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航空制造工程手册 飞机装配【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航空制造工程手册 飞机装配
  • 《航空制造工程手册》总编委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80243650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431页
  • 文件大小:173MB
  • 文件页数:1459页
  • 主题词:航空工程-制造-手册;飞机-装配(机械)-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航空制造工程手册 飞机装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飞机装配3

第1章 飞机装配与装配准确度要求3

1.1 飞机结构工艺划分原则3

1.1.1 飞机分离面3

1.1.2 工艺分离面的选取原则5

1.1.3 飞机装配件的分类6

1.2 现代飞机装配技术6

1.2.1 现代飞机装配技术特征6

1.2.2 并行设计中的装配工艺工作10

1.2.3 工艺装备作用及选取原则11

1.3 装配准确度技术要求12

1.3.1 装配准确度内容12

1.3.2 气动外缘公差13

1.3.3 部件相对位置公差19

1.3.4 重量偏差24

第2章 飞机制造的互换协调与协调准确度26

2.1 互换与协调26

2.1.1 互换性、协调性及其相互关系26

2.1.2 互换性分类及其含义26

2.1.3 互换性内容27

2.1.4 协调过程28

2.1.5 互换性工作的内容28

2.2 互换协调方法29

2.2.1 互换协调方法分类29

2.2.2 互换协调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30

2.2.3 一般协调过程31

2.2.4 互换协调方法的典型实例33

2.3 互换协调图表38

2.3.1 互换协调图表的分类38

2.3.2 互换协调图表的组成部分38

2.3.3 互换协调图表的设计39

2.3.4 互换协调图表程序图的绘制方法40

2.3.5 图面符号及标记42

2.3.6 互换协调图表设计示例43

2.4 互换与替换检查46

2.4.1 互换与替换项目的确定46

2.4.2 互换与替换检查技术条件的编制47

2.4.3 互换与替换检查的分类及内容48

2.4.4 互换与替换检查方法及选择依据49

2.4.5 互换与替换检查应具备的条件50

2.4.6 互换与替换检查程序50

2.4.7 互换与替换工作的组织管理51

2.4.8 互换与替换检查的总结报告52

2.5 飞机制造协调准确度计算52

2.5.1 常用符号52

2.5.2 常用的工艺公差分配53

2.6 飞机装配误差累积分析与容差优化方法60

2.6.1 公差、容差和装配容差的概念60

2.6.2 传统飞机容差设计过程61

2.6.3 数字化条件下装配容差设计62

第3章 飞机装配仿真64

3.1 装配仿真内涵与意义64

3.1.1 装配仿真64

3.1.2 装配仿真与数字化预装配关系64

3.1.3 装配仿真的作用66

3.2 装配仿真工艺方案定制66

3.2.1 工厂布局67

3.2.2 工作载荷平衡67

3.3 装配过程仿真68

3.3.1 装配仿真数据准备68

3.3.2 装配仿真工艺流程设计72

3.3.3 装配路径编辑76

3.3.4 装配仿真干涉分析与优化82

3.3.5 装配仿真工艺流程的修饰84

3.4 装配仿真资源模型库89

3.4.1 装配仿真资源模型库的建立89

3.4.2 装配仿真资源库的构建91

3.5 人机工程应用92

3.5.1 人机工程仿真92

3.5.2 人机仿真可实现功能93

3.5.3 人体建模93

3.5.4 行为分析94

3.5.5 视野分析95

3.5.6 姿态分析95

第2篇 飞机部件装配103

第4章 部件装配工艺设计103

4.1 部件装配工艺设计的内容和工作程序103

4.1.1 部件装配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103

4.1.2 部件装配工艺设计的主要工艺文件104

4.1.3 部件装配工艺设计考虑的主要问题107

4.1.4 部件装配工艺设计的工作程序108

4.2 装配协调方案的制定110

