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第2版
  • 孔维佳,韩德民主编;周梁,许庚,韩东一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18913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19页
  • 文件大小:144MB
  • 文件页数:54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耳科学2

第一章 颞骨显微手术解剖学2

一、颞骨大体解剖2

二、颞骨显微手术解剖学6

第二章 听觉生理学与诊断学18

第一节 耳蜗行波学说及现代耳蜗微机制学说18

一、Békésy行波学说18

二、现代耳蜗微机制学说对Békésy行波学说的修正与补充19

第二节 新生儿听力筛查与诊断策略23

一、听力障碍对儿童听觉和言语发育的影响23

二、新生儿听力障碍和迟发性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24

三、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法和策略25

四、新生儿和婴幼儿听力诊断27

五、新生儿和婴幼儿听力早期干预29

第三章 中耳炎31

第一节 中耳炎的分型31

第二节 分泌性中耳炎37

第三节 中耳炎手术及乳突气房切除术40

一、中耳炎手术及乳突气房切除术发展简史40

二、乳突切开术分类与适应证41

三、中耳乳突手术术式的选择46

第四节 鼓膜成形术47

一、鼓室成形术分型47

二、鼓膜成形术定义与原理49

三、鼓膜移植材料49

四、鼓膜成形术49

五、鼓膜成形术分类与适用范围53

第五节 听骨链重建术60

一、听骨链重建术概况60

二、中耳手术赝复物60

三、听骨链病变的分型62

四、听骨链重建术63

五、听骨链重建的实验研究66

六、听骨链重建手术的效果评价66

第六节 中耳炎后遗疾病67

一、中耳炎后遗疾病的分类67

二、鼓室膨胀不全68

三、粘连性中耳炎69

四、鼓室硬化73

五、胆固醇肉芽肿74

第四章 耳聋77

第一节 耳聋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与临床应用77

一、遗传性聋概况77

二、遗传性聋的基本概念、命名和术语78

三、遗传性耳聋的研究方法86

四、遗传性聋的基因诊断与预防89

第二节 感音神经性聋的生物学治疗93

一、感音神经性聋的转基因治疗94

二、感音神经性聋的干细胞移植治疗95

第三节 药物中毒性耳聋99

一、对药物中毒性耳聋发病机制的认识与局限99

二、耳毒性药物易感性基因的诊断及其在耳聋防治中的意义101

第四节 老年性聋102

一、老年性聋的认识历程102

二、老年性聋诊断中的困惑与展望105

第五节 耳硬化105

一、耳硬化概况105

二、耳硬化病因学研究106

三、耳硬化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106

四、耳硬化的治疗108

五、人工镫骨手术109

第六节 自身免疫性内耳病113

第七节 听神经病115

一、听神经病概念的提出与命名115

二、听神经病病因、病变部位及病理115

三、听神经病诊断的关键步骤116

四、听神经病的处理116

第八节 助听器117

一、助听器的历史117

二、助听器的基本结构119

三、目前常用的助听器种类120

四、助听器的选配121

第九节 植入式助听装置122

一、人工中耳122

二、骨锚式助听器124

三、骨桥125

第十节 人工耳蜗植入126

一、人工耳蜗植入发展历程126

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径路128

三、《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解读与思考132

第十一节 听性脑干植入术134

一、听性脑干植入发展历程134

二、听性脑干植入在耳聋治疗中的应用135

三、听性脑干植入的应用前景136

第五章 眩晕138

第一节 梅尼埃病138

一、梅尼埃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138

二、梅尼埃病个体治疗方案的制定与思考142

第二节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46

