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林网生态场内作物的生理生态与物质生产【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林网生态场内作物的生理生态与物质生产
  • 常杰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1679X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林网生态场内作物的生理生态与物质生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1章 引论1

第2章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和研究方法8

2.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8

2.1.1 肇州县试验区8

2.1.2 大庆市试验区14

2.2 样地设置与样株选择15

2.2.1 样地设置15

2.2.2 样株选择19

2.3 光合、呼吸作用测定方法20

2.3.1 光合作用测定方法20

2.3.2 呼吸作用测定方法21

2.4 蒸腾作用测定方法22

2.5 植株生物量和生长性状测定方法22

2.5.1 生物量测定方法22

2.5.2 生长性状测定方法22

2.6 群体性状测定方法23

2.6.1 玉米群体生物量及生长性状测定方法23

2.6.2 玉米群体地上部分空间特征的测定方法23

2.6.3 玉米田生态系统总净初级生产力测定方法24

2.7 生态因子的测定方法24

2.7.1 生态场量水平梯度的测定方法24

2.7.2 生态场量垂直梯度的测定方法25

2.7.3 植物体附近小环境因子的测定方法25

2.7.4 研究地区气候资料的来源26

2.8 生理因素的测定方法26

2.8.1 水分状况26

2.8.2 叶绿素含量26

2.8.3 营养成分含量27

2.9 土壤肥力的测定方法27

第3章 林网生态场的特征28

3.1 林网生态场内各主要场量的水平梯度格局29

3.1.1 林网内风速的水平格局30

3.1.2 林网内辐射的变化31

3.1.3 林网内温度的水平格局33

3.1.4 林网内水分的水平格局38

3.1.5 林网内温、湿、风综合效益分布场48

3.2 林网生态场内生态场量的垂直分布52

3.2.1 玉米群体内部光照的垂直分布52

3.2.2 玉米群体内部气温的垂直分布55

3.2.3 玉米群体内部风速的垂直分布57

第4章 林网生态场内作物的结构生态58

4.1 林网生态场内玉米植株的形态特征60

4.1.1 林网内玉米株高的时空格局60

4.1.2 林网内玉米植株茎的大小63

4.1.3 林网内玉米叶系统的时空格局63

4.2 林网生态场内玉米植株各器官之间的异速生长80

4.2.1 林网内玉米各器官之间的异速生长模型80

4.2.2 林网生态场对玉米各器官异速生长的影响80

4.3 林网生态场内玉米冠层的形态特征84

4.3.1 林网内玉米群体叶面积的时空动态84

4.3.2 林网内玉米冠层的垂直结构89

4.4 林网生态场内玉米群体结构的自动调节现象103

4.5 林网生态场对玉米形态结构的影响104

4.5.1 林网内玉米的形态结构与生态因子的关系104

4.5.2 林网生态场对玉米形态结构的影响106

第5章 林网生态场内作物的碳代谢107

5.1 林网生态场内玉米的光合作用111

5.1.1 林网生态场内玉米叶片的光合作用111

5.1.2 林网生态场内玉米群体的光合作用152

5.1.3 林网生态场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156

5.1.4 讨论157

5.2 林网生态场内玉米的呼吸作用159

5.2.1 林网生态场内玉米叶片的呼吸作用160

5.2.2 林网生态场内玉米群体的呼吸作用176

5.2.3 影响林网生态场内玉米呼吸作用的因素178

第6章 林网生态场内作物的水分代谢184

6.1 林网生态场内玉米的蒸腾作用187

6.1.1 林网内玉米叶片的蒸腾作用191

6.1.2 林网内玉米群体的蒸腾作用192

6.1.3 林网内玉米的蒸腾作用与生态因子的关系193

6.2 林网生态场对玉米田间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201

6.2.1 林网内玉米的蒸腾系数201

6.2.2 林网内玉米的T/P的值201

第7章 林网生态场内作物的生长203

7.1 林网生态场内玉米植株的生长速率203

7.1.1 玉米绝对生长速率的时空变化203

7.1.2 玉米相对生长速率的时空变化205

7.2 林网生态场内玉米植株的生物量212

7.2.1 玉米的生物量及其时空格局212

7.2.2 玉米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的时空格局215

7.2.3 玉米各器官生物量的季节动态219

7.3 林网生态场对玉米生长速率分量的影响222

7.3.1 单位叶速率和叶面积比率222

7.3.2 比叶面积和叶重比225

7.4 林网生态场内玉米群体的生物量230

7.4.1 玉米群体生物量的时间变化230

7.4.2 玉米群体生物量的水平格局233

7.4.3 玉米群体生物量的垂直分布247

第8章 林网生态场内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249

8.1 林网生态场内玉米田的净第一性生产力250

8.1.1 林网内玉米田净第一性生产力的时空格局250

8.1.2 影响林网内玉米田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因素253

8.2 林网生态场内玉米田的经济生产力264

8.2.1 玉米籽粒产量形成和增长的理论模型264

8.2.2 林网内玉米田经济生产力的形成过程267

8.2.3 影响林网内玉米田经济生产力的因素269

8.3 林网生态场对玉米物质生产的影响279

8.3.1 林网生态场对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影响279

8.3.2 叶面积指数和单位叶速率对生产力的影响283

8.3.3 林网生态场对玉米产量和质量性状的影响284

8.3.4 林网生态场的增产和胁地效应284

参考文献2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