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系统的软件测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Rick D. Craig,(美)Stefan P. Jaskiel著;杨海燕,罗洁雯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9177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27页
- 文件大小:154MB
- 文件页数:451页
- 主题词:软件-测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系统的软件测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测试过程概述1
1.1 测试的发展简史1
1.1.1 预防性测试3
1.1.2 当今大多数公司的状况5
1.1.3 为什么测试工作如此困难7
1.2 STEP方法8
1.2.1 STEP的范围与目标8
1.2.2 STEP元素10
1.2.3 STEP体系结构11
1.2.4 STEP活动的时间安排12
1.2.5 STEP的工作产品14
1.2.6 STEP中的角色和职责16
1.2.7 STEP总结16
第2章 风险分析19
2.1 风险为何物21
2.2 软件风险分析23
2.2.1 谁将负责风险分析23
2.2.2 应在何时完成风险分析24
2.2.3 应如何进行风险分析24
2.3 计划风险与应急措施40
2.3.1 项目假设44
第3章 总体测试计划47
3.1 测试计划的等级(阶段)48
3.2 读者分析51
3.3 活动的时间安排52
3.4 标准模板53
3.5 测试计划的各个组成部分54
3.5.1 测试计划标识符55
3.5.2 目录表56
3.5.3 参考文献56
3.5.4 词汇表57
3.5.5 介绍(范围)57
3.5.6 测试项58
3.5.7 软件风险问题58
3.5.8 待测特征60
3.5.9 不予测试的特征60
3.5.10 方法(策略)62
3.5.11 测试项通过/失败准则74
3.5.12 挂起准则和恢复需求75
3.5.13 测试交付物76
3.5.14 测试任务77
3.5.15 环境需求77
3.5.16 职责79
3.5.17 人员安排与培训需求80
3.5.18 进度表80
3.5.19 计划风险与应急措施81
3.5.20 审批82
第4章 详细测试计划85
4.1 验收测试89
4.1.1 读者分析89
4.1.2 活动的时间安排90
4.1.3 信息来源93
4.1.4 用户职责94
4.1.5 配置管理100
4.1.6 出口准则101
4.1.7 发布的策略102
4.1.8 测试环境104
4.2 系统测试106
4.2.1 读者分析107
4.2.2 信息来源107
4.2.3 软件配置管理108
4.2.4 出口/入口准则113
4.2.5 烟雾测试115
4.3 集成测试116
4.3.1 读者分析117
4.3.2 活动的时间安排118
4.3.3 信息来源119
4.3.4 集成测试计划问题119
4.3.5 配置管理120
4.3.6 测试环境120
4.4 单元测试121
4.4.1 单元测试的常见障碍122
4.4.2 培训与相关支持123
4.4.3 标准与需求123
4.4.4 配置管理124
4.4.5 度量125
4.4.6 单元测试件的复用126
4.4.7 评审、走查与审查126
4.4.8 伙伴测试127
第5章 分析与设计129
5.1 建立清单129
5.1.1 设计分析139
5.2 黑盒与白盒测试139
5.3 黑盒科学141
5.3.1 等价类划分142
5.3.2 边界值分析145
5.3.3 判定表146
5.3.4 状态转换图148
5.3.5 正交阵列149
5.4 黑盒技术152
5.4.1 即席测试152
5.4.2 随机测试153
5.4.3 半随机测试155
5.4.4 探查性测试155
5.5 白盒科学157
5.5.1 白盒测试158
5.5.2 覆盖技术159
5.6 测试设计文档编制160
5.6.1 IEEE测试设计规格说明161
5.6.2 IEEE测试用例规格说明165
5.6.3 IEEE测试规程规格说明168
第6章 测试实施173
6.1 测试环境173
6.1.1 人员174
6.1.2 硬件配置176
6.1.3 共驻软件178
6.1.4 接口179
6.1.5 测试数据来源180
6.1.6 测试数据量182
6.1.7 策略183
6.2 模型办公室的概念184
6.3 自动化的对象有哪些184
6.3.1 重复的任务187
6.3.2 枯燥的任务188
6.4 避开测试工具陷阱188
6.4.1 没有清晰的策略189
6.4.2 过高的预期189
6.4.3 缺乏支持190
6.4.4 缺乏成效的培训190
6.4.5 错误对象的自动化190
6.4.6 选择错误的工具191
6.4.7 选择错误的供应商192
6.4.8 不稳定的软件194
6.4.9 做得太多、太快195
6.4.10 低估时间/资源195
6.4.11 不充分或独特的测试环境195
6.4.12 拙劣的时间安排196
6.4.13 工具成本197
6.5 评价测试件197
6.5.1 质量保证团队198
6.5.2 评审198
6.5.3 预检198
6.5.4 跟踪199
6.5.5 缺陷种植200
6.5.6 变异分析203
6.5.7 测试自动化规程204
第7章 执行测试205
7.1 执行测试前的准备工作205
7.1.1 确定应当由谁来执行测试206
7.1.2 确定首先执行什么207
7.1.3 在执行过程中编写测试用例208
7.1.4 记录每个测试用例的结果208
7.2 测试日志209
7.3 意外事件报告210
7.3.1 IEEE测试意外事件报告模板212
7.3.2 书写意外事件报告219
7.3.3 缺陷跟踪工具的属性220
7.3.4 使用多个缺陷跟踪系统221
7.4 测试状态与结果222
7.4.1 测试状态的度量222
7.4.2 测试总结报告223
