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技术操作规范与应用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吕琳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80666923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12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238页
- 主题词:壮族-民族医学-药线-针灸疗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技术操作规范与应用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技术操作规范3
第一章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历史沿革3
第二章 壮医基本理论5
第一节 壮医阴阳为本、三气同步的天人相应的自然观5
一、阴阳为本是壮医重要的自然观和方法论5
二、壮医三气同步的主要内涵6
第二节 壮医的人体生理病理概念6
一、脏腑、气血、骨肉构成人体6
二、谷道、水道、气道是生命的主要通道7
三、龙路、火路循行周身,调节人体物质、精神、感觉、思维等生命活动8
第三节 壮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9
一、毒虚致百病9
二、阴阳不平衡致病9
三、气血失调致病9
四、三道两路阻滞不通畅致病10
五、三气不同步致病10
第三章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特点和药线制作11
第一节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特点11
一、适应症广11
二、操作简便11
三、疗效确切11
四、安全可靠12
五、经济实用12
第二节 壮医药线点灸所用药线的制法12
第四章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作用原理14
第一节 壮医对药线点灸作用原理的认识14
一、调节三道两路,温通止痛14
二、驱散风寒湿毒,温暖肌体15
三、调和气血运行,消瘀散结15
四、调节阴阳平衡,固体强身16
五、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17
第二节 壮医药线点灸作用原理的现代研究17
一、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17
二、综合调节脑脉轴神经内分泌网络介质水平18
三、调节消化道激素分泌,恢复消化系统正常功能19
第五章 壮医药线点灸取穴的方法20
第一节 骨度分寸法20
第二节 手指比量法21
第三节 体表标志法22
第四节 简便取穴法23
第五节 以患部形态定位法23
第六节 以痛点为穴或以肿处为穴定位法23
第七节 抓“长子”定位法23
第六章 壮医药线点灸施治选穴的原则24
第一节 按龙氏经验取穴24
第二节 明确诊断对症选穴24
第三节 按脏腑气血辨证取穴25
第四节 按前人临床经验取穴25
第五节 按三道两路及人体脉络辨病取穴25
第七章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27
第一节 操作方法27
第二节 注意事项28
一、选择施灸适应症28
二、选择适当的体位28
三、掌握好点灸火候和方法,务求安全有效29
四、掌握好点灸手法轻重,做到“以轻应轻,以重对重”29
五、施灸的禁忌症及慎用症30
六、灸后调理31
第八章 临床常见穴位的定位32
第九章 壮医特色经验穴位的定位41
中编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临床应用45
第一章 常见内科疾病45
一、头痛(壮医病名:喽尹)(壮文:Gyaeuj in)45
二、胃痛(壮医病名:胴尹)(壮文:Dungx in)46
三、腹痛(壮医病名:胴尹)(壮文:Dungx in)46
四、胁痛(壮医病名:拉骆些尹)(壮文:Lajndoksej in)47
五、腰痛(壮医病名:核尹)(壮文:Hwet in)48
六、鼓胀(壮医病名:胴甭)(壮文:Dungxbongz)49
七、呕吐(壮医病名:噜)(壮文:Rueg)49
八、呃逆(壮医病名:侧呃)(壮文:Cakhwk)50
九、噎膈(壮医病名:咔活)(壮文:Gazhoz)50
十、水肿(壮医病名:佛否)(壮文:Foegfouz)51
十一、泄泻(壮医病名:喔细)(壮文:Oksiq)52
十二、便秘(壮医病名:嘿咔)(壮文:Haexgaz)53
十三、盗汗(壮医病名:嫩叻啊汗)(壮文:Ninzndaek okhanh)53
十四、贫血(壮医病名:嘞弱,嘞馁)(壮文:Lwednyieg,Lwednaiq)54
十五、痿证(壮医病名:乒哟)(壮文:Binghnyoj)55
十六、痫证(壮医病名:发羊癫)(壮文:Fatyiengzdien)55
十七、遗精(壮医病名:漏精)(壮文:Laeuhcing)56
十八、阳痿(壮医病名:委哟)(壮文:Viznyoj)57
十九、咳嗽(壮医病名:喯唉)(壮文:Baenzae)58
