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锅炉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车得福,庄正宁,李军,王栋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52968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638页
- 文件大小:319MB
- 文件页数:651页
- 主题词:锅炉-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锅炉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锅炉基本知识1
1.1锅炉与能源利用1
1.1.1能源利用现状1
1.1.2锅炉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4
1.1.3锅炉的基本组成及一般工作过程7
1.2锅炉参数及性能指标10
1.2.1锅炉的分类10
1.2.2锅炉参数和型号表示11
1.2.3锅炉的性能指标16
1.3锅炉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18
1.3.1锅炉的演变18
1.3.2我国锅炉工业现状20
1.3.3锅炉技术发展趋势21
第2章 锅炉型式简介31
2.1自然循环锅炉31
2.1.1层燃燃烧自然循环锅炉31
2.1.2煤粉燃烧自然循环锅炉33
2.1.3循环流化床燃烧自然循环锅炉37
2.1.4 W型火焰燃烧自然循环锅炉38
2.2强制循环锅炉40
2.2.1强制循环热水锅炉40
2.2.2控制循环锅炉40
2.3直流锅炉42
2.3.1小容量直流锅炉42
2.3.2亚临界参数电站直流锅炉42
2.3.3超临界参数锅炉44
2.4复合循环锅炉46
2.4.1全负荷复合循环锅炉46
2.4.2部分负荷复合循环锅炉47
第3章 锅炉燃料51
3.1燃料的分类及其组成51
3.1.1燃料的分类51
3.1.2燃料的组成52
3.1.3燃料成分的基准及其换算54
3.2固体燃料56
3.2.1煤及其特性56
3.2.2煤炭的分类65
3.2.3其它固体燃料69
3.3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72
3.3.1油类燃料及其特性72
3.3.2其它液体燃料78
3.3.3天然气体燃料79
3.3.4人工气体燃料80
3.3.5气体燃料的特点82
第4章 物质平衡与热平衡85
4.1燃烧所需空气量85
4.1.1理论空气量85
4.1.2实际空气量、过量空气系数和漏风系数88
4.2燃烧产物及其计算89
4.2.1理论烟气量和实际烟气量89
4.2.2完全燃烧方程和不完全燃烧方程92
4.2.3烟气分析及运行过量空气系数的确定95
4.3燃烧温度和烟气焓98
4.3.1燃烧温度及其涵义98
4.3.2烟气焓值及燃烧温度的确定99
4.4锅炉的热平衡100
4.4.1锅炉热效率100
4.4.2各项热损失102
4.4.3燃料消耗量105
4.4.4中外热效率计算方法比较106
第5章 燃烧方式及燃烧设备110
5.1燃烧的基本知识110
5.1.1燃烧及其基本原理110
5.1.2着火和点火115
5.1.3煤、焦炭和煤粉的燃烧122
5.1.4油质燃料及气体燃料的燃烧125
5.1.5燃烧完全的条件129
5.1.6燃烧质量的评价129
5.1.7燃烧的方式130
5.2层燃燃烧方式及其设备132
5.2.1层燃炉的工作特性132
5.2.2固定炉排炉134
5.2.3移动炉排炉139
5.2.4往复推饲炉和振动炉排炉151
5.3室燃燃烧方式及其设备154
5.3.1煤粉炉154
5.3.2燃油炉174
5.3.3燃气炉184
5.4流化床燃烧方式及其设备188
5.4.1流化床燃烧简介188
5.4.2沸腾燃烧方式及其设备189
5.4.3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及其设备196
5.5旋风燃烧方式及其设备206
5.5.1旋风燃烧及其特点206
5.5.2旋风炉的分类208
5.5.3旋风炉对燃料的适应性210
第6章 燃料准备213
6.1燃料准备的一般原则213
6.1.1工业锅炉的燃料供应213
6.1.2电站锅炉的燃料供应214
6.2煤粉及其制备215
6.2.1煤粉及其特性215
6.2.2磨煤机220
6.2.3制粉系统230
6.3液体和气体燃料的准备236
6.3.1燃油供应系统简介236
6.3.2燃气供应系统简介238
第7章 锅炉各种受热面的作用及结构243
7.1水冷壁、凝渣管和对流管束243
7.1.1炉膛水冷壁243
7.1.2凝渣管250
