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抗菌化合物【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立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80167838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植物-抗微生物性-化合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植物抗菌化合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引言1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节 植物抗菌化合物的研究历史与现状3
第三节 与植物抗菌化合物研究紧密相关的学科6
第二章 植物抗菌化合物的提取8
第一节 引言8
第二节 结构与极性的关系9
第三节 各种溶剂的性能10
第四节 化合物极性与溶解性12
第五节 浸出及影响浸出的因素13
第六节 常用的提取溶剂14
第七节 常用的提取方法16
第八节 几种杂质的去除19
第一节 引言21
第二节 根据化合物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21
第三章 植物抗菌化合物的分离21
第三节 根据化合物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24
第四节 根据化合物吸附能力不同进行分离26
第五节 根据化合物分子量差别进行分离26
第六节 根据化合物离解度不同进行分离27
第七节 常用的层析分离方法28
第四章 植物抗菌化合物的结构测定36
第一节 引言36
第二节 结构研究的一般程序与方法36
第三节 结构测定中常用的化学方法38
第四节 结构测定中常用的光谱与波谱40
第五章 植物抗菌化合物的类型42
第一节 引言42
第二节 生物碱42
第三节 甾体类45
第四节 萜类45
第五节 黄酮类47
第六节 醌类50
第七节 苯丙素类51
第八节 单宁52
第九节 甙类53
第六章 植物抗菌化合物的分析54
第一节 引言54
第二节 气相色谱法54
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58
第四节 酶免疫测定法62
第七章 植物抗菌化合物的活性测定63
第一节 引言63
第二节 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的准备63
第三节 植物抗菌化合物体外活性测定74
第四节 植物抗菌化合物活体活性测定83
第一节 作用方式86
第八章 植物抗菌化合物的作用方式与作用机理86
第二节 作用机理87
第九章 组成性植物抗菌化合物90
第一节 引言90
第二节 在植物中的分布90
第三节 结构类型94
第四节 展望95
第一节 引言96
第十章 诱导性植物抗菌化合物——植保素96
第二节 分布和结构97
第三节 在植物抗病过程中的作用99
第四节 植保素的分子生物学103
第五节 应用前景104
第十一章 光活化植物抗菌化合物109
第一节 引言109
第二节 植物中的光活化抗菌化合物109
第三节 光活化植物抗菌化合物的分离与活性110
第四节 光活化植物抗菌化合物的特性分析114
第五节 展望116
第十二章 豆科植物抗菌化合物117
第一节 引言117
第二节 具抗菌活性的豆科植物117
第三节 豆科抗菌化合物121
第四节 展望124
第十三章 茄科植物抗菌化合物125
第一节 引言125
第二节 茄科抗菌化合物的种类和分布125
第三节 茄科抗菌化合物提取、分离与检测127
第四节 茄科抗菌化合物的诱导形成因素128
第五节 展望129
第十四章 十字花科植物抗菌化合物131
第一节 引言131
第二节 化学结构、诱导及生物活性131
第三节 检测、分离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136
第四节 化学合成137
第五节 生物合成142
第六节 微生物的生物转化145
第七节 展望149
第十五章 菊科植物抗菌化合物150
第一节 引言150
第二节 具抗菌活性的菊科植物150
第三节 展望157
第十六章 楝科植物抗菌化合物158
第一节 引言158
第二节 印楝158
第三节 苦楝163
第四节 其他具抗菌活性的楝科植物165
第五节 展望166
第一节 引言167
第二节 甘薯植保素的合成和分布167
第十七章 旋花科植物抗菌化合物167
第三节 甘薯植保素的分离和特性168
第四节 甘薯植保素的生物合成途径170
第五节 甘薯植保素的诱导171
第六节 甘薯植保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172
第七节 甘薯植保素对动植物的生理作用173
第八节 甘薯酮合成前阶段中HMG-CoA还原酶的调控173
第九节 甘薯酮合成后阶段中P-450的代谢调控175
第十八章 蔷薇科植物抗菌化合物179
第一节 引言179
第二节 具抗菌活性的蔷薇科植物179
第三节 蔷薇科抗菌化合物181
第十九章 锦葵科植物抗菌化合物183
第一节 引言183
第二节 棉花抗菌化合物183
第二节 具抗菌活性的桃金娘科植物185
第一节 引言185
第二十章 桃金娘科植物抗菌化合物185
第三节 桃金娘科植物抗菌化合物188
第四节 展望190
第二十一章 伞形科植物抗菌化合物191
第一节 引言191
第二节 具抗菌活性的伞形科植物191
第三节 伞形科抗菌化合物194
第四节 展望196
第二十二章 禾本科植物抗菌化合物197
第一节 水稻抗菌化合物197
第二节 禾本科异羟肟酸类抗菌化合物206
第二十三章 中国的抗菌植物资源210
第一节 中国的抗菌植物资源210
第二节 植物抗菌化合物作为药物开发和利用的前景224
附录 抗菌植物名录226
参考文献261
热门推荐
- 1960976.html
- 362058.html
- 23102.html
- 3837164.html
- 3788362.html
- 1675519.html
- 755184.html
- 869811.html
- 2163968.html
- 37312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03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10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57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12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48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02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0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52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37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7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