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精神卫生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实用精神卫生学
  • 李占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 ISBN:978711006543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57页
  • 主题词:精神卫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精神卫生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精神卫生的概念与任务1

第二节 精神卫生发展简史2

第三节 中国精神卫生工作发展概况5

第四节 精神卫生与两个文明7

第五节 精神卫生服务的现状与展望8

一、精神卫生服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8

二、精神卫生工作的总目标11

三、结束语12

第二章 精神卫生的心理学基础13

第一节 心理的基本概念13

一、心理及其构成13

二、意识及其基本特征14

第二节 人的心理器官——脑16

一、脑的形成与进化17

二、大脑半球的构造18

三、神经细胞及其生理19

四、大脑皮层机能定位与机能分化22

五、锥体外系统与锥体系24

第三节 个体心理的发展与社会动力25

一、社会化的特征27

二、社会化的内容27

三、人的社会化角色29

四、社会化的因素29

五、社会化过程30

第四节 刺激、应激与精神疾病31

一、刺激的种类与性质31

二、霍尔姆对精神刺激的定性、定量研究33

三、产生精神紧张的生理机制35

第三章 个体精神卫生36

第一节 孕期精神卫生36

第二节 婴幼儿期的精神卫生40

第三节 儿童期的精神卫生42

第四节 青少年期的精神卫生44

第五节 成年期的精神卫生45

第六节 更年期的精神卫生46

第七节 老年期的精神卫生47

一、老年人的生理特点47

二、老年人的心理特点48

三、老年人的行为问题49

第四章 群体精神卫生51

第一节 家庭精神卫生51

第二节 职业精神卫生53

第三节 校园精神卫生55

一、幼儿园的精神卫生55

二、小学生的精神卫生58

三、中学生的精神卫生59

四、大学的精神卫生62

第四节 社区精神卫生63

第五章 精神卫生工作者的责任66

第一节 概述66

第二节 精神卫生工作者应具备的条件66

附 夏威夷宣言68

第三节 精神卫生科医师的责任69

第六章 精神卫生的康复学71

第一节 概述71

第二节 康复精神医学的发展及现状71

第三节 康复的概念和原则72

第四节 精神疾病的医院康复72

一、医院康复的主要措施和做法73

二、医院康复科的任务及临床意义73

第五节 康复疗法简介74

一、音乐疗法74

二、绘画疗法75

三、书法疗法76

第六节 “李氏百姓疗法”让精神病人自由康复76

第七节 精神卫生的社区康复79

一、社区精神卫生的发展趋势和工作要点79

二、社区精神疾病康复的形式81

三、社区精神卫生教育83

第八节 精神卫生与司法84

一、概述84

二、民事司法84

三、精神疾病与司法鉴定86

第七章 精神疾病的病因88

第一节 概述88

第二节 生物学因素88

一、遗传因素88

二、器质性因素90

第三节 素质因素92

一、生理素质92

二、心理素质93

第四节 心理社会因素及其他93

一、生活事件和应激93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94

三、自然和社会灾难致病98

四、其他致病因素98

附Ⅰ 生活事件量表(LES)100

附Ⅱ 心理社会应激评定量表104

第八章 精神疾病的分类106

第一节 疾病的概念106

第二节 精神疾病的分类原则107

第三节 世界精神疾病分类简介107

第四节 中国精神疾病的分类113

第九章 精神疾病的症状表现125

第一节 概述125

第二节 感知障碍126

一、感知程度的异常126

二、感知内容的异常127

第三节 思维障碍129

一、联想障碍129

二、思维的逻辑结构障碍130

三、思维内容障碍131

第四节 情感障碍133

一、情感性质的改变133

二、情感反应障碍134

三、情感的不协调135

第五节 意志和动作行为障碍135

一、意志障碍135

二、动作行为障碍136

第六节 注意和记忆障碍139

一、注意障碍139

二、记忆障碍139

第七节 意识和智能障碍141

一、意识障碍141

二、智能障碍143

第八节 自知力与定向力144

一、自知力144

二、定向力145

第九节 精神疾病综合征145

第十节 心理防卫机制146

第十章 精神疾病的诊断148

第一节 病史148

第二节 住院病史149

一、一般资料149

二、主诉150

三、现病史150

四、过去史151

五、个人史151

第三节 精神状况检查152

第四节 器质性精神病的精神检查153

第五节 儿童精神病的精神检查153

一、儿童精神检查的注意事项153

二、儿童精神检查的主要内容154

第六节 特殊检查154

一、神经科检查155

二、影像学检查诊断155

三、脑生物电诊断156

第七节 心理诊断157

一、人格测验157

二、智力测验158

三、精神症状评定量表160

第八节 社会调查166

第九节 诊断原则167

第十一章 中医对精神疾病的认识169

第一节 历代中医对精神疾病的认识169

第二节 中医精神疾病的病因病机173

一、精神疾病的病因173

二、病机174

第十二章 中医对精神疾病的诊断176

第一节 望诊176

