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与对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与对策
  • 日本电力系统稳定性专门委员会编;蒋建民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 ISBN:7120023012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3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与对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稳定性分析方法1

第一章 同步不稳定现象的分类与分析方面的主要问题1

第一节 同步不稳定现象与系统干扰1

第二节 影响各时域不稳定现象的诸要素2

第三节 分析方面的主要问题3

第二章 稳定性分析方法的现状与问题4

第一节 分析方法的分类与比较4

第二节 实际系统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比较以及二者不一致的主要原因7

第三节 要求的计算功能22

第一节 模型25

第三章 稳定性的分析方法25

第二节 电力系统的等值分析模型30

第三节 稳定性的分析方法36

第四节 直接法的计算误差43

附录1-1派克基本方程式和发电机模型46

第四章 微小扰动下的稳定性52

第一节 概要52

第二节 分析的系统和实测结果53

第三节 被分析的系统的几种工况54

第四节 分析结果与实测的对比57

第五节 各种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58

第六节 注意事项68

附录1-2用于微小扰动下稳定性分析的诸参数69

第五章 中间时域稳定性之灵敏度分析82

第一节 基本模型的设定82

第二节 系统等值效果86

第三节 负荷特性的影响105

第四节 控制系统的效果108

第五节 发电机的表示方法110

附录1-3用于中间时域稳定性的灵敏度分析的控制系统方块图111

第一节 实测试验的概要情况112

第二节 袖浦火电厂3号机调速器的2/4试验112

第六章 中间时域稳定性的实测结果与分析结果的对比112

第三节 美浜电厂3号机调速器3/4试验123

第四节 对比结果之分析144

第七章 稳定性分析的准则和建议146

第一节 稳定性分析的基本考虑方法146

第二节 稳定性分析方法必须具备的条件146

第三节 暂态时域的稳定性分析146

第四节 中间时域的稳定性分析147

第五节 静态时域的稳定性分析148

第六节 计算结果的评价149

第七节 今后稳定性分析之课题150

第一章 前言151

第二篇 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与对策151

第二章 各电力系统采用的提高稳定性的对策和稳定方面的问题152

第一节 各电力公司在稳定性方面所考虑的故障条件153

第二节 在系统侧采取的提高稳定性的措施156

第三节 各电力系统在稳定方面所面临的问题156

第三章 预计可能产生稳定性问题的系统和根据模型系统所做的研究165

第四章 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系统166

第一节 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系统所存在的若干本质性问题166

第二节 模型系统的构成和研究的目的166

第三节 应当采取的稳定对策及其效果167

第四节 情况变化之研讨175

第五节 结论178

附录2-1研究情况的初始条件186

第五章 抽水蓄能系统188

第一节 抽水蓄能系统存在的本质性问题188

第二节 模型系统的构成及研究的目的188

第三节 应当采取的稳定对策及其效果189

第四节 结论194

第六章 远距离串联连接系统196

第一节 远距离串联连接系统存在的本质性问题196

第二节 模型系统的构成及研究的目的196

第三节 应当采用的稳定措施及其效果200

第四节 结论205

第七章 环状系统208

第一节 环状系统的本质性问题208

第二节 模型系统的构成和研究的目的208

第三节 环状系统稳定性的研究209

第四节 环状系统的稳定对策及其效果214

第五节 结论227

附录2-2计算中使用的发电机参数和控制系统方块图228

第三篇 提高系统稳定性的对策233

第一章 前言233

第二节 各种稳定措施的优点、注意事项和开发状况234

第一节 提高稳定性的原理和目的234

第二章 调查结果概要234

第三节 提高暂态稳定性效果的比较236

第四节 经济性比较241

第三章 提高稳定性的对策243

第一节 串联电容器方式243

第二节 制动电阻方式260

第三节 快速励磁控制方式277

第四节 快速汽门控制方式298

第五节 快速遮断方式308

第六节 中间调相设备方式3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