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胶南大事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胶南市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香江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78962301902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胶南大事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周1
齐国大夫田常割齐琅琊等地为自己的封地1
越王勾践迁都琅琊并在琅琊山上修筑观台1
越国南迁后今县域南部属楚1
齐国于境内筑长城以防楚1
秦1
秦置琅琊郡1
秦始皇三登琅琊台并遣徐福入海求仙药1
秦二世登游琅琊台2
汉2
建祝兹侯国2
改琅琊郡为琅琊国2
汉武帝登琅琊台2
琅琊发生地震致6000余人死亡2
琅琊一带饥荒严重2
琅琊雪深五尺2
王莽改琅琊郡为填夷郡2
汉明帝登琅琊台2
晋3
琅琊县裁入东武、诸县3
隋3
在今夏河城置丰泉县,后又改为琅琊县3
唐3
蝗灾3
密州海水漫溢致使城郭毁坏3
宋3
苏东坡登游琅琊台3
南宋在陈家岛大败金国水师3
金3
金国于胶西、诸城两县设立六镇3
蒙古木华黎屠胶、密二州3
元4
蒙古人据县境后将盐民和沿海居民迁居内地4
管勾邓庸修建信阳场盐课司4
多灾,民采草木充饥4
大饥,人相食4
红巾军首领刘福通部毛贵克胶州4
明4
修筑灵山卫土城4
倭寇入侵县境沿海,卫所分兵追捕4
修建信阳场盐课司署4
建灵山卫武学4
建灵山卫学宫5
飞蝗蔽日,宿集如冢5
倭寇入侵灵山卫5
平地雪深三尺,冻死人畜5
海赦,水退10里5
矿税太监陈增开采七宝山、铁橛山、大崮等矿5
诸城知县颜悦道将秦二世刻石嵌于碑上5
南龙湾巡检司迁至程家集(今泊里)5
多灾,出现卖人市5
蝗、旱并起,人相食5
灵山卫张大雅、埠后韩继本攻打胶州城5
清6
地震,余震数月不止6
大饥,民多饿死6
大水,平地深丈余6
裁灵山卫并入胶州6
蝗、疫、涝三灾并起6
苏潜修纂《灵山卫志》6
裁古镇巡检司6
胶州知州张玉树建灵山书院6
白马河故道决口6
大珠山下农民耕地得到汉琅琊相印章6
胶州知州韩亚熊修唐岛口、古镇口炮台7
泊里乡绅吴俊升建道南义学7
灵山卫出土“子禾子铜釜”、“左关?”7
胶州知州李翼清建灵山卫义塾7
飞蝗蔽日,秫稻被食一空7
红石崖、灵山岛、积米崖等地被划入胶澳租界7
萧家庄、王台蒙养学堂建立7
王台、灵山卫、王戈庄设邮政代办铺商7
胶州巡警局王台分局成立7
鼠疫流行7
中华民国7
1913年7
裁灵山卫巡检司署,设卫警察分所7
红石崖商会建红石崖码头7
吴大洲响应孙中山发起的二次革命7
1914年8
宝华、龙泉单级教员养成所在王台成立8
灵山岛出现蜃景8
德人将红石崖窑厂转卖给青岛刘子山8
1924年8
高峪船舶稽查处成立8
1926年8
水上警察署改为海西区警察署8
国民党员丁德先、徐介明、肖美洗等回籍活动8
1927年8
胶红汽车公司于胶县至红石崖间经营客运8
大刀会首领邓德奎率众在王台、宝山一带举兵8
由红石崖驶往青岛的日客轮因超载沉没8
胶县县立第二小学在王台镇成立8
1928年8
公立灵山岛初级小学成立8
军阀张宗昌一部据王台设立胶县县政府8
1929年8
诸城县立第三小学在泊里镇成立8
红石崖至莒县开通汽车客货运输9
王台至泊里开通汽车运输9
1930年9
胶县至王台镇设长途电话9
1931年9
徐坤田经中共诸城特支书记安子璋介绍入党9
1933年9
崔仁卿在崔家滩村创办私立育英初级小学9
1934年9
郝立堂、李伯泉等合办“诸安汽车公司”9
1936年9
诸城县第五区区公所(驻泊里)始设通诸城电话9
1938年9
日军入侵王台、王戈庄、灵山卫、泊里等地9
崔仁卿等60余人在逄家台后组建抗日游击队9
日军在东十字路、胜水等村疯狂烧杀9
反动会道门头子金凤展等在灵山卫建孔圣道院9
陈炳毅、杨凌波等秘密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9
日军飞机轰炸张家楼、灵山卫等地9
县境第一个中共区级组织在泊里建立10
中共诸城县委进驻泊里镇发动群众抗战10
1939年10
刘涌主持召开诸胶各抗日部队代表联席会议10
中共诸城县委在泊里举办抗日积极分子训练班10
中共泊里联村支部成立10
中共胶县工委在莒县桑园建立后不久抵县10
中共诸城县第五区委区委书记刘步云竞选为国民党乡长10
中共诸城五区委决定在部分村庄建立党的支部或小组10
1940年10
中共党员陈健民、王星吾在泊里开办商店掩护地下党10
国民党阴谋偷袭中共胶县工委驻地10
中共胶县工委成员夏谷冰被国民党杀害10
中共胶县工委撤销10
中共诸城县五区委派员打入国民党内部11
国民党姜黎川部袭扰圈里村11
“胶县农民救国会”、“胶县学生救国会”先后成立11
王台至王戈庄公路举行开通典礼11
1941年11
发生蝗灾,2000亩麦禾被食几尽11
省立第九联中由诸城迁市美小泊村11
中共胶县特区委成立,杨凌波任书记11
中共诸城五区委书记刘步云被李永平部杀害11
中共南海地委至杨家山里地下交通线建立11
李永平部占据泊里11
1942年11
中共胶县特区委在东南崖召开扩大会议11
建立杨家山里经日照至莒县的秘密交通线11
中共胶县特区委建立“各救会”11
伤寒流行11
中共胶县特区委将团练改建为杨家山里联防大队11
中共胶南工委成立,于光任工委书记11
敌伪政权将薛家岛、红石崖等地划归胶州行政办事处管辖11
1943年12
中共滨海地委决定组成诸城新五区委12
国民党鲁苏战区游击第二纵队第六支队队长李永平投降日本12
中共胶县特区委建立大珠山、小珠山、铁山3个分区委12
胶东军区贾若瑜率部打击伪军并控制诸胶边大片土地12
胶县特区和胶南工委同时撤销12
私立开明中学在市美建立12
1944年12
陈忠梅任中共诸胶边工委书记12
南海第一武工队在胶县南乡建立12
中共南海地委在王台一带建立地下交通线12
国民党姜黎川部攻占杨家山里六个村12
山东军区滨海六团、十三团等部队发起“讨李战役”12
汉奸相铭忱率王台日伪军“扫荡”杨家山里12
诸胶边武工队拔掉崔家庄、崔家滩、大溧水等据点12
诸胶工商局在孙家沟、理务关设境内最早的公营商店12
撤销诸胶边办事处,建立诸胶边县和藏马县13
伪李永平部逮捕中共诸城五区区委委员丁笑秋13
藏马县新解放区大部分失陷13
藏马县与诸胶边县合并建立诸胶县13
中共诸胶县工委在市美召开全县区级干部会议13
李家沟“联庄会”头目李宝龙等发动暴乱13
1945年13
滨海支队二十五团袭击瓦屋敌伪据点13
伪滨海警备军司令李贤斋制造骇人听闻的“泊里惨案”13
日、伪军进犯重罗山一带,被滨海支队击退13
诸胶县参议会成立13
伪自卫团郭立茂部进犯武工队驻地纪家林13
山东滨海部队击溃相铭忱部,王台镇解放13
山东军区独立第三旅向李伯泉部发起攻击,王戈庄解放13
诸胶县南部析置藏马县,北部仍称诸胶县13
日北县4个区划归藏马县,藏马县划归滨中专区领导13
县境区村相继建立“农救会”13
山东军区发起“泊里战役”,滨海区全境解放14
诸胶县与胶县合并,仍用“胶县”名称14
中共海西工委和海西办事处成立14
胶县锄奸委员会成立14
县境第一个供销合作社——宝山区肖家屯供销合作社成立14
1946年14
华东局滨北工作团抵胶县后建立村民主政权14
胶县县委对锄奸工作做出新的规定14
藏马县召开万人反奸诉苦公审大会14
藏马县委作出开展反奸诉苦与“双减”运动的规定14
中共胶县县委于王台镇召开“双减”会议14
胶县县委在王台镇召开全县干部大会14
胶南县建立,辖10个区,隶属胶东区滨北专区14
国民党武装特务窜入王台镇14
胶南县县长范梅圃调离,尚立斋接任14
国民党军乘船偷袭藏马县琅琊区沿海地带15
藏马县5122人参军入伍15
1947年15
藏马县成立支前办事处,县长王元昌任主任15
胶南县武装大队扩编为独立团15
胶南县支援前线指挥部成立,县长尚立斋任指挥15
胶南县政府发布《禁止用法币及杜绝毒品的决定》15
红石崖镇划为县直属镇,成立港务管理委员会15
泊里、琅琊两个区划分为泊里、藏南、琅琊、寨里4个区15
胶南、藏马两县分别组建子弟兵团15
胶南县政府作出《关于税契工作几个问题的决定》15
