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气论与传统思维方式【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气论与传统思维方式
  • 李志林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学林出版社
  • ISBN:7805105278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气论与传统思维方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内容提要1

前言1

一、气论--人类自然观的一枝奇葩1

二、关于气和气论概念的界定12

第一章 先秦时期对气论形态(类)之考察--气论的辩证发展(一)18

第一节 “阴阳二气对待”说19

一、早期“阴阳”说的发展19

二、“阴阳二气对待”说的形成21

一、对世界本原的认识--“六气五行”说23

第二节 “六气五行”说23

二、“六气五行”说的特点24

第三节 “精气”说27

一、受启于《老子》对世界统一原理的寻求28

二、对《老子》“道”的唯物主义改造31

三、“精气”说的理论特点34

第四节 “阴阳二气离合”说37

一、唯心论的“阴阳二气离合”说37

二、唯物论的“阴阳二气离合”说40

第一节 气论与汉代宇宙论上的“或使、莫为”之争48

第二章 汉唐宋时期对气化源泉(故)之探求--气论的辩证发展(二)48

一、“天统气”、“天行气”--气论与董仲舒目的论的“或使”说51

二、“元气剖判”、“化生于外”--气论与《淮南子》质料因的“或使”说58

三、“乾坤,阴阳之根本”--气论与《易纬》形式因的“或使”说66

四、“摛措阴阳而发气”--气论与扬雄形式因的“莫为”说73

五、“气自然”、“气自为”、“气自变”--气论与王充质料因的“莫为”说78

六、“旁通感薄,自然相生”--气论与张衡“莫为”说的宇宙形成论88

七、“莫制莫御”、“翻然自化”--气论与王符的“或使、莫为”折衷说91

第二节 气论与晋唐本体论上的“有无(动静)”之辩95

一、“虽有万形,冲气一焉”--王弼“贵无”说和“体用不二”说对气论的影响96

二、“一气而万形”、“独化而相因”--郭象的“气独化”说与相对主义的“有无(动静)统一”说99

三、“呈炎吹泠,交错而功”--柳宗元、刘禹锡的气论与“实体矛盾”说106

第三节 气论与北宋本体论和宇宙论的结合115

一、“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周敦颐重提宇宙论对气论发展的意义115

二、“耦之中又有耦”--王安石以“实体矛盾”说解释气化的动力118

三、“一物两体,气也”--张载以对立统一原理揭示气化的源泉121

第三章 宋明清时期对气化规律(理)之阐明--气论的辩证发展(三)135

第一节 “理气”之辩的开始和对气化之理的重视135

一、“由气化,有道之名”--张载论气化之道(理)135

二、“大凡物理有常有变”--沈括在气论基础上探求普遍之理与特殊之理143

一、“有理则有气,有气则有数”--二程对“理一(本体之理)”与“分殊(气化之理)”的区分150

第二节 唯心主义理气观和“理一分殊”说150

二、“其理本一,而其分未尝不殊”--朱熹“理一分殊”说的两重性及用气化之理解释“分殊”的合理之处157

第三节 以“理是过程”说取代“理一分殊”说171

一、“同此一气”,“实理流行”--王阳明首创“理是过程”说171

二、“一本之散为万殊”--罗钦顺在气论基础上讲“理是一个过程”176

三、“气一则理一,气万则理万”--王廷相在气论基础上强调“理万”179

四、“由气而化形,形复返于气”--宋应星以科学眼光考察形气生化之理188

五、“气无穷尽,理亦无穷尽”--黄宗羲论气化之理是从“己往”到“方来”的过程198

一、“舍一无万,舍万无一”--方以智以“质测”、“通几”之学辩证地认识气化之理205

第四节 对“理气”之辩和气化规律的批判总结205

二、“合两端与一体”与“品汇之成各有条理”--王夫之以对立统一原理总结气化规律216

三、“必就事物剖析至微而后理得”--戴震对气化“分理”的考察及形而上学倾向232

第四章 从气论透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243

第一节 气论与逻辑范畴的辩证演进243

一、气论与“类”范畴244

二、气论与“故”范畴246

三、气论与“理”范畴249

一、“整体关联”253

第二节 气论在思维方式上所显示的智慧253

二、“体用不二”263

三、“矛盾和谐”270

第三节 气论在思维方式上的缺点及其与中国近代科学落后之关系281

一、气论的内在理论缺陷281

二、气论在思维方式上的缺陷及其与近代科学落后之关系287

第五章 从中西比较看气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294

第一节 气论与西方原子论自然观之比较294

一、两种自然观形态之差异294

二、差异原因之分析309

第二节 中西自然观合流趋势之瞻望315

一、气论在近代的沉寂和在现代的走运315

二、气论与原子论在现代的合流趋势319

三、有益的启示324

跋329

英文序I(胡道静)333

英文序II(萧?父)338

英文提要349

英文目录3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