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血管淋巴外科学-回顾·现状·展望 研究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血管淋巴外科学-回顾·现状·展望 研究生
  • 汪忠镐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0530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28页
  • 文件大小:152MB
  • 文件页数:442页
  • 主题词:血管外科学;淋巴疾病-外科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血管淋巴外科学-回顾·现状·展望 研究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血管疾病的检查和评估1

第一节 血管外科病例病史采集的重要性1

第二节 血管疾病体检技术3

一、常用的体检技术3

二、无创性检查方法4

第三节 影像学检查18

一、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 CT)18

二、磁共振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22

三、动脉造影26

四、静脉造影30

第二章 血管外科疾病的药物治疗34

第一节 抗凝疗法35

一、抗凝剂的分类36

二、应用抗凝剂的有关问题51

三、问题与思考53

第二节 纤溶疗法54

一、纤溶和纤溶疗法的基本概念55

二、纤溶制剂的类型和临床应用55

三、应用纤溶制剂的有关问题61

四、问题与思考62

第三节 抗血小板疗法64

一、抗血小板药物的种类和临床应用65

二、问题与思考73

第四节 降黏疗法76

一、蛇毒制剂77

二、其他降黏制剂81

三、血液稀释疗法83

四、问题与思考83

第三章 血管替代品85

第一节 历史回顾85

第二节 人工血管植入后的生物学变化85

第三节 人工血管现状87

第四节 人工血管发展现状90

一、新型合成材料的开发90

二、表面改性人工血管的研制92

第五节 人工血管研究现状及展望95

一、生物降解、组织再生型血管96

二、体外组织工程型支架血管96

三、合成蛋白基础的多聚体型血管97

四、完全生物化型血管98

第四章 腔内血管介入治疗100

第一节 支架型血管系统100

一、支架型人工血管应用的历史与现状100

二、支架型人工血管的设计原理101

三、支架型人工血管的种类和特性103

四、应用支架型人工血管所带来的新问题及其处理110

五、支架型人工血管治疗应用研究展望111

第二节 机械性血栓/斑块切除术112

一、PMT的分类、原理与应用113

二、PMA的分类、原理与应用115

第三节 经皮激光血管成形术118

一、经皮激光血管成形设备的基本结构、种类和工作原理119

二、经皮激光血管成形术的发展120

三、激光血管成形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21

四、操作技术122

五、并发症122

六、激光血管成形术应用的评价和展望123

第四节 血管镜125

一、血管镜应用的历史和现状125

二、血管镜的结构和种类128

三、血管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研究展望129

第五节 腔内血管超声消融131

一、腔内血管超声消融应用现状131

二、腔内血管超声消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研究展望135

第六节 我国血管腔内外科技术发展137

第五章 外周动脉阻塞性疾病146

第一节 急性肢体缺血146

一、病理生理146

二、急性肢体缺血的病因学147

三、临床分类和诊断148

四、适于溶栓治疗的患者150

五、急性肢体缺血患者的治疗方案151

第二节 腹主动脉-髂动脉-股动脉阻塞性疾病153

一、腹主动脉-髂动脉-股动脉阻塞性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历史153

二、腹主动脉-髂动脉-股动脉阻塞性疾病诊断方法157

三、外科手术治疗方法的发展、演变和不同手术方法的优缺点158

第三节 股腘小腿动脉阻塞性疾病166

一、近30年病变模式的改变和治疗方式变化166

二、流出道评估的临床意义167

三、疗效评价和治疗方式选择168

第四节 下肢多平面动脉阻塞性疾病170

一、流入道评估和重建方式170

二、远端流出道治疗时机171

三、联合腔内技术和传统手术治疗MLAOD172

四、随访意义172

第五节 糖尿病足的外科治疗173

一、概述173

二、糖尿病足的治疗174

第六章 动脉瘤180

第一节 概述180

一、回顾180

二、诊断、治疗及研究现状182

三、展望186

第二节 动脉瘤的分类与病因187

一、动脉瘤的分类187

二、动脉瘤的病因188

第三节 动脉瘤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200

一、分子生物学与动脉瘤200

二、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瘤213

第四节 腹主动脉瘤220

一、概述220

二、腹主动脉瘤外科治疗历史、演进、现状和展望221

三、腹主动脉瘤病因、病理和临床特征222

四、腹主动脉瘤诊断的影像学选择225

五、腹主动脉瘤切除重建术227

六、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现状230

七、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233

八、腹主动脉瘤ACC/AHA指南235

第五节 主动脉夹层和夹层动脉瘤237

一、历史回顾238

二、发病率和病因学238

三、分型238

四、发病机制238

五、发病后的即刻并发症241

六、自然病程241

七、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241