胶南、藏马县两县开展土改复查运动15
敌偷袭红石崖区张戈庄15
藏马县所属4个区划归新成立的五莲县15
胶南县有1920名农民参军15
北海银行胶南县办事处和藏马县办事处分别建立15
国民党特务10人窜入宝山区大荒村15
藏马子弟兵团被华东军区授予“陈毅子弟兵团”光荣称号15
胶南县试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建立两个团支部15
胶南县召开模范烈属、荣誉军人授奖大会15
还乡团分子到宝山区黄山后村、河北村偷袭致多人死伤15
驻灵山岛还乡团偷袭尧头村15
盘踞灵山岛的还乡团200余人窜犯宅科、渔池一带15
将藏马县之石门区,胶南县之丰台区、沙河区划归胶河县15
中共胶南县委针对土改复查中出现的“左”倾错误发出指示16
胶南县组织小车队75535人次16
胶南县4500余名青壮年参军16
盐田全部分给盐民和农民16
1948年16
胶南县、藏马县进行机关干部整编16
胶南、藏马两县开展整党运动16
胶南、藏马两县共有各种合作组织751处16
藏马县政府发布禁止赌博令16
胶南、藏马两县组成支前营参加淮海战役等16
宝山区十几个村发生霍乱病致数人死亡16
大雨造成盐滩被冲毁16
胶南县委决定对部分被错误停止党籍的党员恢复党的关系16
胶南县委指示加强经济封锁以防止物资外流资敌16
胶南、藏马两县组织近万人的支前队伍,投入淮海战役16
省政府决定将现行营业税等划为地方税16
胶南县政府发出查抄假北海币的通知16
1949年16
滨北专署决定在泊里等地设立税款征收分所16
一艘自红石崖驶往青岛的帆船遇风沉没16
胶南县政府发布禁止赌博的布告16
胶南、藏马两县各另组建一套县、区领导班子随军南下17
胶南、藏马两县开始建乡工作17
国民党军据薛家岛部两个团袭扰灵山卫17
县委作出《关于克服无政府状态加强纪律性的决议》17
藏马县泊里、琅琊、旺山、海青四区有盐户2332户17
盘踞阴岛的还乡团百余人袭扰董家口海上作业的渔船17
灵山岛解放17
胶南县对青岛解放前后回归的6683人进行登记处理17
中共胶南县委训练班成立,后改名为中共胶南县委党校17
经滨北地委、专署批准,胶南县划为13个区17
胶南、藏马两县公开中共基层组织17
胶南县进行灾情调查17
中华人民共和国17
1949年17
胶南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开幕17
藏马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开幕17
中国人民银行胶南、藏马两县支行建立17
藏马县风、雹、水、虫、病、海啸六灾并袭17
胶南县支援前线民工22894人次17
人民币始在县境流通17
藏马县挖河32条,胶南县挖河4条17
胶南、藏马两县恢复和设立小学243处17
藏马县以区为单位成立卫生医疗联合会17
1950年18
中共胶南县第一次代表会议召开18
中共藏马县代表会议召开18
胶南、藏马两县分别召开首届妇女代表会议18
胶南、藏马两县分别召开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8
胶南、藏马两县首次团代会召开18
胶南县政府召开各区主要干部会议18
国民党特务105人于南小庄海岸登陆后被歼灭18
滨北专区撤销,胶南、藏马两县划归胶州专区18
胶南、藏马两县分别召开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8
辛纯任胶南县委书记18
胶南县人民政府发出禁止妇女缠足的通知18
胶南、藏马两县县立医院成立18
胶南县设立广播收音站18
胶南、藏马两县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18
胶南、藏马两县县政府改称为县人民政府18
胶南、藏马两县分别召开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8
1951年18
胶南、藏马两县分别召开第五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8
部分革命工作人员家属经批准可享受代耕18
胶南县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8
藏马县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8
胶南、藏马两县进行反动党团登记18
国家拨款在王戈庄、泊里建设苏式国有粮仓18
胶南县开始取缔反动会道门18
胶南县人民政府发布坚决铲除鸦片的指示19
藏马县召开第六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
洋河西南岸筑坝工程开工19
胶南县发生棉花虫害19
全县结束土改工作,划定阶级成份19
藏马县召开第七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
刘书畴任藏马县代理县长19
马兰茂任藏马县县委书记19
胶南县召开第六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
1952年19
胶南、藏马两县开始进行“三反”运动19
胶南县第一个农业合作社在烟台东村建立19
胶州第三速成师范学校在红石崖创立19
胶南县成立防疫委员会,开展反对美国细菌战的运动19
刘书畴任藏马县县委书记19
胶南县九区遭受风雹19
梁德山任胶南县县委书记19
胶南、藏马两县分别召开第七、八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
胶南县农具厂成立19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胶南支公司成立19
胶南中学建立19
胶南县教师集训学习“速成识字法”19
藏马师范学校在泊里镇河北村创建19
胶南县工商业联合会成立19
胶南县始行公费医疗制度19
胶南县实行“普通民兵制”19
胶南设电话交换机19
1953年20
胶南、藏马两县建立县级财政20
藏马县召开有776人参加的县委扩大会议20
开展宣传贯彻《婚姻法》的群众运动20
于成凤任胶南县委书记,薛白光任胶南县县长20
藏马县召开第十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20
胶南县召开第八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20
胶南首次用拖拉机进行耕地作业表演20
王鸿琮任藏马县县长20
胶南县委召开互助合作代表会议20
胶南县引进“胜利百号”地瓜良种20
胶南、藏马两县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20
胶南县在38个乡进行普选试点20
藏马县大雨,白马河、吉利河、横河洪水暴涨20
胶南县的第四、五两区改名20
藏马中学建立20
胶南县召开三级干部会议20
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20
胶南县夏季洪水成灾,秋季大旱20
1954年21
藏马全县暴风成灾21
胶南县政府决定凡变动土地者需纳税21
中共胶南县第二次代表会议召开21
中共藏马县第二次代表会议召开21
胶南、藏马两县分别召开首届人民代表大会21
部分供给制工作人员改为工资制21
藏马县委、胶南县委始设常委会21
胶南县邮电局报、话业务同时对外开放21
实行棉布计划供应,开始使用购布票证21
胶南法院开始实行“公开审理,陪审辩护”制度21
胶南县召开第一届中医代表会议21
胶南县汽车站建立21
辛仁庚任藏马县县长21
陈金荣任胶南县县委书记21
胶南县农场被评为华东先进单位21
建灵山岛南灯桩21
全县发放救灾款、救灾棉21
1955年21
胶南、藏马两县分别召开第三次党员代表会议21
藏马县建立正常的户口登记制度21
胶南抽调民工到陕西支援国家重点项目建设21
胶南县开始流通新人民币,停用旧币21
胶南县审干工作开始21
胶南县将地主、富农的盐田收归国家所有21
中共藏马县委将部分沿海乡村划为三个渔业区22
胶南、藏马两县向黑龙江省克东县、德都县移民1027人22
