的配置开关177

§8.7 Hayes Smartmodem 1200180

§8.8 Smartmodem 1200 B184

§8.9 Smartmodem 1200+185

§8.12 Smartmodem 2400192

§8.10 Smartmodem 1200B+192

§8.11 Smartmodem 1200+Half-Card192

§8.14参数概要199

§8.13 Smartmodem 2400B199

§9.1.1修改编译器的STDIO.H文件202

§9.1 Aztec C编译器202

第九章设计一个基本串行I/O库202

§9.1.2移植到其它编译器205

§9.2串行I/O库205

§9.2.1库的级别208

§9.2.2状态寄存器的屏蔽常量210

§9.2.3 U8250.LIB210

§9.2.4 2级库:BUOS.LIB213

§9.2.5 3级库:SIO.LIB214

§9.3.1 TERM0程序214

§9.3 TERM版片0214

§9.3.2 TERM0连接218

§9.4小结220

第十章程序可移植性221

§10.11级函数221

§10.1.1结构中的函数指针222

§10.1.2含有指向UART R/W函数的指针的sio223

§10.1.3修改后的1级函数:UART.LIB函数223

§10.1.4内存印象系统中的指针225

§10.2 SIO数据类型225

§10.3修改1级函数227

§10.4.1函数指针229

§10.4修改2级函数229

§10.4.2修改后的二级函数230

§10.4.3 SIO的说明和初始化231

§10.5内存印象UADT的SIO234

§10.6小结235

第十一章定时函数236

§11.1定时函数的类型236

§11.1.1延时236

§11.1.2超时237

§11.2系统定时器和时间保持器237

§11.2.1系统节拍器237

§11.2.2系统节拍器的软件接口237

§11.3设计一个“实际”定时系统238

§11.3.1 IBM PC的定时函数238

§11.3.2 0级定时函数—delay239

§11.3.3 “等待字符”函数240

§11.4 “魔数”定时系统241

§11.4.2 KAYPRO.C的s-waitch函数242

§11.4.1 KAYPRO.C的delay函数242

§11.5定时常量243

§11.6 UART清除器244

§11.7小结245

第十二章波特率和数据格式函数246

§12.1设计目标246

§12.1.1用户准则246

§12.1.2一般假设247

§12.2虚拟寄存器248

§12.2.1虚拟寄存器248

§12.2.2虚拟寄存器数组252

§12.2.3位操作的通用结构vregbits_253

§12.3数据格式函数255

§12.3.1通过SIO指针操作255

§12.3.2停止位和数据长度的数据结构256

§12.3.3多寄存器操作257

§12.3.4最终2级函数vsetbits258

§12.3.5 Z80SIO的1级寄存器存取函数260

§12.3.6 Z80SIO的1级函数_vsetbits261

§12.3.7 3级数据格式函数262

§12.4波特率函数264

§12.4.1 vbaud_数据结构264

§12.4.2设置波特率的2级函数和1级函数267

§12.4.3设置波特率的3级函数268

§12.5 IBM PC机的数据格式和波特率函数269

§12.5.1 8250的虚拟寄存器数组270

§12.5.2 IBM PC机上的数据格式结构271

§12.5.3用于8250的1级函数、数据格式函数_vsetbits272

§12.5.4 IBMPC机上的波特率数据结构272

§12.5.5用于8250的1级函数:波特率函数_vsetbr274

§12.6配置和恢复275

§12.6.1用于8250的s_config和s-restore275

§12.6.2用Z80SIO的s_config和s_restore276

§12.6.3用于数据格式,波特率和检错的字符串数组280

§12.7 TERM2281

§12.8小结284

第十三章RS-232控制285

§13.1 RS-232 UART输出285

§13.2 RS-232输出与虚拟UART286

§13.3 TERM3296

§13.4RS-232输入状态298

§13.5 TERM3A306

§13.6小结307

第十四章其它UART函数308

§14.1发送器/接收器函数308

§14.2打开和关闭‘SIO’315

§14.3 TERM程序的修改325

§14.4小结326

第十五章格式化输出327

§15.1格式化输出328

§15.2输出控制函数331

§15.3格式化I/O的第三级函数343

§15.4 TERM4351

§15.5小结355

§16.1一个格式化输入函数356

第十六章格式化输入356

§16.2格式化输入的第三级函数366

§16.3第三级规范输入函数369

§16.4 TERM5372

§16.5小结383

第十七章Smartmodem编程384

§17.1基本设计标准384

§17.1.1用户接口384

§17.1.2 RS-232控制385

§17.1.3兼容性385

§17.1.4通用性386

§17.2 Modem结构386

§17.3一级Modem命令389

§17.3.1支持一级命令的结构成员389

§17.3.2一个发送Smart-Modem命令的函数“m-cmd”390

§17.3.3获取Smart-Modem的响应:“m-quiz”392

§17.3.4验证一个Modem响应:“m-isreply”393

§17.4二级Modem函数396

§17.4.1发出一条命令并获取响应:“m-query”396

§17.4.2发送一条命令并返回验证结果:“m-qcmd”398

§17.4.3从Smart-Modem获取一个整数响应码:“m-getint”399

§17.4.4返回呼叫过程响应:“m-wait4dcd”400

§17.4.5暂时使Smart-Modem进入命令状态:“m-gocmd”401

§17.5三级Modem函数402

§17.5.1复位Smart-Modem的函数:“m-reset”402

§17.5.2复位需要的Modem结构成员403

§17.5.3辨认Smart-Modem类型:“m-whoru”407

§17.5.4辨认所需要的Modem结构成员407

17.6 配置Smartmodem409

§1 7.6.1 配置Smartmodem的函数:“m-config”411

§17.7拨号和应答函数414

§17.7.1 自动拨号通话:“m-dial”415

§17.7.2 重拨上一个号码:“m-redial”416

§17.7.3 应答电话:“m-answer”417

§17.7.4 终止载波联接:“m-hup”419

§17.7.5 查寻DCD:“m-warndcd”420

§17.7.6 Smart-Modem函数的字符串数组421

§17.8 TERM6422

§17.9小结426

第十八章XMODEM文件传送427

§18.1意外情况处理428

§18.2 XMODEM发送436

§18.3 XMODEM接收449

§18.4 “求和校验”查错函数460

§18.5小结461

第十九章CRC计算463

19.1引言463

§19.2 x-snd和x-rcy中的CRC函数472

§19.3 CRC-16计算474

§19.4小结478

§20.1.1 中断和异步I/O479

第二十章中断479

§20.1 中断479

§20.1.2中断和SIO480

§20.2.1在IBM PC上安装RxRDY中断488

§20.2.2在Kaypro 4上安装RxRDY中断498

§20.3其它中断506

§20.3.1 TBE中断506

§20.3.2 RS-232输入中断507

§20.3.3 串行化错中断508

§20.4 小结508

附录A509

附录B514

附录C520

附录D527

附录E537

附录F5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