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师自通系列书 变频器选型、安装与维修【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无师自通系列书 变频器选型、安装与维修
  • 孙余凯,吴鸣山,项绮明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ISBN:978751237922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20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554页
  • 主题词:变频器-选型;变频器-安装;变频器-维修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无师自通系列书 变频器选型、安装与维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变频器基础知识1

1.1 常用变频器的基本性能与特点1

1.1.1 变频分辨率基本要求1

1.1.2 衡量变频器性能优劣的基本条件1

1.1.3 基本功能与特点2

1.2 变频器的基本组成与类型4

1.2.1 基本组成框图4

1.2.2 信号处理过程4

1.2.3 内部典型结构特点4

1.2.4 基本类型及其主要特点6

1.3 变频器控制方式的特点与功能7

1.3.1 控制方式的特点7

1.3.2 控制电路的功能特点7

1.3.3 控制电路接收外接开关量信号的特点9

1.3.4 控制电路接收开关量输出信号的特点10

1.4 变频器调速系统的起动特性12

1.4.1 起动特点12

1.4.2 电动机起动方面需要说明的问题13

1.5 变频器的谐波与抑制方法13

1.5.1 谐波的特点与危害13

1.5.2 谐波抑制的基本原则14

1.5.3 采用有源电力滤波器抑制谐波14

1.5.4 采用静止无功发生器抑制谐波15

1.5.5 采用单位功率因数变流器减少谐波15

1.5.6 开关器件零电流开关和零电压开关抑制电磁波干扰15

第2章 选择变频器的基本技能与方法17

2.1 与变频器选择有关的基本知识17

2.1.1 U/f控制17

2.1.2 确定变频器损耗的方法18

2.1.3 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18

2.1.4 确定变频器额定运转时的损耗与发热量20

2.2 变频器品牌与形式的选择方法21

2.2.1 品牌的选择方法21

2.2.2 类型的选择方法22

2.2.3 根据控制方式与负载特性和生产现场具体要求选择变频器形式22

2.2.4 根据内部直流电源性质与负载特性和生产现场具体要求选择变频器形式24

2.2.5 根据安装形式、负载特性和生产现场具体情况选择变频器形式24

2.2.6 根据电压等级、防护等级、调速范围及精度、输出频率与负载特性和生产现场具体情况选择变频器形式25

2.3 变频器容量的选择方法25

2.3.1 选择通用变频器容量的基本原则25

2.3.2 在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时,选择变频器功率的基本方法26

2.3.3 根据负载类型选择变频器容量26

2.3.4 根据电动机极数选择变频器容量27

2.3.5 要想在高原上获得输送带的速度,也就是以80Hz运转,选择变频器容量的方法27

2.3.6 要想使两台2.2kW、4极电动机顺序起动,用一台变频器传动时选择变频器容量的方法28

2.3.7 根据变频器需要驱动电动机的数量来选择变频器容量28

2.3.8 变频器配套电动机功率的选择方法29

2.4 变频器输入与输出侧额定值的选择方法31

2.4.1 输入侧额定值的选择方法31

2.4.2 提高变频器输入侧功率因数的方法31

2.4.3 输出侧额定值的选择方法32

2.5 通用变频器的选择方法33

2.5.1 通用变频器的基本类型33

2.5.2 各类负载选择通用变频器的方法33

2.6 变频器频率与U/f线的选择方法34

2.6.1 变频器长期工作频率的选择方法34

2.6.2 变频器U/f线的选择方法35

2.6.3 选择变频器最低工作频率的方法39

2.7 选择变频器时应注意的问题40

2.7.1 负载具有恒转矩特性40

2.7.2 其他问题40

第3章 变频器用电动机与拖动系统的选择方法43

3.1 变频器用电动机43

3.1.1 类型43

3.1.2 基本知识43

3.2 同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类型与特点47

3.2.1 类型47

3.2.2 特点48

3.3 变频器配用电动机的选择方法49

3.3.1 对普通电动机进行选择49

3.3.2 对电动机容量进行选择50

3.3.3 根据变频器容量配用电动机功率的方法51

3.3.4 配套变频器齿轮电动机使用频率的选择方法51

3.3.5 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配套变频器的选择方法53

3.3.6 与罗茨鼓风机配套变频器的选择方法54

3.3.7 与单相电动机配套变频器的选择方法55

3.3.8 与变极电动机配套变频器的选择方法55

3.3.9 选择与防爆电动机配套变频器的方法55

3.3.10 用于转矩波动较大负载配套变频器的选择方法56

3.3.11 与深井水泵配套变频器的选择方法56