4.2.1 装配协调方案的制定依据110

4.2.2 装配协调方案的内容111

4.2.3 装配协调方案制定的原则和步骤113

4.3 装配单元的装配顺序114

4.3.1 装配顺序图表的设计及典型实例115

4.3.2 数字化装配顺序规划和典型实例116

4.4 装配工艺基准的选择119

4.4.1 装配工艺基准的分类119

4.4.2 一般装配工艺基准的选择依据120

4.4.3 一般装配工艺基准的选择原则122

4.4.4 装配基准的传递122

4.4.5 不同装配基准的外形误差计算122

4.4.6 混合基准K孔的选择与传递124

4.5 定位方法的选择125

4.5.1 定位方法的分类及特点125

4.5.2 划线定位法125

4.5.3 基准件定位法126

4.5.4 装配孔定位法127

4.5.5 装配型架定位法130

4.6 零件、组件、部件工艺状态的确定136

4.6.1 指令性状态表的编制136

4.6.2 交接状态表的编制138

4.6.3 工艺余量的确定138

4.6.4 导孔的确定142

4.7 补偿方法及其应用144

4.7.1 补偿方法的分类、形式、特点及实例144

4.7.2 合理使用设计补偿改善装配工艺性147

4.8 典型组件、部件装配协调方案设计149

4.8.1 平面类组件149

4.8.2 单曲度壁板151

4.8.3 双曲度壁板156

4.8.4 曲面立体组件158

4.8.5 翼面前缘类组件163

4.8.6 翼面后部类组件167

4.8.7 活动面类分部件175

4.8.8 门、盖类组件179

4.8.9 翼面类部件、段件184

4.8.10 机身类部件、分部件190

4.8.11 部件、组件精加工195

4.9 部件装配工艺布置设计204

4.9.1 工艺布置的工作内容204

4.9.2 工艺布置的原则205

4.9.3 工艺布置考虑的主要因素206

4.9.4 工艺布置的工作程序206

第5章 铆接技术209

5.1 铆钉209

5.1.1 普通铆钉209

5.1.2 环槽铆钉212

5.1.3 高抗剪铆钉215

5.1.4 螺纹空心铆钉218

5.1.5 拉丝型抽芯铆钉219

5.1.6 无头铆钉221

5.1.7 钛合金铆钉222

5.1.8 冠头铆钉(推荐)223

5.2 铆接种类及其特点224

5.3 普通铆接227

5.3.1 普通铆接过程227

5.3.2 零件的夹紧与铆钉孔位的确定228

5.3.3 制孔229

5.3.4 制窝232

5.3.5 施铆239

5.3.6 铆接顺序245

5.3.7 铆接缺陷及其排除方法246

5.3.8 铆钉的分解、更换和加大247

5.3.9 防腐处理248

5.4 密封铆接248

5.4.1 密封铆接的工艺过程和施工环境249

5.4.2 预装配、制孔和制窝250

5.4.3 分解、清洗和涂覆密封剂250

5.4.4 施铆251

5.5 干涉配合铆接252

5.5.1 干涉配合的意义252

5.5.2 干涉配合铆接的种类及其特点254

5.5.3 夹紧和确定孔位255

5.5.4 制孔255

5.5.5 锪窝257

5.5.6 施铆与铣平258

5.6 特种铆接265

5.6.1 几种特种铆接的特点及典型工艺过程265

5.6.2 环槽铆钉铆接267

5.6.3 螺纹抽芯高抗剪铆钉铆接271

5.6.4 镦铆型高抗剪铆钉铆接275

5.6.5 螺纹空心铆钉铆接279

5.6.6 拉丝型抽芯铆钉铆接281

5.6.7 鼓包型抽芯铆钉铆接286

5.6.8 TB2-1钛合金铆钉铆接286

5.7 自动钻铆289

5.8 电磁铆接294

第6章 螺纹连接技术299

6.1 螺纹连接常用标准和紧固件299

6.1.1 常用螺纹种类299

6.1.2 航标紧固件材料代号301

6.1.3 螺栓、螺钉长度一般递差及公差302

6.1.4 螺纹零件的标记303

6.1.5 十字槽形式和尺寸304

6.1.6 常用螺纹紧固件表面处理305

6.1.7 常用螺栓、螺钉、螺柱、螺母、垫圈的形式和特点306

6.1.8 螺栓307

6.1.9 螺钉314

6.1.10 螺柱316

6.1.11 螺套318

6.1.12 螺母323

6.1.13 垫圈327

6.1.14 开口销332

6.2 螺纹连接的形式及典型工艺过程332

6.3 零件的夹紧与孔位的确定337

6.3.1 零件的夹紧337

6.3.2 孔位的技术要求338

6.3.3 确定孔位的方法338

6.4 制孔339

6.4.1 孔的技术要求339

6.4.2 孔加工方法的选择345

