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业设计基础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工业设计基础 第3版
  • 薛澄岐,裴文开,钱志峰,陈为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81086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150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工业设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工业设计基础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工业设计概论1

1.1 概述1

1.2 工业设计2

1.3 本课程基本特性7

1.3.1 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双重性7

1.3.2 人机系统的协调——宜人性7

1.3.3 启迪思维灵感——创造性7

1.3.4 建立系统设计观念——协调性8

1.3.5 符合心理及使用方式的规范——可用性9

1.3.6 面向使用者的情感需求——感性9

1.3.7 提倡功能价值分析——经济性10

2 产品造型美学基础11

2.1 产品造型的形式美法则11

2.1.1 比例与尺度11

2.1.2 对称与均衡16

2.1.3 稳定与轻巧18

2.1.4 节奏与韵律20

2.1.5 调和与对比21

2.1.6 统一与变化24

2.1.7 主从与重点25

2.1.8 过渡与呼应25

2.1.9 比拟与联想用技术27

2.1.10 单纯与风格(个性)27

2.2 产品造型的技术美要求28

2.2.1 功能美28

2.2.2 结构美28

2.2.3 工艺美29

2.2.4 材质美29

2.2.5 舒适美30

2.2.6 规范美30

2.3 产品造型的视错觉问题31

2.3.1 视错觉概念31

2.3.2 视错觉现象31

2.3.3 视错觉的利用与矫正34

3 形态构成36

3.1 概述36

3.1.1 形态36

3.1.2 构成37

3.1.3 构成技能37

3.2 形态构成要素38

3.2.1 几何要素38

3.2.2 美感要素43

3.2.3 材料要素44

3.3 形态构成方法45

3.3.1 直棱体与曲面体45

3.3.2 凸面体与凹面体46

3.3.3 切割与重构46

3.3.4 扭变构成49

3.4 形态设计50

3.4.1 形态设计50

3.4.2 产品形态构造52

3.4.3 产品的形态空间53

4 标志与设计56

4.1 标志的概述56

4.1.1 标志的概念56

4.1.2 标志的起源与发展56

4.1.3 标志的意义与价值57

4.1.4 标志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57

4.2 标志的类型与特征58

4.2.1 标志的功能类型与特征58

4.2.2 标志的形式类型与特征61

4.3 标志的设计原则63

4.3.1 辨识性63

4.3.2 注目性63

4.3.3 通俗性64

4.3.4 适用性64

4.3.5 信息性65

4.3.6 美学性66

4.3.7 时代性66

4.4 标志设计的构思手法68

4.4.1 表象手法68

4.4.2 象征手法68

4.4.3 寓意手法68

4.4.4 视觉冲击手法69

4.4.5 名称变形手法69

4.5 标志构成的表现手法69

4.5.1 秩序化手法69

4.5.2 对比手法70

4.5.3 要素和谐手法70

4.5.4 矛盾空间手法71

4.5.5 共用形手法71

4.5.6 装饰手法71

4.6 CI设计简介71

4.6.1 CI的概念71

4.6.2 CI的起源72

4.6.3 CI导入的方式72

4.6.4 VI和CI的区别72

5 产品色彩设计74

5.1 产品色彩的形成74

5.1.1 认识色彩74

5.1.2 产品的色与光75

5.1.3 色彩的变化76

5.2 色彩的基本原理78

5.2.1 色彩的属性78

5.2.2 色彩的体系79

5.2.3 色彩的构成85

5.3 色彩与心理91

5.3.1 色彩心理表现类型91

5.3.2 色彩感觉96

5.4 产品形态与色彩98

5.5 产品配色与管理100

5.6 产品色彩设计图例104

6 人机工程设计105

6.1 概述105

6.1.1 人机工程学名称及定义105

6.1.2 人机工程学的发展简史105

6.1.3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106

6.1.4 人体尺寸及其应用108

6.2 显示器设计111

6.2.1 视觉显示器111

6.2.2 听觉显示器115

6.2.3 触觉通道显示120

6.3 控制器设计122

6.3.1 控制器的类型122

6.3.2 控制器设计的生物力学基础123

6.3.3 控制器设计126

6.4 工作台设计132

6.4.1 工作台的基本类型132

6.4.2 工作台的造型尺度134

6.4.3 工作台面板布局137

6.5 座椅设计140

6.5.1 座椅的类型与特点140

6.5.2 座椅设计的人机学基础143

7 造型设计表现技法147

7.1 概述147

7.2 透视图148

7.2.1 透视概念及常用术语148

7.2.2 透视图的分类149

7.2.3 透视图的基本作图方法151

7.2.4 影响透视效果的主要因素159

7.2.5 透视图的简易画法162

7.3 透视阴影164

7.3.1 立体图像的明暗色调164

