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库 学生特质评价及培养模式研究 以新常态下的需求导向为视角【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郑予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 ISBN:978750684869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教育评估-研究-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培养模式-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库 学生特质评价及培养模式研究 以新常态下的需求导向为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新常态下对高职学生的新要求1
一 新常态的内涵与特征1
(一)新常态的内涵1
(二)新常态的特征3
二 新常态下的需求导向的相关研究3
(一)新常态下对高职学生特质的新要求3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职学生的新要求7
(三)新的经济形势对高职学生的新要求14
(四)依法治国对高职学生的新要求16
(五)信息技术对高职学生的新要求19
三 高职学生特质的研究24
(一)国外相关研究回顾25
(二)国内高职学生特质研究27
第二章 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37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37
(一)高职教育37
(二)需求导向38
(三)高职学生特质、素质、能力38
(四)评价39
二 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的选择40
(一)研究方法40
(二)研究视角42
三 研究范畴的建立42
第三章 高职学生特质评价与培养的借鉴44
一 评价指标体系45
(一)国外高职学生评价体系的借鉴45
(二)国内高职学生评价体系53
(三)文献评述60
二 培养模式69
(一)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综述69
(二)国内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综述71
(三)文献评述75
第四章 高职学生特质培养理论分析77
一 基础层理论77
(一)特质需求理论77
(二)一般管理理论78
(三)结构性失业理论78
二 方法层理论81
(一)均衡理论81
(二)非零和合作博弈理论83
(三)教学评价理论84
三 操作层理论86
(一)目标市场营销理论86
(二)产品组合理论90
(三)关系营销理念91
第五章 高职学生特质的概念模型与动态分析模型构建94
一 基于需求导向的高职学生特质的概念模型94
(一)概念模型的逻辑结构94
(二)特质的内容结构97
二 基于需求导向的高职学生特质的动态分析模型98
(一)高职学生特质类型的分析模型98
(二)动态变化趋势的分析模型100
第六章 高职学生特质评价数学模型构建103
一 评价模型构建的思路和方法103
(一)评价的机理103
(二)评价模型构建的思路104
(三)评价模型构建的基本方法106
二 构建基于需求导向的高职学生特质评价模型108
(一)评价步骤109
(二)评价模型的构建111
第七章 高职学生特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118
一 高职学生特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思想和原则118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119
(二)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思想124
二 调查方案的设计126
(一)问卷的设计126
(二)样本选择与调研过程设计127
三 指标的筛选与形成127
(一)高职学生特质的特征127
(二)特质要素筛选过程128
四 高职学生特质评价指标体系132
(一)一级指标132
(二)二级指标135
(三)三级指标137
五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学生特质比较分析138
(一)发展能力比较139
(二)职业能力比较140
(三)知识结构比较141
(四)基本素质比较141
第八章 高职学生特质评价的实证分析145
一 变量设计与假设提出145
(一)模型构建及理论假设145
(二)变量设计149
二 数据收集与统计描述150
(一)数据收集及录入150
(二)数据统计分析软件150
(三)样本特征150
三 探索性因子分析152
(一)研究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152
(二)探索性因子分析153
(三)信度分析157
(四)效度分析158
四 证实性因子分析160
(一)测量关系参数检验160
(二)结构关系参数检验163
五 模型参数假设及检验结论167
六 讨论及建议170
第九章 适应新常态,培养高职学生的特质173
一 准确定位,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173
(一)新常态下高职教育定位174
(二)新常态下高职院校的科学定位177
(三)新常态下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定位180
二 互惠双赢,探索新常态背景下校企合作机制184
(一)企业在高职教育发展中的角色定位184
(二)构建“跨界”的校企合作组织186
(三)打造利益捆绑的校企发展共同体187
(四)构建校企人员双向流通渠道189
(五)促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191
三 加强引导,发挥政府在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193
(一)思想引领,保证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193
(二)引进外援,缓解高职院校经费紧张局面195
(三)角色转换,实现政府从管理到服务的角色转换195
第十章 高职院校学生特质培养模式198
一 高职学生特质培养的新理念199
(一)全面发展教育理念200
(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200
(三)生态和谐教育理念201
(四)主体性教育理念201
(五)创造性教育理念202
(六)开放性教育理念202
二 新常态下高职学生特质培养的目标定位203
三 高职学生特质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205
(一)拓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来源渠道,选聘合格的高职教育教师205
(二)完善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培训体系,培养优秀的高职教育教师205
(三)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形成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激励机制206
(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208
第十一章 搭建实践平台,构建实践育人的多元化体系209
一 高职学生特质培养的教学实施209
(一)创新教学理念,探索高职学生特质培养教学模式210
(二)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和课程体系,提高培养实效性210
(三)围绕学生特质培养的需要,调整课程体系,完善教学环节211
(四)适应新常态人才培养需求,加强高职学生相关素质和能力培养212
二 高职学生特质培养综合实践平台构建215
(一)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促进学生职业技能提高215
(二)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开展技术应用研究215
(三)构建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平台,促进高职学生综合发展216
三 构建实践育人的多元化体系217
(一)构建特色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特质培养217
(二)优化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特质形成220
(三)学校、家庭、社区结合,培养学生特质221
(四)构建多元化的高职人才培养评价机制222
参考文献225
附录1 高职高专学生特质需求调查问卷239
附录2 高职高专学生特质比较调查问卷244
附录3 高职高专毕业生特质评价调查问卷252
后记255
热门推荐
- 3437916.html
- 1366818.html
- 3627505.html
- 1165620.html
- 3131705.html
- 1168770.html
- 3650645.html
- 400256.html
- 1356619.html
- 11592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91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05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92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59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26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57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95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8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14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3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