6.4.3 切削用量的选择347

6.4.4 孔冷挤压量349

6.4.5 孔加工工艺方法352

6.4.6 孔加工的冷却与润滑363

6.5 制窝和倒角(倒圆)364

6.5.1 制窝364

6.5.2 倒角与倒圆367

6.6 安装375

6.6.1 技术要求375

6.6.2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383

6.6.3 螺栓安装工艺方法384

6.6.4 高锁螺栓安装工艺方法387

6.6.5 锥形螺栓安装工艺方法388

6.6.6 基体零件上制普通螺纹孔的紧固件安装工艺方法388

6.6.7 自攻螺套安装工艺方法389

6.6.8 自攻螺钉安装工艺方法390

6.7 螺纹连接定力390

6.7.1 定力技术要求391

6.7.2 定力拧紧方法395

6.7.3 定力器具的选择395

6.7.4 定力扳手定力扭矩指示值的确定方法398

6.7.5 定力扳手的使用400

6.7.6 影响定力扳手测量准确度的因素401

6.8 防松402

6.8.1 螺纹连接防松方法的类型402

6.8.2 螺纹连接防松工艺要点417

6.8.3 各种防松形式的防松性能比较419

6.9 防腐蚀和安装标记420

6.10 分解与加大处理421

第7章 密封技术423

7.1 密封形式423

7.1.1 基本密封形式423

7.1.2 密封形式的尺寸、形状及要求424

7.1.3 气密座舱结构典型密封形式428

7.1.4 整体油箱结构典型密封形式430

7.1.5 密封元件434

7.2 密封剂437

7.2.1 概述437

7.2.2 密封剂的分类和牌号437

7.2.3 工艺性能446

7.2.4 混炼与配制446

7.2.5 冷藏和解冻449

7.2.6 施工条件和硫化450

7.2.7 密封剂的使用要求452

7.3 密封剂的涂覆工艺454

7.3.1 涂覆方法分类和涂覆工作程序454

7.3.2 密封剂涂覆表面的清洗456

7.3.3 密封剂的涂覆方法457

7.3.4 密封剂的硫化和保护461

7.3.5 密封施工技术安全462

7.4 密封试验462

7.5 密封结构渗漏的排除462

7.5.1 渗漏途径和原因463

7.5.2 渗漏排除方法463

7.5.3 脱胶剂466

第8章 铆接、螺接、密封、测量的工具和设备467

8.1 制孔的工具和设备467

8.1.1 风钻467

8.1.2 制孔刀具484

8.1.3 挤压强化的工具和设备497

8.1.4 喷丸强化的工具和设备502

8.1.5 拉铰设备503

8.2 制窝工具504

8.2.1 锪窝工具504

8.2.2 冷压窝工具511

8.3 施铆工具和设备516

8.3.1 铆枪516

8.3.2 冲头519

8.3.3 顶把524

8.3.4 手用压铆钳528

8.3.5 特种铆接工具528

8.3.6 铆接设备536

8.3.7 自动钻铆机545

8.4 螺栓拧紧工具550

8.4.1 手动拧紧工具550

8.4.2 定力扳手及其校正器具554

8.4.3 螺柱安装工具556

8.4.4 高锁螺栓安装工具558

8.4.5 钢丝螺套安装工具560

8.4.6 风动拧紧工具562

8.5 密封工具和炼胶设备565

8.5.1 注胶枪565

8.5.2 刮刀、刮板及穿针566

8.5.3 沟槽密封用工具567

8.5.4 螺旋压胶工具567

8.5.5 常用的炼胶设备568

8.5.6 国外的部分炼胶机569

8.6 其他工具569

8.6.1 接风嘴和快换接头569

8.6.2 平衡器570

8.6.3 垂直套571

8.6.4 引孔器572

8.6.5 铆钉冲572

8.6.6 定位销及定位销钳573

8.6.7 工艺螺钉577

8.6.8 铜锤和铝锤577

8.6.9 去毛刺工具578

8.7 测量工具582

8.7.1 量规582

8.7.2 塞尺584

8.7.3 夹层厚度测量尺585

8.7.4 半径样板586

第3篇 飞机总装配与调试589

第9章 总装配工艺流程设计589

9.1 飞机总装配的内容和特点589

9.1.1 内容589

9.1.2 特点590

9.1.3 总装配工艺流程设计591

9.2 总装配生产线的工艺布置594

9.2.1 总装配厂房设施的规划594

9.2.2 装配作业区的工艺布置596

9.2.3 飞机总装配工艺布置实例598

9.3 在飞机总装配中的计划评审技术603

9.3.1 在总装配生产中的计划评审技术603

