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综合科学课程与分科科学课程的比较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健智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80041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36页
- 文件大小:92MB
- 文件页数:254页
- 主题词: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综合科学课程与分科科学课程的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问题的提出1
1.1.1 趋势:从分科科学课程到综合科学课程1
1.1.2 现状:综合与分科科学课程并存与争论4
1.1.3 问题:科学课程应该综合还是分科6
1.1.4 相关研究状况7
1.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7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7
1.2.2 主要研究方法8
1.2.3 研究框架9
1.3 研究的意义11
2 文献综述12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12
2.1.1 综合12
2.1.2 科学综合12
2.1.3 分科科学课程13
2.1.4 综合科学课程14
2.1.5 课程综合化15
2.1.6 课程实施15
2.2 综合科学课程的理论基础16
2.2.1 综合科学课程的科学哲学基础16
2.2.2 综合科学课程的科学学基础20
2.2.3 综合科学课程的心理学基础23
2.2.4 小结:科学课程从分科走向综合25
2.3 综合与分科科学课程的价值分析27
2.3.1 综合与分科科学课程存在的依据和价值27
2.3.2 综合与分科科学课程的价值差异性28
2.3.3 综合与分科科学课程价值的实证性比较29
2.3.4 小结:综合与分科科学课程价值互补32
2.4 科学本质教育:科学课程的共识32
2.4.1 科学本质教育的提出33
2.4.2 科学本质的界定的基本共识35
2.4.3 科学本质教育的可能性37
2.4.4 科学的本质特征的两面性38
2.4.5 学生对科学本质认识的年龄阶段性40
2.4.6 科学本质教育的年龄阶段性42
2.4.7 科学的本质的维度44
2.4.8 科学的本质的构成因素45
3 科学和物理课程的内容标准之文本比较50
3.1 总体结构的比较51
3.2 科学探究的比较52
3.2.1 科学探究总体陈述的比较52
3.2.2 科学探究过程基本要素的比较53
3.2.3 科学探究过程达成目标的比较56
3.2.4 关于科学探究的建议61
3.3 物理知识与技能之比较62
3.3.1 物理知识与技能的知识点统计63
3.3.2 标准明确要求的物理知识点的数量66
3.3.3 标准明确要求的物理知识点的难度66
3.3.4 物理知识点的系统性67
3.3.5 结论69
4 物理学科内容掌握情况的实证研究70
4.1 目的70
4.2 方法71
4.2.1 材料71
4.2.2 被试71
4.2.3 程序72
4.3 测试结果与分析72
4.3.1 物理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72
4.3.2 物理实验与探究掌握程度的差异77
4.4 结论及其验证与讨论78
4.4.1 综合实验区学生对物理学科内容的掌握程度极其显著地低于分科试验区78
4.4.2 综合与分科实验区学生的物理实验与探究能力都较低80
4.4.3 如果排除物理知识对探究过程的影响,综合与分科实验区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程度无明显差异81
4.5 研究的启示82
5 综合科学内容掌握情况的实证研究83
5.1 目的83
5.2 方法83
5.2.1 材料83
5.2.2 被试85
5.2.3 程序85
5.3 测试结果与分析85
5.3.1 综合科学内容掌握程度的差异85
5.3.2 分科科学内容掌握程度的差异87
5.3.3 科学探究内容掌握程度的差异89
5.4 研究结论及其证实90
5.5 研究的启示或建议92
6 科学的本质的理解之调查研究93
6.1 引言93
6.2 目的94
6.3 方法94
6.3.1 被试94
6.3.2 材料94
6.3.3 程序97
6.4 科学知识的本质之理解的差异98
6.5 科学探索的本质之理解的差异101
6.6 科学事业的本质之理解的差异105
6.7 进一步讨论及结论110
6.8 启示与建议112
7 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118
7.1 引言118
7.2 目的121
7.3 方法121
7.3.1 被试121
7.3.2 材料122
7.3.3 程序124
7.4 基本科学知识水平的差异125
7.4.1 基本科学术语了解程度的差异125
7.4.2 基本科学观点了解程度的差异132
7.4.3 小结138
7.5 基本科学方法了解程度的差异139
7.6 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了解程度的差异142
7.7 比较结论145
8 总的分析、结论和建议148
8.1 总的结论148
8.1.1 关于学科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的差异149
8.1.2 关于综合科学内容掌握程度的差异150
8.1.3 关于科学探究的掌握程度的差异152
8.1.4 关于科学的本质的理解程度之差异153
8.1.5 关于科学素养的程度的差异155
8.2 总结论的讨论:原因探析156
8.3 课程实施的分析与建议167
8.3.1 提升在职科学教师的专业知识167
8.3.2 多管齐下提高科学课教学效果175
8.3.3 高师院校有必要培养科学教师180
8.3.4 重视并加强科学探究教学181
8.3.5 科学史教学和STS教育:教材修改的方向184
参考文献189
附录203
后记235
热门推荐
- 1518731.html
- 1913031.html
- 3050716.html
- 501174.html
- 2148711.html
- 1796125.html
- 1355408.html
- 485983.html
- 2890576.html
- 13386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79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88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33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79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16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00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10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44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52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