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严复全集 第5卷 缪勒名学 名学浅说 八大译著外之译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严复全集 第5卷 缪勒名学 名学浅说 八大译著外之译著
  • 汪征鲁,方宝川,马勇主编;黄国盛,方宝川,庄明水点校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346312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629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654页
  • 主题词:严复(1853~1921)-全集;社会学-英国-近代;自由-研究;国家理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严复全集 第5卷 缪勒名学 名学浅说 八大译著外之译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部首13

引论13

第一节 论开宗界说本非定论13

第二节 辨逻辑之为学为术14

第三节 论名学乃求诚之学术15

第四节 言名学论推知不论元知16

第五节 论名学所以统诸学之理19

第六节 考名学之利用于何而见20

第七节 标明本学界说21

部甲23

篇一 论名学必以分析语言为始事23

第一节 论名之不可苟23

第二节 论析词第一层工夫24

第三节 论欲观物宜先审名25

篇二 论名26

第一节 论名乃物之名非意之名26

第二节 有不为名之字必与他字合而后成名27

第三节 论有公名、有专名29

第四节 言名有?察之别31

第五节 论名有涵义、有不涵义32

第六节 论名有正负之殊39

第七节 论名有对待、独立之殊41

第八节 论名有一义、有歧义、有引喻之义43

篇三 论可名之物44

第一节 言欲正名非历数可名之物不可,兼论亚理斯大得旧立之十伦44

第二节 论用名之难以经俗用而多歧义46

第三节 论意理49

第四节 言意属心知与气质之变先意而有者異,兼论何者为别见50

第五节 论志、论为51

第六节 论物52

第七节 言形体53

第八节 论心57

第九节 论物之所有而先言德59

第十节 言伦60

第十一节 言同異62

第十二节 言量64

第十三节 申言物德基于人心之觉64

第十四节 申言心德舍觉感而无可言65

第十五节 总结全篇所类之名物66

篇四 论词68

第一节 论缀系之体用68

第二节 分词之正负70

第三节 分词之繁简71

第四节 论词有全、偏、浑、独之分73

篇五 论词之义蕴74

第一节 论名家有以一词为离合二意者74

第二节 论名家有以一词为离合二名者77

第三节 论名家有以一词为辨物类族之事者79

第四节 论词究为何物82

第五节 论词表四伦曰相承、曰并著、曰自在、曰因果83

第六节 言四伦而外尚有主达相似之义者86

第七节 论词之两端皆?名或一端为?名者88

篇六 论申词90

第一节 论常德、寓德二词之異90

第二节 论常德之词无关新理直是复词91

第三节 言一物之名不涵公性93

第四节 明待证真词与申词異94

第五节 论观词二术95

篇七 论类别事物之理法,兼释五旌95

第一节 论分类与命名相关之理95

第二节 何谓五旌97

第三节 论类与别98

第四节 论品物固有真殊将何如而后可区之以为类别100

第五节 明何物为五旌之差103

第六节 言举差德有常用之差、有专门之差104

第七节 论撰105

第八节 说寓106

篇八 论界说107

第一节 释界107

第二节 言有可析之义则其名为可界之名108

第三节 论界说有全、有曲,二者之别云何109

第四节 论释名疏义異于界说110

第五节 有名界说、有物界说,而所谓物界说者要不外名之界说益以本物自在与名相应之义已耳,非有異也114

第六节 推界说之中有释名、有甄实,即至意境所存之物求诸世间而绝无者其界说之可以析言亦犹是也117

第七节 界说虽缘名而立,然必格物精而后所以界名者当,故界说者知物以后之事也118

部乙 通论推证思籀123

篇一 论推证大凡123

第一节 总覈部甲大旨123

第二节 论有非推证而名推证者124

第三节 论推证正术区为内籀、外籀127

篇二 论外籀联珠129

第一节 释联珠129

第二节 论曲全公例乃为复词并无精义134

第三节 论外籀所据公例真实为何136

第四节 前例他观138

篇三 言联珠于名学功用惟何138

第一节 问有以联珠为丐词之尤者,其说信欤138

第二节 明旧说之所以为浅139

第三节 论凡推籀之事非由公以及专乃用彼以推此皆本诸睽孤之事,微所谓普及者也141

第四节 言公词之立乃所以总散著之理以资默识,而联珠诸例乃所以表襮解释公词之术146