一、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标准的建立146

二、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展历程148

三、半规管阻塞术151

第三节 内耳局部给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154

一、内耳相关解剖学基础154

二、内耳局部给药的背景154

三、内耳给药治疗的方法与外科技术154

四、内耳给药治疗的研究和临床应用157

五、内耳局部给药治疗的问题和前景157

第四节 眩晕疾病个体化前庭康复治疗158

一、前庭康复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158

二、前庭代偿状态的临床评估160

三、眩晕疾病的前庭康复治疗160

第六章 面神经疾病164

第一节 面神经功能临床评价164

一、面神经局部定位检查164

二、面神经临床电生理检查164

三、面神经影像学检查165

四、术中面神经监测168

五、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168

第二节 面神经麻痹169

一、面神经外科治疗169

二、贝尔面瘫治疗的争议和选择174

三、Hunt综合征治疗的争议和选择175

第三节 半面痉挛176

一、半面痉挛病因学研究与临床循证176

二、半面痉挛治疗方法178

三、半面痉挛治疗方法的选择182

第七章 耳鸣184

第一节 耳鸣的客观诊断与困惑184

一、耳鸣的历史与流行病学184

二、主观性耳鸣与客观性耳鸣的定义185

三、客观性耳鸣185

四、耳鸣的动物模型研究186

五、耳鸣产生机制186

六、耳鸣的检查与诊断187

七、耳鸣的相关因素分析187

第二节 耳鸣治疗方法的发展及挑战189

一、耳鸣治疗的历史189

二、耳鸣的循证医学研究结果190

三、耳鸣治疗的现状190

四、耳鸣治疗的基本原则191

第三节 耳鸣习服疗法的提出及其在耳鸣治疗中的作用194

第八章 先天性耳畸形197

第一节 先天性耳畸形的分类197

一、先天性耳廓畸形197

二、先天性外耳道狭窄与闭锁197

三、先天性中耳畸形198

四、先天性内耳畸形198

第二节 先天性耳畸形的手术治疗200

一、先天性耳畸形手术发展历程200

二、耳廓再造术201

三、外耳道再造与听力重建手术203

第九章 耳内镜的临床应用206

第一节 耳内镜发展历程206

第二节 耳内镜的临床应用206

一、耳内镜系统的基本组成207

二、耳内镜在耳科领域的应用208

三、耳内镜手术的优势与局限209

四、耳内镜下手术径路的选择209

第三节 耳内镜的应用前景210

参考文献211

第二篇 鼻科学218

第一章 鼻内镜手术解剖学218

一、鼻腔、鼻窦内镜手术解剖学218

二、鼻-眼相关内镜手术解剖学225

三、鼻-颅底内镜手术解剖学227

第二章 嗅觉系统及嗅觉功能检查231

第一节 嗅觉系统解剖和嗅觉形成的过程231

一、Buck和Axel在嗅觉研究中的贡献231

二、嗅觉系统解剖和嗅觉形成过程231

第二节 嗅觉功能检查234

一、嗅觉障碍分类234

二、嗅觉功能的临床评估234

三、嗅觉障碍的诊断程序237

第三章 慢性鼻-鼻窦炎239

第一节 慢性鼻-鼻窦炎病因学239

一、鼻-鼻窦炎的局部因素239

二、鼻-鼻窦炎的全身因素242

三、鼻-鼻窦炎病因病理上的主要争论246

四、中国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临床表型的特殊性247

第二节 《慢性鼻-鼻窦炎诊疗指南》解读249

第三节 鼻窦外科学的发展与演变261

一、传统鼻窦手术概况及其评价261

二、经鼻内镜鼻窦手术的创建及技术延伸264

第四节 额隐窝解剖特征及额窦手术策略269

一、额隐窝解剖269

二、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像学检查269

三、额窦手术解剖参考标志270

四、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手术方式及其适应证271

第四章 真菌引起和参与发病的慢性鼻-鼻窦炎276

第一节 概论276

一、临床疾病种类276

二、真菌病原组织病理学检查和检测277

