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铁轻轨线路设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地铁轻轨线路设计
  • 欧阳全裕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9580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50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165页
  • 主题词:地下铁道-铁路线路-设计;轻轨铁路-铁路线路-设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地铁轻轨线路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线路总体设计原则1

一、设计年限1

二、线路类别1

三、正线数目及轨距1

四、行车速度1

五、线路最大通过能力2

六、线路的选定及敷设方式2

七、线路交叉规定2

八、车站布设2

九、辅助配线2

(一)折返线2

(二)停车线、渡线3

十、车辆段及其出入线设置3

第二章 线路平面、纵断面4

第一节 线路平面4

一、概述4

(一)地铁选线设计原则4

(二)线路平面位置选择4

(三)线路敷设方式8

(四)车站站位选择13

(五)辅助线形式15

(六)正线左右线间关系18

二、线路平面设计标准及有关规定20

(一)圆曲线半径选定原则20

(二)圆曲线标准半径20

(三)最小曲线半径20

(四)圆曲线最小长度20

(五)圆线间夹直线最小长度20

(六)复曲线设置规定21

(七)车站正线平面21

(八)道岔设置规定21

(九)曲线限制速度21

三、缓和曲线22

(一)缓和曲线设置规定22

(二)缓和曲线长度22

(三)缓和曲线线型23

(四)缓和曲线常数23

(五)缓和曲线上任意点切线支距计算25

四、曲线要素及切线支距计算25

(一)线路平面曲线要素计算25

(二)切线支距计算27

(三)无缓和曲线时圆曲线切线支距计算27

五、线路里程及标示27

(一)一般规定27

(二)曲线控制点里程计算28

(三)线路里程标示28

(四)左线里程与断链28

六、线间距30

(一)区间并行地段线间距30

(二)车站地段线间距离31

(三)道岔地段线间距32

(四)改变线间距方法33

七、曲线线间距计算33

八、曲线地段线间距加宽33

(一)曲线地段线间距加宽的必要性33

(二)圆曲线内外侧偏移量和线间距加宽计算33

(三)缓和曲线地段内外侧加宽计算37

(四)地面、高架线路曲线地段线间距加宽38

(五)曲线线间距加宽实施38

九、左线曲线半径的确定40

十、曲线车站地段内、外侧加宽与站台建筑限界计算40

(一)曲线内外侧加宽计算公式40

(二)曲线车站站台计算长度段建筑限界42

(三)曲线站台边缘至车辆轮廓线之间允许的最大间隙检算43

(四)曲线车站站台边缘线与线路平面曲线半径设计研讨45

(五)缓和曲线地段车站站台建筑限界加宽计算46

(六)道岔区建筑限界46

(七)曲线车站站台高度建筑限界47

十一、高架(地面)车站两线间设置广告牌时线路平面设计47

(一)左、右线线间距计算47

(二)线路平面计算48

十二、线路与道路交叉设计49

十三、线路平面详细设计50

(一)设计步骤及方法50

(二)部分计算公式介绍52

十四、辅助线设计56

(一)折返线56

(二)停车线、渡线58

(三)安全线58

(四)地面铁路联络线60

第二节 线路纵断面63

一、线路坡度一般规定63

(一)正线最大坡度63

(二)正线最小坡度64

(三)车站坡度64

(四)道岔地段坡度64

(五)折返线坡度64

(六)最小坡段长度64

二、竖曲线64

(一)竖曲线设置的必要性65

(二)竖曲线设置规定65

(三)竖曲线半径65

(四)竖曲线计算66

(五)地下线凹形竖曲线最低点位置及高程的确定68

三、线路纵断面设计75

(一)设计原则75

(二)影响纵断面设计的因素75

(三)纵断面设计方法78

(四)纵断面坡度修改设计80

第三章 轨道81

第一节 地铁、轻轨轨道的一般规定81

一、轨道结构81

二、轨道结构性能要求81

三、轨距81

四、曲线外轨超高81

五、缓和曲线82

第二节 钢轨及配件82

一、钢轨性能要求82

二、国产标准钢轨类型82

三、钢轨选型84

(一)正线(辅助线)钢轨84

(二)车场线钢轨85

(三)钢轨配件85

四、钢轨的铺设85

(一)轨距及加宽85

(二)钢轨接头86