9.3.2 总装配生产计划网络图实例605

第10章 部件对接610

10.1 对接形式及特点610

10.1.1 对接形式610

10.1.2 各种对接形式的工艺特点616

10.2 对接状态的确定618

10.2.1 确定对接状态的因素618

10.2.2 对接状态的内容618

10.3 对接方案制定619

10.3.1 对接方案的主要内容619

10.3.2 对接操作625

第11章 管路系统安装626

11.1 管路系统的分类及标识626

11.1.1 管路系统分类626

11.1.2 导管识别标记626

11.1.3 导管材料628

11.2 管路接头分类与连接要求629

11.2.1 扩口管接头的连接629

11.2.2 无扩口管接头的连接631

11.2.3 带法兰盘的导管连接633

11.2.4 导管的快卸卡箍连接634

11.2.5 带扩口接头和球形接头的导管连接634

11.2.6 导管的柔性连接635

11.2.7 收压型套管接头的连接637

11.2.8 现场焊接导管的连接641

11.3 管路敷设及固定642

11.3.1 实样取制642

11.3.2 导管安装程序646

11.3.3 导管安装647

11.4 工具及设备658

11.4.1 工具658

11.4.2 仪器设备658

第12章 操纵拉杆和钢索的安装660

12.1 硬式操纵与软式操纵的工艺特点660

12.2 拉杆、钢索接头连接的要求661

12.2.1 拉杆接头连接的要求661

12.2.2 钢索接头连接的要求662

12.2.3 气密接头664

12.3 拉杆安装及钢索敷设667

12.3.1 安装及敷设的注意事项667

12.3.2 拉杆安装要求667

12.3.3 钢索敷设要求669

12.3.4 传动杆(或拉杆)在机上的协调安装670

12.3.5 机上制作钢索接头671

12.3.6 标记和防松671

12.4 飞行操纵液压集成组件674

12.5 操纵软轴675

12.5.1 操纵软轴优势675

12.5.2 飞机操纵软轴安装要求675

第13章 电缆安装677

13.1 电缆安装前准备677

13.2 电缆敷设与固定685

13.2.1 电缆敷设685

13.2.2 电缆固定686

13.2.3 接头连接702

13.2.4 死接头的保护及设置706

13.3 电缆的保护708

13.3.1 保护用材料708

13.3.2 保护方法、要求和特点708

13.4 插头座的安装和保护709

13.4.1 气密框板上的安装709

13.4.2 非气密框板上的安装710

13.4.3 插头座的保护711

13.4.4 插头连接711

13.4.5 插头连接的定力712

13.4.6 插头防松714

13.5 备用线处理及电缆修理715

13.5.1 备用线端头绝缘处理715

13.5.2 备用线的设置716

13.5.3 电缆修理716

13.6 电缆安装后的检查718

13.6.1 电缆安装后安装质量检查718

13.6.2 全机电网的检查719

第14章 设备和系统的安装与调整720

14.1 发动机的安装与调整720

14.1.1 安装与测量程序720

14.1.2 安装准备工作720

14.1.3 安装的一般要求721

14.1.4 安装形式和安装程序722

14.1.5 螺旋桨安装730

14.1.6 测量与调整732

14.2 软油箱安装732

14.2.1 安装顺序732

14.2.2 安装(拆卸)的安全技术要求733

14.2.3 油箱舱准备734

14.2.4 外观检查735

14.2.5 安装一般技术要求735

14.2.6 吊挂式固定738

14.2.7 撑框式固定740

14.2.8 销钉式固定和法兰盘固定742

14.2.9 成品及附件安装744

14.2.10 清洗、检查和封口盖744

14.3 起落架的安装与调整745

14.3.1 起落架组成745

14.3.2 安装工艺特点745

14.3.3 起落架安装程序746

14.3.4 地面准备工作746

14.3.5 轴瓦式安装747

14.3.6 叉耳式安装748

14.3.7 锁的安装749

14.3.8 起落架参数测量750

14.3.9 舱门机构调整751

14.3.10 常用工装、工具754

14.4 操纵系统调整757

14.4.1 必备条件757

14.4.2 注意事项757

14.4.3 直接操纵系统调整的内容、方法与要求758

14.4.4 液压助力操纵系统调整的内容、方法与要求759

14.5 机械附件的安装763

