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朝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何俊哲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12177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626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6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金朝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目录1
第一章 女真族发展历史的探源12
第一节 女真族的历史源流12
一 女真人与肃慎12
二 女真人与挹娄、勿吉14
三 女真人与靺鞨16
第二节 女真人之称及其在辽代的活动19
一 女真之称的出现19
二 女真人的构成20
三 女真完颜部初期社会性质23
一 生女真部族的分布25
第三节 女真部族的分布及辽的统治25
二 生女真与五国部的关系28
三 辽政权对生女真的统治与压迫30
第二章 生女真诸部的统一和大金政权的建立33
第一节 生女真完颜部兴起和生女真的统一33
一 生女真完颜部的兴起33
二 生女真诸部的统一35
三 生女真统一后的社会组织38
第二节 生女真私有制的发展和奴隶制的产生40
一 私有制的发展40
二 生女真奴隶制的产生41
三 生女真诸部统治核心的形成43
第三节 大金政权的建立45
一 抗辽斗争的开展45
二 大金政权的建立48
三 阿骨打为巩固政权的斗争50
第三章 金辽战争和统一女真民族形成及发展53
第一节 金辽之间的和谈与战争53
一 金辽之间的和谈53
二 宋金联合攻辽“海上之盟”的建立55
三 辽上京的失陷和耶律余睹的降金57
第二节 统一的女真民族的形成59
一 女真民族形成的基础59
二 金初的民族政策在女真民族形成中的作用61
三 参加于女真族的其它各部族人63
第三节 金初的社会经济及社会风尚66
一 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占有形式66
二 多种社会经济的组合和社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68
三 金初女真社会风俗70
第四章 金灭辽的战争73
第一节 金兵继续攻辽的战争73
一 攻辽战争的新阶段73
二 北辽政权的建立75
三 阿骨打的社会改革77
第二节 辽、宋、金三方面围绕燕京地区的斗争80
一 阿骨打的亲征攻辽和宋攻燕京的失败80
二 金兵之进占燕京地区83
三 平州张觉的反金85
第三节 辽政权的灭亡87
一 金兵之追捕辽帝及镇压平州反抗87
二 金兵追击辽帝和处理与西夏的关系89
三 辽政权的灭亡和西辽政权的建立90
第五章 宋、金两政权间第一次战争93
第一节 宋、金间战争的起因93
一 宋政权的积极防守策略93
二 金政权的“中外一统”进取战略95
三 宋、金战争的爆发97
一 宋兵保卫燕山之战99
第二节 宋、金第一次战争经过99
二 宋兵的太原保卫战101
三 宋、金间第一次城下之盟103
第三节 宋、金第一次战后的形势105
一 宋政权战后态度的变化105
二 签约后金军继续进攻108
三 耶律余睹蜡丸书事件110
第六章 金兵第二次大规模攻宋战争113
第一节 金兵第二次大规模攻宋113
一 金东西两路军的再次攻宋113
二 金兵第二次大规模攻宋期间宋金和谈115
三 宋政权对付金兵进攻军事措施117
一 汴京保卫战119
第二节 汴京保卫战和“靖康之难”119
二 靖康之难和北宋政权之亡121
三 张邦昌傀儡政权的建立124
第三节 南宋政权的建立,金与宋战争的继续126
一 南宋政权的建立126
二 金兵继续进军攻击南宋128
三 金兵追击宋高宗及宋、金镇江之战130
第七章 刘豫伪齐政权的建立和宋、金陕西之战134
第一节 刘豫伪齐政权的建立及活动134
一 刘豫政权的建立134
二 伪齐政权的对内统治和对外战争136
三 伪齐政权之被废除138
一 金攻陕西的战略目标140
第二节 宋、金在陕西的争夺战140
二 宋、金争夺陕西之战142
三 金兵占据陕西、窥伺四川145
第三节 北方人民的抗金斗争和耶律余睹叛金事件147
一 金对北方的残酷掠夺与压迫147
二 北方人民的抗金斗争149
三 耶律余睹叛金事件151
第八章 金太宗时期的统治及社会改革,金统治集团的斗争154
第一节 金太宗时期的统治及社会改革154
