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宏观经济 管理体制与调控政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何德旭,姜永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950633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14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31页
- 主题词:宏观经济-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宏观经济 管理体制与调控政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变迁及其绩效分析1
第一节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变迁的背景1
一、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与完善1
二、市场化改革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4
第二节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变迁8
一、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变迁的总体描述8
二、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各子系统的变迁10
第三节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绩效分析31
一、宏观经济管理体制与宏观调控政策的关系31
二、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变迁与我国市场化进程33
三、宏观经济管理体制与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39
四、宏观经济管理体制与我国的物价稳定47
五、宏观经济管理体制与我国的就业状况54
第二章 宏观经济管理中的财政体制60
第一节 财政体制的一般理论60
一、财政体制的含义60
二、财政体制的基本内容61
三、财政体制的影响因素65
第二节 我国财政体制的变迁与经验教训71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的财政体制与调整72
二、1978~ 1993年我国财政体制的调整72
三、我国财政体制在1994年的重大创新74
四、我国财政体制变迁的经验教训76
第三节 集权与分权财政体制的国际比较77
一、分权型财政体制的优势与劣势78
二、集权型财政体制的优势与劣势80
三、寻求集权与分权的最佳结合点83
四、西方国家财政体制的经验借鉴84
第四节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与完善85
一、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成效85
二、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88
三、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体制90
第三章 宏观经济管理中的税收制度92
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基本理论92
一、税收政策的重要性92
二、税收政策的作用机制93
三、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95
第二节 我国税收制度变迁与宏观调控98
一、我国税制制度及政策的演变98
二、我国税收调节作用的总结104
第三节“十一五”时期的新一轮税制改革105
一、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态势与要求105
二、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基本判断与总体原则107
三、“十一五”时期重点税种的改革108
第四章 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金融体制112
第一节 金融体制的内涵和要素112
一、金融体制的内涵112
二、金融体制的构成要素113
第二节 中国金融体制的发展与评价114
一、中国金融体制的发展演变114
二、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综合评价123
第三节 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改革建议125
一、当前金融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25
二、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金融体制的建议129
第五章 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投资体制132
第一节 投资体制与经济发展:理论综述132
一、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回顾132
二、投资、投资效率及其对我国经济的贡献133
第二节 转轨过程中我国投资体制的演进136
一、投资主体的结构开始分离136
二、政府投资管理职能的变化137
三、金融在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中的作用日益重要137
四、市场化的投资体制开始发挥作用138
五、中央政府审批权力在行政性分权改革中逐渐下放138
第三节 宏观经济管理与投资体制139
一、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与投资体制139
二、我国投资体制的运行与宏观经济管理141
第四节 我国投资体制的成效与问题143
一、我国投资体制的成效:宏观视角143
二、我国投资体制的成效:微观视角145
第五节 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趋势148
一、建立市场化的投资体制148
二、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责权关系149
三、积极探索转变投资管理方式152
四、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导向性作用153
五、改善民营企业的投融资环境153
六、其他相关配套的改革154
第六章 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15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157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制度157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158
三、现代产权制度的主要特征159
四、收入分配理论和政策演变160
第二节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演进161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161
二、放权让利与扩大企业自主权阶段162
三、承包经营责任制与两权分离阶段162
四、现代企业制度与深化产权制度改革阶段163
五、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演进的特点及动因164
第三节 国资委与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尝试165
一、新一轮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166
二、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和原则167
三、对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评价168
第四节 我国国有企业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绩效171
一、改革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172
二、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绩效的评价173
三、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绩效的再思考176
第五节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取向177
一、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法律法规178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设置层级180
三、国有资产的总体规模和布局181
四、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及运行机制建设182
五、国有企业的分类管理183
第七章 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收入分配体制185
第一节 收入分配理论综述185
一、国民收入初次分配185
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187
三、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189
第二节 西方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制度190
一、按要素分配是西方发达国家收入分配的基础190
二、西方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理论与制度安排190
第三节 中国收入分配体制的调整与改革193
一、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193
二、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过程195
三、当前收入分配体制中存在的问题198
四、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199
第四节 中国城镇社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200
一、我国城镇社会保险改革的现状分析200
二、当前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203
三、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205