7.1.3锅炉管束250
7.2过热器及再热器251
7.2.1过热器及再热器的作用及结构251
7.2.2汽温变化及其调节的必要性259
7.2.3汽温调节的原理和主要方法263
7.3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272
7.3.1省煤器的作用及结构272
7.3.2空气预热器的作用及结构277
7.3.3省煤器与空气预热器的联合布置286
第8章 锅炉整体布置290
8.1锅炉的热力系统290
8.1.1蒸汽参数对热力系统的影响290
8.1.2燃料性质对热力系统的影响296
8.1.3容量对热力系统的影响296
8.1.4各种受热面布置原则297
8.2锅炉外形布置298
8.2.1工业锅炉的外形298
8.2.2电站锅炉的外形301
8.3基本参数的选取303
8.3.1排烟温度的选取303
8.3.2热空气温度的选取305
8.3.3炉膛放热强度305
8.3.4炉膛出口烟温的选取307
8.3.5空气和烟气流速308
第9章 锅炉传热性能计算310
9.1锅炉传热计算的类型和方法310
9.1.1传热性能计算的任务和类型310
9.1.2锅炉传热计算的步骤312
9.2辐射受热面的传热计算313
9.2.1炉膛传热过程及特点313
9.2.2烟气的辐射特性313
9.2.3炉膛受热面的辐射特性324
9.2.4炉膛传热计算方法及基本公式327
9.2.5炉膛传热计算的相似理论法329
9.2.6炉膛传热计算的其他方法简介340
9.2.7炉膛传热计算步骤342
9.2.8其它辐射受热面的传热计算348
9.3对流受热面的传热计算349
9.3.1对流受热面及其传热特点349
9.3.2对流放热系数351
9.3.3辐射放热系数353
9.3.4传热温压355
9.3.5传热面积和流速357
9.3.6污染及冲刷不完全对传热的影响360
9.3.7强化受热面的传热计算363
9.3.8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的方法368
第10章 受热面污染、腐蚀、磨损及振动376
10.1结渣与积灰376
10.1.1结渣377
10.1.2干松灰379
10.1.3高温粘结灰381
10.1.4低温粘结灰382
10.2受热面的外部腐蚀384
10.2.1水冷壁管的腐蚀385
10.2.2过热器及再热器的腐蚀385
10.2.3低温受热面的腐蚀386
10.3磨损389
10.3.1磨损机理分析389
10.3.2减轻或预防磨损的方法390
10.4振动391
10.4.1对流受热面的振动391
10.4.2炉膛的振动394
第11章 锅炉水动力学及锅内传热基础397
11.1流型及流动参数397
11.1.1锅炉水循环方式397
11.1.2汽液两相流的流型400
11.1.3汽液两相流的基本参数403
11.2流动阻力406
11.2.1摩擦阻力406
11.2.2重位压降407
11.2.3加速压降409
11.2.4局部阻力409
11.3锅炉管内传热410
11.3.1管内传热过程411
11.3.2沸腾传热恶化及其防止措施413
11.3.3各类传热区域放热系数计算424
11.4集箱水动力学428
11.4.1分配集箱和汇集集箱中的压力变化428
11.4.2集箱的连接型式及其对流量分配的影响431
11.4.3集箱中的两相流动434
11.5并联管组的热偏差435
11.5.1热偏差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435
11.5.2减小热偏差的措施443
第12章 自然循环锅炉水动力特性447
12.1自然水循环原理447
12.1.1自然循环回路的水动力基本方程447
12.1.2循环回路的压差特性449
12.1.3循环回路工作点的确定方法451
12.2自然循环水动力计算453
12.2.1水动力计算的目的和内容453
12.2.2循环回路的压降计算454
12.2.3水动力计算方法和步骤457
12.3自然水循环的可靠性457
12.3.1上升管内工质的流动停滞和倒流457
12.3.2循环可靠性校验459
12.3.3水循环可靠性分析461
第13章 强迫流动锅炉水动力特性467
13.1直流锅炉蒸发管的水动力特性467
13.1.1水平蒸发管的水动力特性467
13.1.2多值性的影响因素及其防止措施469
13.1.3垂直蒸发管的水动力特性473
13.2蒸发管内工质的脉动现象476
13.2.1脉动型式及产生机理476
13.2.2管间脉动的稳定性条件479
13.2.3脉动的影响因素及其防止措施480
13.3强制循环和复合循环锅炉482
13.3.1强制循环锅炉482
13.3.2复合循环锅炉485
第14章 锅炉受热面管壁温度校核489
14.1锅炉受热面管壁温度校核计算基础489
14.1.1沿圆周均匀受热时圆管的管壁温度490