三、综合治疗278

第二节 慢性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279

第三节 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280

第四节 非变应性嗜酸性粒细胞性真菌性鼻-鼻窦炎281

第五章 变态反应性鼻炎284

第一节 变应性鼻炎的病因及相关发病因素284

一、变应性鼻炎的病因284

二、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286

三、变应性鼻炎的非经典途径291

四、最轻持续性炎症反应292

第二节 变应性鼻炎的系统性反应293

一、变应性鼻炎的流行病学293

二、鼻腔对下呼吸道的保护作用294

三、上下呼吸道炎症反应的相同性295

四、鼻部炎症刺激的系统性反应296

第三节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297

一、《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年,武夷山)297

二、《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年,重庆)298

三、变应性鼻炎诊疗指南解读300

第四节 变应性鼻炎的局部及系统性治疗策略303

一、变应性鼻炎的局部药物治疗策略303

二、变应性鼻炎的全身免疫治疗策略305

第六章 鼻部恶性肿瘤310

第一节 鼻腔、筛窦及前颅底肿瘤的外科治疗311

一、筛窦解剖毗邻关系311

二、鼻腔及筛窦恶性肿瘤T1~T2病变的外科治疗311

三、鼻腔、筛窦恶性肿瘤T3~T4病变的外科治疗313

四、颈部转移癌的治疗314

五、内镜在鼻部恶性肿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314

第二节 上颌窦、翼腭窝及颞下窝肿瘤的外科治疗315

一、翼腭窝应用解剖315

二、颞下窝应用解剖316

三、上颌窦、翼腭窝及颞下窝肿瘤手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318

四、上颌窦、翼腭窝及颞下窝肿瘤手术的术前评估318

五、上颌窦、翼腭窝及颞下窝肿瘤手术径路及术式选择318

六、颅底组织缺损的修复321

七、术后并发症和预防措施322

八、上颌窦、翼腭窝及颞下窝肿瘤的预后322

第三节 蝶窦及中颅底肿瘤的外科治疗322

一、蝶窦的解剖毗邻关系322

二、蝶窦肿瘤病理类型323

三、蝶窦肿瘤的症状324

四、蝶窦肿瘤的诊断324

五、蝶窦肿瘤的治疗325

第七章 鼻部修复重建术327

第一节 鼻部修复重建术的原则327

一、病变切除应遵循彻底干净、兼顾美容的原则327

二、创面修复应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327

三、手术选择应遵循告知患者、知情同意的原则328

第二节 鼻部修复重建手术328

一、局部“V-Y”推进皮瓣、菱形皮瓣、双叶皮瓣修复鼻部分缺损328

二、鼻唇沟皮瓣修复鼻翼部缺损330

三、眉间皮瓣修复鼻根部缺损332

四、前额正中皮瓣修复鼻尖缺损333

五、额部皮瓣修复鼻面部广泛缺损334

六、扩张后额部皮瓣法行全鼻再造术334

七、修复鼻部缺损选择皮瓣注意事项335

第三节 对鼻部修复重建术的思考336

一、Mohs显微外科手术与应用336

二、外鼻美学亚单位的划分与应用337

三、游离皮瓣在鼻部修复重建中的应用337

参考文献337

第三篇 咽科学342

第一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342

第一节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因学342

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认识及发展历程342

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因学及其检查项目343

第二节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疗指南》及解读350

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和疗效评定依据暨外科治疗原则(2009年厦门会议)350

