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检验与临床诊断 肾病分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检验与临床诊断 肾病分册
  • 王传新,王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50910371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16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40页
  • 主题词:临床医学-实验室诊断;肾疾病-实验室诊断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检验与临床诊断 肾病分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肾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解剖1

一、肾的位置和形态1

第1章 肾脏的解剖及生理功能1

二、肾单位和集合管2

(一)肾单位2

(二)集合管4

三、肾脏的神经支配4

(一)肾脏的血液循环5

(二)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5

四、肾脏血液循环特点5

(三)肾脏血流量的调节6

第二节 肾脏的生理作用8

一、尿的生成和排泄8

(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8

(二)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功能12

(三)尿的排泄20

二、肾的浓缩和稀释功能21

(一)尿液的稀释22

(二)尿液的浓缩22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25

三、肾的内分泌功能25

(二)前列腺素类激素26

(三)肾内激肽释放酶27

(四)促红细胞生成素27

四、生长因子与肾脏28

第三节 尿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29

一、尿的化学成分29

二、尿的理化特性29

二、维持血浆渗透压和血容量的相对恒定30

一、排泄代谢产物30

第四节 泌尿对机体的作用30

三、参与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31

(一)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31

(二)肾对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31

第2章 肾脏疾病的常用检验技术34

第一节 尿液干化学分析技术34

一、尿液干化学技术的发展34

二、尿液干化学检测原理35

(一)蛋白质(PRO)36

三、尿液干化学检测指标及临床应用36

(二)尿糖(GLU)37

(三)酮体(KET)38

(四)pH39

(五)胆红素39

(六)尿胆原(URO、UBG)40

(七)亚硝酸盐(NIT)40

(八)红细胞或隐血(BLD)41

(九)白细胞(LEU)41

(十)尿比重(SG)42

第二节 尿沉渣分析技术43

(十一)维生素C(VitC)43

一、尿沉渣分析技术的发展44

二、尿沉渣检测原理46

三、尿沉渣检查指标及临床应用46

(一)红细胞荧光强度及散射强度46

(二)白细胞荧光强度及散射强度47

(三)上皮细胞48

(四)管型(Cast)49

(六)结晶51

(五)细菌51

(七)尿液中其他成分的检测52

第三节 生物化学分析技术53

一、自动生化分析检测原理53

(一)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53

(二)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55

(三)干片式自动生化分析57

(一)终点分析法(平衡法)60

(二)连续监测法60

二、自动生化分析常用检测方法60

(三)比浊测定法61

(四)反射光度计检测61

第四节 蛋白电泳及特种蛋白分析技术61

一、蛋白电泳的检测61

二、特种蛋白分析64

第五节 发光免疫分析技术66

第六节 微生物鉴定技术69

一、微生物鉴定技术基本原理69

二、微生物鉴定的临床价值70

(一)细菌鉴定原理70

(二)药敏实验原理70

第七节 分子生物学分析技术71

一、核酸分子杂交技术71

二、测序技术72

三、核酸扩增技术72

第3章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实验室诊断74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74