14.1.2沿圆周不均匀受热时圆管的管壁温度491
14.1.3膜式水冷壁的管壁及鳍片温度494
14.2锅炉受热面管壁温度校核497
14.2.1壁温校核点处的工质温度497
14.2.2壁温校核点处的最大热负荷500
第15章 锅炉水处理与蒸汽净化504
15.1锅炉水工况与水处理504
15.1.1锅炉用水概述504
15.1.2锅内结垢与腐蚀507
15.1.3锅炉水处理方法及其系统510
15.2蒸汽净化520
15.2.1蒸汽污染及蒸汽品质520
15.2.2蒸汽溶盐的清除方法527
15.2.3汽水分离的方法530
15.2.4锅筒内部装置的布置535
第16章 锅炉材料及强度541
16.1锅炉用钢541
16.1.1锅炉钢材的工作条件541
16.1.2受压元件钢材的强度性能541
16.1.3锅炉钢材的种类544
16.2受压部件强度计算的主要参数552
16.2.1许用应力及安全系数552
16.2.2计算压力553
16.2.3计算壁温553
16.3各种受压部件的强度554
16.3.1强度计算的基本公式554
16.3.2管子和管道强度计算554
16.3.3锅筒和圆筒形集箱强度计算556
16.3.4凸形封头的强度计算558
16.3.5平端盖、平堵头及盖板的计算559
16.3.6孔的加强计算561
16.3.7筒体强度计算的一般步骤563
16.3.8受外压元件的强度计算564
第17章 锅炉通风567
17.1通风计算原理567
17.1.1锅炉通风方式567
17.1.2通风动力计算原理568
17.1.3通风阻力计算569
17.2烟道及风道通风计算原则575
17.2.1烟道通风计算原则575
17.2.2风道通风计算原则579
17.3烟囱及通风设备582
17.3.1烟囱的功能582
17.3.2烟囱的设计方法582
17.3.3通风设备的选择584
第18章 锅炉炉墙与构架586
18.1锅炉炉墙的作用及对其基本要求586
18.1.1炉墙及其作用586
18.1.2对炉墙的基本要求586
18.2锅炉炉墙的种类及其典型结构587
18.2.1重型炉墙的结构588
18.2.2轻型炉墙的结构589
18.2.3敷管炉墙的结构592
18.3锅炉炉墙的材料及其性能593
18.3.1耐火材料593
18.3.2保温材料597
18.3.3防护材料600
18.3.4锅炉炉墙材料的图示方法601
18.4炉墙热力计算601
18.4.1炉墙内壁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的计算601
18.4.2炉墙的校核计算604
18.5锅炉构架605
18.5.1锅炉构架及其类型605
18.5.2支承式锅炉构架606
18.5.3悬吊式锅炉构架607
18.5.4平台扶梯608
第19章 锅炉运行611
19.1锅炉的启动611
19.1.1锅炉启动的主要方式611
19.1.2锅炉启动的必要条件613
19.1.3锅筒型锅炉的启动614
19.1.4直流锅炉的启动618
19.2锅炉的运行与调节624
19.2.1工业锅炉的运行与调节624
19.2.2电站锅炉的运行与调节627
19.2.3锅炉的变压运行632
热门推荐
- 2850736.html
- 3442786.html
- 919263.html
- 3230055.html
- 3612016.html
- 3027715.html
- 87745.html
- 550096.html
- 1439617.html
- 16191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16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00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09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79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40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05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84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33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71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1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