全国通用粮票和山东省粮票在县境启用22
由志愿兵役制改为义务兵役制22
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工资制22
胶南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22
对城镇非农业人口实行粮食定量供应22
胶南县第一个高级社在王戈庄区李家石桥村成立22
辛仁庚当选为藏马县县长22
李之光当选为胶南县县长22
国家投资、省水利厅设计的大沟水库建成22
泊里红席年产50多万领22
个体手工业普查结束22
在农村对粮食实行定产、定购、定销22
全县发放救灾款10.59万余元22
1956年22
胶南县将原16个区划为12个区镇22
藏马县将原辖11个区调整为7个区22
藏马县向黑龙江省罗北农场移民300名22
藏马县撤销,所属6个区并入胶南县22
胶南县内部肃反运动开始22
胶南县电影放映队建立22
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2
环海区高峪村“三八林场”建立22
中共胶南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陈金荣当选为书记23
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工资改革23
从月初至7月,全县大部出现河流决口23
胶南县京剧团成立23
胶南县向黑龙江省讷河县、依安县移民23
胶州专区撤销,胶南县划归昌潍专区23
中国农业银行胶南县支行成立23
山东省胶南第三中学创建23
县委第一书记陈金荣离职23
胶南县首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23
全县暴雨成灾23
县内始有机械动力渔船23
胶南县图书馆建立23
全县发救济款、棉布等23
1957年23
胶南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23
县广播站成立23
胶南县首次自行发电23
首次治理吉利河23
县委成立整风领导小组开始整风学习23
徐顺法赴京出席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全国代表大会24
红石崖乡一艘船在乳山县大铺圈遇大风翻船24
胶南县节育委员会成立24
全县大雨成灾24
薛家岛乡北屯村首次试养海带成功24
胶南县按粮油征购任务比例发放部分粮油预定金24
1958年24
县直机关干部开始分批下放农村和工厂劳动锻炼24
胶南县烈士陵园落成24
胶南县成立盐务局24
县邮电局首次设有线电报机24
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24
县城至各乡电话除灵山岛外全部架通24
《胶南大众》报创刊24
胶南师范学校创建24
戴跃西代理中共胶南县委第一书记24
全县适龄公民都加入民兵组织24
全县形成了人民公社化高潮24
胶南县从农村调用11719名劳力从事工业生产24
胶南县划归青岛市管辖24
十字路水库工程开工24
全县国营工业企业职工总人数达12004人25
乡社工业企业发展到664处25
全县共建成炼铁炉4854只25
县烈属养老院建立25
县建材厂建成浆砌石结构专用码头25
全县有124名干部在整编机构精简人员中退职25
全县共办集体食堂3018处25
1959年25
诸诚县桃林公社的理务关等10个村划归胶南县25
青岛市冶金局在大村公社建立铁矿25
在“反右倾”斗争中错误地打击了一些同志25
建县人民会堂25
胶南购进第一台拖拉机25
小珠山水库开工兴建25
陡崖子水库动工兴建25
铁山水库开工兴建25
汛期水灾严重25
县盲哑学校成立25
珠山环海林场建立25
县城,始有自来水25
1960年25
水库库区居民迁往辽宁省旅大市两个区和复县25
6省市爱国卫生检查团来胶南县检查爱国卫生工作25
县委召开四级干部会议纠正浮夸风、共产风、命令风25
中共胶南县第二届代表大会召开26
胶南县6名民兵代表出席第一次全国民兵代表大会26
县委书记处书记辛仁庚兼任县长26
胶南县2名教师出席全国文教群英大会26
县人民医院有了胶南第一辆救护车26
兵役局改编为胶南县人民武装部26
建立国营峰山苗圃26
胶南县人民医院第一座门诊楼建成26
受灾严重导致饿死人的现象时有发生26
1961年26
隐珠、藏南两处人民公社成立26
胶南县复归昌潍地区领导26
济南军区副司令员杨果夫来胶南视察工作26
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26
精简1958年以来参加工作的新职工11134名26
胶南师范附属小学建立26
胶南县拖拉机总站建立26
全县疟疾暴发流行26
大批人患浮肿病并出现饿死人的现象26
工业进行全面调整27
探明胡家、七宝山一带地下铁矿石储量约24万吨27
全县有193名干部退职27
戴跃西、辛仁庚赴北京参加7千人大会27
胶南有6名党支部书记参加省劳模会27
恢复1956年中断的买卖房屋税契工作27
徐向前、杨成武来胶南视察灵山岛等岛屿27
新建寨里、张戈庄、小场三处人民公社27
全县普降暴雨导致河堤普遍决口27
胶南县人民银行豁免贫农合作基金贷款69万元27
于成凤任胶南县县委书记27
精简教职工836人27
对公社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三权下放27
县人民医院首次成功地做胃大部切除手术27
1963年27
台湾国民党飞机在胶南空投反动传单等物品27
全县开展学雷锋运动28
胶南县第六次团代会召开28
县部署林木确权发证工作28
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28
胶南县第二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28
中共胶南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28
红石崖港一座长350米的码头建成投产28
将红石崖公社的5个生产队划出成立黄岛人民公社28
县水产局在小场公社邵家岚大队人工试养对虾成功28
省确定胶南县人民医院为重点县医院28
全县办耕读小学432处28
1964年28
全县工交系统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28
胶南县第五届妇女代表大会召开28
陈宝栋赴京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8
第二次人口普查28
胶南县民兵师建成28
上级调集本县干部280人分赴海阳县搞“四清”工作28
豁免1961年以前的农业集体贷款等共7763925.71元28
高振和的“窝瓜下蛋”经验被十几个省、市采用28
1965年28
胶南县第一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召开28
甘肃省建筑工程局从县内农村招收工人150名29
县委决定在全县农村党支部中普遍推行“三制”29
全县有157处大小河堤决口29
山东省胶南县“四清”工作团成立29
县人委决定在陡崖子、小珠山水库灌区开征水费29
1966年29
县委号召全县党政干部向焦裕禄学习29
县委派工作组进驻胶南一中进行“文化大革命”试点29
胶新公路王戈庄大桥竣工29
省民政厅追认市美公社党委张景生为烈士29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纷纷成立“红卫兵”组织29
胶南一中“红卫兵”冲击县委29
县委成立文化革命领导小组29
胶南县有6名红卫兵代表在北京接受毛泽东的检阅29
各级党委陷于瘫痪29
茶树在胶南试种成功29
1967年30
胶南驻军和县武装部对稳定局势起了积极的作用30
胶南成立军干群“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30
省在胶南县召开窝瓜、花生生产现场会议30
贡口港扩建码头工程竣工30
百余人绝食要求交出县革委副主任刘建东30
县革命委员会正式恢复工作30
县革命委员会通知全县各中小学一律复课30