3.3.12 与离心机配套变频器的选择方法57

3.4 选择电动机配套变频器时其他问题的考虑57

3.4.1 电流、频率的考虑57

3.4.2 确定电动机轻载时电流值与变频器额定电流值的方法58

3.4.3 选择笼型电动机配套变频器时的考虑59

第4章 变频器附属部件的选择方法63

4.1 变频器输入与输出保护电路元器件的选择方法63

4.1.1 外围保护电路组成63

4.1.2 隔离开关的选择方法64

4.1.3 前端快速熔断器的选择方法64

4.1.4 断路器的选择方法65

4.1.5 接触器的选择方法65

4.1.6 直流电抗器的作用65

4.1.7 直流电抗器的选择方法65

4.1.8 直流电抗器参数的选择方法66

4.2 变频器输入电路中电抗器的选择方法66

4.2.1 电抗器的作用66

4.2.2 是否需要设置输入电抗器的确定方法67

4.2.3 电抗器电压的选择方法68

4.2.4 单相变频器电抗器额定电流的选择方法69

4.2.5 三相变频器电抗器额定电流的选择方法69

4.2.6 电抗器电感量的选择方法69

4.2.7 根据电动机容量选择电抗器的方法69

4.3 变频器输出电路中电抗器的选择方法70

4.3.1 输出电抗器的作用70

4.3.2 是否需要设置输出电抗器的确定方法70

4.3.3 输出电抗器参数的选择方法71

4.4 变频器输入与输出电路中电源滤波器的选择方法71

4.4.1 是否需要设置输入侧电源滤波器EMI的确定方法71

4.4.2 输入侧电源滤波器参数的选择方法72

4.4.3 是否需要设置输出侧电源滤波器EMI的确定方法72

4.4.4 输出侧电源滤波器参数的选择方法73

4.4.5 输入与输出滤波器的主要区别73

4.5 变频器使用制动器的选择方法74

4.5.1 制动器的类型74

4.5.2 与选择变频器使用制动器有关的知识74

4.5.3 制动器电动机制动衬的基本特点75

4.5.4 制动器电动机对制动方式的基本要求75

4.5.5 在选择配套的变频器时,根据制动要求不能使用变频器的确定方法75

4.5.6 变频器制动单元制动电阻的选择方法76

4.6 变频器拖动系统的选择方法76

4.6.1 拖动系统传动机构的类型76

4.6.2 与选择变频器拖动系统有关的知识76

4.6.3 电动机驱动传动机构传动比的确定方法77

4.7 变频器冷房装置的选择和电动机连接电缆选择77

4.7.1 冷房装置的选择77

4.7.2 变频器与电动机之间连接电缆等效电容的危害78

第5章 变频器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79

5.1 选择变频器所需常用参数的计算方法79

5.1.1 变频器效率的确定方法79

5.1.2 变频器频率调节比的确定方法79

5.1.3 变频器电压调节比的确定方法80

5.1.4 变频器额定电流的确定方法80

5.1.5 变频器额定容量的确定方法80

5.1.6 变频器额定电流与额定容量选择计算举例80

5.2 变频调速系统电动机的计算方法81

5.2.1 电动机输出功率的计算方法81

5.2.2 电动机电磁功率的计算方法82

5.2.3 电动机转差功率的计算方法82

5.3 变频器拖动系统的计算方法82

5.3.1 对转速进行折算的方法82

5.3.2 对转矩进行折算的方法83

5.3.3 对飞轮力矩进行折算的方法83

5.3.4 二次方律负载的节能效果计算方法83

5.3.5 变频器节能计算举例84

5.4 安装变频器配电柜与换气装置的选择计算方法84

5.4.1 安装变频器配电柜尺寸的确定方法84

5.4.2 变频器换气装置的选择计算方法86

5.5 变频器制动装置选择计算方法87

5.5.1 变频器是否需要设置制动装置87

5.5.2 制动单元选择计算方法87

5.5.3 输入与输出保护电路中制动电阻电阻值的计算方法87

5.5.4 经验法确定变频器制动电阻阻值的方法87

5.5.5 制动电阻功率的确定方法88

5.6 变频器各种电量参数的计算方法88

5.6.1 波形因数的计算方法88

5.6.2 波顶因数的计算方法88

5.6.3 输入功率因数的计算方法88

5.6.4 输入功率的计算方法90

5.6.5 直流回路功率的计算方法90

5.6.6 输出功率的计算方法90

5.6.7 电动机轴上输出功率的计算方法91

5.6.8 变频器频率下降后电动机输出功率的计算方法91

5.6.9 变频器频率下降后其他各部分功率的计算方法91

5.6.10 变频器频率下降后电动机电流的计算方法92

5.6.11 变频器频率下降后直流回路电流的计算方法92

5.6.12 变频器的频率下降后变频器输入侧输入电流的计算方法92

第6章 变频器正确安装、接线与调试93

6.1 变频器的安装方法93

6.1.1 与变频器安装有关的基本知识93

6.1.2 变频器安装方式的确定方法97

6.1.3 墙挂式安装方法97

6.1.4 控制柜式安装方法98

6.1.5 变频器安装时散热问题的处理方法98

6.1.6 在配电柜内布置变频器及其附件的方法99

6.1.7 在有振动的场所安装变频器的方法100

6.1.8 变频器控制电路的安装方法100

6.2 变频器的正确接线方法102

6.2.1 与变频器接线有关的基本知识102

6.2.2 变频器连接地线的方法104

6.2.3 变频器与电动机之间的连接方法107

6.2.4 变频器电源接线的连接方法107

6.2.5 变频器控制电路中各接线端脚功能识别方法108

6.2.6 变频器具体连线时实物端脚的识别方法111

