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胶黏剂生产原理与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和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5896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58页
- 文件大小:286MB
- 文件页数:572页
- 主题词:胶粘剂-生产工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胶黏剂生产原理与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胶黏剂发展历史与进程1
1.1.1 天然胶黏剂发展历史与进程1
1.1.2 合成胶黏剂发展历史与进程2
1.1.3 胶黏剂粘接理论发展概况5
1.2 胶黏剂与粘接技术的特点与应用5
1.2.1 粘接技术的特点5
1.2.2 胶黏剂的应用6
1.3 胶黏剂工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1
1.3.1 胶黏剂工业的发展现状11
1.3.2 胶黏剂工业的发展趋势12
参考文献15
第2章 胶黏剂生产工艺基础16
2.1 胶黏剂的分类和组成16
2.1.1 胶黏剂的定义及分类16
2.12 胶黏剂的组成17
2.2. 胶黏剂行业常用名词术语及其定义23
2.2.1 基本名词术语及其定义23
2.2.2 粘接工艺术语及其定义26
2.2.3 胶黏剂性能与测试术语28
2.3 粘接的基本原理30
2.3.1 粘接界面30
2.3.2 胶黏剂对被粘物表面的润湿31
2.3.3 黏附机理32
2.4 胶黏剂的选用原则33
2.4.1 根据被粘材料的化学性质选择胶黏剂33
2.4.2 根据被粘材料的物理性能选择胶黏剂36
2.4.3 根据胶黏剂的效能选择胶黏剂36
2.4.4 根据接头的功能要求选择胶黏剂38
2.4.5 根据许可的固化条件选择胶黏剂39
2.4.6 胶黏剂选择需要考虑的其他问题39
2.4.7 胶黏剂选择应注意的其他事项41
2.5 被粘材料的表面处理41
2.5.1 表面特性对粘接强度的影响42
2.5.2 表面处理方法44
2.6 粘接的工艺方法51
2.6.1 配胶51
2.6.2 涂胶52
2.6.3 晾置53
2.6.4 叠合53
2.6.5 清理与防粘连53
2.6.6 固化54
2.6.7 检查56
2.6.8 整修56
2.7 胶黏剂的鉴别方法56
2.7.1 燃烧法56
2.7.2 胶黏剂基料的热分解鉴别法58
2.7.3 溶解试验法58
2.7.4 化学显色法59
2.7.5 红外光谱鉴别法60
2.7.6 特征元素检定法61
参考文献62
第3章 胶黏剂工艺与分子设计原理64
3.1 胶黏剂基料的分子结构设计及其与性能的关系64
3.1.1 高分子主链结构64
3.1.2 高分子侧链结构65
3.1.3 交联度66
3.1.4 结晶性67
3.1.5 分子键能68
3.1.6 分子量及其分布68
3.1.7 分子极性69
3.2 高聚物的组成与力学性能70
3.2.1 非晶态聚合物的力学特性70
3.2.2 胶黏剂的基本组成与力学性能的关系71
3.2.3 非晶态聚合物的聚集状态与组成设计71
3.2.4 高聚物内聚强度与基料选择72
3.3 乳液胶黏剂的合成原理与工艺设计72
3.3.1 乳液聚合的特点73
3.3.2 构成乳液聚合体系的组分74
3.3.3 乳液胶黏剂聚合定性理论80
3.3.4 乳液聚合的定量理论85
3.3.5 乳液聚合的影响因素92
3.3.6 乳液胶黏剂聚合工艺设计96
3.4 胶黏剂体系的功能优化设计与综合权衡100
3.4.1 配方优化设计方法简介100
3.4.2 胶黏剂配方的正交试验设计101
3.4.3 胶黏剂体系的稳定性设计102
3.5 计算机辅助配方设计103
3.5.1 配方最优化设计的原理及过程103
3.5.2 胶黏剂配方最优化设计103
3.6 胶黏剂固化工艺设计107
3.6.1 胶黏剂的固化方法107
3.6.2 热熔胶的固化工艺设计107
3.6.3 溶液胶黏剂的固化与溶剂选择107