全县发行《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毛泽东画像30
戴毛主席像章,跳“忠”字舞,唱语录歌一度成风30
1968年30
召开首届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单位、积极分子代表大会30
对公、检、法机关实行军管30
县农具一厂试制成90吨油压机30
县内农村购进10台手扶拖拉机30
铁山水库东干渠工程动工30
在全县开展的“清队”活动中整错了一批人30
县首届烈军属和荣、复、退、转军人代表会议召开30
胜利油田从胶南县农村招收300名工人30
全县恢复党的组织生活30
县革委在县直机关进行所谓反复旧、反翻案动员31
胶南并入青岛电网开始使用网电31
县运输公司试制成六轮农用柴油汽车31
购进县内第一批小四轮拖拉机31
废除考试制度,采取推荐办法入学31
1969年31
胶南县“五七”干校成立31
农村始行合作医疗制度31
始建胶南县化肥厂31
胶南县海洋化工厂(今黄海海藻工业公司)建成投产31
潍坊市544名知识青年来胶南县下乡插队31
全县下放医务人员215名31
邮电局划分为邮政和电信两个局31
胶南县825名外籍小学教师有620人被遣回籍31
1970年31
胶南县组建民兵独立团31
全县开展“一打三反”运动31
县组织中草药普查31
黄岛拦海大坝建成31
林业部组织北方九省市来县检查林业建设情况31
全省农机工作现场会议在胶南县召开31
中共胶南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31
陡崖子水库中遇大风翻船致14人死亡31
吉利河水库工程正式动工32
琅琊公社杨家洼拦海大坝竣工32
有9处大学在县内招生45人32
从复员退伍军人和农村知识青年中招收公办教师32
县渔轮修造厂建造第一条20马力的水泥渔船32
1971年32
贡口建成一条长1600米的拦海大坝32
全县查出慢性气管炎患者占总人口的6.11%32
县委举办“批陈(伯达)整风”学习班32
县成立清查“五·一六”联合专案办公室32
全县1163名亦工亦农工、临时工转为固定工32
传达有关林彪叛党叛国的中央文件32
胶南县农业局编写的《大屋窑贮藏好》在全国发行32
宝山700米长的高城水库灌区隧洞工程竣工32
胶南县建材厂试制成功国防用光学玻璃32
全县22处公社建立广播放大站32
1972年32
全国化肥工作会议在胶南县召开32
农修厂总装完成拖拉机并批量生产32
胶南县电影管理站成立32
县召开工业学大庆加强企业管理经验交流会议32
县委举办“批林整风”骨干训练班32
胶南县功率50瓦的电视差频转播发射机进行试播33
恢复传统集日33
《窝瓜下蛋》、《甘薯下蛋创高产》出版发行33
海洋化工厂生产的甘露醇远销国外33
全县第二次疟疾大流行中57934人发病33
1973年33
县委召开全县首次党支部工作经验交流会33
县良种繁育场建立33
积米崖千吨水产冷库开工始建33
化工部副部长孙晓峰视察胶南县化肥厂33
县农业局总结出花生“揭盖蹲苗”生产经验33
1974年33
县委召开万人“批林批孔”誓师大会33
胶新路王台一王戈庄段开始铺筑沥青路面33
胶南县火化场竣工33
高建敏破女子标准手枪射击世界纪录33
全国妇联来胶南县了解农民起义英雄吕母的事迹33
胶南县发现第一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33
胶南县委发出《关于干部参加生产劳动的决定》33
济南部队在宝山公社举行“742”军事演习33
县广播站在高城岘建立1座小型电视差转台33
引进墨西哥春小麦试种成功33
宝山公社农田水利建设“娘子军连”成立33
全国制碘工业工作会议在胶南县召开33
县海带育苗场建成33
开始繁育赤眼蜂进行林木生物防治34
1975年34
胶南县“五七”大学创建34
风河治理第一期工程开工34
第一机械工业部在胶南、胶县召开曲轴磨床协作会34
县化肥厂发生火灾34
积米崖凉网山581平方米的山洞冷库建成34
全县阴雨连绵两余月,河流决口34
胶南县农业机械学校成立34
县委发出通知开展对《水浒》的评论34
138000多亩农作物受雹灾34
连降三次大雨使全县2200多万公斤瓜干霉烂变质34
胶南被列入全国300个大寨县之一34
龙泉盐场建成塑苫滩72亩34
化肥厂新上一套3000吨合成氨生产设备34
全县开展森林资源清查工作34
县委组织第一批农业学大寨工作队34
全县发救灾款2.7万余元34
1976年34
周恩来逝世后干部群众自发进行一些悼念活动34
全县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34
县革委召开全县退休老中医、中药人员经验交流会34
10级大风导致海上船翻人亡34
全省公社工业会议提出“学昌潍、赶胶南”的口号34
全县阴雨连绵导致小麦生芽霉烂35
县驻地5个生产大队的4748人转为菜农35
新建塔山、柏乡、薛家庄3处人民公社35
中国农林科学院在胶南召开会议35
县驻地万余人隆重集会沉痛悼念毛泽东35
塔山公社民兵捕获盗枪犯孙在堂35
子良山渡槽工程建成后效益甚微35
县委召开10万人大会热烈庆祝粉粹“四人帮”35
县委召开有线广播大会声讨“四人帮”的反革命罪行35
黄岛、辛安、薛家岛3处人民公社划归新成立的黄岛工委35
全省水利工程管理会议在胶南召开35
胶南县是全省农业学大寨会议参观现场35
全省针刺麻醉现场会议在胶南县召开35
全县成立6个农电站35
石油部二公司从胶南县农村招收300名工人35
全省勤工俭学会议在胶南县第十中学召开35
胶南县始建队办国助粮仓35
1977年35
县委发出《关于深入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群众运动的通知》35
县委部署深入揭批“四人帮”35
国家在县面粉加工厂投资98万元新建榨油车间35
全国供销合作社在本县召开三大区职工教育座谈会35
国务院副总理孙健来胶南县视察35
县内第二条输变电工程竣工35
县粮食局电子售粮器试制成功35
胶南县供销社出席全国财贸学大庆、学大寨会议36
全省农机供应系统学大庆、学大寨经验交流会在胶南县召开36
县委部署开展“两打”斗争36
胜水渡槽工程开工36
琅琊公社东皂户商代文化遗址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
1978年36
纤维板厂在电焊避雷针时失火36
胶县发往黄岛的一辆客车失火烧死乘客7人36
县革委部署由生产队向大队一级核算过渡试点工作36
县委召开全县科学技术先进代表会议36
在海青公社发生车祸致5人死亡36
一条抹香鲸搁浅后被制成标本陈列于青岛海产博物馆36
“琅琊鸡”被定为省地方良种鸡36
胶南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36
全省农村房屋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在胶南县召开36
糖业烟酒公司破裂的输酒管道漏掉原酒24686公斤36
胶南进行三次人工降雨36
县工商局在王戈庄公社进行工业企业登记发证工作试点36
县法院对历史申诉案件进行复查36
胶南县电影院建成36
积米崖渔港交付使用36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胶南县支行成立36
胶南县防疫站对76个单位发放“食品卫生许可证”36
全县开展沼气建设工作37
县粮食局的科研成果获省科学大会成果三等奖37
全县20个月未下透犁雨导致部分社队人畜吃水困难37
化肥厂等单位试行计时工资加奖励的计酬办法37
积米崖渔港建成一座输冰桥37
胶南县水产研究所成立37
1979年37
胶南县划归青岛市领导37
冰凌成灾导致全县1500根电话线杆折断37
胶南县开始对地、富、反、坏分子评审37
胶南县农机研究所成立37
制定执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的具体规定37
全县开展“春季造林突击周”活动37
县卫生部门对全县“赤脚医生”进行业务考核37
县公安局复查“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案件37