6.2.7 变频器控制电路模拟量控制线的种类、类型、线径的选择与连接112

6.2.8 主电路的接线方法115

6.2.9 制动电路的接线方法117

6.2.10 采用变频器对单相电动机进行调速时的连接方法119

6.2.11 更换小功率、同容量、不同生产厂家变频器时电动机接线的正确方法120

6.3 变频调速系统其他电路的接线方法121

6.3.1 防线路干扰加接隔离变压器的方法121

6.3.2 短路保护装置接线方面122

6.3.3 过热保护接线方面122

6.4 变频器安装与维修后的调试方法122

6.4.1 调试之前需要了解的情况122

6.4.2 对变频器进行通电检查与调试方法124

6.4.3 进行调试时出现问题的处理方法125

6.4.4 变频器具体连线后的初步调试方法举例127

6.4.5 采用改动参数解决变频器在安装调试中遇到的一些特殊问题130

第7章 变频器的基本应用技能132

7.1 变频器应用基本知识132

7.1.1 准备工作132

7.1.2 预置变频器功能参数的方法132

7.1.3 与变频器PID控制功能应用有关的知识134

7.2 变频器基本应用技能138

7.2.1 变频器升速与降速控制功能的应用方法138

7.2.2 变频器点动控制功能的应用方法143

7.2.3 变频器三线控制方式的应用方法145

7.2.4 变频器报警输出端的应用方法147

7.2.5 变频器多功能输出信号端脚的应用方法148

7.2.6 变频调速与工频定速之间切换应用方法149

7.2.7 变频器造成周围电子设备误动作的处理方法150

第8章 变频器的正确使用152

8.1 变频器与功能使用有关的基本知识152

8.1.1 功能码的特点与类型152

8.1.2 功能码的分区编码方式规律153

8.1.3 功能码其他编码方式的规律154

8.1.4 数据码的特点155

8.2 变频器外接输出端脚的识别方法155

8.2.1 外接报警输出端脚的识别方法156

8.2.2 外接测量信号输出端脚的识别方法156

8.2.3 外接状态信号输出端脚的识别方法157

8.3 变频器键盘与外接基本操作功能157

8.3.1 模式转换按键158

8.3.2 数据增、减按键158

8.3.3 读出、写入按键159

8.3.4 运行操作按键160

8.3.5 复位按键的识别方法160

8.3.6 外接基本操作功能160

8.4 变频器外接基本操作功能设置方法161

8.4.1 起动频率的设置方法161

8.4.2 功能预置对节能效果的影响162

8.4.3 自动降压节能功能的特点164

8.4.4 自动搜索节能功能的特点164

8.4.5 自动搜索节能功能适用场合165

8.4.6 使用节能型变频器时注意事项165

8.5 变频器显示功能的使用方法165

8.5.1 显示功能的主要特点165

8.5.2 博士力士乐CVF-G3系列变频器显示功能的使用方法166

8.5.3 森兰SB61系列变频器显示功能的使用方法167

8.5.4 富士G11S系列变频器LED显示数据与参数的设定方法168

8.5.5 富士G11S系列变频器LCD显示数据与参数的设定方法169

8.6 变频器睡眠与唤醒功能设置方法170

8.6.1 恒压供水系统的基本特点170

8.6.2 恒压供水睡眠与唤醒功能的判断条件170

8.6.3 艾默生TD2100系列变频器睡眠与唤醒功能设置方法171

8.6.4 艾默生TD2100系列变频器休眠工作状态的特点171

8.6.5 艾默生TD2100系列变频器主水泵的唤醒条件172

8.6.6 艾默生TD2100系列变频器睡眠与唤醒功能参数的设置方法172

8.6.7 ABB ACS800系列变频器主水泵进入休眠状态的条件172

8.6.8 ABB ACS800系列变频器主水泵的唤醒条件172

8.6.9 ABB ACS800系列变频器睡眠与唤醒功能参数的设置方法173

8.7 变频器频率检测与下垂功能的使用方法173

8.7.1 频率检测功能的作用173

8.7.2 频率检测功能参数的设定方法173

8.7.3 下垂功能的基本特点175

8.7.4 是否使用下垂功能的确定方法176

8.7.5 下垂功能参数的设置方法177

8.8 变频器加速功能的使用方法177

8.8.1 各种变频器加速时间的定义177

8.8.2 正确理解变频器的加速时间179

8.8.3 加速时间的设定方法180

8.8.4 正确理解变频器的加速方式180

8.8.5 线性加速方式的特点180

8.8.6 加速方式数据的预置方法181

8.8.7 S形加速方式的特点183

8.8.8 S形加速方式适用场合183

8.8.9 半S形加速方式的特点183

8.8.10 半S形加速方式适用的场合183

8.9 变频器减速功能的使用方法184

8.9.1 各种变频器减速时间的定义184

8.9.2 正确理解变频器的减速时间185

8.9.3 减速时间数据的设定方法185

8.9.4 正确理解变频器的减速方式185

8.9.5 线性减速方式的特点185

8.9.6 S形与半S形减速方式的特点186

8.9.7 S形与半S形减速方式数据的设定方法186

8.9.8 使用加、减速功能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87

8.10 变频器停机功能的使用方法187

8.10.1 停机方式的类型与特点187

8.10.2 变频器是否需要设置暂停减速功能的确定方法188

8.10.3 减速特性的特点188

8.11 变频器点动加、减速功能的使用方法189

8.11.1 点动加、减速功能的基本定义189