7.5 何时才算完成了测试工作227
7.5.1 缺陷发现率229
7.5.2 残留缺陷估计准则230
7.5.3 资源耗尽230
7.6 度量测试的有效性231
7.6.1 客户满意度度量232
7.6.2 缺陷度量235
7.6.3 覆盖的度量245
7.6.4 整体代码覆盖率249
第8章 测试组织251
8.1 测试组织252
8.1.1 测试组织的样例253
8.1.2 独立的测试小组254
8.1.3 集成的测试小组255
8.1.4 开发人员255
8.1.5 测试协调员257
8.1.6 质量保证258
8.1.7 外包258
8.1.8 独立验证与确认259
8.2 办公环境260
8.2.1 办公空间260
8.2.2 相对于其他参与人员的位置261
8.2.3 小房间、办公室与公共办公室261
8.2.4 深入时间262
8.2.5 安静时间264
8.2.6 会议265
第9章 软件测试人员267
9.1 优秀测试人员的特点267
9.2 发现优秀的测试人员268
9.2.1 开发人员268
9.2.2 用户269
9.2.3 售后服务/技术支持人员269
9.2.4 技术文员269
9.2.5 QA人员269
9.2.6 新近毕业生269
9.2.7 来自其他公司(新雇用的)的人员270
9.3 雇用测试人员270
9.3.1 定义工作需求271
9.3.2 阅读应聘人员的简历271
9.3.3 自己做好精神上的准备271
9.3.4 第一印象很重要272
9.3.5 学会问问题272
9.3.6 要求应聘人员展示他们的能力273
9.3.7 做笔记274
9.3.8 回答应聘人员的问题274
9.3.9 核实推荐信274
9.3.10 小组面试275
9.4 你需要多少测试人员275
9.5 留住职员277
9.5.1 加班工作279
9.6 软件测试人员认证280
9.6.1 认证对测试人员的价值283
9.6.2 认证对于测试经理的价值284
9.6.3 认证对公司的价值285
9.6.4 如何准备认证286
9.6.5 重认证288
第10章 测试经理291
10.1 什么是管理291
10.1.1 人际关系角色291
10.1.2 信息角色293
10.1.3 决策角色293
10.2 管理与领导293
10.2.1 领导风格294
10.3 海军陆战队的领导原则296
10.4 作为领导的测试经理296
10.4.1 领导的基石297
10.4.2 政策298
10.4.3 控制范围299
10.4.4 有效的交流300
10.5 测试经理在团队中的作用300
10.5.1 经理在测试自动化中的作用307
10.6 测试经理在培训中的作用309
10.6.1 需要培训的一些主题310
10.6.2 培训方法312
10.7 针对测试经理的度量入门316
10.7.1 软件的测量和度量316
10.7.2 使用度量的好处317
10.7.3 使用度量的经验法则319
10.7.4 要收集哪些度量326
10.7.5 “最好的”项目使用的度量327
10.7.6 度量工程的前景328
第11章 测试过程改进331
11.1 改进测试过程331
11.1.1 步骤1:确定当前实践的基线332
11.1.2 步骤2:拟定前景和目标334
11.1.3 步骤3:阐明需求并按优先级排序336
11.1.4 步骤4:创建项目336
11.1.5 步骤5:制定计划337
11.1.6 步骤6:逐步引入变更337
11.1.7 步骤7:度量结果340
11.1.8 步骤8:回到步骤1340
11.1.9 在整个过程中获得支持341
11.2 ISO认证346
11.2.1 ISO检查清单347
11.2.2 ISO认证的优点和缺点349
11.3 能力成熟度模型349
11.4 测试过程改进(TPI)模型353
11.4.1 TPI的关键域354
11.4.2 TPI评估示例357
11.5 持续改进361
第12章 最后的一些想法363
12.1 使用预防性测试技术364
12.2 进行软件风险分析364
12.3 确定计划风险364
12.4 制定测试策略365
12.5 使用测试清单365
12.6 恰当使用测试工具365
12.7 分析缺陷趋势和模式366
12.8 度量测试有效性366
12.9 不断进行培训366
12.10 宣传测试的思想367
附录A 术语表369
附录B 测试调查381
附录C IEEE模板387
附录D 总体测试计划样例395
附录E 简化的单元测试计划409
附录F 过程图413
附录G 参考文献415
热门推荐
- 2944396.html
- 2795530.html
- 1189371.html
- 2597243.html
- 3733340.html
- 2979010.html
- 376988.html
- 3801270.html
- 1450454.html
- 29394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24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22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19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72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67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84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32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94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03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6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