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训诂学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训诂学基础
  • 陈绂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0848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47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训诂-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训诂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训诂与训诂学3

一 什么是训诂3

二 什么是训诂学6

第二节 训诂学的功用与任务11

第三节 怎样学好训诂学15

第二章 训诂学的应用范围和训诂实践的两种形式19

第一节 训诂学的应用范围19

一 传统训诂学的范围19

二 训诂学的新领域22

第二节 训诂实践的两种形式26

一 解释词义的专著26

二 随文而释的注释书32

三 两种形式之间的关系40

第三章 训诂实践的内容46

第一节 训诂实践的内容46

一 解释字词47

二 解句50

三 分析篇章55

四 阐述语法59

五 说明修辞表达63

六 说明典章制度、名物习俗等古代文化状况68

第二节 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及其特点70

第三节 从训诂实践的内容看它与有关学科的关系73

第四章 解释词义的方法和方式78

第一节 解释词义的方法79

一 以形说义——外在形式的利用79

二 因声求义——内在形式的利用90

三 据文证义——语言环境的利用109

四 解释词义三种方法的综合对比118

第二节 解释词义的方式119

一 单字相训120

(一)训释形式120

(二)训释角度122

二 下义界126

(一)什么叫下义界126

(二)下义界的原则和特点127

(三)义界中往往包含推因的成分131

三 对词义的训释及其不同方式反映了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132

第五章 训诂术语简介135

第一节 为什么要研究训诂术语135

第二节 训诂术语简介137

第一组 谓之、曰、为138

第二组 谓、言144

第三组 犹152

第四组 读曰、读为156

第五组 读如、读若159

第六组 之言、之为言163

第七组 当为、当作165

第八组 貌、意167

第九组 散文、对文;统言、析言169

第十组 强为之辞、望文生训等173

第六章 训诂诸忌177

一 望文生训178

二 轻言假借181

三 浑同古今182

四 增义成训185

五 逞奇曲解187

六 曲徇旧说188

第七章 训诂学小史193

第一节 萌芽期(先秦)194

一 先秦训诂的产生194

二 先秦训诂的实践与特点197

三 先秦训诂的价值203

第二节 兴盛期(两汉)204

一 兴盛的原因204

二 兴盛的标志206

三 两汉训诂学的特点及其在训诂学史上的地位212

第三节 保守期(魏晋至隋唐)215

一 保守的原因216

二 主要成就217

三 主要特点223

第四节 中落期(宋、元、明)224

一 中落的原因及概况224

二 主要工作和特点225

第五节 复兴期(清代)230

一 复兴的原因和概况230

二 主要成就231

三 主要特点236

四 清代训诂学的局限239

第六节 训诂学的现状与未来240

参考文献243

后记245

再版后记2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