7.3.2 高光和阴线的位置166

7.4 产品表现效果图167

7.4.1 产品表现的常用工具介绍167

7.4.2 马克笔效果图技法169

7.4.3 电脑手绘效果图170

7.5 样机模型实现技术与设备172

7.5.1 模型制作材料173

7.5.2 样机模型实现相关技术174

7.5.3 样机模型实现设备178

8 产品造型设计的程序和评价181

8.1 产品造型设计的一般程序181

8.1.1 产品造型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181

8.1.2 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183

8.1.3 产品造型设计的一般程序185

8.2 产品造型设计实例分析186

8.2.1 BD6063C型牛头刨床造型设计186

8.2.2 机箱造型设计190

8.3 产品造型设计的质量评价193

8.3.1 评价体系193

8.3.2 评价因素194

8.3.3 评价方法195

8.3.4 模糊评价法在机床造型质量中的应用202

8.4 国外产品造型设计质量评价简介206

8.4.1 德国的评选项目和评价标准207

8.4.2 美国的评选项目和评价标准207

8.4.3 日本的评选项目和评价标准207

8.4.4 韩国的评选项目和评价标准208

8.5 界面设计的美度计算208

8.5.1 界面美度的研究基础208

8.5.2 界面美度的数学表征209

8.5.3 界面美度的研究实例216

8.5.4 界面美度研究的前景和展望220

8.6 数字界面的眼动评价方法221

8.6.1 眼动追踪技术简介221

8.6.2 眼动指标的分析221

8.6.3 数字界面的眼动评价方法222

8.6.4 数字界面眼动评价的研究实例223

8.7 界面设计的脑电测评方法225

8.7.1 脑电技术简介225

8.7.2 相关脑电指标和实验范式226

8.7.3 数字界面的脑电评价方法227

8.7.4 数字界面脑电评价的研究实例228

9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CAID)229

9.1 概述229

9.2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CAID)230

9.2.1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的作用230

9.2.2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系统231

9.3 计算机辅助设计常用软件232

9.3.1 平面绘图软件233

9.3.2 三维工程软件234

9.3.3 三维动画软件234

9.3.4 渲染软件及插件235

9.3.5 VR/AR开发软件236

9.4 典型平面绘图软件介绍236

9.4.1 Autodesk Sketchbook236

9.4.2 Adobe Illustrator237

9.4.3 Sketch237

9.5 典型三维工程软件介绍238

9.5.1 Pro/E238

9.5.2 Rhino 3D250

9.5.3 Jack260

9.6 典型三维动画软件介绍261

9.6.1 3DS Max261

9.6.2 Cinema 4D262

9.7 渲染技术前沿介绍263

9.7.1 离线渲染与实时渲染263

9.7.2 工业设计渲染技术革新264

9.8 典型VR/AR开发软件介绍264

9.8.1 Unity Engine3D268

9.8.2 案例269

10 工业设计新设计思想274

10.1 人性化设计274

10.1.1 人性化设计的内涵274

10.1.2 人性化设计的思想275

10.1.3 人性化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277

10.2 绿色设计278

10.2.1 绿色设计的内涵278

10.2.2 绿色设计的目标280

10.2.3 绿色设计的原则280

10.2.4 绿色设计的关键技术280

10.2.5 绿色设计方法281

10.3 虚拟设计282

10.3.1 虚拟设计的内涵282

10.3.2 虚拟设计系统的构成283

10.3.3 虚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284

10.3.4 虚拟设计的优点284

10.3.5 虚拟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284

10.4 概念设计285

10.4.1 概念设计的内涵285

10.4.2 概念设计方法286

10.5 数字化设计288

10.5.1 数字化设计的内涵288

10.5.2 数字化产品设计288

10.5.3 数字化人机界面292

10.6 交互设计294

10.6.1 交互设计的内涵294

10.6.2 交互设计解决的问题和目前发展状况294

10.6.3 与界面设计的关系295

10.6.4 交互设计和产品开发的关系295

10.6.5 交互设计的一般步骤295

10.7 神经设计学296

10.7.1 神经设计学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296

10.7.2 神经设计学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对象297

10.7.3 神经设计学的关键技术298

10.7.4 神经设计学在设计中的应用298

参考文献300

附彩3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