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中国巩固国防的理论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中国巩固国防的理论与实践
  • 房功利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6617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333页
  • 主题词:国防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中国巩固国防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研究新中国巩固国防理论与实践的意义1

一 国防及国防理论与实践的现代价值1

二 一项回应“中国威胁论”的必要工作7

第一章“边打边建,联苏抗美”10

第一节 走上执政舞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国防观10

一 对于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来说,国防不可不有10

二 强大国防的根本在于建立并保持一支强大的国防军11

三 国防建设要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12

四 国防建设必须始终置于党的领导之下13

五 建设强大国防的目的在于抵御外敌入侵,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13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国防斗争16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联苏抗美”的国防战略思路21

一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中苏结盟21

二 两个同盟条约的比较27

三“联苏抗美”国防战略思路的实践意义30

第四节 抗美援朝战争与国防战略思想的丰富34

一 入朝参战前的战略预置34

二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国防战略运筹38

三 国防战略思想的丰富和发展44

第二章 战略出台:积极防御50

第一节 保卫祖国战略方针的提出50

一 适应国家发展战略新要求50

二 美国敌视中国政策的升级52

三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敌情的判断55

四 重要推动力量——自主意识增强58

第二节 保卫祖国战略方针论析60

一 基本精神60

二 理论特色63

三 历史地位65

第三节 贯彻保卫祖国战略方针的实践66

一“积极防御”战略方针指导下的国防建设66

二“积极防御”战略方针指导下的国防军事斗争70

第三章 举国临战战略思想与实践(上)86

第一节 举国临战战略思想的形成86

一 大国关系的转换对国防战略方向调整的影响86

二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新判断90

三 举国临战战略思想的确立过程92

第二节 临战战略思想总结与评析101

一 举国临战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102

二 举国临战战略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110

第三节 战略重点的调整:由抵御美苏到联美抗苏116

一 影响战略调整的基本因素116

二 因势利导,启动战略调整的艺术122

三 从“一条线”战略构想到联美抗苏战略格局形成128

四 战略调整的思想价值131

第四章 举国临战战略思想与实践(下)134

第一节 举国临战战略思想的贯彻与实践134

一 全国大备战的基本过程和主要特征134

二 全国大备战的重要成就146

三 全国大备战的历史地位和经验教训150

第二节 两场军事行动引发的新思考156

一 西沙之战157

二 中越边境自卫防御作战158

第三节 国防谋略新思想的萌芽162

一 国防战线整顿和初步改革162

二 从战略视角看国防战线整顿和初步改革的意义169

第五章 立足和平时期建设增强现代战争自卫能力171

第一节 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171

一 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的提出171

二 历史关头的抉择——中央军委扩大会议(1985年5月23日至6月6日)178

第二节 国防战略目标的深化与发展181

一 确立以国家利益为最高标准的安全观181

二 确立符合时代主题要求的战略重点183

三 确立新历史条件下的国防斗争手段185

四 确立“应付和打赢局部战争”军事斗争准备立足点187

第三节 国防战线一系列重大改革193

一 重视质量建军的军队改革与建设194

二 稳步推进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198

三 开拓前进的国防科技工业200

四 开辟以法治军、依法治国防之路202

第四节 新战略指导下的国防斗争205

一 立足有备,伐谋促和206

二“3·14”海战211

第六章 不断增强国防实力坚定维护国家核心利益218

第一节 战略环境的改变对国防战略运筹的新要求218

一“冷战”结束后的中国国防安全问题218

二 战争形态的变化——海湾战争引起中国军界高度关注224

第二节 呼应世界军情和国家安全形势新变化226

一 制定与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226

二 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精要探析229

第三节 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坚定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235

一 迎难而上,在新军事变革中求发展235

二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迈出坚实步伐246

第四节 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谋新形势下治军经武之道250

一 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为“打得赢”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250

二 经济国防互动,寓兵于民进入更高层次253

三 着力于军事法规建设和军事政策制度的调整改革257

四 确立新使命,牵引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258

第五节 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260

一 反对分裂、遏制“台独”260

二 发展交往,扩大合作——军事外交在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65

第七章 现实挑战与对策269

第一节 挑战国防安全的新因素270

一 冷战结束后,中国安全面临新的地缘政治挑战270

二 三股势力成为危害中国国防安全的重要因素274

三 台湾问题仍是中国国防安全面临的关键挑战275

四 国防实力与战略边疆的扩大不相适应的矛盾突出280

五 经济实力、人才及国民科技素质仍构成国防建设的制约因素283

第二节 赢得挑战的理性思考284

一 把军事外交置于国家安全的战略地位,加大力度,全方位展开285

二 重视同三股势力的斗争:推动国际合作,加强边疆建设288

三 依据国家发展利益安全需要和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标准,制定国防、军队建设方略289

四 把国家战略能力建设置于重要地位291

五 贯彻习主席指示,坚定不移实现强军目标297

结论301

第一节 新中国巩固国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特点及经验301

第二节 面向未来,历史需要跨越307

一 观念的跨越311

二 战略内容的跨越312

三 战略手段的跨越313

参考文献315

后记3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