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素质教育论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德藩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721402708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370页
- 主题词:素质教育(学科: 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素质教育论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1
国民素质已成为综合国力的核心1
全球性发展困境呼唤“人的革命”4
社会各界对教育转轨的殷切期待7
素质教育十年探索成果令人振奋12
二、本书宗旨与结构14
第一章 素质19
一、素质概念的规范19
范围约定19
素质概念的内涵21
素质概念的外延21
二、个体素质结构28
分析工具:结构-功能方法28
个体素质的层次31
个体素质层次的关系35
三、素质的属性37
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38
潜在性与现实性的统一42
稳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45
共性与个性的统一47
第二章 素质发展50
一、素质发展概述50
素质发展的含义50
素质发展的总体趋势52
二、人类及群体素质发展机制55
历史积淀55
现实熔铸63
自我塑造65
三、个体素质发展机制70
遗传与成熟的作用70
营养、保健与医疗的作用72
环境的作用73
教育的作用75
自主活动的作用78
四、素质发展的价值82
本体价值82
社会价值84
第三章 素质教育88
一、素质教育缘起及本质规定88
二、素质教育的属性92
全体性92
主体性94
整体性97
终身性100
三、素质教育的基本职能102
开发受教育者身心潜能102
以社会文化塑造新一代公民109
促进受教育者个性发展112
四、素质教育的灵魂与重点115
素质教育的灵魂115
素质教育的重点120
五、素质教育的理论借鉴124
人学理论125
教育生物学和教育人类学127
脑科学128
创造学129
第四章 素质教育目标与内容130
一、素质教育的目标130
素质教育目标的含义和意义130
素质教育目标确定的依据和指导原则131
素质教育目标体系136
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142
身体素质教育143
心理素质教育144
社会文化素质教育147
三、课程:素质教育目标与内容的载体151
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151
树立现代课程观155
构建21世纪素质教育课程体系163
第五章 素质教育的途径169
一、素质教育途径:过程与状态的统一169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172
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173
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要求174
三、开展课外活动185
课外活动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185
素质教育对课外活动的要求188
四、重视环境陶冶191
学校环境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192
素质教育对学校环境的要求194
五、与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相沟通201
与社区教育相沟通201
与家庭教育相沟通203
六、与生产生活相结合208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08
与社会生活相结合214
第六章 素质教育评价221
一、素质教育评价概述221
评价理念221
评价要素225
评价准则226
二、改革校内学生素质考评方法228
学校内部学生素质测评的特点228
改革考试评分制度和成绩报告单231
开展学分制试验探索234
三、推动升学考试制度的配套改革235
基本构成要素的整体连动236
各个层次改革的配套推进240
四、建立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估体系245
学校办学水平的科学评估245
开展对教育行政的督导评估249
健全教育督导评估的机构252
第七章 素质教育的试验和模式255
一、素质教育的革新试验255
概述255
革新试验的三个阶段261
二、素质教育模式266
模式定义及其建构266
素质教育若干模式275
第八章 教师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289
一、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289
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289
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大作用291
二、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新挑战294
新世纪素质教育呼唤教师素质的新发展294
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特殊要求297
三、提高教师素质的主要措施312
实行教师资格制度,鼓励积极流动312
为在职教师设计层层跃进的阶梯315
建立有利于教师素质提高的激励机制317
第九章 素质教育的领导与管理321
一、各级政府应负起领导素质教育的责任321
端正教育思想,引导社会舆论321
坚持依法治教,完善运行机制326
改造薄弱学校,规范办学竞争333
坚持点面结合,实施区域推进340
二、校长应采取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学校管理策略346
常规管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346
质量管理: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349
特色管理:实施素质教育的价值体现354
主要参考文献358
后记359
热门推荐
- 3297931.html
- 3868856.html
- 2031390.html
- 1960514.html
- 2788182.html
- 3810866.html
- 1079601.html
- 351278.html
- 1434927.html
- 34597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43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37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1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02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94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14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27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60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44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6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