14.6 电气、电子设备的安装与调整768

14.6.1 电气、电子设备的安装768

14.6.2 电气、电子设备安装的调整771

14.6.3 电子设备的防静电773

14.7 武器系统的安装与调整774

14.7.1 航炮系统的安装与调整774

14.7.2 导弹挂架、导弹的安装与调整779

14.8 各类外挂物的安装与调整783

14.8.1 类型和特点783

14.8.2 有关外挂物的安装与调整783

14.9 应急救生系统的安装与调整787

14.9.1 应急出口窗的安装与调整787

14.9.2 逃生滑梯的安装790

14.9.3 救生船的安装792

14.9.4 弹射座椅的安装与调整792

14.9.5 可抛放舱盖或舱门的安装与调整793

14.10 内装饰及生活设施的安装794

14.10.1 装配工艺特点794

14.10.2 厨房、行李架等结构组件的安装795

14.10.3 装饰板的安装798

14.11 电搭接802

14.11.1 电搭接的目的802

14.11.2 搭接类型及方法806

第15章 系统功能试验815

15.1 系统功能试验概述815

15.1.1 系统功能试验的含义和目的815

15.1.2 系统功能试验方法的分类815

15.1.3 系统功能试验程序和内容的编制816

15.1.4 功能试验的故障诊断818

15.1.5 系统功能试验的条件和注意事项822

15.2 液压、气压、刹车系统的功能试验825

15.2.1 液压系统825

15.2.2 气压系统830

15.2.3 刹车系统832

15.3 飞行控制系统的功能试验835

15.3.1 人工飞行操纵系统835

15.3.2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840

15.4 环境控制系统的功能试验844

15.5 氧气和救生系统的功能试验846

15.5.1 弹射救生系统846

15.5.2 氧气系统848

15.6 动力装置的功能试验849

15.7 飞机燃油系统的功能试验849

15.8 电源、电气系统的功能试验849

15.8.1 部分用电设备或系统的功能试验850

15.8.2 电源系统的功能试验851

15.8.3 起动系统的功能试验854

15.9 座舱显示控制记录系统的功能试验856

15.9.1 显示仪表设备856

15.9.2 燃油油量表系统858

15.9.3 电子式飞行仪表系统859

15.10 导航系统的功能试验860

15.10.1 他备式导航系统861

15.10.2 自备式导航系统871

15.10.3 全球定位系统与组合导航系统879

15.11 通信系统的功能试验880

15.11.1 高频电台880

15.11.2 甚高频电台882

15.11.3 声频系统882

15.11.4 座舱声频记录仪883

15.11.5 通信系统功能试验常用设备884

15.12 电子对抗系统的功能试验885

15.12.1 询问应答机885

15.12.2 雷达全向告警设备887

15.12.3 杂波干扰机888

15.12.4 箔条/红外综合干扰投放装置890

15.12.5 电子对抗系统交联试验890

15.12.6 电子对抗系统功能试验常用设备891

15.13 探测系统的功能试验892

15.13.1 火控雷达892

15.13.2 气象雷达894

15.14 火力控制系统的功能试验896

15.14.1 武器综合试验896

15.14.2 单个分系统的功能试验897

15.14.3 各分系统的交联功能试验901

15.14.4 火控系统全交联试验902

15.14.5 系统功能试验常用设备904

15.14.6 功能试验故障示例906

15.15 信息综合系统的功能试验908

第4篇 飞机检查与维护913

第16章 飞机检查与维护913

16.1 飞机的接收913

16.1.1 飞机接收前的准备913

16.1.2 飞机接收检查913

16.2 飞机的移交918

16.3 飞机的维护工作919

16.3.1 飞行前准备与飞行后检查919

16.3.2 周期性工作923

16.3.3 定期工作935

16.4 飞机保管939

16.4.1 飞机的清洁939

16.4.2 每经30天的工作940

16.4.3 每经3个月的工作941

16.4.4 每经6个月的工作941

16.4.5 解除停放的恢复工作942

第17章 飞机调试与试验943

17.1 飞机调试前的准备943

17.1.1 工装设备的准备943

17.1.2 消耗器材的准备946