3.6.4 乳液胶黏剂的固化与材料选择108
3.6.5 热固性胶黏剂的固化工艺设计108
参考文献109
第4章 天然胶黏剂111
4.1 天然胶黏剂的特点与分类111
4.1.1 天然胶黏剂的特点111
4.1.2 天然胶黏剂的分类111
4.2 植物胶黏剂112
4.2.1 普通淀粉胶黏剂112
4.2.2 氧化淀粉胶黏剂113
4.2.3 淀粉接枝共聚物胶黏剂116
4.2.4 糊精胶黏剂117
4.2.5 木质素胶黏剂118
4.2.6 豆蛋白胶黏剂119
4.2.7 纤维素胶黏剂120
4.2.8 单宁胶黏剂122
4.2.9 其他植物胶黏剂123
4.3 动物胶黏剂124
4.3.1 骨胶与明胶125
4.3.2 皮胶125
4.3.3 酪素胶黏剂125
4.3.4 血朊胶黏剂126
4.3.5 虫胶126
4.3.6 鱼胶与鱼鳔胶黏剂127
4.4 矿物胶黏剂127
4.4.1 沥青胶黏剂127
4.4.2 辉绿岩胶黏剂127
4.4.3 地蜡与石蜡胶黏剂128
4.4.4 硫黄胶黏剂128
参考文献128
第5章 脲醛树脂胶黏剂130
5.1 概述130
5.1.1 脲醛树脂胶黏剂生产概况130
5.1.2 脲醛树脂胶黏剂的性质和用途131
5.1.3 脲醛树脂胶黏剂的分类131
5.2 脲醛树脂合成的理论与反应机理132
5.2.1 应用经典理论合成三维网状结构的脲醛树脂132
5.2.2 应用糖醛理论合成Uron环结构的脲醛树脂132
5.2.3 尿素与甲醛的反应机理133
5.3 脲醛树脂胶生产车间136
5.3.1 对厂房建筑的要求136
5.3.2 对化工物料贮存的要求136
5.3.3 对脲醛树脂车间内部设施的要求136
5.3.4 对管道布置及颜色的要求137
5.3.5 对供水供气的要求137
5.4 脲醛树脂胶黏剂的生产设备137
5.4.1 间歇式合成脲醛树脂车间工艺及设备137
5.4.2 自动化合成脲醛树脂车间工艺及设备138
5.5 脲醛树脂胶黏剂的固化工艺与调制助剂138
5.5.1 脲醛树脂的固化剂与固化机理139
5.5.2 填充剂140
5.5.3 发泡剂142
5.5.4 甲醛捕集剂142
5.5.5 防老化剂142
5.5.6 耐水剂142
5.5.7 增黏剂143
5.6 液状脲醛树脂的生产原理与工艺技术143
5.6.1 脲醛树脂的一般生产工艺过程143
5.6.2 间歇法生产液状脲醛树脂工艺流程143
5.6.3 连续法生产液状脲醛树脂工艺流程144
5.6.4 液状脲醛树脂胶黏剂的生产步骤145
5.6.5 液状脲醛树脂生产技术实例147
5.7 粉状脲醛树脂胶黏剂的生产原理与技术150
5.7.1 粉状脲醛树脂胶的生产方法150
5.7.2 粉状脲醛树脂胶的喷雾干燥工艺151
5.7.3 惰性粒子流化床工艺152
5.7.4 粉状脲醛树脂胶黏剂的生产原理与工艺153
5.7.5 改性粉状脲醛树脂胶黏剂的生产技术153
5.8 改性脲醛树脂胶黏剂154
5.8.1 脲醛树脂胶黏剂的改性研究154
5.8.2 改性脲醛树脂胶黏剂的生产原理与工艺156
参考文献159
第6章 三聚氰胺树脂胶黏剂161
6.1 三聚氰胺树脂胶黏剂的特点与应用161
6.2 三聚氰胺树脂胶黏剂合成原理162
6.2.1 三聚氰胺树脂合成反应原理162
6.2.2 影响三聚氰胺树脂胶质量的因素163
6.3 三聚氰胺树脂胶黏剂的生产工艺165
6.3.1 三聚氰胺树脂胶黏剂的组成设计165
6.3.2 三聚氰胺树脂胶黏剂的生产工艺165
6.4 改性三聚氰胺树脂胶黏剂的生产原理与工艺165
6.4.1 三聚氰胺树脂胶黏剂的改性原理与性能166
6.4.2 尿素改性三聚氰胺树脂胶黏剂166
6.4.3 有机硅改性三聚氰胺树脂胶黏剂168
6.4.4 乙醇改性蜜胺树脂胶黏剂169
6.4.5 聚乙烯醇-乙醇改性三聚氰胺树脂胶黏剂169
6.4.6 对甲苯磺酰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169
参考文献170
第7章 酚醛树脂胶黏剂171
7.1 酚醛树脂的种类与特点171
7.2 酚醛树脂的性能与应用172
7.2.1 酚醛树脂的基本性能172
7.2.2 酚醛等三大热固性树脂的一些特性172
7.2.3 酚醛树脂的应用173
7.3 酚醛树脂的合成化学反应机理174
7.3.1 酚醛反应的一般特性174