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疗指南解读352

第三节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手术策略354

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围术期相关问题354

二、鼻部解剖学、鼻阻力的形成及生理调节355

三、咽部解剖学356

四、颌骨解剖学及骨性咽腔支架357

五、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创立及解剖学基础359

六、H-腭咽成形术360

七、软腭前移术361

八、颌骨手术362

九、颏前徙术363

十、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分析及综合治疗365

第二章 鼻咽癌367

第一节 鼻咽癌病因学研究及其在早期诊断上的价值367

一、鼻咽癌遗传易感性367

二、EB病毒与环境因素368

三、鼻咽癌生物标志物在诊断上的应用369

第二节 鼻咽癌临床治疗370

一、鼻咽癌放射治疗发展历程370

二、鼻咽癌放射治疗方案370

三、鼻咽癌放射治疗与化学药物治疗综合治疗371

四、放射治疗未控与复发灶处理372

第三章 下咽及颈段食管癌373

一、下咽癌治疗的发展历程373

二、如何判断肿瘤的位置及累及的部位373

三、多重癌的发生几率、部位及处理原则374

四、颈段食管癌的处理374

五、下咽癌的术前放射治疗375

六、下咽癌的术后放射治疗375

七、下咽癌根治性放射治疗失败后的挽救性外科治疗376

八、下咽癌治疗后复查和随访376

九、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治疗原则376

十、造瘘口复发癌的治疗377

十一、下咽手术术式及具体方法377

十二、外科治疗的主要并发症和处理381

十三、下咽癌的治疗新趋势382

参考文献383

第四篇 喉科学、气管食管科学与颈部科学386

第一章 喉部手术解剖学386

一、喉的支架386

二、喉肌389

三、喉腔390

四、喉的神经、血管与淋巴391

第二章 头颈肿瘤分子生物学394

第一节 头颈肿瘤发生、进展的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394

第二节 病毒与头颈肿瘤397

一、HPV与头颈肿瘤397

二、EBV与鼻咽癌397

第三节 头颈肿瘤的生物治疗398

一、单克隆抗体398

二、肿瘤疫苗398

三、基因治疗398

第三章 喉癌400

第一节 喉全切除术与喉功能保留手术400

一、喉全切除术及喉功能保留手术的发展历程400

二、喉全切除术及喉功能保留手术的转变401

三、喉功能保留手术原则401

四、喉功能保留手术生存率的保障因素402

第二节 喉切除术后的发音重建术403

一、部分喉切除术后的发音重建403

二、全喉切除术后的发音重建408

第三节 颈清扫术410

一、颈淋巴结清扫术的分类和命名410

二、cN0喉癌术式选择412

三、前哨淋巴结检测对颈清扫术的指导价值413

四、cN+喉癌术式选择414

五、声门上型喉癌对侧颈清扫术的选择415

六、根治性放射治疗后颈部病灶的处理415

第四节 喉癌治疗的新趋势416

第四章 喉显微激光外科学418

第一节 激光的原理及特性418

一、激光的物理原理及生物学效应418

二、激光器的种类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用激光器的特性419

第二节 喉癌的激光手术420

一、喉癌激光手术的发展历程420

二、激光手术治疗方式421

三、喉激光手术的主要器械及操作要点421

四、喉激光手术切除范围及适应证选择421

五、喉癌激光手术疗效423

六、激光手术并发症425

第五章 颈段气管肿瘤切除与重建426

一、颈段气管肿瘤的治疗原则426

二、颈段气管缺损的分类426

三、颈段气管缺损重建的目标426

四、目前各类颈段气管缺损可行的修复方法426

五、颈段气管肿瘤的切除与重建的问题428

六、颈段气管实验研究的方向428

第六章 头颈部组织缺损修复与重建431

一、颈部缺损修复手术方式的发展431

二、头颈部缺损修复的遴选策略432

第七章 喉气管狭窄452

参考文献454

第五篇 颅底外科学458

第一章 侧颅底手术解剖学458

一、侧颅底外科概述458

二、侧颅底的解剖概念458

三、侧颅底的重要解剖结构459

四、侧颅底手术发展历程及手术禁区的突破461

五、侧颅底手术径路462

第二章 侧颅底手术466

第一节 侧颅底肿瘤466

一、听神经瘤466

二、颈静脉球体瘤469

三、岩尖胆脂瘤和桥小脑角胆脂瘤471

四、脑膜瘤472

五、斜坡脊索瘤472

第二节 听神经瘤手术472

一、经迷路径路或扩大迷路径路472

二、经颅中窝径路474

三、经乙状窦后径路475

四、联合径路(迷路-乙状窦后、迷路-小脑幕径路)476

五、听神经瘤术中面、听神经监护476

第三节 颈静脉球体瘤手术476

第四节 侧颅底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478

一、脑脊液漏478

二、颅内感染478

三、出血479

四、神经缺血综合征和血管痉挛479

五、头痛479

六、脑神经损伤479

第三章 颞骨及颞骨周围外科481

第一节 颞骨恶性肿瘤481

一、外耳道耵聍腺恶性肿瘤481

二、外耳道色素痣和恶性黑色素瘤481

三、中耳癌481

四、中耳乳突肉瘤481

五、颞骨转移性肿瘤482

第二节 颞骨手术482

一、外耳道切除术482

二、改良乳突根治术482

三、颞骨次全切除术及颞骨全切除术483

第四章 鼻-颅底手术487

第一节 颅底解剖分区487

第二节 鼻-颅底疾病分类487

第三节 鼻-颅底外科学的形成与发展491

一、鼻中隔经蝶径路鼻-颅底手术491

二、经口-咽后壁径路鼻-颅底手术493

三、内镜在鼻-颅底手术中的适应证493

第四节 鼻-颅底手术围术期的思考494

一、全面分析疾病,合理选择适应证494

二、手术径路494

三、充分应用影像学资料及建立立体概念494

四、内镜手术范围的界定495

五、边缘专业要注重团队协作495

六、全切与部分切除的概念495

七、建立综合治疗观495

第五章 鼻内镜辅助下鼻-颅底手术497

第一节 脑脊液鼻漏修补术497

一、脑脊液鼻漏的分类497

二、脑脊液鼻漏的诊断497

三、脑脊液鼻漏的治疗498

第二节 外伤性视神经病和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500

第三节 垂体瘤手术505

参考文献508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5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