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TD-LTE移动宽带系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TD-LTE移动宽带系统
  • 真才基主编;王映民,孙韶辉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31063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12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426页
  • 主题词:码分多址移动通信-宽带通信系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TD-LTE移动宽带系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背景与概述1

1.1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与演进1

1.2 TD-SCDMA标准与技术4

1.2.1 TD-SCDMA物理层信号结构4

1.2.2 TD-S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6

1.2.3 TD-SCDMA标准演进7

1.3 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基础8

1.3.1 OFDM传输8

1.3.2 多天线技术9

1.3.3 分组无线接入10

1.4 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12

1.4.1 国际电信联盟(ITU)12

1.4.2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13

1.4.3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14

1.4.4 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15

1.4.5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15

1.5 LTE需求与技术特点17

1.5.1 LTE系统需求17

1.5.2 LTE-Advanced系统需求22

1.5.3 TD-LTE系统技术特点24

1.5.4 TD-LTE-Advanced新增关键技术概述29

1.6 TD-LTE/LTE-Advanced标准化历程32

1.6.1 LTE的提出32

1.6.2 TD-LTE R8的研究及标准化33

1.6.3 TD-LTE R9版本35

1.6.4 TD-LTE-Advanced和ITUIMT-Advanced36

1.6.5 TD-LTE/TD-LTE-Advanced重要的里程碑37

1.7 SAE系统需求和标准化38

1.7.1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的演进38

1.7.2 SAE核心网的系统需求40

1.7.3 核心网标准化历程41

1.8 小结44

参考文献45

第2章 协议架构与标准体系47

2.1 LTE系统架构47

2.1.1 LTE系统网络架构47

2.1.2 网络功能划分50

2.2 空中接口协议栈51

2.2.1 协议栈概述51

2.2.2 控制平面协议栈52

2.2.3 用户平面协议栈53

2.2.4 协议栈功能划分54

2.3 S1/X2接口协议栈59

2.3.1 协议栈概述59

2.3.2 控制平面协议栈61

2.3.3 用户平面协议栈62

2.3.4 协议功能描述62

2.4 LTE标准体系与规范75

2.5 小结80

参考文献81

第3章 物理层关键技术82

3.1 TDD双工技术82

3.2 多址传输方式85

3.2.1 多址传输方式概述85

3.2.2 TD-LTE下行多址传输89

3.2.3 TD-LTE上行多址传输90

3.3 帧结构和物理信道92

3.3.1 TD-LTE系统帧结构92

3.3.2 载波带宽和物理信道映射94

3.4 导频设计95

3.4.1 下行公共导频97

3.4.2 下行用户专用导频99

3.4.3 下行测量导频102

3.4.4 定位导频103

3.4.5 上行解调导频104

3.4.6 上行探测导频105

3.5 多天线技术106

3.5.1 多天线技术概述106

3.5.2 下行多天线传输技术108

3.5.3 上行多天线传输技术113

3.5.4 小结116

3.6 信道编码116

3.6.1 卷积编码116

3.6.2 Turbo码120

3.6.3 线性分组码123

3.6.4 小结127

3.7 链路自适应技术127

3.7.1 自适应调制与编码128

3.7.2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130

3.7.3 功率控制133

3.7.4 信道选择性调度137

3.8 控制信道设计139

3.8.1 下行控制信道139

3.8.2 上行控制信道146

3.9 初始接入和同步154

3.9.1 小区搜索154

3.9.2 物理层随机接入156

3.10 干扰协调158

