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理论切削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理论切削学
  • (日)小野浩二,河村末久等著;高希正,刘德忠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15034·2721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理论切削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1.1 切削加工概论1

1.1.1 切削加工的概念1

1.1.2 切削加工的分类1

目录1

1.2 工件表面形成的方式3

1.3 关于切削加工理论6

第二章 材料的机械性质和热性质9

2.1 材料的变形和破坏9

2.1.1 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变形9

2.1.2 弹性理论11

2.1.3 塑性理论13

2.1.4 材料的破坏现象18

2.2.1 固体接触机理20

2.2 固体的接触、摩擦和磨损20

2.2.2 金属的摩擦机理24

2.2.3 金属的磨损现象27

2.3 固体的导热31

2.3.1 导热和放热31

2.3.2 热量的蓄积和温度的上升32

2.3.3 固体的摩擦表面温度33

第三章 切削加工理论40

3.1 切削机理40

3.1.1 切屑的形态40

3.1.2 切屑的生成机理43

3.1.3 积屑瘤44

3.1.4 切屑的弯曲46

3.2 二元切削48

3.2.1 带状切屑的变形和力学关系49

3.2.2 剪切角理论53

3.2.3 剪切区的屈服剪应力67

3.2.4 前刀面上的摩擦现象70

3.2.5 剪切型切削73

3.2.6 切削力与切削条件75

3.3 三元切削80

3.3.1 三元切削的几何学80

3.3.2 切削力83

3.4 切削温度85

3.4.1 切削温度的定义85

3.4.2 切削温度的分析86

3.4.3 切削温度的测定94

3.5.1 刀具材料100

3.5 刀具的磨损及耐用度100

3.5.2 刀具的磨损形态107

3.5.3 刀具的磨损机理109

3.5.4 刀具磨损的理论分析111

3.5.5 刀具耐用度的判定标准与耐用度方程式117

3.5.6 影响刀具耐用度的因素119

3.5.7 材料的可加工性122

3.5.8 经济切削速度124

3.6 切削液125

3.6.1 切削液的功能125

3.6.2 添加剂及其功能126

3.6.3 切削液的种类和用途130

3.7.1 进给方向上的加工表面不平度131

3.7 切削加工表面131

3.7.2 切削方向上的加工表面不平度133

3.7.3 加工变质层134

3.7.4 加工变质层的测定方法139

3.8 切削加工中的振动140

3.8.1 概要140

3.8.2 自激振动141

3.8.3 自激颤震机理143

3.8.4 颤震的近期研究146

3.8.5 防止颤震的方法148

3.9 各种切削加工149

3.9.1 车削加工149

3.9.3 铣削加工154

3.9.2 刨削加工154

3.9.4 孔加工157

3.9.5 其它切削加工159

3.9.6 特殊切削加工161

第四章 磨削加工理论169

4.1 磨粒及砂轮170

4.1.1 磨粒的种类和性质170

4.1.2 砂轮的构造和表示方法173

4.2 磨削机理178

4.2.1 磨削的几何学178

4.2.2 磨粒切削刃的形状和分布183

4.3 磨削力185

4.3.1 磨削力的实验公式186

4.3.2 磨削力理论188

4.3.3 单位磨削力和单位磨削能190

4.3.4 磨削力随时间的变化193

4.4 磨削温度195

4.4.1 磨削温度的意义和分类195

4.4.2 工件的平均温升196

4.4.3 接触面的温度198

4.4.4 磨削热引起的加工表面损伤201

4.5 磨削加工表面的不平度203

4.5.1 加工面不平度的实验公式203

4.5.2 磨削加工面的形成机理205

4.5.3 加工面不平度的理论公式206

4.5.4 修整条件和加工面不平度210

4.6 砂轮的损耗和耐用度211

4.6.1 磨粒的破碎和脱落211

4.6.2 磨粒的磨耗215

4.6.3 磨削性能的降低和磨削力的变化218

4.6.4 砂轮耐用度的判定法221

4.6.5 砂轮耐用度的分析222

4.7 考虑了砂轮弹性的最新理论227

4.7.1 磨粒的滑擦和切削作用227

4.7.2 砂轮的弹性229

4.7.3 接触区的长度和局部弹性位移231

4.7.4 磨削加工的精度235

4.8 各种磨料加工240

4.8.1 磨削加工240

4.8.2 特殊磨削加工法244

4.8.3 定压磨削加工249

4.8.4 游离磨粒加工2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