17.2 飞机系统的调试949

17.2.1 液压气动系统调试949

17.2.2 操纵系统调试952

17.2.3 仪表电气系统调试952

17.2.4 飞行控制系统调试964

17.2.5 综合航电系统调试982

17.2.6 军械系统调试989

17.2.7 生命保障系统调试991

17.2.8 动力装置调试994

17.3 飞机系统试验994

17.3.1 燃油系统试验994

17.3.2 发动机系统试验996

17.3.3 航炮试验997

17.3.4 电磁兼容性试验1000

17.4 系统的校准1007

17.4.1 罗差校正1007

17.4.2 航炮校准1016

17.4.3 雷达、平显、光电雷达校准1017

17.4.4 飞参的校准1021

17.5 地面例试工作1023

17.5.1 飞机称重1023

17.5.2 防潮性试验1023

17.5.3 机上电源自起动试验1024

17.5.4 全机共振试验1025

17.5.5 结构模态耦合试验1025

17.5.6 电台驻波比或行波系数测试1026

第18章 飞行试验1028

18.1 飞行试验课题技术方法1028

18.1.1 科学研究性试飞课题技术1028

18.1.2 出厂验收试飞课题技术1046

18.2 飞行试验测试技术1047

18.2.1 试飞测试的程序1047

18.2.2 测试系统1048

18.2.3 传感器1049

18.2.4 数据总线1062

18.2.5 信号调节器1067

18.2.6 数据采集器1068

18.2.7 机载记录器系统1071

18.2.8 遥测系统1071

18.2.9 传感器的校准1073

18.2.10 测量数据的误差分析1075

18.3 飞行试验数据接收及数据处理技术1076

18.3.1 试飞技术准备1076

18.3.2 飞行保障1077

18.3.3 试飞后的数据处理1078

18.3.4 数据的发放和保存1078

18.3.5 试飞任务结束后的工作1078

第19章 飞行组织与安全抢救措施1079

19.1 飞行组织1079

19.1.1 飞行前的准备工作1079

19.1.2 飞行的组织1080

19.1.3 飞行后总结1080

19.2 安全抢救措施1081

19.2.1 飞机牵引1081

19.2.2 飞机的升降1082

19.2.3 飞机的停放与系留1085

19.2.4 停机坪的安全措施与设施1087

19.2.5 抢救方案与设施1093

第20章 场站保障1100

20.1 场站布置1100

20.1.1 场站设施的布置1100

20.1.2 场站设施布置中应注意的问题1100

20.2 电、气、液等加载保障系统1103

20.2.1 场站航空电源车1103

20.2.2 冷气保障1106

20.2.3 氮气保障1107

20.2.4 氧气保障1108

20.2.5 燃油保障1110

20.2.6 牵引保障1115

20.2.7 滑油、液压油供应1116

20.3 场站无线电保障系统1118

20.3.1 通信设备1118

20.3.2 导航设备1121

20.3.3 军、民用机场雷达设备1127

20.3.4 备用电站1130

20.4 场道设施1131

20.4.1 场道检查和维护要求1131

20.4.2 地面助航灯光设施1132

20.4.3 场道助航标志1136

20.4.4 拦阻设施1138

20.4.5 养场机械的配置要求1139

20.4.6 机场除雪方法1139

20.5 充电保障1140

20.5.1 充电设备的类别及型号1140

20.5.2 蓄电池的型号和性能1141

20.5.3 充电电压选择公式1141

20.5.4 蒸馏水要求1141

20.6 伞勤务保障1142

20.6.1 伞勤保障的基本任务1142

20.6.2 常用伞型号类别1142

20.6.3 保伞室条件1143

20.7 高空装具1144

20.7.1 高空装具功用与类别1144

20.7.2 飞行装具的检查和维护1145

20.8 气象保障1146

20.8.1 气象台(站)的任务1146

20.8.2 航空天气预报1147

20.8.3 飞行最低气象条件1147

20.8.4 气象台(站)在飞行直接准备阶段及飞行实施阶段需注意的问题1148

20.8.5 气象设备1149

20.9 航行管制1149

20.9.1 航管室(科)的任务1149

20.9.2 航管室(科)在飞行直接准备阶段及飞行实施阶段需注意的问题1150

20.9.3 航管室(科)应配备管制设备1150