英国技术人员在琅琊建立石油探测无线电定位台站37
县邮电局自动电话交换机正式割接开通使用37
县工商局对个体工商户进行登记37
全县侨务工作和归侨、侨眷代表会议召开37
丁培祉在全国第一次农村房屋建设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37
泊里公社海带场渔船触礁导致12人丧生37
胶南县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37
胶南获全国鲜蛋经营先进单位称号37
县服装厂生产服装销往日、美等国和香港地区37
胶南县被省定为黄牛生产基地38
县第一纺织机械厂生产的分条整经机通过部级鉴定38
省革委副主任高启云到胶南县轻工机械厂视察38
查出氟斑牙患者2319人38
春旱严重38
铁山路、青年路(今琅琊台路)的工业污水道始建38
林业部授予胶南县“林业先进县”称号38
1980年38
渔池至灵山岛海缆通信工程竣工38
胶南县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依法进行公开审判38
共青团胶南县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王戈庄召开38
撤销县、社和生产大队贫下中农协会38
县第七届妇女代表大会在王戈庄召开38
胶南县第五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在王戈庄召开38
县委发布贯彻执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规定38
胶南县选举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38
县委根据中央指示发出追悼刘少奇的通知38
胶南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38
全县基层供销社店股站以上的负责人普遍进行民主选举38
供销系统对三类农副产品实行议购议销38
无线电厂生产的双浮动磁鼓获省优质产品称号38
中国共产党胶南县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38
由17个国家35名代表组成的代表团来胶南县水泥厂参观39
胶南县恢复国内保险业务39
胶南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撤销39
鲁胶南104号渔轮在渤海湾遇大风沉没39
胶南县考试录用科技、外语人员37名39
水电部授予小珠山水库管理所水利工程管理先进单位称号39
胶南县京剧团改为“胶南县茂腔剧团”39
美国、加拿大、日本、埃及等国的专家来胶南考察疟疾防治39
县政府发布《关于保护林木严禁乱砍滥伐的布告》39
孙家进被中央军委授予“舍已救人的好战士”荣誉称号39
县内发生农机事故最多的一年39
恢复商标注册管理工作39
县靴鞋厂生产的棉马靴获省二轻厅设计创新三等奖39
县水泥厂生产的水泥获省建材局优质产品称号39
隐珠公社农修厂生产的手推车销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39
16670余平方米的县体育场建成39
灵山卫小学教师王安华被评定为特级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39
县体委在王戈庄公社瓦屋庄前建成射击靶场9000平方米39
1981年39
撤销各公社革委会39
在全县推广和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39
县酿造厂设计安装的大型太阳能制酱设施建成投产39
胶南县落实干部政策工作基本结束39
发行国库券39
胶南县公证处开始办理公证业务40
119个生产大队更改名称40
全国人大常委委员来胶南县视察工作40
国家经委、劳动总局、总工会授予胶南县水泥厂先进称号40
县委书记迟敬德调青岛市工作40
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文件40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8位专家到胶南40
县境受台风和特大海潮袭击40
国家纺织部副部长王大成来胶南纺织机械厂视察40
县委设立统战部40
县政府发布《关于预防和消灭狂犬病的布告》40
县八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胶南县县城建设总体规划》40
县化肥厂余热发电机组开始集中供热和并网送电40
全县始行林木确权发证工作40
县委、县政府制定《胶南县多种经营十年发展规划要求》40
轻工机械厂生产的绷楦机被评为轻工部和省优质产品40
省粮食厅授予胶南“四无粮仓县”奖状40
胶南县纤维板厂生产的纤维板获奖40
县农科所“小麦千斤栽培试验规范”获省农业厅二等奖40
全县农村普遍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40
1982年40
政协山东省胶南县第一届委员会一次会议召开40
牛心山彩色电视差转台建成41
县委召开万人参加的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动员大会41
县委授予73个党支部为先进党支部41
县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加强鸟类保护管理的通知》41
《胶南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奖惩试行办法》公布实施41
县政府颁布《胶南县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41
县政府印发《胶南县城镇绿化实施细则》41
共青团胶南县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41
胶南县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办公室成立41
红石崖公社一艘木帆船被“大成”号货轮撞毁41
县造纸厂切草机摩擦失火41
胶南县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成立41
灵山岛公社的450平方米海珍品育苗室建成41
鲁胶南捕101号渔轮被江苏501号渔轮撞沉41
第三次人口普查41
县委召开全县山区工作会议41
宝山供销社上柴门市部烘烤布匹失火41
全县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结束41
胶南县第一中学教学大楼竣工41
《民事诉讼法》颁布试行41
设立县档案局41
大村供销社龙古门市部失火41
一些生产大队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1
“花生田蛴螬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成果获奖41
县邮电局市话自动交换机正式开通使用42
公布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2
恢复保险公司胶南县支公司42
淡水养殖场的尼罗罗非鱼鱼苗越冬试验成功42
胶南县检察院被评为全省检察系统先进单位42
县直机关有57个单位建立并实行岗位责任制42
县造纸厂建成两套白水回收处理池42
纤维板厂废水循环系统建成42
胶南县东楼小学被共青团中央少年部等部门评为先进单位42
1983年42
县政府设立税务局42
县建筑公司第二施工队在青岛施工时井架倒塌致人死亡42
“地瓜高产需肥规律”获省科委技术改进二等奖42
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42
县政府决定从1月起全县中小学民办教师实行工资制42
胶南县博物馆建立42
县水产研究所的罗非鱼海水驯化及越冬试验成功42
海崖公社修路工程中巨石滑坡砸死4人42