一 发展“本朝制度”154
二 金太宗的社会改革156
三 加强中央权力,削弱地方之权力159
一 金东、西两路军控制与斗争160
第二节 金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和斗争160
二 争夺谙班勃极烈地位的斗争162
三 金政权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加深164
第三节 金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斗争的演变167
一 “以相位易军权”167
二 消除宗磐势力,巩固皇帝地位168
三 杀完颜希尹及萧庆171
第一节 宋、金战争中的议和174
一 宋政权向金的乞和174
第九章 战争与议和交相进行的宋、金关系174
二 秦桧的南归与执政176
三 宋、金间的第一次和议178
第二节 宋、金战争的重新爆发180
一 金为重占河南、陕西地发动攻宋战争180
二 南宋军对金兵的反攻182
三 岳飞的抗金及被害185
第三节 宋、金间的第二次议和187
一 宋、金第二次议和的基础187
二 宋、金议和的告成190
三 关于陕西地区划界之议192
第一节 金社会改革基础条件的具备195
一 女真社会改革的客观要求195
第十章 金熙宗统治时期的社会改革195
二 女真社会改革主观条件的成熟197
三 女真社会改革的目的和意义199
第二节 熙宗统治时期社会改革的主要内容201
一 加强中央皇权,废除勃极烈制度201
二 施行猛安谋克屯田制度大力发展农业生产204
三 颁行《皇统制》集中军事权力206
第三节 金统治集团内争夺皇权斗争的加深和激化208
一 熙宗的荒政208
二 海陵集团的形成和组合210
三 海陵发动的宫廷政变212
一 屠杀宗敏、宗贤等组建新政权216
第一节 大肆屠杀完颜宗室皇族216
第十一章海陵巩固政权诸措施和统治中心的南移216
二 屠杀太宗、宗翰等子弟218
三 屠杀蒲家、亨及嫡母徒单氏220
第二节 海陵巩固政权的几点作法222
一 不断调整中央机构集中政治权力222
二 萧裕的复辽活动及其失败224
三 取消行台废除元帅府227
第三节 修建和迁都燕京229
一 兴修燕京229
二 海陵迁都燕京231
三 营建汴京准备南攻233
一 继续实行屯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236
第一节 海陵进行的社会改革236
第十二章海陵的社会改革和腐朽生活236
二 建立健全各种政治经济制度、设施238
三 海陵时期的法律制度240
第二节 海陵的残暴统治和腐朽的生活242
一 宠信佞幸政治措施的失误242
二 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244
三 腐朽的统治生活与道德的沦丧246
第三节 金政权统治区域的形成和确立249
一 金政权统治区域的形成249
二 金控区域的行政设置250
三 金与高丽、西夏及宋的划界253
一 海陵集团掀起攻宋战争256
第一节 海陵南下攻宋战争256
第十三章海陵南下攻宋的失败和金世宗政权的建立256
二 各族人民的反金起义和反抗258
三 海陵率金兵攻宋260
第二节 东京政变和金世宗政权的建立262
一 东京政变发生的原因262
二 东京政变的发生264
三 耶律元宜的兵变266
第三节 金世宗的定都与镇压契丹人民起义268
一 金世宗定都及政权的巩固268
二 镇压契丹人民起义271
三 金与宋议和273
一 世宗统治思想的形成276
第十四章金世宗的统治思想及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的措施276
第一节 金世宗统治思想276
二 世宗统治思想在其施政中的表现279
三 世宗时期的阶级斗争和民族矛盾282
第二节 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诸措施284
一 恢复、发展农业生产诸措施284
二 赋役制度286
三 大定时期的币制与法制288
第三节 社会经济的发展290
一 农业生产的发展290
二 手工业的发展291
三 商业的发展294
一 封建土地关系的逐渐形成297
第十五章女真社会向封建化演变和金世宗阻碍女真封建化诸措施297
第一节 封建土地占有关系逐渐形成297
二 限田与括田299
三 女真奴隶制度的逐渐解体302
第二节 金世宗阻碍女真社会封建化诸措施304
一 竭力保存女真旧俗304
二 整顿猛安谋克306
三 通检推排307
第三节 内政、民族、外交诸政策309
一 继续加强皇权309