(三)轨底坡86

(四)无缝线路86

第三节 扣件、轨枕及道床87

一、扣件87

(一)扣件的作用87

(二)扣件性能要求88

(三)扣件类型88

二、轨枕92

(一)轨枕类型93

(二)铺设规定93

(三)铺设数量93

三、道床94

(一)道床类型94

(二)整体道床型式94

(三)整体道床铺设规定95

(四)碎石道床铺设规定96

四、轨道结构高度98

五、无碴轨道98

(一)类型选择98

(二)结构形式99

第四节 道岔及道床101

一、道岔的功能及类型101

二、单开道岔构造及尺寸101

(一)普通单开道岔构造101

(二)普通单开道岔尺寸101

(三)道岔号数101

(四)道岔标示106

三、交叉渡线106

(一)组成及应用106

(二)主要尺寸表106

四、道岔及道床铺设规定110

(一)道岔轨型110

(二)道岔型号110

(三)道岔道床110

(四)岔间夹短轨110

五、道岔限速110

第五节 曲线外轨超高112

一、超高计算公式112

二、曲线外轨超高表113

三、超高设置114

(一)超高限值114

(二)设置办法114

第六节 其他114

一、轨道附属设备及安全设备114

(一)轨距杆114

(二)护轨114

(三)车挡115

二、线路标志及有关信号标志115

(一)线路标志115

(二)有关信号标志115

(三)标志材质及位置115

三、减振轨道结构115

(一)一般减振轨道结构115

(二)较高减振轨道结构115

(三)特殊减振轨道结构115

四、高架桥上的轨道结构116

(一)钢轨类型116

(二)扣件型式116

(三)道床116

(四)道岔116

(五)无缝线路116

第七节 轨道工程数量计算117

一、正线钢轨及接头配件数量计算117

(一)初步设计及技术设计阶段117

(二)施工图阶段117

二、正线轨枕及扣件数量计算118

(一)初步设计及技术设计阶段118

(二)施工图阶段118

三、正线道碴计算118

(一)初步设计阶段118

(二)技术设计及施工图阶段119

四、轨道工程数量汇总119

第四章 路基120

第一节 一般规定120

一、路基结构的基本要求120

二、路基荷载120

三、环保要求120

四、路基防、排水120

五、养路机械平台120

六、其他120

第二节 一般路基设计121

一、路肩设计高程121

二、路基面型式121

(一)非渗水土路基121

(二)渗水土路基121

三、路基面宽度121

(一)计算公式122

(二)直线地段单线路基面宽度124

(三)直线地段双线路基面宽度124

(四)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125

四、路基基床126

(一)基床厚度126

(二)基床填料126

(三)基床压实度126

五、路基填料及压实度127

六、路堤基底处理128

(一)地基表层处理128

(二)基底地下水处理128

七、路基边坡128

八、路基排水128

(一)排水纵坡128

(二)排水沟设置原则128

(三)排水沟断面129

(四)水沟加固129

(五)地下排水设施129

九、路基防护129

(一)坡面防护129

(二)冲刷防护130

十、一般路基设计文件组成130

第三节 个别路基设计130

一、特殊土路基130

(一)软弱表层130

(二)软土地基130

二、特殊条件路基131

三、洞—桥过渡段路基132

(一)地下封闭式路堑132

(二)地面段路基132

四、桥—路过渡段路基132

五、路基支挡结构133

六、路基工点表133

第四节 地铁用地、土石方调配及环境保护134

一、地铁用地134

(一)用地界134

(二)隔离栅栏134

二、土石方调配134

(一)移挖作填134

(二)两侧取土134

(三)远运土134

三、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134

(一)种植树草绿化134

(二)取土场复耕135

附录A 地铁各类车型主要技术规格136

附录B-1 区间直线地段圆形隧道限界137

附录B-2 区间直线地段矩形隧道限界138

附录B-3 区间直线地段马蹄形隧道限界139

附录B-4 区间地面直线地段建筑限界140

附录C 铁路基本建筑限界141

附录D 列车和轨道荷载换算土柱高度及分布宽度142

附录E 填料分类143

附录F 路基工程混凝土与砌体强度等级及适用范围145

附录G 铁路防火间距146

附录H 铁路与电线路交叉净空要求148

参考文献1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