3.10.1 概述158

3.10.2 干扰随机化161

3.10.3 干扰抑制162

3.10.4 分层组网中的干扰协调增强163

3.11 小结168

参考文献168

第4章 高层协议及过程171

4.1 随机接入171

4.1.1 概述171

4.1.2 竞争随机接入过程172

4.1.3 非竞争随机接入过程174

4.1.4 随机接入建模175

4.2 系统广播175

4.2.1 概述175

4.2.2 广播消息内容分类176

4.2.3 广播消息传输机制177

4.2.4 广播消息修改机制177

4.3 寻呼178

4.3.1 概述178

4.3.2 寻呼传输过程178

4.3.3 寻呼接收过程179

4.4 连接管理180

4.4.1 概述180

4.4.2 状态与信令承载180

4.4.3 连接管理过程181

4.4.4 承载管理过程185

4.5 移动性管理185

4.5.1 概述185

4.5.2 系统内移动性管理186

4.5.3 系统间移动性管理196

4.6 小区间同步201

4.6.1 概述201

4.6.2 同步方法202

4.7 无线资源管理203

4.7.1 概述203

4.7.2 调度204

4.7.3 接纳控制211

4.7.4 负荷均衡212

4.8 安全机制214

4.8.1 概述214

4.8.2 认证与密钥协商216

4.8.3 加密和完整性保护217

4.8.4 安全模式命令219

4.9 小结220

参考文献220

第5章 TD-LTE系统射频222

5.1 频谱定义和信道安排222

5.1.1 工作频段222

5.1.2 信道带宽222

5.1.3 信道安排223

5.2 无线发射指标224

5.2.1 概述224

5.2.2 输出功率要求224

5.2.3 输出功率控制要求226

5.2.4 发射机开关时间模板228

5.2.5 发射信号质量229

5.2.6 输出射频频谱233

5.2.7 发射机互调236

5.3 无线接收指标237

5.3.1 概述237

5.3.2 参考灵敏度电平237

5.3.3 接收机动态范围238

5.3.4 信道内选择性239

5.3.5 接收机邻道抑制239

5.3.6 阻塞特性241

5.3.7 接收机杂散响应243

5.3.8 接收机杂散辐射243

5.3.9 接收机互调243

5.4 系统同步要求245

5.5 小结245

参考文献247

第6章 TD-LTE系统新技术特性249

6.1 多媒体广播/多播249

6.1.1 概述249

6.1.2 网络结构和流程250

6.1.3 空中接口254

6.1.4 网络接口257

6.2 家庭基站258

6.2.1 概述258

6.2.2 系统网络架构与实体功能258

6.2.3 家庭基站系统技术特征262

6.3 网络自配置与自优化269

6.3.1 概述269

6.3.2 自配置特性269

6.3.3 自优化特性270

6.4 定位技术276

6.4.1 概述276

6.4.2 定位架构277

6.4.3 定位协议278

6.4.4 定位方法279

6.5 电路交换业务支持285

6.5.1 概述285

6.5.2 电路交换回退技术285

6.5.3 单一无线语音呼叫连续性技术289

6.6 最小化路测293

6.6.1 概述293

6.6.2 配置管理294

6.6.3 空口技术297

6.7 中继技术301

6.7.1 概述301

6.7.2 中继高层技术302

6.7.3 中继物理层技术308

6.8 载波聚合314

6.8.1 概述314

6.8.2 载波聚合物理层技术315

6.8.3 载波聚合高层技术321

6.9 公共告警系统327

6.9.1 概述327

6.9.2 网络结构及流程328

6.9.3 空中接口329

6.9.4 网络接口329

6.10 紧急呼叫329

6.10.1 概述329

6.10.2 呼叫发起过程330

6.10.3 呼叫接入控制过程331

6.11 机器间通信332

6.11.1 机器间通信需求332

6.11.2 机器间通信增强技术332

6.12 多点协作传输技术339

6.12.1 概述339

6.12.2 CoMP场景340

6.12.3 下行CoMP传输341

6.12.4 上行CoMP传输349

6.13 小结351

参考文献351

第7章 SAE网络的架构和功能355

7.1 SAE网络架构355

7.1.1 概述355

7.1.2 SAE网络架构355

7.1.3 接入网与核心网的接口及功能361

7.2 移动性管理过程366

7.2.1 概述366

7.2.2 附着过程367

7.2.3 跟踪区更新过程370

7.2.4 业务请求过程372

7.2.5 S1接口释放过程374

7.2.6 去附着过程374

7.2.7 切换过程375

7.2.8 空闲态信令缩减380

7.3 会话管理383

7.3.1 概述383

7.3.2 基于GTP的EPS承载384

7.3.3 承载级别的QoS参数385

7.3.4 承载管理过程386

7.4 与非3GPP接入网的融合390

7.4.1 概述390

7.4.2 SAE系统与非3GPP接入网的融合架构390

7.4.3 与非3GPP接入网融合的关键技术393

7.4.4 与固定宽带接入网络的互联396

7.5 小结399

参考文献399

缩略语4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