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制浆造纸工艺设计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制浆造纸工艺设计手册
  • 周景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5464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03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624页
  • 主题词:制浆-生产工艺-工艺设计-技术手册;造纸-生产工艺-工艺设计-技术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制浆造纸工艺设计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规定基本建设程序的必要性1

二、基本建设的程序内容1

目录1

第一章 工艺设计概论1

第一节 基本建设程序1

二、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和深度2

一、项目建议书的任务及意义2

第二节 项目建议书2

二、可行性研究的阶段和深度3

一、可行性研究的发展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3

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3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4

五、市场调查、分析与预测5

四、审批程序5

一、设计阶段的划分7

第四节 设计阶段的划分和各设计阶段的内容7

六、经济评价7

二、初步设计总的原则8

三、各设计阶段的内容9

二、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和审批权限10

一、设计任务书的重要性10

第五节 设计任务书(又称计划任务书)10

第六节 工艺设计的步骤12

二、厂址选择的基本原则13

一、厂址选择的重要性13

第七节 制浆造纸厂的厂址选择13

三、对场地的基本要求14

五、厂址选择报告书参考提纲15

四、选厂工作的阶段及其内容15

(一)地形图17

六、地形图及风玫瑰图17

(二)风玫瑰图18

一、总体设计说明书的内容19

第八节 初步设计的设计成果及其内容19

二、工艺初步设计说明书内容的一般要求20

一、总平面设计的任务和内容21

第一节 工厂总平面设计21

第二章 工厂总平面设计与总平面布置图21

(一)总平面布置的技术要求22

三、总平面布置的技术要求及布置类型22

二、总平面设计的依据和步骤22

(一)总平面设计的依据22

(二)总平面设计的步骤22

(一)分功能区布置23

四、总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23

(二)总平面布置的类型23

(二)建、构筑物的相对位置25

(三)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26

(八)预留扩建厂地28

(七)生产性质相同的车间或辅助环节的布置28

(四)厂内交通运输线路网的布置28

(五)厂房的方向、位置和间距28

(六)辅助、附属车间及其他服务环节的布置28

(一)原木场的设计29

一、原料贮场的设计29

第二节 原料贮场的设计29

(二)非木材原料的贮场设计30

二、原料贮场设计的其他要求31

一、运输设计的内容33

第三节 厂内外运输设计33

(一)厂外运输34

二、厂外及厂内运输34

(二)厂内运输36

(一)竖向的布置方式38

一、厂区竖向布置38

三、运输设备的计算38

第四节 厂区竖向布置、工程管线综合及厂区绿化布置38

(三)竖向布置的表示方法40

(二)场地排水40

(四)场地土方工程量的计算41

(二)管线敷设方式及要求43

(一)管线布置的原则43

二、工程管线综合43

第五节 总平面布置图44

三、厂区绿化布置44

(一)我国一些制浆造纸厂用地面积综合情况45

一、总平面设计的技术经济45

(一)在总平面布置中,建、构筑物的画法图例47

二、总平面布置图47

(二)总平面设计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47