第五节 故联珠之真用乃非所以为推而实所以为验149

第六节 论外籀之真正法门究为何式152

第七节 论内籀、外籀对待之情153

第八节 答客难154

第九节 论法名学156

篇四 论籀绎及外籀科学156

第一节 泛论籀绎之用156

第二节 言籀绎者纍内籀之所推证者而为之157

第三节 言籀绎之事以徽迹徽158

第四节 论外籀科学所由起160

第五节 论科学何以不皆外籀而有试验科学162

第六节 科学之所以成外籀即由实测试验164

第七节 言科学渐成外籀之致165

篇五 论满证所以明必然之理者167

第一节 论几何证确以其题多设事之故167

第二节 设事亦本于真物,而一有所甚一有所亡169

第三节 言形学亦本于公论,公论无设事者170

第四节 言公论之理由见闻试验而立170

第五节 释难172

第六节 驳呼威理所持公论之说174

篇六 续前所论181

第一节 言凡外籀之学皆由内籀181

第二节 言数学所有之公例非为申词而皆阅历、内籀之所会通182

第三节 问数学公例有设事否185

第四节 论凡满证之学术固无往而不设事186

第五节 满证之界说187

篇七 考異188

第一节 论斯宾塞尔所主之通例188

第二节 论其例非人类阅历之总果189

第三节 亦不得谓其例之行于每思191

第四节 再答客难196

第五节 覆审哲学家汉密登所谓相灭与不中立二例198

部丙 论内籀200

篇一 通论内籀大旨200

第一节 言内籀术之关系200

第二节 言内籀不独为科学涂术,民生日用在在必需200

篇二 论有名内籀实非内籀202

第一节 论内籀非?捪之词202

第二节 论数学以递推为内籀其义亦非204

第三节 论内籀与总录不同205

第四节 论呼博士所言之内籀术206

篇三 论内籀基础211

第一节 论自然常然211

第二节 论自然常然一语有不信时213

第三节 标举内籀名学之问题215

篇四 论自然公例216

第一节 言自然常然者以众常然成一常然,是众常然名为公例216

第二节 论内籀有精粗之殊,然精者以粗者为基础218

第三节 问世有内籀公例可用之以勘一切内籀公例之虚实者乎219

篇五 论因果221

第一节 论因果乃见象相承最大公例221

第二节 明因果者有为之后莫不有其为之前而已223

第三节 论合诸缘而成一因224

第四节 以能所分因缘者乃为妄见227

第五节 有时所结之果即在物德之中229

第六节 徒居见象之先就令恒然不成为因必恒居其先而无所待乃为真因230

第七节 问因果有同时并著者乎232

第八节 论恒住因233

第九节 常住因所结诸果虽常并著不成公例235

第十节 论全力恒住之理236

第十一节 论惟志愿乃为造业因之说241

篇六 论并因249

第一节 论并因有二法门一协和之合一变化之合249

第二节 论因果以和合并因例为常其馀例为变251

第三节 问果之于因有比例否253

篇七 论观察、试验254

第一节 论心之析观254

第二节 其次析于事实255

第三节 论试验之优于观察者256

第四节 论观察之优于试验者258

篇八 论内籀四术260

第一节 言统同术260

第二节 论别異术262

第三节 论统同、别異二术之相关263

第四节 论同異合术265

第五节 论归馀术266

第六节 论消息术267

第七节 论消息术之限域270

篇九 设事以明内籀四术之用273

第一节 黎闢诸金成毒之理273

第二节 论引感电例275

第三节 卫勒斯博士露理277

第四节 博浪塞迦论人尸殭腐之理281

第五节 论归馀术之程式285

第六节 答客难288

篇十 论众多之因、错综之果292

第一节 言一果可以有数因292

第二节 言统同术之所以弱即由前理293

第三节 论原因之众何以一一求之295

第四节 论并因得果之现象如见于物质者296

第五节 论并因得果如见于动力者298

第六节 论繁果籀例三术300

第七节 论徒观察之不得实301

第八节 论专主试验之不行302

篇十一 论繁果籀例以兼用外籀为宗305

第一节 言第一候以内籀求分因之简例305

第二节 言第二候以联珠证众因之合果308

第三节 言第三候以实验印证其例之果然308

篇十二 论解例311

第一节 释何谓解例311

第二节 解例第一术析所见繁果之例为同时并著分因之例311

第三节 论第二术在审二见象而得其间所衔接者312

第四节 论凡解例皆以大例解其小例,每析弥大其例愈公312

第五节 言解例之第三术乃以大例摄诸小例314

第六节 释解例之实义315

篇十三 杂举解例之事实317

第一节 解例之叠见于科学者317

第二节 解例之事见于化学者318

第三节 博郎塞迦于察验湼伏时所为解例之事319

第四节 考新得之例于繁果而得解例320

第五节 经验之例得外籀而证解者321

第六节 解例之见于心灵学者322

第七节 谓诸科学皆有渐成外籀之势3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