7.3.2 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合成反应176
7.3.3 高邻位酚醛树脂合成反应178
7.3.4 影响酚醛反应的因素180
7.4 酚醛树脂的改性与分解反应183
7.4.1 酚醛树脂可发生的各种改性反应183
7.4.2 固化酚醛树脂的分解反应184
7.5 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固化原理185
7.5.1 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固化速度与性能185
7.5.2 热固性酚醛树脂的热固化185
7.5.3 热固性酚醛树脂的酸固化(常温固化)188
7.5.4 固化树脂的结构189
7.6 酚醛树脂的生产及加工技术189
7.6.1 酚醛树脂的生产设备189
7.6.2 生产原料用量的计算191
7.6.3 热固性酚醛树脂的生产192
7.6.4 热固性酚醛树脂乳液的生产193
7.6.5 高邻位酚醛树脂的生产193
7.6.6 热固性酚醛树脂生产过程中的控制194
7.6.7 酚醛树脂的后加工194
7.6.8 现代酚醛树脂生产工艺及流程195
7.7 酚醛树脂胶黏剂的生产原理与技术197
7.7.1 水溶性酚醛树脂胶黏剂197
7.7.2 醇溶性酚醛树脂胶黏剂197
7.7.3 钡酚醛树脂胶黏剂198
7.8 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198
7.8.1 三聚氰胺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199
7.8.2 尿素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199
7.8.3 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200
7.8.4 间苯二酚改性酚醛胶黏剂202
7.8.5 其他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203
参考文献207
第8章 环氧树脂胶黏剂209
8.1 环氧树脂胶黏剂的分类与组成209
8.1.1 环氧树脂的分类209
8.1.2 环氧树脂胶黏剂的分类210
8.1.3 环氧树脂胶黏剂的组成210
8.2 环氧树脂胶黏剂的性能与应用219
8.2.1 环氧树脂的性能指标219
8.2.2 环氧树脂胶黏剂的特性及应用220
8.3 环氧树脂的合成原理与生产工艺221
8.3.1 低分子量环氧树脂合成反应机理221
8.3.2 低分子量环氧树脂的生产工艺225
8.3.3 中等、高分子量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合成原理与工艺226
8.3.4 有机硅环氧树脂的合成原理与工艺232
8.4 环氧树脂的化学反应及其活性234
8.4.1 环氧基与胺类反应234
8.4.2 环氧基与羧基反应234
8.4.3 环氧基与酚类的反应234
8.4.4 环氧基与醇类的反应235
8.4.5 环氧基与硫醇的反应235
8.4.6 环氧基与酰胺的反应235
8.4.7 环氧基与脲类的反应235
8.4.8 环氧基与氨基甲酸酯的反应235
8.5 环氧树脂胶黏剂的固化机理236
8.5.1 伯胺、仲胺的固化机理236
8.5.2 叔胺的固化机理237
8.5.3 酸酐类的固化机理237
8.5.4 咪唑类的固化机理238
8.5.5 三氟化硼络合物的固化机理238
8.5.6 双氰胺的固化机理239
8.5.7 脂环族环氧树脂固化机理239
8.5.8 多元硫醇固化剂的固化机理239
8.6 环氧树脂胶黏剂的配制原理与工艺240
8.6.1 组成设计的基本原则240
8.6.2 各类环氧胶黏剂组分设计思路241
8.6.3 典型组分及作用分析242
8.6.4 环氧树脂胶黏剂的配制工艺过程244
8.6.5 环氧树脂胶黏剂配制工艺实例245
8.7 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246
8.7.1 环氧树脂胶黏剂的改性途径246