二 以女真为本的民族歧视政策312
三 对西夏、高丽及东北、北边诸部关系314
第十六章女真社会封建化的完成317
第一节 金政权的封建化317
一 金章宗封建中央集权统治的完善317
二 儒家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319
三 内宠、外戚的肆虐321
第二节 解放奴隶和猛安谋克的封建化323
一 解放奴隶的诸措施323
二 猛安谋克的封建化325
三 封建法制的确立328
第三节 封建经济的发展和统治危机的出现329
一 封建土地制度的确立329
二 经济的繁荣和人口的增加331
三 治理黄河严防水灾334
第十七章 内外民族、阶级矛盾与斗争337
第一节 北方的防御与斗争337
一 鞑靼的反抗、侵扰北边及金的对策337
二 夹谷清臣与完颜襄的北伐338
三 宗浩的北伐341
第二节 金和南宋之间的战争343
一 韩侂胄的北伐343
二 宋金之间的战争及议和345
三 宋金间的泰和七年议和347
第三节 北方人民的反金起义350
一 北方人民起义的原因350
二 契丹人民的起义351
三 汉族人民的起义353
第十八章在财政困难中挣扎的金政权356
第一节 极端财政困难出现的原因356
一 严重的自然灾害356
二 连年战争及徭役负担358
三 统治机构的设置、事业支出巨大362
第二节 金政权解决财政困难的对策364
一 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364
二 加强经济上的剥削与压迫366
三 滥发宝货、交钞369
一 经济基础的动摇371
第三节 财政困难造成的严重后果371
二 军事力量的削弱373
三 社会危机的形成375
第十九章金政权在内忧外患中的衰败379
第一节 卫绍王的统治及蒙古的兴起379
一 卫绍王的继承帝位379
二 蒙古的兴起和南侵381
三 蒙古兵对金的攻掠和蒙古与金的议和383
第二节 金政权在兵败中的挣扎385
一 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化385
二 兵败中的经济对策387
三 失败中的军事对策388
一 卫绍王及其统治集团的软弱390
第三节 政治危机的出现和兵变390
二 政治危机的形成392
三 纥石烈执中的兵变和金宣宗的继位394
第二十章内外交困中金政权的南迁399
第一节 金政权危局中寻求出路399
一 兵临城下的危局399
二 金与蒙古的中都议和401
三 金政权的南迁汴京403
第二节 金东北退路的断绝406
一 辽东、辽西地区的混乱406
二 蒲鲜万奴的东夏国408
三 金政权北方领土的丧失410
一 经济的残破412
第三节 南迁后严峻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412
二 政治统治的败坏414
三 猛安谋克濒于崩溃416
第二十一章金政权南迁后抗御蒙古进攻的诸措施420
第一节 军事上的聚保和抗御420
一 全力聚保河南的策略420
二 固守地方维持残局的部署422
三 依靠?军之议和组织“义军”424
第二节 南迁后经济上的自救措施426
一 加强对人民的剥削和搜刮426
二 南迁后的括田之议428
三 滥发交钞所引起的混乱430
第三节 政治上的加强统治433
一 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和任用胥吏433
二 军事、经济的规划与措施435
三 “九公封建”的施行437
第二十二章三面受敌的兵败危局441
第一节 金政权抗蒙战争的失败441
一 金军太原保卫战441
二 河北各地抗击蒙古斗争443
三 保卫凤翔之战445
第二节 宣宗时期金与南宋的战争447
一 战争发生原因447
二 金军南侵的经过449
三 金侵宋战争失败的影响451
第三节 金与西夏战争454
一 西夏政权攻金的原因454
二 西夏与金政权战争经过455
三 金与西夏间战争的影响458
第二十三章红袄反金大起义461
第一节 红袄起义爆发的原因461
一 战争的破坏461
二 括地及人民的沉重赋税负担463
三 驱丁的反抗和灾害的严重465
第二节 起义的过程466
一 起义军的兴起466
二 兴定四年后北方红袄起义军的斗争470
三 红袄起义军的失败471
第三节 红袄起义的特点、作用和影响474
一 红袄起义军的特点474
二 红袄起义的作用476
三 红袄起义军斗争失败的教训478
第二十四章 哀宗的图治与救亡措施481
第一节 宣宗末年的经济、政治及哀宗的即位481
一 经济危机的加深481
二 政治危机的加重483
三 哀宗之立484
一 整顿封建统治机构人员487
