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 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蓝劲松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34370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189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 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导论:问题、方法与概念说明1
一、问题的提出1
(一)从问题到选题1
1.问题:它的定义与类别1
2.科研选题四原则2
(二)本研究选题及思路的形成3
1.人才市场对高等教育的作用:简要的理论分析3
2.人才市场对高等教育的作用:已有的实证依据6
(三)本研究的总体设计10
二、研究方法12
(一)对高教研究方法的反思12
1.从通常所谓的科学与科学方法说起12
2.对科学研究方法扩大使用的批评及我们要走的路14
(二)哲学科学化与科学哲学化——高等教育研究的一条思路20
1.哲学科学化:概念界定与举例说明20
2.科学哲学化:反向角度22
(一)人:批评与更新23
三、若干概念及相关理论的说明23
1.一个常见的简单模式25
2.寻求复杂性:一个人学的分析构架26
(二)高等教育面临的社会:社会金字塔假设29
四、基本结论32
第二章 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本体论:理论探讨(Ⅰ)35
一、引言35
二、人才市场发展历程的描述与说明36
(一)人才市场的发展历史36
1.萌芽阶段(1978年—1983年)37
2.活跃阶段(1983年—1988年)37
3.平稳发展阶段(1988年—1992年)38
4.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阶段(1992年至今)38
(二)人才市场的现状:上海和天津两市的情况39
1.上海人才市场的现状39
2.天津人才市场的现状43
(一)人才市场的客观基础:人才与市场45
三、人才市场的本质与特征探讨45
(二)人才市场相关概念的辨析48
(三)人才市场的本质及其核心特征52
1.理性选择54
2.互惠互利54
3.分散化决策55
4.跨区域流动55
四、人才市场的结构分析56
(一)两个案例:深圳与上海人才市场的内部组成56
1.深圳人才市场的结构56
2.中国上海人才市场的组成57
(二)人才市场的基本结构59
五、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本体论的关系61
(一)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历史的比较61
(二)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本质的调和与冲突63
六、基本结论66
一、引言69
第三章 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的运行和调控:理论探讨(Ⅱ)69
二、人才市场的运行机制70
(一)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的研究进展71
(二)人才市场运行机制的研究状况72
(三)人才市场运行机制:初步的总结73
1.价格机制75
2.竞争机制75
3.供求机制76
(一)人才市场失灵——人才市场宏观调控的必然性77
三、人才市场失灵与人才市场的宏观调控77
1.人才市场缺损78
2.人才市场失灵79
3.人才市场的总量平衡82
(二)人才市场的宏观调控82
1.政府对人才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目的82
2.政府对人才市场宏观调控的原则83
3.政府对人才市场宏观调控的范围84
(一)高等学校与人才市场的关系86
1.高等学校与人才市场运行的关系86
四、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运行、调控的关系86
2.高等学校与人才市场宏观调控的关系88
(二)高校教师与人才市场的关系89
(三)高校学生与人才市场的关系91
五、基本结论91
第四章 高校学生与人才市场:实证分析(Ⅰ)93
一、引言93
(一)高校学生就业与人才市场关系的研究状况94
(二)高校学生学习、课余生活与人才市场关系的研究状况98
二、高校学生与人才市场:研究方法、结果及其分析101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101
(二)研究结果及其分析101
1.就业:一个高校学生关注的问题101
2.高校学生对求职前景预期的性别差异103
3.高校学生职业选择的标准103
4.不同专业高校学生对改革的适应性及其对求职前景、就业指导的态度104
5.高校学生对学术级别的期望106
6.高校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对其就业预期的影响107
7.能力本位:现实与期望110
8.高校学生求职渠道的差异113
9.就业指导的最佳方式——就业单位情况介绍与求职训练114
三、进一步的讨论116
1.求职标准116
2.求职的影响因素117
3.学位与能力118
4.学习与生活119
5.能力差异119
6.求职渠道与方法120
7.本研究的不足121
四、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122
第五章 高校教师与人才市场:实证分析(Ⅱ)124
一、引言124
(二)研究结果及其分析128
1.高教改革的适应性:一般教师与高校管理者的比较128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128
二、高校教师与人才市场:研究方法、结果及其分析128
2.高校教师的职业稳定性类型与比较129
3.影响高校教师职业稳定性的原因分析(Ⅰ)131
4.影响高校教师职业稳定性的原因分析(Ⅱ)133
5.高校教师的工作、生活与就业行为135
6.能力本位:高校教师的基本情况138
7.高校教师对学生毕业留校的态度139
三、命题与讨论143
四、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147
第六章 后论:高等教育系统变革与人才市场150
一、引言150
二、高校培养目标的变革与人才市场152
(一)人才市场对高校培养目标变革的现实要求153
(二)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设计154
1.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种种构想154
2.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探索性调查157
(三)人才市场条件下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变革的动向158
1.北京大学不同专业招生、就业情况160
三、高校专业设置的变革与人才市场160
(一)人才市场反映的专业供求状况160
2.全国不同科类高校的专业供求状况162
(二)《美国名人录》部分“名人”看好的专业领域163
(三)人才市场条件下高校专业设置的变革164
原则:人才市场基础性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的结合164
四、高校课程变革与人才市场165
(一)人才市场条件下高校课程设计的通常做法166
1.课程设计中的“以变应变”策略166
2.课程设计中的“以不变应万变”策略167
(二)人才市场中高校课程变革的一条思路:维度的观点168
五、高校教学方法的变革与人才市场171
六、基本结论173
附录1 本书图表索引175
附录2 冲突与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关系的若干问题(文献综述)178
(一)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79
(二)关于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些提法181
本书参考文献184
后记186
热门推荐
- 1910682.html
- 2325691.html
- 3361280.html
- 866903.html
- 2915720.html
- 432101.html
- 800764.html
- 3553424.html
- 2101704.html
- 27865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00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62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25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00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45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44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6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70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47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