8.11.2 常见变频器点动加、减速时间功能数据的预置方法189

8.12 变频器直流制动功能的使用方法190

8.12.1 直流制动的特点190

8.12.2 直流制动参数的设置方法191

8.13 变频器再起动功能的使用方法191

8.13.1 变频器故障跳闸后的再起动功能特点191

8.13.2 故障跳闸后再起动功能参数的设置方法192

8.13.3 瞬间停电再起动功能的特点192

8.13.4 变频器能否使用瞬间停电再起动功能的确定方法192

8.14 变频器频率设定方面的使用问题193

8.14.1 变频器频率设定方面问题的处理方法193

8.14.2 变频器工作频率超过60Hz的处理方法193

8.15 使用变频器时,转速、温度和灰尘方面注意事项194

8.15.1 限制变频器最低转速的方法194

8.15.2 转矩方面的处理方法194

8.15.3 夏季室内无空调的处理方法194

8.15.4 灰尘较多场合的处理方法194

8.16 变频器其他使用方面的问题195

8.16.1 使用开环和闭环控制方式时变频器的选用问题195

8.16.2 变频器低频给定U/f参数方面的问题195

8.16.3 变频器与电动机之间设置交流继电器的危害196

8.16.4 变频器的防雷方法196

第9章 典型品牌变频器参数设置197

9.1 变频器参数设置的基本原则197

9.2 博世力士乐CVF-G3、CVF-P3系列变频器参数设置199

9.2.1 运行控制参数的设定方法199

9.2.2 频率参数的设定方法200

9.2.3 起动参数的设定方法201

9.2.4 停机方式与直流制动参数的设定方法202

9.2.5 频率到达与频率检测参数的设定方法203

9.2.6 停电再起动参数的设定方法205

9.2.7 点动参数的设定方法206

9.2.8 多段速运行参数的设定方法207

9.2.9 程序控制多段速运行参数的设定方法211

9.2.10 程序控制多段速运行应用方法举例214

9.2.11 显示功能参数的设定方法216

9.2.12 U/f控制功能参数的设定方法218

9.2.13 过载保护功能参数的设定方法218

9.3 富士5000G11S、5000P11S系列变频器参数设置219

9.3.1 基本接线图219

9.3.2 基本加速、减速时间参数的设定方法221

9.3.3 偏置频率与频率增益参数的设定方法222

9.3.4 转矩提升参数的设定方法222

9.3.5 富士5000G11S系列变频器起动参数的设定方法223

9.3.6 瞬时停电再起动参数的设定方法223

9.3.7 多段速运行参数的设定方法224

9.3.8 程序控制多段速运行参数的设定方法228

9.3.9 显示功能参数的设定方法231

9.3.10 U/f控制功能参数的设定方法233

9.3.11 过载保护功能参数的设定方法233

9.4 普传PI7600与PI7800系列变频器参数设置技能234

9.4.1 基本接线图234

9.4.2 基本频率给定参数的设定方法236

9.4.3 各种频率参数的设定方法237

9.4.4 加速、减速时间参数的设定方法239

9.4.5 普传PI7800系列变频器转矩提升参数的设定方法239

9.4.6 停机方式与直流制动参数的设定方法240

9.4.7 点动参数的设定方法241

9.4.8 PID闭环功能参数的设定方法242

9.5 森兰SB 12系列变频器参数设置技能242

9.5.1 基本接线图242

9.5.2 基本频率给定参数的设定方法244

9.5.3 运行控制参数的设定方法245

9.5.4 频率参数的设定方法246

9.5.5 加速、减速时间参数的设定方法247

9.5.6 偏置频率与频率增益参数的设定方法247

9.5.7 PID闭环功能参数的设定方法248

9.5.8 U/f控制功能参数的设定方法248

9.5.9 显示功能参数的设定方法249

9.6 格兰特VF-10系列变频器参数设置技能250

9.6.1 点动参数的设定方法250

9.6.2 起动参数的设定方法251

9.6.3 停机方式与直流制动参数的设定方法252

9.6.4 频率到达与频率检测参数的设定方法253

9.6.5 偏置频率与频率增益参数的设定方法255

9.7 安川CIMA-G7A系列变频器参数设置技能256

9.7.1 过载保护功能参数的设定方法256

9.7.2 PID闭环功能参数的设定方法256

9.8 海利普HOLIP-A系列变频器参数设置技能257

9.8.1 偏置频率与频率增益参数的设定方法257

9.8.2 U/f控制功能参数的设定方法258

9.9 其他变频器参数设置技能258

9.9.1 易能EDS2000系列变频器基本加速、减速时间参数的设定方法258

9.9.2 松下VF0系列变频器偏置频率与频率增益参数的设定方法259

9.9.3 德力西CDI9100系列变频器偏置频率与频率增益参数的设定方法259

9.9.4 惠丰F1500-P系列变频器自起动参数的设定方法260

9.9.5 日普RP3200系列变频器瞬时停电再起动参数的设定方法260

9.9.6 康沃CVF-G2系列变频器PID闭环功能参数的设定方法261

9.9.7 瓦萨CX系列变频器PID闭环功能参数的设定方法261

9.9.8 创世CSBG系列变频器U/f控制功能参数的设定方法262

9.9.9 华科HI3变频器U/f控制功能参数的设定方法262

9.9.10 英威腾INVT-G9系列变频器过载保护功能参数的设定方法263

9.9.11 VACON-CX系列变频器过载保护功能参数的设定方法263

第10章 变频器在技术改造中的实际应用265