县委发出《深入开展向张海迪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42
贡口盐业专用码头建成投产42
县化工厂盐酸工段改造工程竣工42
供销社由全民所有制改为集体所有制42
邮电部副部长朱高峰视察胶南邮电局43
青岛第三铸造机械厂的抛丸清理滚筒获省优质产品称号43
“土壤微量元素分布及微肥增产效果”获省科研成果二等奖43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钱信忠来胶南视察计划生育工作43
全县开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斗争43
国家纺织工业部副部长王瑞亭来县纺织机械厂视察43
选举产生胶南县个体劳动者协会委员会43
县改革用工制度43
斋堂岛海底输水管道工程完工43
胶南县有2人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43
晶体元件厂生产的宝石轴承获省优质产品称号43
黄海海藻工业公司生产的“明月”牌碘获国家银质奖43
县食品公司瘦肉型猪选育试验成功43
“花生低产变中产技术开发试验”获省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43
1984年43
省畜牧工作现场会在胶南县召开43
公安机关给188名地、富、反、坏分子摘帽43
原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43
省政府批准胶南县共建立16个乡、8个镇43
胶南县获卫生部疟疾防治先进单位称号43
全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结束43
省供销社授予胶南县供销社“先进县联社”称号43
县委书记丁培祉调崂山县工作43
全县开展新兵役法宣传教育工作44
县委、县政府召开胶南县第一次台属代表会议44
《建筑安装工程招标投标试行办法》公布实施44
县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召开会议44
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44
公布“齐长城遗址”为第二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
全县有1013人办理工人转干部的手续44
胶南县进行机构改革44
确定县委序列工作部门44
确定县政府序列工作部门44
县委、县政府为1962年由公办转民办的教师落实政策44
县农业局公布一级农民技术员44
中共胶南县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44
胶南县被定为全国奶山羊生产基地县44
中国工商银行胶南县支行成立44
县交通局交通队成立44
县农牧局的“中华猕猴桃引种及繁育研究”获省三等奖45
县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次会议45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胶南县45
胶南县改革乡(镇)中小学干部管理制度45
县在农村进行土地定级发证工作45
简化归并企业工人工资标准45
胶南县人民医院王戈庄分院改建为胶南县中医院45
全国第二次农村教育研究座谈会在胶南县召开45
对建国前的农村老党员、老干部给予生活补贴45
将全县8518名亦工亦农工、临时工转为农民合同制工人45
全县有16处乡镇建立文化中心站45
为1964年至1966年动员下乡城镇居民办理农转非手续45
全县24处乡镇党政群机关选聘合同制干部148名45
为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全县集资234.39万元45
县纺织机械厂研制的梳毛机获省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45
县农业局“花生大面积增产技术开发试验”获省三等奖45
1985年45
胶南县知识分子代表会议召开45
共青团胶南县第十一次团代会召开45
县水产研究所网箱养殖黑鲷试验成功45
胶南县农业广播学校被中央农业广播学校省分校表彰45
胶南表彰专业户、重点户、经济联合体45
县开始对县、乡(镇)办的190个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普查46
县内第一台微型电子计算机在统计局投入使用46
胶南县第八届妇女代表大会召开46
县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选举战德俊为胶南县县长46
胶南县第六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46
胶南县被农牧渔业部定为果树良种苗木基地县46
胶南百货大楼开始营业46
柏乡建筑公司在青岛施工中井架倒塌46
胶南县首批整党开始46
县委、县政府召开党史、县志资料征集座谈会46
胶南县红十字会发出援助非洲旱灾难民的募捐呼吁46
胶南县城镇首届幼儿体育运动会举行46
县九届人大常委会通过《胶南县城镇建设管理办法》46
县环保局对水库、河流的水质进行全面调查46
大珠山乡的前小口子等村共6246人转为非农业人口46
胶南县首次城镇房屋普查工作开始46
县境遭受9号强台风和暴风雨袭击46
胶南成立庆祝教师节筹备领导小组46
刘伟在省“振兴杯”射击比赛中获冠军46
县委、县政府在人民会堂举行庆祝第一个教师节大会46
《胶南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暂行办法》公布实施47
县对1957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部分干部职工发给补助费47
设立联合信访办公室、侨务办公室47
县粮油加工厂同新加坡百龄麦有限公司合资建面粉厂47
县烟草公司加挂烟草专卖局牌子47
灵山岛至积米崖“灵山”号客轮通航47
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47
吉利河大桥举行通车典礼47
国家机关、事业、企业单位进行工资改革47
粮食由统购改为定购47
胶南县及灵山卫等5个乡镇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47
1986年47
琅琊台刻石复制品由中国历史博物馆运回后置于县博物馆47
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到胶南县第一农业技术中学视察工作47
省委副书记陆懋曾、副省长马长贵分别到胶南农技一中视察47
胶南县沿海乡镇遭受8级以上大风袭击47
县人民武装部改归地方建制47
县玻璃厂民兵王团元奋力抢救6名被河水卷入激流的妇女47
琅琊乡、大珠山乡分别改为琅琊镇、大珠山镇47
县人民银行与工商银行分设47
全县普降大到暴雨,并伴有8级以上大风47
全国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在胶南县召开48
胶南县技工学校建立48
胶南县人民广播站改建为胶南县人民广播电台48
省第三次海岛工作座谈会在胶南县召开48
胶南县第一座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建成48
各乡镇设立纪律检查委员会48
胶南县乡镇级财政建立48
县第三纺织机械厂研制的羊绒分梳联合机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48
县贡口造船厂发明的手压气动号笛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48
县卫生防疫站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48
1987年48
县广播电台的录音访问记获全国优秀广播节目特等奖48
胶南县人民医院外科首例断指再植手术成功48