(二)总平面布置图示例49

二、工艺流程设计的原则和要求51

一、工艺流程设计的步骤51

第三章 工艺流程设计及工艺流程图的绘制51

第一节 概述51

二、几种主要纸种应具有的性质52

一、原料选择的依据52

第二节 纤维原料的选择及其配比52

(一)不同纤维原料对纸浆性质的影响54

三、常用纸浆的性质54

(二)不同制浆方法对浆料性质的影响55

二、选择生产方法的内容58

一、选择生产方法的依据58

第三节 生产方法的选择58

(一)备料部分59

三、生产方法和主要设备的类型及特点59

(二)化学浆部分63

(三)高得率制浆部分76

(四)废纸制浆部分82

(五)打浆及调料部分86

(六)造纸部分88

第四节 初步设计阶段的工艺流程图绘制98

(七)完成整理部分98

三、工艺流程图举例99

二、工艺流程图的绘制99

一、绘制流程图的要求99

(二)物料平衡计算的目的101

(一)物料平衡计算所遵循的原则101

第四章 工艺平衡计算101

第一节 物料平衡计算101

一、概述101

(四)物料平衡计算的注意事项102

(三)物料平衡计算的方法和步骤102

(六)物料平衡图及其绘制方法103

(五)物料平衡表103

(一)浆水平衡计算基础104

二、浆水平衡计算及浆水平衡图104

(二)制浆生产过程水平衡计算111

(三)造纸生产过程浆水平衡计算140

三、碱回收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平衡计算178

(一)碱回收物料平衡计算有关的定额数据179

(二)燃烧工段物料平衡计算184

(三)苛化工段物料平衡计算194

(一)热量平衡计算的目的203

一、概述203

第二节 热量平衡计算203

(一)蒸煮热量平衡计算方法204

二、蒸煮过程的热平衡计算204

(二)热量平衡计算所遵循的原则204

(三)热量平衡计算的步骤204

(二)蒸煮热量平衡计算示例207

三、漂白过程的热量平衡计算210

(一)造纸热量平衡计算方法211

四、造纸车间的热量平衡计算211

(二)造纸车间热量平衡计算示例214

五、碱回收生产过程的热平衡计算219

(一)燃烧工段热量平衡计算221

(二)苛化工段热量平衡计算226

(三)石灰回收工段热量平衡计算231

一、设备平衡的原则235

第一节 概述235

第五章 设备平衡计算235

(一)原料运输设备236

一、备料设备生产能力的计算与所需台数的确定236

二、设备台数的确定方法236

第二节 专业设备生产能力的计算与所需台数的确定236

(二)剥皮机241

(四)切草机和切苇机242

(三)削片机242

(一)间歇式蒸煮锅(或蒸球)的体积243

二、制浆设备生产能力的计算与台数的确定243

(三)磨木机生产能力的计算244

(二)连续式蒸煮器体积的计算244

(一)螺旋输送机245

三、纸浆浓缩、筛选、洗涤、漂白设备生产能力的计算245

(三)筛浆机246

(二)螺旋压榨机246

(六)净化设备247

(五)漂白设备247

(四)平板振动筛247

(一)间歇打浆机249

五、打浆设备生产能力的计算及台数的确定249

四、贮浆池体积的计算249

(三)水力碎浆机的生产能力250

(二)连续打浆设备250

(二)网案校核(长网机)251

(一)造纸机生产能力的计算251

六、造纸机生产能力的有关计算251

(三)干燥部能力校核252

(一)蒸发工段有关设备计算253

七、碱回收设备的有关计算253

(四)圆网造纸机生产能力的计算253

(二)燃烧工段有关设备的计算254

(三)白泥回收工段有关设备计算257

(二)起混合调量作用的池、槽体积的确定258

(一)起贮存作用的池、槽体积的计算258

八、非定型池、槽、罐体积的确定方法258

(一)泵的选择步骤259

一、泵的选择与计算259

第三节 泵和风机的选择259

(二)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的压头损失260

二、风机的选择与计算266

(一)基本计算公式267

四、空气加热器的选择计算267

三、真空泵的选择与计算267

(三)计算举例268

(二)选择计算的方法和步骤268

第四节 设备表269

三、车间布置设计的成果270

二、车间布置设计所需资料270

第六章 车间布置设计与车间布置图270

第一节 概述270

一、车间布置设计的目的和重要性270

二、车间布置设计应遵循的原则271

一、车间布置设计的要求271

第二节 车间布置设计的要求与原则271

(一)打浆调料工段布置设计的要求274