10.1 变频器在电动机点动与运行切换方面的实际应用265

10.1.1 电动机点动与运行切换原电路的分析265

10.1.2 采用变频器对电动机点动与运行切换时的连接电路266

10.2 变频器在起升与自动扶梯类电气设备上的典型应用267

10.2.1 在起升机构上的应用方法267

10.2.2 在自动扶梯上的典型应用方法269

10.3 变频器在风机上的典型应用方法271

10.3.1 实现风机在现场与控制室均可以采用变频器进行调速的方法271

10.3.2 功率45kW风机采用变频器进行技术改造272

10.3.3 设置37kW风机电动机变频调速改造参数273

10.4 变频器在供水系统方面的典型应用274

10.4.1 采用艾默生TD2100系列变频器进行供水定时控制的方法274

10.4.2 单台水泵实现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时变频器的连接方法276

10.4.3 单台水泵实现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时变频系统的工作基理277

10.4.4 多台水泵实现变频调速恒压供水变频器的连接方法277

10.4.5 多台水泵实现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时变频系统的工作基理278

10.4.6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二次控制电路接线方法279

10.5 变频器在空调器上的典型应用281

10.5.1 变频空调器的基本组成281

10.5.2 制冷循环系统原理281

10.5.3 压缩机调速器的基本结构282

10.5.4 压缩机调速器的调速方式283

10.5.5 交流变频空调器的结构特点283

10.5.6 交流变频空调器的调速原理283

10.5.7 采用较简便的方法判断三相交流变频压缩机是否损坏284

10.5.8 直流变频空调器的结构特点284

10.5.9 直流变频空调器的调速原理284

第11章 变频器的保养与维护286

11.1 变频器保养与维护基本知识286

11.1.1 变频器直流回路电源指示灯的特点286

11.1.2 维护变频器时要防止主电路电解电容器残存的电荷伤人287

11.1.3 在保养与维护变频器时,直流电压是否安全的确定方法287

11.1.4 变频器主电路“交—直—交”字样标记识别方法287

11.2 日常保养变频器的基本要求288

11.2.1 记录变频器日常运行的有关数据288

11.2.2 日常保养变频器的主要项目与基本要求288

11.3 变频器日常维护时对周围环境的基本要求289

11.3.1 环境温度与湿度290

11.3.2 环境湿度290

11.3.3 振动和冲击290

11.4 变频器的日常保养与维护方法290

11.4.1 保持变频器干燥与洁净的方法290

11.4.2 清洁变频器注意事项291

11.4.3 测量变频器驱动电动机绝缘电阻的方法291

11.4.4 测量变频器主电路绝缘电阻的方法291

11.4.5 避免与预防变频器输入端电压过高的方法292

11.4.6 防止静电对变频器产生危害的方法292

11.4.7 对变频器冷却风扇系统进行保养与维护的方法293

11.4.8 检查变频器冷却风扇是否有问题的方法293

11.4.9 对变频器滤波电容器进行保养与维护的方法294

11.4.10 检查变频器电解电容器是否有问题的方法294

11.4.11 对变频器紧固与插接件进行保养与维护的方法294

11.5 变频器定期保养与维护方法295

11.5.1 检查与维护的基本要求295

11.5.2 变频器易损零部件的定期更换要求295

11.6 长期不使用变频器的保养与维护方法296

11.6.1 保养296

11.6.2 通电试验方法297

11.6.3 存储环境的基本要求297

11.7 变频器保养与维护时遇到问题的检查与处理方法298

11.7.1 变频器运行时的检查方法298

11.7.2 变频器接触与损伤情况的检查方法298

11.7.3 遇到问题的检查与处理方法298

11.7.4 防止直流电压太高的措施299

11.7.5 发现电控柜信号指示灯闪烁的处理方法300

11.7.6 将多余的电能反馈给电源的方法301

第12章 变频器故障诊断与检测303

12.1 检修变频器之前询问用户的方法303

12.1.1 了解变频器的使用年限303

12.1.2 了解故障产生过程304

12.1.3 询问变频器是否请人修理过306

12.1.4 查询变频器的相关资料306

12.1.5 核实变频器的故障现象306

12.2 变频器的直观检查法306

12.2.1 眼看306

12.2.2 耳听308

12.2.3 手摸(拨、拉)308

12.2.4 鼻闻308

12.2.5 总结309

12.3 变频器故障的原理分析法与清洁检查法309

12.3.1 原理分析法309

12.3.2 清洁检查法309

12.4 变频器故障的脱开检查法与整机比较测量法310

12.4.1 脱开检查法310

12.4.2 整机比较测量法311

12.5 部件互换与功能测试、面板压缩法判断变频器故障311

12.5.1 部件互换比较判断变频器故障311

12.5.2 功能测试法312

12.5.3 面板操作压缩判断故障部位的方法312

12.6 变频器的直流电压、直流电流检查判断故障的方法313

12.6.1 直流电压检查法313

12.6.2 电流测量法316

12.7 变频器故障的在路与开路电阻测量法318