县政协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48
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48
中共胶南县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48
县法院被省高级法院荣记集体二等功48
县政府和陕西省眉县政府签署经济技术协作意向书48
胶南县广泛开展为残疾人募捐活动49
县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签署联合调查开发协议49
胶南县与北京宣武区达成友好县区协议49
县政府设立土地管理局49
胶南县横河乡、柏乡分别更名为藏南乡、胶河乡49
胶南县复征车船使用税,开征房产税49
双珠公园开始筹建49
中国民主同盟胶南县支部委员会成立49
高峪至灵山岛的10千伏海底电缆敷设工程竣工49
县第一批企业承包经营合同举行签订仪式49
胶南县在青岛栈桥回澜阁举办年画专题展览49
县广播局建成高86米的广播电视发射塔49
胶南县被列为全国12个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试点县之一49
设立监察局和体制改革委员会49
胶南成为全省4个超万台农用拖拉机县之一49
1988年50
1月50
胶南实行“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的财政体制50
胶南纺织机械厂生产的梳棉机通过省纺织机械公司鉴定50
公路站等单位试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聘任制50
胶南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50
县武装部被省政府、省军区表彰50
红石崖镇郝家11名村民落水50
共青团胶南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50
胶南第一毛纺厂和胶南标准件厂均在红石崖镇建成投产50
2月50
县科委和中科院海洋所共同完成的课题通过省级技术鉴定50
胶南纺织机械厂、海藻工业公司晋升为省级先进企业50
3月50
大场镇马家滩、胶南镇李家石桥被省政府表彰50
县、乡镇传真通信全部开通51
胶南县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成立51
中共胶南县委企业政治部撤销51
胶南县被青岛市总工会授予双增双节成绩显著单位称号51
胶南县被国务院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51
胶南县振兴中医大会召开51
胶南县被命名为“青岛市文明建设先进县”51
县林业科学研究所、县水产科学研究所升格51
胶南县标准计量管理所升格为局级事业单位51
县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开考选7名工作人员51
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吕枫来胶南县检查指导工作51
胶南县武装部被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表彰51
张彩花被青岛市政府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51
4月51
陈汝学被省总工会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章51
县政协第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51
胶南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51
胶南县被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无鼠害县”51
胶南县老年人学校成立51
县教育局被省政府授予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先进单位称号51
胶南有9名运动员代表青岛市参加省第十四届运动会52
国家档案局常务副局长冯子直视察县档案馆并题词52
《关于放活科研机构、放活科技人员的若干规定》52
胶南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52
琅琊台白酒荣获山东“十佳白酒”称号52
陈汝学等九人获“青岛市劳动模范”称号52
胶南县列为国家扇贝养殖基地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52
全县24处乡镇相继成立教育委员会52
全县开展颁发居民身份证工作52
胶南县“打击假冒骗”专项斗争全面展开52
王丰业采制的《潘乡长播火记》获省优秀广播节目二等奖52
县丝绸公司由事业单位改为企业单位52
5月52
大珠山镇高峪的一艘6.5马力渔船遇大风翻船52
县政府划定总面积50平方公里的综合开发范围52
胶南县首届青年电影艺术节开幕52
胶南联营地毯总厂、胶南联营地毯一厂正式投产52
县政府颁布《关于招聘人才引进技术的暂行规定》52
县人事局等单位在青岛举行县乡镇企业招聘人才洽谈会52
胶南县与江苏省南通县结成友好县52
胶南五交化商场大楼动工53
204国道王台至小并段拓宽工程竣工53
全国小城镇住房改革研讨会在胶南召开53
6月53
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53
县第十四届烈军属、荣誉复员退伍转业军人先进个人会议53
县化肥厂3000千瓦抽凝式发电机组一次并网发电成功53
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李凤楼视察胶南县档案馆并题词53
县化肥厂煤灰污染县城53
省委书记梁步庭、副省长谭庆琏到轻工机械厂视察53
逄本伟的年画作品《除夕夜》被中国美术馆收藏53
县政府公布《关于提高民办教师待遇的意见》53
胶南承担的第十一届亚运会运动场地的草坪建造工程开工53
县职业中专被国家教委命名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校”53
《胶南县地图》印行8000张53
省五金交电化工商品定货会在胶南县召开53
市美等乡镇的40多个山区村发生严重的苯蝗虫灾53
海藻公司被农牧渔业部授予设备管理优秀单位称号54
胶南二中被团中央等单位表彰54
7月54
成立胶南县市容整顿管理委员会54
大珠山镇顾家崖头、海崖两村的海边草场出现蝗情54
胶南县农业机械管理总站更名为胶南县农业机械管理局54
县委、县政府公布第一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54
县造纸厂发生厂房房顶坍塌事故54
胶南县第三届业余歌手大奖赛在人民会堂举行54
全县县属企业承包工作基本结束54
胶南县计划免疫工作受到省政府表彰54
全国小学语文教研会理事长袁微子来胶南县指导工作54
8月54
胶南县药材公司更名为青岛市胶南医药公司54
县药品检验所被卫生部表彰54
县劳动局举办胶南县第二届劳务市场54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雷健参观县博物馆54
举办“胶南县红领巾三百里沿海求知行”夏令营55
中国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对六汪镇出土的铜镦进行鉴定55
胶南师范学校正式纳入国家计划55
县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辑的《旧志资料汇编》印行55
《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胶南实行划片招生的做法55
杨文德的年画作品《海底世界》参加全国第四届年画展览55