三、造纸车间布置设计应考虑的问题274

(二)抄纸工段布置设计的要求275

(一)车间布置图的内容和要求278

二、车间布置图的内容和画法278

第三节 车间布置图及其绘制278

一、车间布置图的作用278

三、车间设备布置图示例280

(二)车间布置图设计的步骤和方法280

第七章 各辅助专业的设计282

(二)供水的质量标准283

(一)供水工程设计的目的283

第一节 供水与排水工程设计283

一、供水工程设计283

(三)供水量的确定284

(四)生产用水水压的确定285

(五)供水系统286

(二)污水处理的方式287

(一)排水工程设计的内容287

二、排水工程设计287

(三)造纸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指标288

(四)主要废水处理方法及设备289

(一)用电量的计算291

二、供电系统的设计291

第二节 供电设计291

一、供电设计的内容291

(二)选择电源及电压293

(三)选择供电系统的方式294

(一)电动机的选择计算295

三、电动机及变压器的选择295

(四)功率因数补偿295

(二)变压器的选择299

(一)车间变电所的设置应符合要求300

四、车间变电所的设置300

(二)防雷接地301

(一)厂区电气外线301

(二)对变压器室的要求301

(三)车间内的供电301

五、厂区电气外线及防雷接地简介301

(一)采光和照明设计的重要意义302

一、概述302

第三节 天然采光和电气照明设计302

二、天然采光设计303

(二)光照技术上的几个参数303

(一)天然采光标准304

(三)采光方式和采光窗的选择305

(二)采光面积的确定305

(一)概述307

三、照明装置设计307

(二)照明器的选择312

(三)电气照明装置供电电压的确定313

(四)照明器的布置及照度的选择314

(五)照明用电容量的计算315

(一)锅炉容量的确定318

一、常用锅炉的型号及选择318

第四节 供汽工程设计318

(二)锅炉工作压力的确定319

二、锅炉送、引风系统的选择及计算320

(三)锅炉类型与台数的选定320

(一)送风机、二次风机及引风机的选择321

(三)燃料的供应322

(二)烟囱的设计322

(一)给水系统323

三、锅炉给水及水处理系统323

(四)贮煤场面积的确定323

(二)给水处理系统324

(一)概述326

一、采暖设计326

第五节 采暖与通风换气设计326

(二)蒸汽采暖设计328

(三)热风采暖333

(一)概述335

二、通风设计335

(二)自然通风设计337

(三)机械通风设计341

(四)通风系统的选择347

(五)造纸车间的通风换气348

第六节 自动化仪表与自动控制设计349

(一)根据工艺的要求,确定关键性参数为被调参数350

二、对工艺参数的控制和选择350

一、自动化水平的确定350

(二)调节阀的选择354

(一)调节参数的选择354

(二)对上述已确定的关键参数,要进一步考虑选择的合理性354

三、调节系统的设计354

(四)调节器的选型356

(三)关于测量问题的考虑356

四、仪表的选型357

(一)建筑物的分类358

一、概述358

五、仪表控制室的布置358

(一)位置选择358

(二)仪表控制室的结构358

(三)仪表控制室的布置358

第七节 土建设计的基础知识358

(三)建筑统一模数制360

(二)建筑物的等级360

(一)厂房建筑的平面设计362

二、工业建筑设计362

(二)厂房的剖面设计370

(二)墙和柱372

(一)厂房的结构类型372

三、建筑构造简介372

(三)楼地层374

(五)楼梯375

(四)管道地沟375

(六)屋顶376

(七)门窗简介377

一、全厂定员的编制378

第八节 技术经济设计378

(三)编制职工定员的方法379

(二)全厂职工的分类379

(一)编制全厂定员的依据379

(一)建筑工程投资概算381

二、基建投资总额的概算381

(四)劳动生产率的确定381

(二)设备投资概算382

(四)基建投资总概算383

(三)与设备投资有关的其他费用383

(二)产品单位成本的计算384

(一)原材料、动力消耗定额及耗用量384

三、技术经济分析384

四、技术经济评价简介386

(三)内部收益率387

(二)年销售收益计算387

(一)投资回收期387

二、注意事项389

一、设计原则389

第八章 管道设计389

第一节 设计原则及注意事项389

一、设计前的准备工作390