12.7.1 在路电阻测量法318

12.7.2 开路电阻测量法320

12.8 变频器故障元器件替换和并联、短路检查法321

12.8.1 故障元器件替换和并联检查法321

12.8.2 故障短路检查法321

12.9 变频器故障的温度检查法322

12.9.1 加温检查法322

12.9.2 冷却检查法322

12.10 变频器故障的对号入座与重焊检查法322

12.10.1 对号入座检查法322

12.10.2 重焊检查法323

12.11 变频器故障的敲击检查法与信号寻迹法323

12.11.1 敲击检查法323

12.11.2 信号寻迹法324

12.12 变频器故障检修方法归纳总结324

12.12.1 灵活运用检查变频器的各种方法324

12.12.2 检查变频器故障的顺序324

12.13 变频器故障实际检修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325

12.13.1 实际检修前的准备工作325

12.13.2 变频器检修中注意事项327

12.13.3 变频器检修后注意事项330

第13章 变频器常用元器件应用与检测技能332

13.1 采用指针万用表检测变频器中特殊类电阻器好坏的方法332

13.1.1 检测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好坏的方法332

13.1.2 检测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好坏的方法333

13.1.3 测量压敏电阻器好坏的方法334

13.2 采用万用表检测识别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电极与好坏的方法334

13.2.1 检测IGBT极性的方法334

13.2.2 采用单指针式万用表IGBT好坏的方法335

13.2.3 采用双万用表检测IGBT好坏的方法336

13.2.4 检测IGBT触发能力的方法336

13.2.5 采用试灯检测IGBT好坏的方法337

13.2.6 检测不带保护二极管NPN的IGBT各级电阻判断其好坏338

13.2.7 检测带保护二极管IGBT各级电阻判断其好坏的方法338

13.3 采用万用表检测两单元IGBT的方法339

13.3.1 两单元IGBT的基本结构与图形符号339

13.3.2 两单元IGBT的基本特点339

13.3.3 检测两单元IGBT中并接二极管好坏的方法340

13.3.4 检测两单元IGBT中IGBT好坏的方法340

13.3.5 检测两单元IGBT时对万用表挡位的具体要求341

13.3.6 检测FF200R12KT3型IGBT模块的好坏341

13.3.7 加电检测二单元IGBT模块上桥臂导通情况的方法341

13.3.8 加电检测二单元IGBT模块下桥臂导通情况的方法342

13.3.9 采用检测灯判断变频器两单元逆变模块好坏的方法342

13.3.10 配合手触充放电检测判断变频器单、双管IGBT模块好坏的方法345

13.4 变频器常用功率模块组件的检测方法346

13.4.1 诊断与检测思路346

13.4.2 检修方法347

13.4.3 检测变频模块组件好坏的方法347

13.4.4 在路检测判断变频器组合功率模块好坏的方法348

13.5 变频器常用晶闸管的检测方法349

13.5.1 单向晶闸管好坏的判断方法349

13.5.2 加接干电池测量判断中、大功率单向晶闸管触发能力的方法349

13.5.3 采用指示灯判断中、大功率单向晶闸管触发能力的方法350

13.5.4 测量单向晶闸管的方法351

13.5.5 采用晶体管图示仪测量晶闸管维持电流的方法351

13.6 变频器晶闸管三相全控整流桥电路故障检修方法353

13.6.1 电路中晶闸管不能导通故障的特点353

13.6.2 示波器在路测量变频器晶闸管三相全控整流桥故障的方法354

13.6.3 示波器检测变频器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注意事项355

13.7 变频器常用光耦合器的检测方法356

13.7.1 封装方式356

13.7.2 基本类型357

13.7.3 选用358

13.7.4 使用注意事项358

13.7.5 静态快速检测方法359

13.7.6 光电转换效率检测方法360

13.7.7 测阻比较法检测光耦合器好坏360

13.7.8 采用数字万用表决速判断光耦合器好坏的方法362

13.7.9 检查光电效应快速判断光耦合器好坏的方法362

13.7.10 检测光耦合器电流传输比的方法362

13.7.11 检测光耦合器内部光敏三极管饱和压降的方法364

第14章 变频器主要参数的检测365

14.1 必备基础知识365

14.1.1 模拟给定信号的范围365

14.1.2 检测的基本要求365

14.2 变频器测量仪表的选择与连接方法366

14.2.1 测量仪表类型366

14.2.2 测量输入电压仪表的选择方法366

14.2.3 测量输出电压仪表的选择方法366

14.2.4 测量输入与输出电流仪表的选择方法366

14.2.5 测量输入与输出功率仪表的选择方法366

14.2.6 测量控制电路绝缘电阻仪表的选择366

14.2.7 测量仪表的连接方法367

14.3 变频器主要电量的测量方法367

14.3.1 测量主电路电源输入端电量的基本原则367

14.3.2 测量主电路直流部分电量的基本原则368

14.3.3 输入侧功率因数的特点369

