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
  • 王建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开明出版社
  • ISBN:7801335392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科学知识-初中-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的历史背景2

一、 工业化社会的发展与人的社会化2

二、 都市化的发展与人们的家庭教育观3

三、 大众传媒与人的价值观5

四、 经济生活与精神生活6

第二节 心理健康与现代心理咨询7

一、 西方精神卫生运动的发展7

二、 现代心理咨询理念的建立9

三、 心理咨询在中国10

第三节 什么是心理健康11

一、 健康的基本含义11

二、 心理健康概念解析12

三、 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之间的关系15

四、 心理咨询17

第四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与诊断原则21

一、 心理健康的划分标准21

三、 心理障碍分类25

二、 心理健康的诊断原则25

第五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与任务27

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27

二、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28

三、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29

第二章 人格与心理健康31

第一节 人格概述31

一、 人格的含义31

二、 健全的人格33

三、 健全人格形成的途径35

第二节 西方心理学中的主要人格理论38

一、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39

二、 荣格的人格理论41

三、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43

四、 弗洛姆的文化人格观45

五、 当前的人格五因素模式(FFM)48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思想50

一、 儒家思想中的人格观50

二、 道家思想中的人榭观55

三、 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在人格观上的区别59

第四节 偏常人格及影响60

一、 偏常人格的含义60

二、 几种主要的偏常人格62

三、 人格与健康64

第三章 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67

第一节 自我概念67

一、 自我的含义67

二、 自我认识与自我成长71

三、 自我增强能力与自我评价73

第二节 自我发展阶级75

一、 自我发展的相关理论75

二、 自我发展的阶级76

三、 心理学家关于自我发展阶级的看法78

第三节 自我成长与健康人格83

一、 马斯洛的健康人格观83

二、 罗杰斯的理想人格特征92

三、 斯考特的理想人格特征94

四、 人格成长在教育上的应用98

五、 影响自我实现的几种因素99

第四章 情绪与心理健康102

第一节 情绪概述102

一、 情绪的基本含义102

二、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102

第二节 情绪的基本问题103

一、 正常情绪及其作用103

二、 异常情绪及其危害105

四、 情绪控制与调节方式108

三、 易躁期与情绪调节108

第三节 情绪与其他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109

一、 情绪与认知109

二、 情绪与人际111

三、 情绪与自我111

第四节 青少年的情绪情感问题112

一、 情绪情感的理论研究112

二、 中学生的焦虑情绪问题113

三、 中学生社会情感的发展116

一、 青春斯的含义117

第五章 青春期与心理健康117

第一节 青春期概述117

二、 青春期与性120

第二节 青春期与审美需要123

一、 青春期的审美特征123

二、 审美需要与性别差异125

三、 审美需要与和谐观126

四、 青春期与异性交往128

一、 性别角色的含义130

第三节 性别角色130

二、 性的作用与性别角色的发展132

第四节 性心理发展理论133

一、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133

二、 霭理士的性心理发展理论139

三、 青少年心理发展阶级划分144

第五节 青春期与性心理健康147

一、 青春期心理的正常与异常147

二、 青春期的性心理表现147

三、 性心理障碍149

四、 国内外学校性教育的开展情况150

五、 中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指导152

第六节 青春期与家庭教育策略153

一、 青春期的成长烦恼与家庭教育策略153

二、 青春期的情感困惑与家庭教育策略155

三、 家庭教育与健康人格157

第一节 家庭环境概述159

一、 家庭环境的含义159

第六章 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159

二、 独生子女问题与家庭环境160

三、 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161

第二节 心理学家的“早期经历”理论162

一、 弗洛伊德的“早期经历”理论162

二、 阿德勒的“早期经历”理论163

三、 卡瑞·霍妮的“早期经历”观点164

四、 埃利斯对“早期经历”的解释165

第三节 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168

一、 儿童早期心理健康标准168

二、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教育指导对策170

三、 家长的教育观与儿童的心理健康183

第四节 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185

一、 社会适应性不良儿童的成因与教育指导185

二、 双重行为儿童的成因与教育指导187

三、 无所谓行为儿童的成因与教育指导191

一、 学校教育的意义194

二、 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194

第一节 学校教育概述194

第七章 学校教育与心理健康194

三、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195

第二节 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197

一、 人本主义需要理论197

二、 中小学生的自我发展与心理需要197

第三节 教师的言行与心理健康199

一、 教师职业的一般特点199

二、 教师职业心理200

三、 教师言行对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201

一、“学习后进生”的含义208

第四节 “学习后进生”与心理健康208

二、“学习后进生”的形成原因211

三、“学习后进生”的治疗方法214

四、研究“学习后进生”的教育心理策略214

第八章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222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222

一、 人际交往的含义222

二、 人际交往的一般特征223

三、 人际交往与健康心理的形成225

一、 中小学生人际交往的特征228

第二节 中小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228

二、 师生伙伴交往与心理健康230

三、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236

四、 影响良好人际关系形成的“心理效应”239

附录一 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问题242

附录二 教师的学生心理健康观246

附录三 关于教师“压力”问题的几点思考251

主要参考文献26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及教师培训用书2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