一、望神色形态176

二、望舌177

第二节 闻诊178

一、听声音178

二、嗅气味178

第三节 问诊178

一、问一般情况179

二、问生活习惯179

三、问家族史和既往史179

四、问个人史179

五、问现病史179

第四节 切诊180

一、脉诊180

二、触诊182

第十三章 中医对精神疾病的治疗183

第一节 治疗原则183

一、整体论治,平调阴阳183

二、标本缓急兼顾183

三、辨证论治184

四、不治已病治未病184

第二节 常用治疗方法185

一、涤痰开窍法185

二、活血化瘀法185

三、清热泻火法185

四、安神定志法186

五、疏肝解郁法186

六、温阳兴奋法187

第三节 “李氏法”简介187

一、快速治疗187

二、动中施治190

第四节 针灸疗法191

一、常用腧穴及治疗方法191

二、电针治疗192

三、耳针治疗192

第五节 心理治疗192

一、活套治疗193

二、祝由疗法193

三、气功调整疗法193

第十四章 精神药物的应用194

第一节 概述194

第二节 常用抗精神病药194

第三节 抗抑郁药199

一、单胺氧化酶抑制剂199

二、三环类抗抑郁药200

第四节 抗躁狂药200

一、锂盐201

二、其他抗躁狂药201

第五节 抗焦虑药202

第六节 抗癫痫药203

一、抗癫痫药物的应用原则203

二、常用药物介绍204

第七节 精神神经兴奋药206

第十五章 主要精神疾病的治疗和康复209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209

一、概述209

二、分裂症的临床表现209

三、临床类型210

四、起病形式、病程及预后211

五、分裂症的诊断212

附Ⅰ 精神现状检查(PSE)216

附Ⅱ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220

六、分裂症的治疗229

附 CCMD-3的难治性分裂症的药物治疗程序238

第二节 情感性精神障碍246

一、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249

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电休克治疗258

三、心理治疗258

第三节 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259

一、进食障碍259

二、睡眠障碍260

三、性功能障碍261

第四节 神经症263

一、恐惧症(恐怖症)263

二、焦虑症265

三、强迫症267

四、躯体形式障碍268

五、神经衰弱270

第五节 人格障碍271

第六节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273

一、分类273

二、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274

第七节 阿尔茨海默病275

第八节 癔症277

一、癔症的分类和诊断标准278

二、病因280

三、临床表现281

四、病程和预后283

五、鉴别诊断284

六、治疗284

第九节 抑郁症285

一、病因285

二、抑郁症的分类286

三、抑郁症的诊断287

附 抑郁自评问卷(BDI)288

四、抑郁症的治疗291

第十节 自杀和自杀干预292

一、自杀的分类及诊断标准293

二、自杀方式293

三、自杀的社会心理因素293

四、自杀的预测294

五、自杀干预295

第十六章 儿童期精神障碍304

第一节 儿童分裂症304

一、病因与发病原理304

二、儿童分裂症的临床表现304

三、诊断和预后305

四、儿童期分裂症的治疗305

第二节 儿童孤独症306

第三节 儿童情绪障碍308

一、儿童分离性焦虑症308

二、儿童恐惧症310

三、儿童社交恐惧症310

四、儿童广泛性焦虑311

第四节 儿童多动症312

第五节 儿童抽动障碍和品行障碍314

一、儿童抽动障碍314

二、儿童少年品行障碍317

第十七章 精神卫生常识320

学习健康文明320

怎样才是健康?321

什么是精神及精神活动?321

什么是精神病?精神病就是神经病吗?322

如何看待精神疾病与精神病人?322

就目前看精神病的病因明确没有?其症状表现怎样?322

精神疾病分为几类?323

你能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吗?323

怀疑家人精神异常时应做哪些工作?324

带病人到精神科就诊要注意什么?324

什么是分裂症?325

对分裂症怎样才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呢?325

分裂症到底能不能完全治愈?326

分裂症常见哪些主要症状?326

何谓慢性分裂症?患病后应怎样护理?327

怎样看待分裂症病人的治疗效果?328

为什么有的分裂症病人治疗效果较差?328

预防分裂症复发应采取哪些必要的措施?329

分裂症病人可以结婚吗?330

分裂症患者该不该生育?330

哪些因素影响分裂症的预后?330

为什么儿童也会患精神病呢?331

儿童分裂症有何特点?临床表现怎样?331

儿童分裂症如何治疗?332

儿童分裂症的预后如何?333

从司法精神病学看,分裂症病人犯罪有无法律责任?333

精神病人常有哪些危险行为发生?333

精神病人在家庭治疗时要注意什么?333

家属怎样才能提高病人服药和就医的依从性?334

对病人进行生活技能训练有什么意义?334

附 全国部分精神卫生机构336

编后语339

参考文献3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