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时代文学中的生态伦理精神【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玫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8241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99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31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时代文学中的生态伦理精神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概念释义、论域限定与研究思路1
第一章 生态伦理精神最初的缺失及其归因8
第一节 “非人类”概念的使用与生态伦理精神缺失的判断8
第二节 拘禁于话语之中:缺失的文本体现11
第三节 匿名身份:缺失的文学史体现16
第四节 缺失状态的归因分析19
第二章 文学史视野中生态伦理精神的出场:从阶级叙事到生态叙事24
第一节 意识形态叙事模式的延续25
第二节 对现代文明质疑的开始28
第三节 人类中心哲学的解冻与生态写作的新阶段32
第四节 环境文学的出现与生态伦理精神的新命题36
第五节 多重文化语境并存与生态伦理立场的悖谬40
第六节 世纪交替之际生态伦理精神书写的特点42
一 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焦虑42
二 欲望批判和生态预警43
三 反“人类中心”的生命审美44
第七节 新世纪生态写作走向的预期45
一 创作主体的自觉而深刻的生态写作意识45
二 系统而合理的生态伦理观46
第三章 生态伦理精神的叙事模式:“狩猎主题”与“食物主题”49
第一节 伦理思考中的理论误置与叙事策略49
第二节 对生命管理权的质疑与生态伦理叙事的核心问题52
第三节 狩猎主题:精神疗愈、政治话语与猎人角色的合法化56
一 “猎”的精神疗愈功能57
二 “猎”的政治含义59
第四节 食物主题:食文化、虐杀与叙事中的伦理缺失65
第四章 生态伦理精神的话语形态74
第一节 生态伦理精神的空间话语74
一 空间在非生态写作中的特点:人文特征、隐喻性和他者化75
二 生态写作中的空间书写:审美主体性与叙事功能77
三 空间的生态伦理内涵及其话语形态85
四 异质话语的出现与生态伦理精神的冲突、演化88
第二节 生态伦理精神的时间话语99
一 基于不同时间维度的叙事话语101
二 时间哲学背后的生态伦理立场121
第三节 生态伦理精神的“身体”话语124
一 “身体”书写形成特定的审美/伦理图式124
二 身体美学生成的原因及其生态伦理功能的开启132
三 身体审美范式的文学史意义140
第五章 生态伦理对现代文学传统的呼应与延续:启蒙立场与科学维度143
第一节 生态伦理立场中的启蒙精神143
一 围观场景书写:生态意识缺失的展示143
二 重建国民性设想:生态维度的增加157
第二节 生态伦理精神的科学话语及其现代维度165
一 文本形态:自然科学术语的大量镶嵌166
二 语体:超越感性的实证精神和逻辑推理170
三 叙事逻辑:“因果报应”模式的消解与神秘思维的淡化174
四 超越古典与援助民间:生态伦理精神建构的现代化178
五 科学话语的审美性建构181
第六章 生态伦理精神的本土化生成:西方理念与本土对接186
第一节 生态伦理精神的本土化元素186
一 问题的提出:本土生态危机与文学切入点的错位187
二 叙事模式:情节母题的本土化元素190
三 伦理立场的本土化203
第二节 诗性话语的建构与生态伦理精神的本土化生成——以《额尔古纳河右岸》为中心213
一 诗性生存:天人合一的生命观与时间哲学214
二 诗性话语系统:形态、本土性及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内涵218
三 诗性思维:推己及人、感悟与天人合一的本土化认知224
第七章 创作主体的精神渊源与个案分析230
第一节 创作主体的知识谱系与生态伦理精神建构的关系230
一 创作主体的知识谱系考察230
二 生态伦理精神的建构途径234
第二节 于坚:诗学理论中的生态伦理精神239
一 细节与生命质感的产生240
二 去象征化与敬畏生命的审美取向242
三 自然的祛魅及其审美溯源246
四 大地与精神栖居地的坚守248
第三节 迟子建:生命意识中的生态伦理意义251
一 质朴与飞扬:生命本身的审美化关注252
二 残缺与向死而生:生命意识的深层体悟253
三 倾听与对视:生命视野的辽阔与博大256
四 从生命到生态:生命意识的反省与升华257
五 忧伤而不绝望的抵达260
第四节 郭雪波:自然书写中的生态伦理立场261
一 生态伦理的两重困境:人与自然、人类与非人类262
二 救赎之路的不倦探询265
三 “环境文学”与生态意识的限度268
第五节 叶广芩:空间话语中的生态伦理270
一 空间的伦理特征及其话语形态270
二 异质话语的产生与伦理体系的破碎274
三 叙事立场:百年探索的困惑与整合277
结语282
附录 代表作品初刊本来源及分布年表(1976—2005)285
参考文献289
后记297
热门推荐
- 657548.html
- 2908992.html
- 1769810.html
- 2480571.html
- 1124720.html
- 994044.html
- 3227132.html
- 2144605.html
- 94684.html
- 23408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37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13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33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11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34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29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29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72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92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1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