第二节 管道设计的内容和步骤390

二、设计的目的和内容391

三、设计步骤392

(一)平、剖面配管图393

四、管道施工图纸的内容及深度393

(二)管道布置图画法396

(四)管道透视图397

(三)绘制管道布置图的步骤397

(六)工艺管道支吊点预埋件布置图398

(五)管架图398

一、流体在管道内的流动特性399

第三节 管道的水力计算399

(七)管道零件图399

二、流量和流速400

三、管道的阻力401

(一)直管阻力H1的计算402

(二)局部阻力H2的计算411

一、管径的选择414

第四节 管径和管材414

二、管材417

三、管径系列和管道压力等级419

四、管壁强度423

二、阀门的型号425

一、几种常见的管件425

第五节 管件和阀门425

三、常用阀门及选用428

(四)安全阀429

(三)止回阀429

(一)闸阀429

(二)截止阀429

(八)隔膜阀430

(七)球阀430

(五)减压阀430

(六)旋塞430

(十一)疏水阀431

(十)衬里阀431

(九)蝶阀431

一、法兰连接435

第六节 管道的连接435

二、螺纹连接440

四、其他连接441

三、焊接连接441

(一)厂内管架的形式442

一、厂内管架的形式和选择442

第七节 管架442

(二)管道支架选用的一般要求443

(二)管架负荷444

(一)管架上管道的合理排列444

(三)管架常用材料规格444

二、管架的受力分析444

(三)管架推力446

(一)按强度条件确定管道的跨度449

三、管架跨度449

(二)按刚度条件确定管道的跨度451

(三)多管重叠敷设允许跨度计算452

(一)管托和管卡460

四、管架附件460

(四)加强管道支吊架的间距460

(三)型钢吊架461

(二)管吊461

(五)墙架462

(四)柱架462

(七)弯管支架463

(六)平管支架463

(九)大管支撑的管架464

(八)立管支架464

一、膨胀长度的计算465

第八节 管道的热补偿465

二、管道的自然补偿466

(二)Z形补偿467

(一)L形补偿467

三、方形补偿器468

(三)T形补偿468

五、波形补偿器470

四、套筒补偿器470

(一)明装471

一、管道敷设方式471

第九节 管道的敷设及要求471

(二)暗设472

(一)一般要求473

二、管道安装要求473

(三)排放要求476

(二)泵的工艺配管要求476

(五)非金属管道的安装要求477

(四)蒸汽管道要求477

(六)阀门安装的一般要求478

一、绝热范围479

第十节 管道及设备的绝热479

(七)真空配管要求479

(二)由绝热层表面温度求绝热层厚度480

(一)绝热层表面温度480

二、绝热计算480

(三)限定热损失量求绝热层厚度483

(五)散热量计算484

(四)最经济的绝热层厚度484

(一)绝热材料485

三、绝热材料及辅助材料的选择485

(二)辅助材料488

一、金属腐蚀的机理和分类489

第十一节 管道的防腐及涂层489

(二)涂层防腐490

(一)合理选材490

二、管道防腐的措施490

三、管道的表面处理491

(五)缓蚀剂防腐491

(三)衬里防腐491

(四)电化学防腐491

(一)涂料的分类和命名492

四、涂料防腐492

(二)涂料的选用494

(二)埋地管道的沥青防腐层495

(一)土壤的腐蚀性及防腐措施495

(三)管道涂色标志495

五、埋地管道的防腐495

一、管道振动的产生496

第十二节 管道的振动及防止496

二、振动的防止和消除497

(一)工艺设计内容499

二、施工图设计的内容499

第九章 施工图设计499

第一节 概述499

一、施工图设计的目的和任务499

三、工艺设计人员在施工图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502

(二)各辅助专业的设计内容502

(一)施工图设计准备503

四、施工图设计的程序503

一、设备安装布置图的设计深度要求504

第二节 设备布置的施工图设计504

(二)修改初步设计504

(三)工艺专业与其他专业的联系504

(二)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表达505

(一)关于设备的表达505

(五)对图纸的有关规定506

(四)尺寸标注及设备编号506

(三)附属用房的表达506

(二)图的简化507

(一)线条的运用507

(六)其他规定507

二、设备安装布置图的画法507