14.3.4 测量功率因数的基本原则369

14.3.5 测量主电路绝缘的基本原则369

14.3.6 测量控制电路绝缘的基本原则370

14.3.7 采用绝缘电阻表直接测量变频器绝缘电阻的危害370

14.3.8 变频器绝缘电阻的测量方法371

14.3.9 测量输出(电动机)端电量的基本原则372

14.3.10 测量输出频率的基本原则373

14.3.11 普通仪表检测变频器输出端电量时仪表刻度盘的改动方法373

14.3.12 采用普通磁电电压表测量变频器输出电压的方法374

14.3.13 采用“两表法”测量变频器输出侧三相电功率的方法375

14.3.14 采用功率表测量变频器输入侧三相电功率的方法376

14.4 测量变频器电量时各种仪表正确性分析方法376

14.4.1 数字式仪表376

14.4.2 整流式仪表377

14.4.3 电磁式电压表378

第15章 变频器开关电源与主电路故障分析与检修思路380

15.1 变频器开关电源供电特点与常用基本电路结构特点380

15.1.1 开关电源的供电特点380

15.1.2 开关电源常用电路结构特点380

15.2 变频器常用开关电源集成电路简介与基本原理385

15.2.1 变频器常用开关电源集成电路简介385

15.2.2 变频器常用开关电源集成电路工作原理387

15.3 变频器常见主回路与驱动控制回路结构与工作原理389

15.3.1 主回路结构与原理389

15.3.2 驱动控制回路结构与原理392

15.3.3 上下桥驱动电路结构与原理393

15.4 变频器开关电源常见故障检修思路398

15.4.1 一般检修程序398

15.4.2 常见故障检修思路398

15.4.3 检修注意事项400

15.4.4 查找电路短路点故障的基本要诀402

15.4.5 查找电容元件故障的基本要诀402

15.4.6 查找电阻元件故障的基本要诀403

15.4.7 开关电源常用整流与稳压二极管选择更换要诀404

15.5 变频器开关电源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方法405

15.5.1 变频器通电后没有任何反应,操作显示面板无指示,检测控制端脚的24V与+5V电压均为0V405

15.5.2 变频器通电后开关电源处发出“吱、吱”响声或类似于“打嗝”的异常声音,变频器不能工作406

15.5.3 变频器通电后开关电源输出端有电压输出,但输出的电压过高或过低407

第16章 变频器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技能408

16.1 变频器可靠性规律与特点408

16.1.1 可靠性规律408

16.1.2 初期故障基本特点408

16.1.3 偶发故障的基本特点409

16.1.4 磨损故障的基本特点409

16.2 变频器外部故障常见原因与检修方法409

16.2.1 常见故障原因410

16.2.2 故障检修基本原则410

16.2.3 电磁感应干扰故障主要原因410

16.2.4 电磁感应干扰故障检修方法410

16.2.5 尖峰电压对电动机的影响411

16.2.6 避免尖峰电压对电动机产生影响的方法411

16.2.7 减小或抑制变频电动机尖峰过电压幅值的基本措施412

16.3 检修变频器故障时正确接入假负载的方法412

16.3.1 假负载的正确连接位置413

16.3.2 假负载的选择方法414

16.3.3 防止跳闸的方法414

16.4 变频器供电电源常见故障检修方法414

16.4.1 缺相故障的检修方法415

16.4.2 供电电压波动故障的检修方法415

16.4.3 瞬间停电故障的特点与检修方法415

16.4.4 瞬间停电再起动功能参数的设置方法416

16.5 变频调速系统振动与噪声故障检修方法417

16.5.1 振动故障处理方法417

16.5.2 噪声故障处理方法417

16.6 变频器保护电路动作故障检修方法418

16.6.1 报警显示、跳闸保护功能的基本类型418

16.6.2 过电压保护的基本特点418

16.6.3 过电压故障的原因与检测方法419

16.6.4 过电压保护故障的检修步骤420

16.6.5 欠电压保护的基本特点421

16.6.6 欠电压保护故障的检修步骤421

16.6.7 过载保护的基本特点422

16.6.8 过载故障常见原因与检修方法422

16.6.9 主器件自保护的基本特点425

16.6.10 外部报警输入保护的基本特点425

16.6.11 防止跳闸保护功能的基本特点425

16.6.12 主器件自保护故障的检修方法与步骤425

16.7 变频器产生的高次谐波故障检修方法426

16.7.1 高次谐波的危害426

16.7.2 采用供电相互独立方式来抑制高次谐波引起的变频器故障427

16.7.3 加接电抗器抑制高次谐波427

16.7.4 正确处理线缆抑制高次谐波428

16.8 变频器控制电路常见故障检修方法428

16.8.1 充电起动电路故障常见原因429

16.8.2 充电起动电路常见故障检修方法429

16.8.3 新装变频器电动机发热显示过载故障的处理方法429

16.8.4 使用中的变频器电动机发热显示过载故障的处理方法430

16.8.5 电压检测器动作引起变频器显示过电压故障的处理方法430

16.8.6 驱动大惯性负载引起变频器显示过电压故障的处理方法430

16.8.7 检测判断变频器过电流保护时短路故障在变频器内部还是在外部的方法431

16.8.8 变频器显示过电流故障的处理方法433