四、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改革建议211
第五节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214
一、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215
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217
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取向218
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改革建议220
第八章 市场经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目标定位与协调224
第一节 非瓦尔拉斯均衡与宏观调控224
一、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概述224
二、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政策演变229
第二节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233
一、市场经济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233
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目标的调整243
第三节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目标的冲突与定位245
一、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245
二、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247
三、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249
四、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251
五、国际收支平衡与物价稳定251
六、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252
第四节 我国宏观调控目标的定位与协调253
一、充分就业与通货膨胀253
二、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255
三、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256
四、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258
五、国际收支平衡与通货膨胀261
第九章 宏观经济调控中的财政政策263
第一节 财政政策的目标与效应263
一、财政政策的基本作用263
二、财政政策的基本目标265
三、财政政策的基础性条件267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机理269
一、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269
二、财政政策调节宏观经济的主要工具270
第三节IS-LM模型与中国财政政策检验274
一、IS-LM模型的理论框架274
二、IS-LM模型与政府需求管理276
三、IS-LM模型与中国财政政策的检验279
四、IS-LM模型与中国财政变量的估计285
第十章 宏观经济调控中的货币政策290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一般理论290
一、货币政策的界定290
二、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291
三、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291
第二节 我国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的演化293
一、货币政策调控逐步间接化293
二、货币政策调控工具日渐丰富294
三、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297
第三节 通货紧缩背景下的货币政策301
一、紧缩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的环境301
二、紧缩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303
三、紧缩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的成效304
第四节 国际收支双顺差背景下的货币政策305
一、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宏观背景305
二、双顺差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307
三、双顺差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的成效310
第五节 现行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311
一、货币政策独立性与汇率制度的关系311
二、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约束312
第六节 货币政策从“稳健”到“从紧”的转变315
一、“从紧,货币政策提出的背景315
二、“从紧”,货币政策的操作思路319
三、“从紧”货币政策可能面临的难题322
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产业政策323
第一节 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323
一、政府干预的两个主要目标323
二、产业政策与总量政策的关系325
第二节 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与国际经验327
一、产业政策的内涵和外延327
二、产业政策的理论与争议329
三、产业政策的国际经验和教训332
第三节 我国产业政策的实施与发展334
一、我国产业政策的演变过程334
二、我国产业政策的作用与问题337
三、新时期我国产业政策的取向339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协调346
第一节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协调的基本理论346
一、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协调的分类和内容346
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协调的理论发展349
第二节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协调的国际经验353
一、美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协调353
二、德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协调355
三、日本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协调356
四、国外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协调的启示358
第三节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政策协调359
一、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359
二、财政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366
第四节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协调的趋势369
一、宏观经济总量调控政策协调的趋势369
二、产业结构调控的政策协调370
第十三章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管理与政策调控374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374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与本质374
二、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表现376
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378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宏观经济管理转型382
一、开放经济及其状态描述382
二、经济开放与宏观经济管理的转型384
三、开放经济下宏观调控的目标冲突与政策协调386
四、其他若干政策措施的协调运用390
第三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管理的国际协调391
一、有关国际间协调的理论观点391
二、国际经济关联机制与国际协调的必要性392
三、宏观经济管理国际间协调的实践394
四、欧洲货币一体化中的政策协调395
第四节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397
第五节 小结400
参考文献401
后记413
热门推荐
- 1996509.html
- 3717377.html
- 570041.html
- 2315537.html
- 404484.html
- 1763820.html
- 3780853.html
- 2020330.html
- 2048590.html
- 12244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74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70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22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21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2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1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61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20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89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6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