二十、感冒(壮医病名:发洒)(壮文:Fatsa)58
二十一、支气管炎(壮医病名:喯唉)(壮文:Baenzae)59
二十二、哮喘(壮医病名:哈呷)(壮文:Haebgyawh)60
二十三、消化性溃疡(壮医病名:胴尹)(壮文:Dungx in)61
二十四、慢性胃炎(壮医病名:胴尹)(壮文:Dungx in)62
二十五、胃下垂(壮医病名:胴嗵)(壮文:Dungxduengh)62
二十六、溃疡性结肠炎(壮医病名:啊嘿嘞)(壮文:Okhaexlwed)63
二十七、慢性肝炎(壮医病名:黄标)(壮文:Vuengzbiu)63
二十八、脑动脉硬化症(壮医病名:喽恩喽尹)(壮文:Gyaeujngoenh gyaeuj in)64
二十九、中风后遗症(壮医病名:甭裆呷)(壮文:Mbiengjndanggyad)65
三十、低血压(壮医病名:血压淡)(壮文:Hezyazdaemq)66
三十一、泌尿系感染(壮医病名:啰幽感染)(壮文:Lohnyouhganjyenj)66
三十二、尿失禁,尿潴留(壮医病名:幽吔,幽浆)(壮文:Nyouhyaet,Nyauhciengq)67
三十三、精子缺乏症(壮医病名:精子馁)(壮文:Cinghswj noix)68
三十四、甲状腺功能亢进(壮医病名:活哄)(壮文:Hozhung)68
三十五、糖尿病(壮医病名:乒幽甜)(壮文:Binghnyouhdiemz)69
三十六、风湿性关节炎(壮医病名:乒风穑)(壮文:Binghfungcaep)70
三十七、类风湿性关节炎(壮医病名:风穑王)(壮文:Fungcaepvuengz)71
三十八、三叉神经痛(壮医病名:哪尹)(壮文:Naj in)72
三十九、面神经瘫痪(壮医病名:哪呷)(壮文:Najgyad)72
四十、坐骨神经痛(壮医病名:核嘎尹)(壮文:Hwetga in)73
四十一、神经衰弱(壮医病名:坞恩)(壮文:Ukngoenh)74
四十二、失眠症(壮医病名:嫩卟叻)(壮文:Ninzmboujndaek)74
四十三、手足心多汗症(壮医病名:顶冯汗涞)(壮文:Dinfwngzhanhlai)75
四十四、夜游症(壮医病名:夜游症)(壮文:Yeyouzcwng)76
四十五、中暑(壮医病名:呆昧逆哒)(壮文:Daimaez nditndat)76
四十六、夹色证(壮医病名:马上风)(壮文:Majsangfungh)77
四十七、水土不服(壮医病名:裆不熟地)(壮文:Ndang mbouj sug dieg)77
四十八、晕车,晕船(壮医病名:恩洗,恩濡)(壮文:Ngoenhci,Ngoenhruz)78
第二章 常见外科、皮肤科疾病79
一、肩周炎(壮医病名:旁巴尹)(壮文:Bangzmbaq in)79
二、颈椎病(壮医病名:活邀尹)(壮文:Hoziu in)80
三、扭挫伤(壮医病名:扭像)(壮文:Niujsieng)80
四、落枕(壮医病名:笃哸)(壮文:Doekswiz)81
五、冻疮(壮医病名:咹唠北)(壮文:Oemqlauxbaeg)82
六、前列腺炎(壮医病名:幽堆,幽尹)(壮文:Nyouhdeih,Nyouh'in)82
七、痔疮(壮医病名:仲黑喯尹)(壮文:Conghhaex baenz in)83
八、脱肛(壮医病名:尊寸)(壮文:Gyoenjconh)83
九、胆石症(壮医病名:惫结林)(壮文:Mbeigietrin)84
十、泌尿系结石(壮医病名:啰幽结林)(壮文:Lohnyouh gietrin)85
十一、风疹(壮医病名:狠嫩)(壮文:Hwnjnwnj)85
十二、湿疹(壮医病名:能嫩能唅)(壮文:Ndangnwnj ndanghumz)86
十三、神经性皮炎(壮医病名:能晗能哪)(壮文:Naenghumz)86
十四、银屑病(壮医病名:痂怀)(壮文:Gyakvaiz)87
十五、斑秃(壮医病名:喽殷)(壮文:Gyaeujnyaenh)88
十六、痤疮(壮医病名:叻仇)(壮文:Lwgcouz)88
十七、白癜风(壮医病名:喯能白)(壮文:Baenznaengbeg)89
十八、蝴蝶斑(壮医病名:勒论)(壮文:Lwglwt)89
第三章 常见妇科疾病91
一、痛经(壮医病名:京尹)(壮文:Ging'in)91
二、闭经(壮医病名:停京)(壮文:Dingzging)91
三、月经不调(壮医病名:约京乱)(壮文:Yezginghluenh)92
四、崩漏(壮医病名:乒淋嘞)(壮文:Bingh loemqlwed)93
五、带下病(壮医病名:乒白呆)(壮文:Binghbegdaiq)94
六、不孕症(壮医病名:不佷裆)(壮文:Mbouj hwnj ndang)94
七、阴挺(壮医病名:耷寸)(壮文:Ndagconh)95
八、产后腹痛(壮医病名:产呱胴尹)(壮文:Canjgvaq dungx in)96
九、产后少乳(壮医病名:产呱嘻馁)(壮文:Canjgvaq cijnoix)96
十、乳房胀痛(壮医病名:嘻尹)(壮文:Cijin)97
十一、外阴白斑病(壮医病名:歇斑郝)(壮文:Ced banqhau)97
十二、外阴瘙痒(壮医病名:歇唅)(壮文:Cedhumz)98
十三、更年期综合征(壮医病名:乒竞断)(壮文:Binghgingduenh)98
十四、妊娠呕吐(壮医病名:咪裆噜)(壮文:Mizndangrug)99
第四章 常见儿科疾病100
一、小儿疳积(壮医病名:喯疳)(壮文:Baenzgam)100
二、小儿遗尿(壮医病名:勒爷濑幽)(壮文:Lwgnyez laihnyouh)101
三、小儿呕吐(壮医病名:维,勒爷噜)(壮文:Veg,Lwgnyezrueg)101