16.8.9 变频器接收起动指令后电动机不工作故障的处理方法433

16.8.10 变频器调速系统中电动机—加负载就停机故障的处理方法434

16.8.11 变频器不能高速运行故障处理方法434

16.8.12 变频电动机控制电路产生电流振荡故障的常见原因435

16.9 变频系统电动机常见故障检修方法435

16.9.1 变频电动机绕组匝间短路、局部打火故障的常见原因435

16.9.2 变频电动机轴承受损和振动加大故障的常见原因436

16.9.3 为了延长变频电动机的使用寿命,对其绝缘性能进行改进的方法436

16.9.4 变频调速系统中电动机温度过高的处理方法437

16.9.5 消除轴电流延长变频电动机使用寿命的方法438

16.9.6 改善电流振荡延长变频电动机使用寿命的方法439

16.9.7 一恒转矩负载电动机最低工作频率4Hz时运行不稳定的处理方法439

16.10 感应雷电和过电压引起的变频调速系统故障检修方法440

16.10.1 感应雷电引起的变频器故障处理方法441

16.10.2 操作过电压的典型特征441

16.10.3 操作过电压引起的变频器故障处理方法441

16.11 利用故障自诊断功能检修变频器故障的方法442

16.11.1 变频器故障自诊断功能的特点442

16.11.2 变频器故障代码及其检修方法443

第17章 变频器的密码解锁与利用故障自诊断功能检修变频器故障的方法444

17.1 常用变频器密码的解锁方法444

17.1.1 设置密码的作用444

17.1.2 密码丢失后的危害444

17.1.3 密码丢失后的解码方法444

17.2 利用故障自诊断功能检修变频器故障的方法448

17.2.1 故障自诊断功能的特点449

17.2.2 西门子系列变频器故障代码及其检修方法450

17.2.3 科姆龙系列变频器常见故障代码及其故障检修方法452

17.2.4 三菱A500系列变频器故障代码及其检修方法453

17.2.5 深圳安邦信变频器故障代码及其检修方法461

17.2.6 深圳博世力士乐变频器故障代码及其检修方法463

17.2.7 深圳伟创变频器故障代码及其检修方法465

17.2.8 台达VFD-A与VFD-B系列变频器故障代码及其检修方法467

17.2.9 德国伦茨系列变频器故障代码及其检修方法472

17.2.10 富士系列变频器故障代码及其检修方法474

17.2.11 ABB系列变频器常见故障代码及其检修方法477

17.2.12 JR2C系列变频器常见故障代码及其检修方法480

17.2.13 艾默生TD3000系列变频器常见故障代码及其检修方法482

17.2.14 威科达系列变频器常见故障代码及其检修方法488

第18章 变频器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实例491

18.1 富士系列变频器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实例491

18.1.1 富士FVR075G7S-4EX型变频器,通电后仅充电指示灯点亮,没有其他显示491

18.1.2 富士其他变频器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实例492

18.2 施耐德系列变频器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实例497

18.2.1 使用在CK6415 (A)型数控机床上的施耐德ATV31 HU40N4型4kW变频器,使用一直正常,在一次雨后再次使用送电时,电控箱内发出一声巨响,整机无法上电497

18.2.2 施耐德其他变频器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实例499

18.3 三菱与松下系列变频器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实例503

18.3.1 安装在数控机床上的三菱FR-E540型7.5kW变频器,使用一直正常,在一次雨后再次使用时,电控箱内冒出白烟503

18.3.2 松下MID043A1X型变频器拖动的生产线传动带驱动电机不工作,数码管显示“OC”字样505

18.3.3 三菱与松下系列其他变频器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实例507

18.4 台达、台安、西门子、东元、ABB、安川、日立系列变频器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实例508

18.4.1 台达、台安系列变频器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实例508

18.4.2 西门子、东元系列变频器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实例511

18.4.3 ABB、安川系列变频器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实例513

18.4.4 日立系列变频器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实例514

18.4.5 其他牌号变频器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实例516

参考文献5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