8.7.2 橡胶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的生产原理与技术248
8.7.3 树脂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的生产原理与技术249
8.7.4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的生产原理与技术250
参考文献251
第9章 聚乙烯醇类胶黏剂253
9.1 聚乙烯醇水溶液胶黏剂253
9.1.1 聚乙烯醇的结构与性能253
9.1.2 聚乙烯醇水溶液胶黏剂的生产254
9.1.3 聚乙烯醇水溶液胶黏剂的改性方法254
9.2 聚乙烯醇缩甲醛水性胶黏剂254
9.2.1 聚乙烯醇缩甲醛胶黏剂的合成原理255
9.2.2 缩醛度的计算255
9.2.3 聚乙烯醇缩甲醛胶黏剂的合成工艺256
9.2.4 聚乙烯醇缩甲醛胶黏剂的生产实例257
9.2.5 聚乙烯醇缩甲醛胶黏剂生产注意事项与影响因素257
9.2.6 改性聚乙烯醇缩甲醛胶黏剂的合成原理与技术259
9.3 其他聚乙烯醇缩醛水性胶黏剂261
9.3.1 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胶黏剂261
9.3.2 聚乙烯醇缩甲乙醛胶黏剂262
9.3.3 聚乙烯醇缩乙二醛胶黏剂262
参考文献263
第10章 聚醋酸乙烯及其共聚物乳液胶黏剂264
10.1 聚醋酸乙烯乳液胶黏剂概述264
10.1.1 聚醋酸乙烯乳液胶黏剂的性能与应用264
10.1.2 聚醋酸乙烯乳液胶黏剂的优缺点265
10.1.3 聚醋酸乙烯胶黏剂的分类及组成265
10.2 聚醋酸乙烯乳液合成机理与胶层形成理论266
10.2.1 聚醋酸乙烯聚合工艺266
10.2.2 聚醋酸乙烯乳液合成机理266
10.2.3 聚醋酸乙烯乳液胶层形成理论268
10.3 通用聚醋酸乙烯乳液的合成工艺技术269
10.3.1 半连续乳液聚合法269
10.3.2 间歇乳液聚合法270
10.3.3 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的特点与影响因素270
10.3.4 辐照法乳液聚合工艺271
10.4 改性聚醋酸乙烯乳液胶黏剂271
10.4.1 内加交联剂改性聚醋酸乙烯乳液胶黏剂272
10.4.2 外加交联剂改性聚醋酸乙烯乳液胶黏剂273
10.4.3 其他改性原理与方法274
10.5 醋酸乙烯共聚物胶黏剂275
10.5.1 共聚改性原理与方法275
10.5.2 醋酸乙烯共聚物胶黏剂的合成原理与工艺276
10.6 VAE乳液胶黏剂277
10.6.1 VAE乳液胶黏剂的性能与应用278
10.6.2 VAE乳液胶黏剂的合成工艺278
10.6.3 改性VAE乳液胶黏剂280
参考文献281
第11章 丙烯酸酯类胶黏剂284
11.1 概述284
11.1.1 丙烯酸酯类胶黏剂的发展与应用284
11.1.2 丙烯酸酯类胶黏剂的特点285
11.2 丙烯酸酯类胶黏剂的分类与组成285
11.2.1 丙烯酸酯类胶黏剂的分类285
11.2.2 丙烯酸酯类胶黏剂的组成285
11.3 乳液型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合成原理与技术288
11.3.1 乳液聚合反应机理289
11.3.2 通用乳液聚合工艺流程289
11.3.3 性能设计与控制290
11.3.4 丙烯酸酯类乳液胶黏剂的生产工艺技术293
11.4 溶剂型丙烯酸酯类胶黏剂298
11.4.1 溶液聚合的主要特征298
11.4.2 溶液聚合中溶剂的选择与作用299
11.4.3 溶剂型丙烯酸酯类胶黏剂的生产工艺300
11.5 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黏剂301
11.5.1 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黏剂的组成与固化反应机理301
11.5.2 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黏剂组分作用分析303
11.5.3 第二代丙烯酸酯结构胶黏剂技术关键304