青岛黄海食品厂生产的双珠牌蜜三刀被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55
青岛黄海海藻工业公司被农牧渔业部评为节能先进集体55
9月55
胶南获农业部颁发的“1988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55
县政府行文公布胶河乡前家空村更名为丰美庄55
胶南县会计师事务所成立55
胶南县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升格为副局级事业单位55
胶南县校办企业公司成立55
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李锐游览琅琊台55
6处乡镇遭受特大冰雹和狂风暴雨袭击55
胶南县联营地毯厂被评为轻工部出口创汇先进企业55
胶南县科技辅导员协会成立56
商业系统12家企业全部实行承包经营56
胶南首次引进“结晶天花粉蛋白无痛流产”技术获得成功56
《养猪也是条致富路》获省地方台站优秀广播节目二等奖56
李廷玺随同化工部装备总公司组织的考察团赴泰国进行考察56
10月56
胶南在全县范围内开征印花税56
胶南县广播电视局在院内设置电视发射台开通使用56
胶南县举行首届中小学生艺术节56
青岛泽青实业有限公司合同签字仪式在县政府招待所举行56
胶南县首届舞蹈比赛在人民会堂举行56
民主德国卫生部卫生司来胶南考察农村卫生防疫情况56
胶南县城被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卫生县城”56
胶南县召开首次老人节庆祝大会56
胶南引进意大生产线制造的工艺大理石通过省级产品鉴定56
中共胶南县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56
日本关西电视台在胶南拍摄《徐福村纪行——秦皇一个梦》56
县委号召在全县广泛开展形势教育活动57
胶南镇合成材料厂赵国先研制的新型氰塑板获国家专利57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胶南县组织史资料》(1927—1987)印行57
胶南籍运动员在全国首届城市运动会上获得金牌57
胶南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被国家计生委授予称号57
A190A双联梳棉机通过专家鉴定57
青岛黄海海藻工业公司获农业部全面质量管理奖57
中央农业广播学校胶南分校被农业部评为先进集体57
胶南县土肥站获省农科院协作奖57
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建成良种鸡场57
11月57
胶南县确定不同范围土地的纳税标准57
胶南县种子站获青岛市科委奖57
胶南被评为全省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57
政法、工商、税务部门和银行、保险系统考录干部46人57
空调准低温储粮技术项目省粮食局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57
胶南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勤工检学先进集体”57
青岛第三铸造机械厂生产的抛丸清洗滚筒被评为省优质产品58
青岛第一酿酒厂等晋升为省级先进企业58
12月58
中共胶南县委书记张旭升调任中共青岛市委秘书长58
胶南县的市内电话局号由“26”改为“66”58
青岛多得利香精香料有限公司成立58
胶南县人民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记集体一等功58
在中国食品博览会白酒类评比中琅琊台白酒获奖58
崔兆启、刘桂平被省政府命名为“优秀农民企业家”58
明月牌甘露醇被农业部评为优质产品58
苗深义获省科委褐藻胶推广应用三等奖58
青岛胶南轻工机械厂产品获轻工业部技术进步三等奖58
青岛隐珠车辆厂生产的手推车被农业部评为优质产品58
青岛胶南第四纺织机械厂产品被省经委评为优质产品58
获1988年第37届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银牌奖58
史本茂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系统成人教育先进工作者58
青岛胶南轻工机械厂的产品被轻工业部评为优质产品58
是年58
“铸造胶研制及应用研究”项目获奖58
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58
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9
在胶南县进行大学本科招生计划分配到县的试点工作59
胶南县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59
1989年60
1月60
胶南县政府决定开放粮油市场60
胶南县外贸综合公司更名为青岛市胶南进出口公司60
任命王寿志为副县长,代理县长60
胶南县被文化部社文局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60
国家监察部副部长何勇来胶南检查指导工作60
全县三级干部会议召开60
“新下庄”单独立村60
胶南县与青岛市市话并网工程竣工60
灵山卫镇每年为美方加工5000吨铅废料60
2月60
600多名村民涌入名胜古迹琅琊台哄抢山林60
胶南县组团参加在青岛举行的省第六届对外贸易洽谈会61
县和基层女工委员会建立61
3月61
县工艺品厂开发的“波浪绣”获国家专利局外观设计专利61
副省长马世忠来胶南检查工作61
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向胶南县人民法院学习的决定》61
省盐业养殖工作会议在胶南召开61
政协第三届胶南县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61
胶南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61
胶南县委党史办公室编印《光辉的里程》出版61
胶南县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等升格为副局级事业单位61
县人大常委会
热门推荐
- 2530236.html
- 1465216.html
- 2962006.html
- 177452.html
- 1296073.html
- 2013685.html
- 98290.html
- 2102239.html
- 3048623.html
- 3027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08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1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94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52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62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56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54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96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97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5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