四、小儿泄泻(壮医病名:勒爷喔细)(壮文:Lwgnyez oksiq)102
五、小儿百日咳(壮医病名:勒爷喯唉百银)(壮文:Baenzaebakngoenz)103
六、小儿惊风(壮医病名:勒爷狠风)(壮文:Lwgnyez hwnjfung)103
七、小儿夜啼(壮医病名:勒爷降痕哋)(壮文:Lwgnyez gyanghwnzdaej)104
八、小儿麻痹后遗症(壮医病名:勒爷顽瓦)(壮文:Lwgnyez gvanhgvax)105
九、乙型脑炎后遗症(壮医病名:呷)(壮文:Gyad)105
十、小儿厌食(壮医病名:乒卟哏)(壮文:Binghmbwqgwn)106
十一、小儿腮腺炎(壮医病名:航靠谋)(壮文:Hangzgauqmou)107
第五章 常见五官科疾病108
一、红眼病(壮医病名:乒嗒红)(壮文:Binghdahoengz)108
二、近视(壮医病名:嗒跟岩)(壮文:Dagaenhyanx)108
三、远视(壮医病名:嗒给岩)(壮文:Da'gyaeyanx)109
四、流泪症(壮医病名:淋嗒类)(壮文:Raemxda lae)109
五、眼睑下垂(壮医病名:嗒朴)(壮文:Dabuep)110
六、视神经炎(壮医病名:嗒暮)(壮文:Damong)111
七、视神经萎缩(壮医病名:嗒盲)(壮文:Damengz)111
八、中耳炎(壮医病名:惹脓)(壮文:Rwznong)112
九、耳鸣,耳聋(壮医病名:惹啊茸,惹努)(壮文:Rwzokrumz Rwznuk)112
十、耳源性眩晕(壮医病名:喽恩)(壮文:Gyaeujngoenh)113
十一、慢性咽喉炎(壮医病名:活佛活尹)(壮文:Hozfoeg hoz in)114
十二、慢性鼻炎(壮医病名:囊涩,囊日)(壮文:Ndaengsaek,Muglih)114
十三、过敏性鼻炎(壮医病名:囊涩哈催)(壮文:Ndaengsaek haetcwiq)115
十四、牙痛(壮医病名:豪尹)(壮文:Heuj in)115
下编 壮医药线点灸临床治疗经验精选119
第一章 脾虚证119
一、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119
二、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脾虚证的临床研究121
第二章 痹证与关节痛122
一、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痹证334例临床观察122
二、壮医药线点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痛120例小结123
三、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四肢关节慢性损伤124
第三章 头痛125
一、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血管性偏头痛的体会125
二、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经行头痛68例126
三、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症595例疗效观察126
第四章 失眠129
一、壮医药线治疗失眠60例临床观察129
二、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失眠症30例130
第五章 眩晕132
一、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眩晕49例132
二、壮医药线点灸合止眩汤治疗内耳性眩晕67例133
第六章 泄泻135
一、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寒湿泄泻32例135
二、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脾虚泄泻42例136
第七章 慢性胃炎137
一、壮医药线点灸结合壮药治疗慢性胃炎72例137
第八章 慢性支气管炎140
一、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44例的疗效观察140
第九章 疮疡142
一、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疮疡43例临床观察142
第十章 痔疮143
一、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痔疮100例143
二、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内痔出血38例144
第十一章 疖肿147
一、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疖肿361例疗效观察147
第十二章 带状疱疹149
一、壮医药线点灸法治疗带状疱疹149
二、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38例150
第十三章 白癜风152
一、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白癜风58例152
第十四章 斑秃154
