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简明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泽骘,林冬阳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ISBN:780046086X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简明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第一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
第一节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客观1
规律1
一、马克思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预见1
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6
第二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0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10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内容和理论根据17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和基本出发点20
四、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指导方针24
第三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和总体29
布局29
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29
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31
第二章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战略34
第一节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34
一、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34
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38
三、我国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43
一、经济发展战略和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47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47
二、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49
三、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战略目标53
四、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55
第三节 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59
一、中国经济建设战略方针的转变59
二、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经济建设的首要位置63
三、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合理调整和改造产业结构66
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走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道路74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77
一、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77
第三章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有计划商品经济77
二、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80
第二节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点和大力发展商86
品经济的意义86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点86
二、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迫切性及其措施89
第三节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须自觉运用价94
值规律94
一、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发生作用的必然性94
二、价值规律在有计划商品经济中起作用的特点96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99
第四章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99
第一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和主要经验99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历程103
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和主要经验107
第二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和理论纲领112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112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纲领115
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119
第三节逐步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121
体制121
一、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框架121
二、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125
第五章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130
第一节完善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130
一、社会主义企业是相对独立或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130
二、增强企业活力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33
三、增强企业活力必须完善企业经营机制135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充分利141
用市场机制141
一、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41
二、自觉利用市场机制,改革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制度146
一、宏观调节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150
第三节健全宏观管理制度,建立统一性和灵活150
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150
二、改革计划体制,把计划和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154
第四节发挥城市组织经济的中心作用160
一、城市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60
二、建立以城市为依托的辐射型经济区162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167
第一节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的167
必然性167
一、合理的所有制结构是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必要条件167
二、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的主要依据168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170
第二节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全民所有制为主171
导171
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71
二、坚持全民所有制的主导作用171
三、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175
第三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176
一、我国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多种形式176
二、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发展178
一、积极发展个体经济180
第四节积极发展其他经济成份180
三、努力发展中外合营经济182
二、适当发展私营经济182
第五节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184
一、分配方式与所有制形式相适应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184
二、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185
三、承认多种分配方式,正确处理各种个人收入的关系190
四、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191
第一节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194
一、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94
第七章坚持对外开放194
二、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198
第二节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202
一、我国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形式202
二、今后我国对外开放工作的重点206
第八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211
第一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211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211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方针214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220
四、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精神文明建设222
一、社会主义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224
第二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主要内容224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226
第三节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235
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针235
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239
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42
一、思想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242
第一节社会主义思想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42
第九章社会主义思想建设242
二、共产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的宗旨246
第二节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247
一、理想建设247
二、道德建设251
三、纪律建设255
第三节加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258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258
二、在改革、开放、搞活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及其任务262
三、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264
第一节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269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段专政的中国形式269
第十章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社会主义法269
治建设269
二、加强人民军队建设、实现国防现代化273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形式275
四、没有民生就没有社会主义277
第二节 改革政治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283
主义民主政治283
一、我国政治体制进行改革的必要性283
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285
三、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采取坚决、审慎的方针296
一、法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298
第三节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298
二、加强法的创制工作。做到“有法可依”302
三、坚持依法办事是加强法制的中心环节305
第十一章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308
第一节我国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最广泛的爱国308
统一战线308
一、爱国统一战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308
二、我国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新特点311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313
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316
一、 “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它的基本内容318
展318
第二节 “一国两制”是我国统一战线的新发318
二、 “一国两制”构想的客现依据321
三、“一国两制”的意义324
第三节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326
关系326
一、加强各民族团结对实现新时期总任务的重大意义326
二、我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要内容328
三、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329
四、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宗教政策332
保证338
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338
第一节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338
第十二章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338
二、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真正的人民民主341
三、正确认识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344
第二节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345
一、怎样正确实现党的领导345
二、实行党政分开,提高党的领导水平347
第三节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350
心350
一、切实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350
二、实现党的领导工作的科学化358
热门推荐
- 29340.html
- 3617200.html
- 3735366.html
- 3673531.html
- 377209.html
- 481351.html
- 56529.html
- 2979404.html
- 1886352.html
- 19943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25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12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4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90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05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46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12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34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59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0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