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佛教规范伦理学 从佛教伦理学到戒律学思想体系之建构【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释昭慧著;印顺主编;黄夏年策划组稿 著
- 出版社: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ISBN:978780254773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43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264页
- 主题词:佛教-伦理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佛教规范伦理学 从佛教伦理学到戒律学思想体系之建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弘法·弘道·弘心&印 顺1
自 序1
【上篇理论篇】2
第一章 绪言2
第二章 方法学之讨论6
第一节 哲学进路之学术考虑6
一、顺应西方伦理学之写作体例6
二、佛教文献运用之六点考虑8
第二节 理证的层层铺演——由伦理学到戒律学11
第三节 教证的拣择——面对密续思想与宗派特见14
第四节 相互矛盾的教证举隅:自杀15
第五节 机教不相扣的教证举隅:不见世间过17
第三章 佛教规范伦理学之定义与范畴21
第一节 伦理学述要21
一、定义与范畴21
二、内涵与分类23
(一)“实然伦理”与“应然伦理”23
(二)“规范伦理学”与“后设伦理学”23
第二节 宗教、伦理与宗教伦理学25
第四章 缘起——佛教规范伦理学的基本原理27
第一节 定义与内涵27
第二节 排除论证之一:无因论28
第三节 排除论证之二:自生、他生与共生论31
第四节 排除论证之三:本体论32
第五章 因果律与护生观——缘起论的道德原则35
第一节 从“实然”法则到“应然”规范35
第二节 因果论的两种迷思36
一、迷思之一:“一即一切”论36
(一)“一生一切”与“一即一切”36
(二)案例:“依十人得戒”与“依一神得救”37
二、迷思之二:单线因果的宿命论41
第三节 正确的因果观:离于二边,说于中道43
一、相对的选择自由44
二、因果律的无限可塑性47
第四节 “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51
第五节 因材施教的“利己之道”53
第六节 无我与利他的深层探索57
第七节 护生:缘起论的必然开展59
一、自通之法59
二、缘起法相的相关性63
三、缘起法性的平等性64
第六章 中道——佛教规范伦理学的实践纲领66
第一节 “中道”之定义与内涵66
附录:“缘起中道”正义68
第二节 “中道”之对治意义72
一、对治“不及”——懦弱与骑墙的通病72
二、对治“太过”——排除异己或思想蹈空的通病74
第三节 质疑与回应75
一、如何看待伦理相对主义或真理多元论?75
二、如何“无私”以洞烛中道?79
三、以“如来藏”为基本原理,是否更为直截了当?80
第四节 中道论、义务论与目的论83
第五节 行为主体的品格因素86
第六节 缘起论者的人格特质89
第七章 从佛教伦理学到戒律学——价值判断与律法位阶93
第一节 佛教戒律的法哲学93
一、契应中道的行为规范93
二、中层原则的伦理探讨96
三、公正原则下的僧团制度与净土理想99
第二节 僧伽毗尼的法理学103
一、制戒的目的104
二、戒法的渊源与分类105
三、戒法的效力106
四、戒法的适用106
五、戒法的制订107
六、戒法的实施109
七、戒律的解释110
八、戒律的监督110
第三节 戒律学的立法原理111
一、立法权责111
二、立法程序112
三、制戒原理115
四、随宜修法之必要性118
(一)摩诃迦叶与律学发展118
(二)严重违宪的“八敬法”123
(三)教条主义的四大盲点124
第八章 与基督宗教法哲学的对话——从基本原理、中层原则到法规判例127
第一节 三大主题之宗教对话127
第二节 基督宗教伦理学之内在理路129
第三节 结语132
【下篇 应用篇】136
第九章 从佛教伦理学看器官移植问题136
第一节 绪论136
第二节 净土宗的看法138
第三节 生死分际的判定——阿陀那识执受根身138
第四节 异象释疑144
第五节 综述其他伦理争议148
一、争议之一——脑死148
二、争议之二——器官商品化150
三、争议之三——活用胎儿组织151
四、争议之四——基因工程的偏锋152
五、争议之五——动物实验的罪恶153
第六节 结论154
第十章 人类干细胞研究来源的伦理争议——一个佛法向度的伦理探索156
第一节 前言156
第二节 人类干细胞之种类与来源157
一、干细胞依其功能可大分为四158
(一)全能性干细胞158
(二)多能性干细胞158
(三)特定功能干细胞159
(四)单能性干细胞159
二、干细胞的种类有五:159
(一)ES细胞——胚胎干细胞159
(二)EG细胞——胚胎生殖细胞159
(三)体细胞核转植160
(四)成体干细胞160
三、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争议160
(一)ES细胞与EG细胞161
(二)体细胞核转殖161
(三)体细胞核转殖中之人兽混合胚胎162
(四)临床上的风险163
第三节 相关法规初探164
第四节 胚胎干细胞来源争议之各家观点166
一、天主教为主的神学观点167
二、哲学观点168
(一)义务论168
(二)功利主义169
(三)社会达尔文主义169
三、科学界的看法170
第五节 佛法向度的伦理探索172
一、胚胎生命的“始点”与促成一期生命的因缘172
二、胚胎生命的内在价值175
三、“缘起中道”的行动哲学177
第六节 展望人类干细胞的应用领域180
一、初生儿脐带血181
二、成体干细胞181
第七节 结语184
第十一章 佛法的生死观——安乐死论议三则188
前言188
第一节 安乐死应否合法?188
一、两造各执“人道”理由189
二、反对自杀的教证189
三、反对自杀的理由190
四、慎用“业果报”原理190
五、生命价值宜放优位191
六、结论:因同情而缄默191
第二节 “自然死”与“安乐死”192
一、生物医学伦理四项原则之检证192
二、自我终结的后遗症194
第三节 动物“安乐死”的迷思195
第十二章 “废除死刑”的佛法观点198
第一节 前言198
第二节 赞同废除死刑的理由199
第三节 反对废除死刑的理由200
第四节 两段佛典故事的启发202
一、琉璃王屠城203
二、长寿王本生205
第五节 从佛法观点看待死刑206
第六节 结语208
第十三章 婚姻、通奸、性解放210
第一节 “通奸除罪化”面面观210
第二节 通奸除罪化与婚姻稳定性——一个非道德性角度的分析212
第三节 情欲解放,怎么解放?——节欲、纵欲与离欲215
第十四章 环境权与动物权——“人权”观念的延展与“护生”信念的回应218
第一节 “人权”:人类文明的一大跨越218
第二节 “环境权”与“动物权”:另一大步正待跨越220
第三节 “环境权”:由实务需要到法律诉求222
第四节 有关“动物权”理论的辩证226
第五节 结语:响应“人权”主张230
第十五章 佛教护生哲学对狩猎问题之评议232
第一节 开放原住民狩猎的深层“文化”争议232
第二节 “生活”面向的狩猎问题234
附录:回响之一宗教家情怀与理性精神&张新鹰237
参考书目240
热门推荐
- 348810.html
- 924945.html
- 539598.html
- 1836137.html
- 2122532.html
- 3877576.html
- 805438.html
- 3174923.html
- 1436135.html
- 23673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01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45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20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16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91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55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94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06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7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0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