一、壮医药线点灸法治疗斑秃30例154
第十五章 痛经156
一、壮医药线点灸治疗青年期痛经106例156
二、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经103例158
三、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经58例159
四、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经50例小结160
第十六章 妇科盆腔良性包块162
一、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妇科盆腔良性包块20例162
第十七章 小儿厌食164
一、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小儿厌食157例164
第十八章 小儿消化不良与腹泻165
一、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小儿消化不良218例165
二、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小儿腹泻54例166
第十九章 小儿汗证167
一、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小儿汗证49例167
第二十章 小儿遗尿168
一、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小儿原发性遗尿168
二、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小儿遗尿16例170
第二十一章 出血性结膜炎172
一、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125例疗效分析172
第二十二章 沙眼176
一、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沙眼疗效观察(附120例对比分析)176
第二十三章 过敏性鼻炎178
一、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178
第二十四章 实验研究180
一、去垂体对壮医药线点灸调节脾虚大鼠生长抑素的影响180
二、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大鼠垂体生长抑素的影响183
三、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大鼠脑—肠轴β-内啡肽的影响186
四、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大鼠脑—肠轴生长抑素的影响189
五、壮医药线点灸对大鼠肝纤维化组织学及血清学的影响192
六、不同配穴壮医药线点灸对实验性脾虚大鼠血象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195
七、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大鼠脑—肠轴胃泌素的影响197
八、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大鼠淋巴细胞转化率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200
附一:人体主要穴位分布图203
附二:壮医部分特殊穴位分布图210
主要参考文献211
热门推荐
- 3856179.html
- 99190.html
- 3826878.html
- 1226935.html
- 408801.html
- 1919701.html
- 2942783.html
- 1437940.html
- 3079492.html
- 19833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71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00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16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58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81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67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62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78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84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2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