第5篇 飞机电缆制造和盘箱装配1153

第21章 电缆成形1153

21.1 电缆制造流程1153

21.2 电线下料1154

21.2.1 电线下料方法的选择和要求1154

21.2.2 电线的下料原则1154

21.2.3 电线下料设备1154

21.3 电线和电缆的标识1155

21.3.1 电线和电缆的标识要求1155

21.3.2 标记印制中的常用材料1160

21.3.3 标记冷打印1165

21.3.4 标记热打印1167

21.3.5 电线和电缆的标识安装和固定1173

21.4 电缆成形1176

21.4.1 布线成形1176

21.4.2 电缆捆扎成形1179

21.4.3 电线束绞合捆扎1182

21.5 管状死接头连接加工1183

21.5.1 管状死接头的选择及收压通用要求1183

21.5.2 单根电线用死接头对接收压连接1186

21.5.3 用死接头收压连接屏蔽电线1191

21.5.4 多根电线的死接头连接1192

21.6 电缆绝缘和保护包覆1194

21.6.1 绝缘和保护材料的选择1194

21.6.2 包覆加工1196

21.6.3 热收缩套管的套装和加热收缩1200

21.7 屏蔽及屏蔽终端处理1210

21.7.1 加装屏蔽套1210

21.7.2 屏蔽终端处理1211

第22章 电缆端接1216

22.1 电缆端接形式和分类1216

22.2 剥除电线端头绝缘层1217

22.2.1 剥除方法的选择及技术要求1217

22.2.2 电线端头绝缘层的剥除1220

22.3 电缆终端钎焊工艺1222

22.3.1 钎焊工艺方法的选择及技术要求1222

22.3.2 电线搪锡制备1225

22.3.3 手工钎焊连接1228

22.3.4 短路电流加热钎焊连接1233

22.3.5 钎焊后组件的密封或漆封处理1235

22.4 电缆终端收压连接技术1236

22.4.1 电缆终端收压操作的一般技术要求1236

22.4.2 电线与接线端子收压连接1237

22.4.3 电气插头座与电线收压连接1239

22.4.4 同轴电缆与插头的收压连接1248

22.5 电气组件灌封1252

22.5.1 灌胶密封1252

22.5.2 灌蜡密封1257

第23章 盘箱的装配1258

23.1 盘箱分类及装配工作要点1258

23.1.1 盘箱分类1258

23.1.2 盘箱装配工作要点1260

23.2 盘箱装配一般技术要求1263

23.3 电子、电气成品安装类盘箱的装配1264

23.3.1 开关的安装1264

23.3.2 按钮的安装1266

23.3.3 电位器的安装1267

23.3.4 熔断保护器的安装1267

23.3.5 继电器的安装1268

23.3.6 汇流条的安装1269

23.3.7 接线板的安装和接线1270

23.3.8 接线模块的连线及安装1270

23.3.9 电子元件的组装1272

23.4 仪表安装类盘箱的装配1275

23.4.1 各种仪表的安装1275

23.4.2 导光板的安装1275

23.4.3 标牌1275

23.5 仪表和电气成品混合安装类盘箱的装配1276

23.6 盘箱装配后的检测及试验1276

23.6.1 盘箱装配后的检测1276

23.6.2 氧气仪表和管路连接后的气密试验1277

第6篇 飞机装配检测方法1281

第24章 铆接和螺接质量检查1281

24.1 结构件装配前的检查1281

24.2 零件、组件位置准确度及配合准确度的检查1282

24.2.1 叉耳接头位置准确度的检查1282

24.2.2 接头相对位置准确度的检查1283

24.2.3 接头和外形的准确度检查1284

24.2.4 零件、组件轴线位置准确度的检查1284

24.2.5 零件、组件间配合准确度的检查1285

24.3 孔的质量检查1286

24.3.1 圆柱孔的质量检查1286

24.3.2 锥形孔的质量检查1287

24.3.3 孔的质量检查工具1290

24.4 沉头窝的质量检查1291

24.4.1 沉头窝的检查方法1291

24.4.2 平圆头螺栓窝的检查1292

24.4.3 窝的检查工具1292

24.5 铆接质量检查1298

24.5.1 普通铆接的质量检查1298

24.5.2 特种铆接的质量检查1300

24.6 螺栓(钉)安装质量检查1302

24.6.1 普通螺栓(钉)安装的质量检查1302

24.6.2 锥形螺栓安装的质量检查1303

24.6.3 拧紧扭矩的检查1303

第25章 气动外缘偏差检查1305

25.1 型值偏差的检查1305