第二节 哀宗抗击蒙古的新措施487
二 哀宗初期的抗蒙措施489
三 蒙古窝阔台的攻金492
第三节 金哀宗抗蒙斗争的失败494
一 金兵与蒙古军的三峰山之战494
二 潼关入援金兵的崩溃496
三 汴京保卫战498
第二十五章丧乱时期的经济和政治统治502
第一节 经济的破败502
一 战乱中严重破败的经济502
二 屯田制度的彻底崩溃504
三 经济上的残酷剥削506
一 哀宗的出奔508
第二节 哀宗的出奔和汴京失守508
二 崔立之变511
三 金各州郡的溃败513
第三节 蒲察官奴之变与哀宗迁蔡515
一 蒲察官奴兵变515
二 衰宗之奔蔡州517
三 蒙古和南宋的联合攻金519
第二十六章金政权的灭亡和历史的经验教训522
第一节 金政权的灭亡522
一 蒙古、宋兵联合攻蔡州522
二 坚决抗击蒙古的金末诸将领524
三 郭斌据会州进行抗蒙斗争526
一 土地制度的重大缺陷527
第二节 金政权灭亡的历史教训(上)527
二 由盛而衰的赋税制度530
三 金币制的混乱533
第三节 金政权灭亡的历史教训(下)534
一 皇权争夺削弱了实力534
二 对女真社会封建化的处理失当536
三 金末战略上的谬误538
第二十七章金的文化——哲学、历史学与宗教542
第一节 金的哲学思想542
一 儒家思想的传播542
二 赵秉文的哲学思想543
三 李纯甫的哲学思想546
第二节 金代史学549
一 金对前史的编写和有关著述549
二 有关女真历史及当代史事的撰写550
三 史学对金的作用和影响552
第三节 金的宗教流派及其思想554
一 女真族的原始宗教及变化554
二 笃信佛教556
三 金的道教558
第二十八章金代的文化——文学、艺术562
第一节 文学评论562
一 赵秉文和李纯甫的不同流派562
二 王若虚和雷希颜564
三 元好问的论诗566
第二节 金代的诗词创作568
一 金初的诗词作品568
二 大定、明昌间的诗词作品571
三 金末的诗词作品574
第三节 金代艺术576
一 文字、书法576
二 绘画、雕刻艺术578
三 金的戏剧、音乐和舞蹈580
第二十九章金的文化——教育和科举584
第一节 金代教育584
一 汉族学校584
二 女真学校的兴办586
三 学校经费供应及人员待遇588
第二节 汉人科举考试589
一 金初汉人科举589
二 金代汉人科举的发展591
三 金末期汉人科举594
第三节 女真策论进士596
一 关于女真人实行科举的意见596
二 策论进士制度的发展与衰落598
三 女真策论进士的作用600
第一节 金代科学创造604
一 天文、历法及数学604
第三十章金之文化——科学604
二 金代的营建和制造605
三 火药的使用606
第二节 金代的医学607
一 金代医学发展原因607
二 医学发展的概况608
三 医学新风的树立609
第三节 科技发展缓慢的原因610
一 女真统治的影响610
二 儒家思想发展的阻碍611
三 社会风俗对科技发展的影响612
附录615
后记626
热门推荐
- 1770792.html
- 2664960.html
- 1133907.html
- 1874522.html
- 1458024.html
- 3678361.html
- 936809.html
- 2089399.html
- 1828362.html
- 9701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79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57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30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60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28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57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97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77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79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2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