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先秦两汉岭南建筑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先秦两汉岭南建筑研究
  • 曹劲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3276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89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古建筑-文化-研究-广东省-先秦时代;古建筑-文化-研究-广东省-两汉时代(前202~220)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先秦两汉岭南建筑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岭南早期建筑的研究及独特轨迹1

1.时空界定2

2.回顾及省思4

3.研究方法7

二、岭南早期建筑的地域特质和编年依据14

1.岭南异质地域的历史发展轨迹15

2.岭南早期建筑分期的考古实证17

三、岭南早期建筑书写的现实意义21

1.自然地理与建筑形制的渊源22

2.文化交汇的袅绕余韵24

3.历史遗构的全新视野25

四、本章小结27

第二章 石器时代的岭南洞穴与巢居28

一、来自建筑考古学的启示28

二、五岭之南的远古时代31

1.岭南的旧石器时代33

2.岭南的新石器时代早期37

3.洞穴遗址的分布37

三、洞穴遗址的建筑学观察38

1.择址分析38

2.洞穴空间的原始区划41

3.功能衍生与生活建构42

四、虚实之间的领域指认44

五、赤铁矿遗迹遥指的神圣空间残影45

六、巢居—洞穴之外的歧异发展47

1.问题的提出47

2.富有启发性的可能性案例48

3.橧巢和窝棚—原始营造的发端49

七、本章小结54

第三章 定栖山岗的农生聚落与居所建构56

一、山岗遗址的分布地志及其社会文化演进意义56

二、走出洞穴后的原始农业生活文明58

三、聚落世界及其宇宙对应62

1.聚落建构的空间和社会意义62

2.聚落可能的功能分化64

3.聚落可能的宇宙对应71

四、部落社会及其屋舍建构72

1.石峡遗址的木骨泥墙长屋73

2.鲶鱼转半地穴建筑遗址79

3.走马岗半地穴建筑遗址80

4.香港元朗虎地凹地面式建筑遗址81

5.广西晓锦遗址干栏建筑遗迹83

五、储藏与归葬84

1.陶器—来自泥土的恩典84

2.“入土为安”的归葬85

六、图腾与象征86

1.点与线的刻画87

2.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87

3.质朴纹样的美感积淀88

七、本章 小结88

第四章 贝丘和沙丘的滨海聚落与建筑营构91

一、贝丘与沙丘遗址的领域分布及空间意义91

1.贝丘遗址的分布及生活世界建构95

2.沙丘遗址的分布及生活世界建构96

二、以洋海贝食为滋养的集体社会空间架构98

1.贝丘居民的生计98

2.沙丘居民的生计99

3.贝丘和沙丘遗址的聚落特点101

三、干栏、陆筑及其彰显的动静空间反转106

1.滨水干栏长屋106

2.坡地干栏113

3.平地起建的居址119

4.以烧灶为中心的户外生活空间建构127

5.动静辉映的空间美学128

6.关于建筑形态的若干问题的探讨129

四、舟楫和水上生活空间134

1.海岛上的神秘岩画134

2.聚落里的神圣空间137

3.地域美学图像139

4.动态空间认知140

五、空间体验及建筑美的呈显141

六、本章小结143

第五章 青铜时代的岭南方国及其空间实践145

一、古国作为史籍传说中的岭南空间历史阶段145

二、以“国”为界的空间地域划分148

1.青铜文化的鼎盛与方国文明的出现149

2.南越诸小国与中原文化152

三、阶级与空间之社会区隔155

1.横岭山墓地的等级与性别的空间分化155

2.石峡墓葬所体现的阶级分化157

四、宫室的出现及其华美走向157

1.“宫室”的由来和发展157

2.岭南宫室建筑的华美残影159

五、民居建筑传统的稳定性160

1.聚落遗址中的讯息161

2.本土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共存162

六、本章小结162

第六章 秦汉时期岭南建筑的飞跃发展164

一、从南越国到南海诸郡166

二、要道、城池:攻防与统治168

1.岭南所发现的代表性城池172

2.攻防与统治意旨的体现175

三、取法中原礼制、兼纳地域文化的都城建构178

1.考古发掘和史料辩证下的南越王都城178

2.效仿汉廷的南越国政治体系和都城规划181

3.内城外郭、郭外有墓葬区和郊野的都城建构185

4.在地海洋文化对南越国都城空间性形塑的影响190

四、华美宫室:地方统治生活及号令中心192

1.谨严恢宏的南越王宫殿192

2.气势雄伟的行宫:五华狮雄山“长乐台”202

3.布局山岗的官署:澄海龟山汉代建筑遗址206

五、曲水流脑的赏玩宴乐与苑囿建筑208

1.宫苑遗址现状208

2.造园手法蠡测210

3.低支架的干栏宫殿217

4.苑中的政治和生活空间222

5.南越王宫苑遗址的园林史学意义225

六、山野洋海中的劳动生产与空间营造226

1.民居陶屋的主要类型227

2.结构与装饰236

3.发展与衍变的内在机制240

七、等级分明、汉越杂糅的陵墓建筑242

1.凿山为藏的南越王石构陵墓243

2.大型木椁墓和成熟的木构技术251

3.砖室墓和砖构及穹隆技术260

八、岭南地域文化在空间、建筑上遗韵悠长266

九、本章小结269

结语272

一、岭南早期建筑文化的特色275

1.孕育于山海之间、源远流长的地域传统275

2.兼容、深化多元文化的开放性275

3.务实因应政治社会转型的嬗变作风276

二、建议和展望277

1.历史事实的发掘与历史现场的重建277

2.空间意义的追索:重视社会文化脉络的空间性诊释视野278

参考书目281

后记2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