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特色对口支援体制实践与探索【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特色对口支援体制实践与探索
  • 胡茂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4145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28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43页
  • 主题词:民族地区-经济援助-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特色对口支援体制实践与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特色对口支援体制的形成和发展1

一、新中国成立后对口支援的萌芽和提出2

(一)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对口支援体制形成的雏形2

(二)援藏——对口支援体制的初步践行4

二、改革开放以来对口支援体制的确立和发展8

(一)对口支援政策的确立和形成8

(二)对口支援体制的巩固和发展14

三、新时期对口支援体制的扩展和完善22

(一)新时期对口援藏工作23

(二)新时期对口援疆工作25

(三)新时期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26

(四)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28

第二章 对口支援在民族地区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31

一、对口支援的内涵和形式31

(一)对口支援的内涵31

(二)对口支援的形式35

二、对口支援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根源38

(一)对口支援产生的社会背景38

(二)实施对口支援的理论根源42

三、对口支援与民族地区发展45

(一)对口支援在民族地区发展中的地位45

(二)对口支援对民族地区发展的作用48

四、对口支援体制运行以来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不足50

(一)实施对口支援政策以来取得的经验51

(二)对口支援政策运行中存在的不足54

第三章 科学制定对口支援方案57

一、创新对口支援方案的成功案例57

(一)湖北省“616”对口支援工程57

(二)对汶川震后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的对口支援59

二、科学制定对口支援方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62

(一)科学制定对口支援方案的必要性62

(二)科学制定对口支援方案的重要性65

三、科学制定对口支援方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66

(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67

(二)全面支持,民生优先67

(三)科学规划,有序推进68

(四)加强协作,促进互利68

(五)加强和促进民族团结68

四、科学制定对口支援方案的几点建议69

(一)加强对口支援模式的建构与创新69

(二)合理确定对口支援方案的任务和内容70

(三)明确对口支援的要求和组织领导72

第四章 切实加强对口支援过程的管理与监督75

一、对口支援过程的管理与监督存在的问题75

(一)管理与监督的相关政策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76

(二)对资金和项目的监管不到位77

(三)政府部门角色缺失78

(四)社会舆论监督乏力79

二、影响对口支援过程管理与监督机制良性运行的主要因素80

(一)科学、高效的管理与监督机制尚不成熟81

(二)对口支援的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健全83

(三)对口支援上级领导部门对管理与监督工作落实情况的重视度不够84

(四)社会舆论尚缺乏对对口支援组织部门有效的舆论监督85

三、切实加强对口支援过程管理与监督的相关对策87

(一)严格构建对口支援管理监督机制88

(二)加快建立健全对口支援过程监督与管理的法制化建设89

(三)加强上级领导部门对对口支援管理与监督工作的组织领导91

(四)切实加强对对口支援过程的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情况的监督检查92

(五)完善对口支援社会舆论监督机制94

第五章 积极构建有效的对口支援评估机制97

一、我国对口支援评估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反思98

(一)我国对口支援评估体系建设的现状98

(二)我国对口支援评估体系建设的反思100

二、建立和完善对口支援评估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03

(一)建立和完善对口支援评估机制的指导思想103

(二)建立和完善对口支援评估机制的目的103

(三)建立和完善对口支援评估机制的必要性104

(四)建立和完善对口支援评估机制的重要性105

三、构建对口支援评估体系与机制应坚持的几个原则107

(一)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108

(二)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109

(三)坚持政府统筹和社会联动相统一的原则109

(四)坚持外界支援和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109

四、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对口支援评估指标体系109

(一)全面、多方位考核对口支援工作110

(二)实事求是制定对口支援评估体系110

(三)科学运用分析方法111

(四)建立对口支援评估体系的自我完善机制111

五、构建有效的对口支援评估机制的相关对策111

(一)加强对口支援评估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112

(二)建立相对独立的对口支援评估机构并配备专业的评估人员114

(三)正确引领对口支援的舆论导向115

(四)将评估结果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和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118

第六章 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对口支援体制119

一、始终坚持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119

(一)坚持中央统一领导120

(二)健全和完善地方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123

(三)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124

二、建立健全对口支援的法律法规126

(一)对口支援法律法规发展的历程与特征127

(二)我国现行对口支援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129

(三)关于建立健全对口支援法律法规的思考131

三、建立健全对口支援的监督体系133

(一)建立健全对口支援的立法监督136

(二)建立健全对口支援的行政监督137

(三)建立健全对口支援的舆论监督138

(四)虚心接受人民群众对对口支援的监督138

四、建立健全对口支援的舆论管理机制139

(一)完善各类事件舆论阐释机制和应急工作139

(二)提高政府把握社会舆情尤其是网络舆情的能力140

(三)严究散布谣言和虚假信息行为人的责任141

五、不断创新对口支援的方式方法142

(一)树立创新观念,提高创新能力144

(二)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对口支援的工作方法144

(三)在经验总结中不断创新对口支援的方式方法145

六、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中深入推进对口支援工作145

(一)坚持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相结合147

(二)坚持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相结合147

(三)坚持硬件与软件相结合148

(四)坚持对口支援和互利合作相结合148

附录一 关于对口支援的重要论述及政策文件149

附录二 中国特色对口支援体制的实践177

参考文献2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