11.5.4 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黏剂的生产工艺305
11.6 α-氰基丙烯酸酯瞬干胶306
11.6.1 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组成与特点306
11.6.2 α-氰基丙烯酸酯合成原理307
11.6.3 α-氰基丙烯酸甲酯胶黏剂组分分析309
11.6.4 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的技术关键309
11.6.5 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的改性技术310
11.6.6 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生产工艺311
11.6.7 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固化机理315
参考文献317
第12章 聚氨酯胶黏剂319
12.1 聚氨酯胶黏剂的分类与性能特点319
12.1.1 聚氨酯胶黏剂的分类319
12.1.2 聚氨酯胶黏剂的性能特点320
12.2 聚氨酯胶黏剂的组成与分子设计322
12.2.1 聚氨酯胶黏剂的组成322
12.2.2 聚氨酯胶黏剂的分子设计323
12.3 聚氨酯的化学与合成反应原理326
12.3.1 异氰酸酯的化学反应326
12.3.2 聚氨酯的合成反应328
12.3.3 聚氨酯胶黏剂的固化反应330
12.4 多异氰酸酯胶黏剂330
12.4.1 多异氰酸酯胶黏剂的种类331
12.4.2 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胶黏剂的合成原理与工艺331
12.4.3 TDI-三羟甲基丙烷加成物胶黏剂的合成原理与工艺331
12.4.4 缩二脲多异氰酸酯胶黏剂的合成原理与工艺332
12.4.5 TDI-HDI混合三聚体胶黏剂的合成原理与工艺332
12.5 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332
12.5.1 通用型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332
12.5.2 结构型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334
12.5.3 包装用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335
12.6 单组分聚氨酯胶黏剂337
12.6.1 湿固化型聚氨酯胶黏剂337
12.6.2 潜性湿固型聚氨酯胶黏剂337
12.6. 封闭型单组分聚氨酯胶黏剂337
12.6.4 热固化型单组分聚氨酯胶黏剂339
12.6.5 射线固化型聚氨酯胶黏剂339
12.7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胶黏剂340
12.7.1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胶粒的合成原理与性能340
12.7.2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胶黏剂的生产工艺341
12.7.3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胶黏剂的配制与改性工艺342
12.8 水性聚氨酯胶黏剂342
12.8.1 水基聚氨酯胶黏剂生产原理和方法342
12.8.2 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改性原理343
12.8.3 聚氨酯乳液胶黏剂的合成工艺345
12.8.4 各类水基聚氨酯胶黏剂的合成原理与工艺技术347
参考文献351
第13章 橡胶胶黏剂353
13.1 橡胶胶黏剂的分类与性能353
13.2 复配型橡胶胶黏剂的生产工艺355
13.2.1 塑炼355
13.2.2 混炼356
13.2.3 切片和溶解357
13.3 氯丁橡胶胶黏剂357