25.1.1 装配型架工作卡板检查法1305

25.1.2 装配型架等距检验卡板检查法1306

25.1.3 检验型架检查法1308

25.1.4 架外等距检验样板检查法1309

25.2 波纹度偏差的检查1310

25.2.1 横向波纹度检查1310

25.2.2 纵向波纹度检查1310

25.2.3 结论1311

25.3 表面平滑度检查1312

25.3.1 表面平滑度1312

25.3.2 阶差和蒙皮表面不平度的检查1312

第26章 部件相对位置准确度检查1313

26.1 操纵面吻合性检查1313

26.1.1 操纵面中立位置的确定方法1313

26.1.2 操纵面与定翼面外形阶差的检查1315

26.1.3 缝隙间隙的检查1316

26.1.4 操纵面偏转角度的检查1316

26.2 飞机水平测量1317

26.2.1 一般要求1318

26.2.2 水平状态的确定方法1319

26.2.3 部件相对位置的测量方法1321

26.2.4 部件水平测量1326

26.2.5 仪器设备1327

第27章 力学性能检查1333

27.1 操纵面重量平衡检查1333

27.1.1 平衡条件1333

27.1.2 平衡方法1335

27.2 桨帽静平衡检查1340

27.2.1 平衡条件1341

27.2.2 平衡方法1341

27.2.3 静平衡工装1342

27.3 摩擦力、操纵力和张力的检查1342

27.3.1 摩擦力和操纵力的检查1342

27.3.2 张力的检查1343

27.4 重量及重心的检查1346

27.4.1 检查目的1346

27.4.2 部件称重1346

27.4.3 全机称重及重心测定1347

27.4.4 称重设备1350

27.5 电传操纵系统特性测量1351

27.5.1 纵向驾驶杆组件的基本特性要求和测量1351

27.5.2 横向驾驶杆组件的基本特性要求和测量1357

27.5.3 脚蹬组件的基本特性要求和测量1360

27.6 舵面的间隙测量1363

27.6.1 间隙测量的目的1363

27.6.2 测量原理和方法1363

27.6.3 前缘襟翼的间隙测量方法1365

第28章 密封性检查1366

28.1 渗漏分类及检查方法1366

28.1.1 渗漏程度的分类1366

28.1.2 渗漏检查方法1367

28.1.3 检漏注意事项1372

28.2 气密舱密封性检查1373

28.2.1 气密强度试验1373

28.2.2 气密试验1374

28.2.3 淋雨试验1376

28.2.4 浸水试验1376

28.3 整体油箱密封性检查1377

28.3.1 气密试验1377

28.3.2 充气油密试验1377

28.3.3 停放油密试验1378

28.3.4 振动试验1379

28.3.5 晃振试验1380

28.4 系统管路密封性检查1381

第29章 电性能检查1383

29.1 接触电阻检查1383

29.1.1 检查内容1383

29.1.2 检查方法1383

29.1.3 仪器仪表1390

29.2 绝缘强度检测1390

29.2.1 检查方法1392

29.2.2 仪器仪表1392

29.3 电缆导通和线路检测1393

29.3.1 检查内容1393

29.3.2 检查方法1394

29.3.3 仪器仪表1396

29.4 电磁干扰检查1396

29.4.1 检查的目的与意义1397

29.4.2 电磁干扰测试1398

29.4.3 电磁兼容性测试的条件1398

29.4.4 测试设备和器材1399

第30章 多余物、污染控制和油液监测1400

30.1 多余物控制1400

30.1.1 防止多余物的基本措施1400

30.1.2 多余物控制方法1403

30.1.3 多余物的检查方法1407

30.1.4 多余物排除方法1408

30.2 污染控制1409

30.2.1 固体颗粒污染1409

30.2.2 水污染1412

30.2.3 气污染1414

30.2.4 过滤器清洗试验1414

30.2.5 飞机液压系统污染控制1415

30.2.6 飞机燃油系统污染控制1417

30.2.7 发动机滑油系统污染控制1422

30.2.8 氧气系统1423

30.3 油液监测1425

30.3.1 油液监测系统基本配置1425

30.3.2 摩擦/磨损颗粒分析要求1425

30.3.3 摩擦/磨损颗粒分析方法1426

30.3.4 油液油化性质分析1427

30.3.5 油液监测专家系统14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