(三)尺寸标注及设备编号的方法508

(四)其他文字和符号的标注510

(五)设备安装布置图的绘制511

(六)设备安装布置图举例512

三、设备布置及工艺管道布置图512

(一)安装总图的内容512

(二)安装总图的画法及步骤514

(三)安装总图举例515

第三节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工艺流程图517

一、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工艺流程图的深度要求517

(一)设备的表达517

(二)管道的表达518

二、施工图阶段工艺流程图的画法518

(一)施工图阶段工艺流程图的画法518

(二)施工图阶段工艺流程图的绘制步骤521

(一)土建专业的施工图设计内容523

第四节 各辅助专业的施工图设计任务523

一、土建专业的施工图设计任务523

(二)与工艺专业关系密切的建筑施工图525

(一)采暖工程的施工图设计任务528

(二)通风工程的施工图设计任务528

二、采暖通风专业的施工图设计任务528

四、电力专业的施工图设计任务529

(一)概述529

三、给排水专业的施工图设计任务529

(二)厂区供电平面图530

(三)电气平面布线图532

五、仪表专业的施工图设计任务534

(一)施工图纸534

(一)总图专业541

六、其他辅助专业的施工图设计任务541

(二)中心化验室和研究室541

(二)文字材料541

(四)维修542

(五)建设预算542

(三)空压站542

一、工艺设计与各辅助专业设计的关系543

(一)对土建专业543

第五节 施工图设计阶段各专业的相互关系543

(二)对采暖通风专业552

(四)对热力专业553

(五)对电力专业553

(三)对给排水专业553

(六)对自控仪表专业554

(七)对总图专业555

(八)对其他专业555

二、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关系557

(一)采暖通风专业与各辅助专业的关系557

(二)给、排水及热力专业与各辅助专业的关系558

(三)电力专业与各辅助专业的关系558

(四)自控仪表专业与各辅助专业的关系559

第十章 国外现代化制浆造纸厂设计标准560

第一节 硫酸盐法制化学浆560

第二节 热磨机械浆(TMP)561

第三节 磨石磨木浆562

一、通用设计562

二、压力磨木浆563

三、常压磨木浆563

第四节 本色化学浆的洗涤和筛选565

一、本色化学浆的洗涤565

第五节 漂白566

一、硫酸盐浆漂白566

二、本色化学浆的筛选566

二、磨木浆漂白567

第六节 浆料制备568

第七节 纸机和附属设备569

第八节 辅料571

一、纸浆和纸的完成部572

二、成品贮存和外运572

第九节 完成与外运572

第十节 碱回收炉573

第十一节 蒸发工段574

第十二节 苛化与石灰窑575

附录一 工艺制图规定579

1-1 工艺流程图中工艺设备及管道图例579

1-2 车间布置图图例582

1-3 工艺设备(通用设备)图例584

1-4 检测点的图形符点586

1-5 仪表图形符号586

1-7 执行器(由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组成)的图形符号587

1-8 表示动作的文字符号587

1-6 执行机构、调节机构的图形符号587

1-11 表示装置的文字符号588

1-10 表示参量的文字符号588

1-12 连接管图形符号588

1-9 表示功能的文字符号588

1-13 管路附件图形符号589

2-1 管道输送介质的代号590

2-2 工艺阀门的选用及其代号590

附录二 介质代号、阀门选用及代号590

附录三 制浆造纸工厂用地参考指标592

附录四 单项建、构筑物占地面积参考指标595

5-2 硫酸盐和亚硫酸盐木浆消耗参考指标597

5-1 机械木浆消耗参考指标597

5-3 亚硫酸盐草类浆消耗参考指标597

附录五 制浆造纸的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参考指标597

5-4 硫酸盐(碱法)草类浆消耗参考指标598

5-5 各种纸张单位消耗参考指标598

5-6 各种纸张包装材料消耗参考指标600

附录六 原料贮场堆存数据参考指标601

附录七 材料仓库堆存数据参考指标602

参考文献6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