第二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79

第三节 肾病综合征83

第四节 隐匿性肾小球疾病89

第五节 IgA肾病91

第4章 肾小管及肾间质疾病的实验室诊断96

第一节 急性肾小管坏死96

第二节 肾性尿崩症101

第三节 肾性糖尿104

第四节 肾小管性酸中毒106

一、低血钾型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106

二、近端肾小管性酸中酸(Ⅱ型)107

三、肾功能不全型RTA(Ⅲ型)108

四、高血钾性肾小管性酸中毒(Ⅳ型)109

第五节 间质性肾炎111

一、急性间质性肾炎111

二、慢性间质性肾炎113

第5章 继发性肾功能损伤的实验室诊断116

第一节 代谢性肾脏疾病116

一、糖尿病肾病116

二、尿酸性肾病122

三、淀粉样变肾病127

四、范科尼(Fanconi)综合征131

第二节 高血压肾病132

第三节 自身免疫疾病肾损伤134

一、狼疮性肾炎134

二、系统性硬化症肾损害138

三、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损害142

第四节 肝脏疾病引起的肾脏损害145

一、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肾炎145

二、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肾炎148

(一)肝硬化性肾小球肾炎149

三、肝硬化肾病变149

(二)肝病性肾小管性酸中毒150

四、肝肾综合征151

第五节 血液系统疾病肾损害156

一、紫癜性肾炎156

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160

三、白血病所致肾损害162

第六节 中毒性肾炎164

一、药物中毒性肾炎164

二、重金属中毒性肾炎166

第一节 尿路感染170

第6章 感染性肾脏疾病的实验室诊断170

一、急性膀胱炎175

二、肾盂肾炎177

三、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183

第二节 肾脓肿189

第三节 流行性出血热肾损害191

第四节 肾结核199

(二)HIV感染伴发的肾脏疾病206

(一)与HIV相关的肾脏疾病206

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肾病206

第五节 性传播疾病肾损害206

(三)继发于慢性肾衰竭的HIV感染208

二、梅毒肾病209

第7章 其他肾脏疾病的实验室诊断212

第一节 肾血管疾病212

一、肾动脉血栓形成和栓塞性肾梗死212

二、肾静脉血栓形成214

第二节 肾损伤215

第三节 肾结石218

第四节 肾囊肿和肾肿瘤221

一、肾囊肿221

二、肾良性肿瘤222

三、肾恶性肿瘤223

第五节 肾衰竭230

一、急性肾衰竭230

二、慢性肾衰竭235

第六节 妊娠并发肾病239

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40

二、妊娠并发急性肾盂肾炎246

三、妊娠期肾病综合征247

四、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248

五、妊娠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250

六、妊娠并发慢性肾小球肾炎251

七、妊娠并发多囊肾251

(一)支持性透析治疗253

一、肾移植术前支持疗法253

第一节 肾移植术前准备253

第8章 肾移植253

(二)控制感染254

(三)移植前输血254

(四)免疫抑制处理254

二、肾移植受者的选择254

(一)肾移植受者的禁忌证255

(二)肾移植受者的原发病种类255

(三)受者健康状况及其并发症256

(一)供者的免疫学选择257

三、供者的选择257

(二)供者的非免疫学选择258

第二节 肾移植组织配型260

一、组织配型的意义260

二、HLA抗体筛选260

三、HLA细胞学分型与血清学分型260

(一)HLA的细胞学分型260

一、肾移植术后监护261

第三节 肾移植术后处理261

四、DNA分型技术261

(二)HLA的血清学分型261

(一)移植后7~10d内观察内容262

(二)移植后2个月内观察内容263

二、肾移植术后并发症及处理原则263

(一)外科并发症及处理264

(二)内科并发症及处理266

三、血药浓度的检测269

四、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269

(一)超急性排斥反应269

(三)急性排斥反应270

(二)加速性排斥反应270

(四)慢性排斥反应271

第四节 肾移植进展272

一、肾移植免疫学现状272

二、免疫抑制药的作用机制及应用现状273

三、基因技术在肾移植中的应用274

第9章 肾脏功能的实验室诊断276

第一节 肾小球功能检查277

一、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277

(二)尿素清除率测定278

(一)肾小球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FF)测定278

(三)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Ccr)测定279

(四)尿液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lb)测定281

(五)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测定283

二、血清尿素氮BUN测定284

三、血清肌酐(Cr)测定287

四、血清尿酸(uric acid UA)测定290

五、中分子物质(middle molecular subtances MMS)测定293

(一)尿β2-微球蛋白(β2 microglobulin,β2-MG)测定294

一、近端肾小管功能实验诊断294

第二节 肾小管功能检查294

(二)尿钠与滤过钠排泄分数(FeNa)测定296

二、远端肾小管功能实验诊断297

(一)莫氏试验297

(二)血、尿渗量测定298

(三)自由水清除率(CH2O)测定299

(一)酸负荷试验300

(二)碱负荷试验300

三、肾小管性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asi,RTA)试验诊断300

(三)肾小管酸化功能试验301

第10章 肾脏免疫学检查304

第一节 特种蛋白测定304

一、免疫球蛋白304

二、血和尿的补体(complement C)测定310

三、白蛋白312

四、к轻链和λ轻链313

五、类风湿因子314

六、血浆转铁蛋白316

八、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317

七、血清α1-微球蛋白317

第二节 淋巴细胞亚群测定320

第三节 自身抗体测定323

第11章 肾脏内分泌功能检查333

第一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333

第二节 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338

第三节 前列腺素340

第四节 1,25(OH)2D3343

第五节 促红细胞生成素347

第六节 尿钠素349

第12章 肾脏功能的其他实验诊断技术352

第一节 尿液蛋白类成分检测352

一、尿蛋白电泳测定352

二、24h尿蛋白定量354

三、选择性蛋白尿的θ角测定355

四、选择性尿蛋白指数测定356

五、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测定357

六、尿蛋白轻链检查358

第二节 尿红细胞位相测定359

七、尿中IgG、IgA、IgM测定359

一、上皮细胞361

(一)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um)361

(二)移行上皮细胞(transitional epithelium)361

第三节 尿液脱落细胞检查361

(三)鳞状上皮细胞(squamous epithelial cell)362

二、异形细胞362

三、癌细胞363

(一)移行细胞癌363

(三)腺癌364

(二)鳞状细胞癌364

(四)未分化癌365

第四节 尿三杯试验365

第五节 谷氨酰转肽酶测定366

第六节 感染性肾脏疾病的检查367

一、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368

二、细菌培养与药物敏感试验369

三、尿液L型细菌检查369

五、氯化三苯四氮唑试验371

四、真菌培养371

六、尿Tamm-Horsfall蛋白包裹游离细菌试验372

七、免疫荧光抗体包裹细菌试验373

第13章 肾脏疾病的实验诊断进展375

第一节 肾脏损伤的早期诊断375

一、肾小球损伤的早期诊断375

(一)尿液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375

(二)尿液Ⅳ型胶原(type-Ⅳ collagen,Ⅳ-C376

(三)γ-痕迹蛋白377

(一)尿α1-微球蛋白测定(α1-microglobulin,α1-MG)378

二、肾小管损伤的早期诊断378

(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379

(三)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ease,NAG)380

(四)尿溶菌酶(Lysozyme,LYS)382

第二节 肾脏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检验383

一、细胞因子383

(一)IL-1(interleukin 1)383

(二)IL-2(interleukin 2)384

(三)IL-6(interleukin 6)384

(五)IL-13(interleukin 13)385

(四)IL-8(interleukin 8)385

(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386

(七)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386

(八)集落刺激因子(CSF)387

二、黏附分子387

(一)整合素(integrins)388

(二)免疫球蛋白超家族388

(三)选择素(selectins)家族389

第三节 肾脏移植实验室研究进展389

一、器官移植前的实验室检查389

(一)淋巴细胞毒实验390

(二)群体反应性抗体(PRA)的检测391

(三)HLA配型392

(四)氨基酸残基配型399

二、肾移植后排斥反应检测401

(一)移植肾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402

(二)移植肾活检组织免疫活化基因的表达403

(三)低侵袭性肾移植排斥反应的诊断方法403

附录A 常见肾脏疾病检验项目选择及组合409

附录B 肾脏疾病常用检验正常参考值范围4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