八、内科治疗指征和方法241

九、手术指征242

十、手术方法242

十一、关于微创血管外科246

十二、发展趋势247

第七章 颈动脉疾病250

一、背景250

二、基本概念250

三、病史及查体250

四、影像检查251

五、病理253

六、药物治疗253

七、手术治疗254

八、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255

九、介入治疗256

第八章 肠系膜血管疾病259

第一节 急性肠系膜缺血:临床诊断的再认识259

一、概述259

二、历史回顾259

三、解剖学260

四、病理生理260

五、临床表现262

六、实验室检查263

七、影像学检查263

八、诊断265

第二节 急性肠系膜缺血:治疗原则和计划265

一、治疗计划265

二、一般治疗266

三、介入治疗266

四、抗凝治疗267

五、手术治疗267

六、术后处理269

七、预后269

第九章 肾血管性高血压271

第一节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发现及历史回顾271

第二节 肾动脉狭窄的原因272

一、动脉硬化272

二、大动脉炎273

三、纤维肌肉增生273

第三节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274

一、肾血管高血压——经典发病机制274

二、肾血管高血压——其他升压机制的补充276

第四节 诊断:无创检查和血管造影276

第五节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治疗279

一、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内科治疗279

二、肾动脉再血管化和外科治疗281

三、总结285

第十章 多发性大动脉炎及内科和外科治疗对策287

一、概述287

二、流行病学与发病率288

三、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288

四、血流动力学、好发部位与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病理291

五、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分期及特点292

六、对大动脉炎诊断标准的看法293

七、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问题293

八、对多发性大动脉炎分型的一些看法298

九、多发性大动脉炎内科综合治疗的重要意义300

十、多发性大动脉炎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303

第十一章 静脉疾病309

第一节 下肢静脉疾病309

一、静脉外科近现代临床进展概况309

二、对下肢静脉解剖及血流动力学的再认识310

三、静脉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探讨312

四、下肢静脉曲张病因学探讨和外科治疗对策314

五、比较各种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方法的优劣:能否取代传统静脉剥脱术?316

六、对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自然病程和分型的认识318

七、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外科手术的现状与进展319

八、ACCP关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指南的解读321

九、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方法的选择和困惑323

第二节 “胡桃夹”综合征326

一、解剖生理327

二、病因328

三、临床表现328

四、诊断329

五、治疗331

第三节 肺动脉栓塞336

一、历史回顾337

二、肺动脉栓塞的发生原因与传统概念的更新337

三、肺动脉栓塞的分型338

四、临床表现339

五、肺动脉栓塞的诊断339

六、肺动脉栓塞的治疗343

七、肺动脉栓塞的预防347

第四节 布加综合征351

一、布加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分型的回顾351

二、介入治疗在布加综合征治疗中的地位356

三、各种手术方法的选择及疗效评估363

四、我国学者在布加综合征方面做出的贡献371

第十二章 淋巴管疾病376

第一节 淋巴水肿概述376

一、淋巴水肿的分类376

二、淋巴水肿的分期377

三、原发性淋巴水肿淋巴管结构改变与分型377

四、继发性淋巴水肿的发病机制378

五、诊断技术379

第二节 淋巴水肿的治疗381

一、手术治疗381

二、非手术治疗384

三、总结与展望385

第三节 乳糜回流障碍概述386

一、概述387

二、病因387

三、原发性乳糜回流障碍发病机制388

四、乳糜回流障碍的病理生理389

五、诊断390

六、治疗390

第四节 乳糜腹391

一、发病情况392

二、病因与分类392

三、发病机制393

四、原发性乳糜腹的病理生理394

五、临床表现401

六、诊断402

七、治疗403

第十三章 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409

第一节 血管瘤409

一、回顾409

二、现状410

三、展望417

第二节 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418

一、回顾418

二、现状419

三、展望423

第三节 先天性动静脉瘘423

一、回顾423

二、现状424

三、治疗426

四、展望4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