13.3.1 氯丁橡胶胶黏剂的特点与应用357
13.3.2 混配型(溶剂型)氯丁胶黏剂的组成设计359
13.3.3 通用溶剂型氯丁橡胶胶黏剂的生产工艺371
13.3.4 接枝型氯丁橡胶胶黏剂的生产原理与工艺372
13.3.5 氯丁胶乳胶黏剂375
13.4 天然橡胶胶黏剂376
13.4.1 天然橡胶溶液胶黏剂376
13.4.2 天然胶乳胶黏剂378
13.4.3 改性天然橡胶胶黏剂378
13.5 丁腈橡胶胶黏剂379
13.5.1 丁腈橡胶胶黏剂的组成379
13.5.2 丁腈橡胶胶黏剂的生产工艺380
13.6 丁基橡胶胶黏剂381
13.6.1 丁基橡胶胶黏剂的组成381
13.6.2 丁基橡胶胶黏剂的硫化体系383
13.6.3 丁基橡胶胶黏剂的生产工艺与设备384
13.7 SBS胶黏剂384
13.7.1 SBS胶黏剂组成384
13.7.2 SBS胶黏剂的生产工艺387
13.7.3 SBS接枝共聚改性胶黏剂的生产原理与工艺388
13.8 聚硫橡胶胶黏剂390
参考文献390
第14章 压敏胶黏剂392
14.1 压敏胶黏剂的分类和应用特性392
14.1.1 压敏胶黏剂的分类392
14.1.2 压敏胶的应用特性393
14.2 压敏胶黏剂的组成与性能影响因素394
14.2.1 压敏胶黏剂的组成394
14.2.2 压敏胶黏剂性能的影响因素395
14.2.3 压敏胶的基材与主要配合剂396
14.3 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396
14.3.1 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的构成与工艺设计397
14.3.2 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399
14.3.3 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401
14.3.4 水溶胶型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406
14.3.5 辐射固化型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406
14.3.6 微球再剥型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407
14.4 橡胶型压敏胶黏剂407
14.4.1 溶液型橡胶压敏胶黏剂408
14.4.2 接枝型橡胶压敏胶黏剂的生产工艺409
14.4.3 乳液型橡胶压敏胶黏剂的组成与工艺409
14.4.4 压延型橡胶压敏胶黏剂的组成与工艺410
14.5 热熔压敏胶黏剂410
14.5.1 热熔压敏胶黏剂的特点与应用410
14.5.2 热熔压敏胶黏剂的分类与组成411
14.5.3 热熔压敏胶黏剂的生产工艺412
14.6 热塑性弹性体压敏胶黏剂414
14.7 有机硅压敏胶黏剂414
14.7.1 有机硅压敏胶黏剂的组成414
14.7.2 有机硅压敏胶黏剂的生产工艺415
参考文献415
第15章 热熔胶黏剂417
15.1 热熔胶黏剂的性能特点与应用417
15.1.1 热熔胶黏剂的性能特点417
15.1.2 热熔胶黏剂的应用417
15.2 热熔胶黏剂的分类与组成418
15.2.1 按基料的化学组成分类418
15.2.2 按形态分类421
15.2.3 热熔胶的组成421
15.3 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型热熔胶黏剂422
15.3.1 EVA型热熔胶的组成与作用422
15.3.2 EVA热熔胶黏剂的生产原理与工艺422
15.3.3 EVA热熔胶黏剂的成型424
15.4 聚乙烯热熔胶黏剂425
15.4.1 聚乙烯热熔胶黏剂的组成425
15.4.2 聚乙烯热熔胶黏剂的生产工艺425
15.4.3 接枝型聚乙烯热熔胶黏剂的生产原理与工艺426
15.5 聚氨酯热熔胶黏剂428
15.5.1 聚氨酯型热熔胶黏剂的分类428
15.5.2 聚氨酯型热熔胶黏剂的合成反应原理428
15.5.3 聚氨酯热熔胶黏剂的生产工艺430
15.6 聚酰胺热熔胶黏剂431
15.6.1 主体材料聚酰胺树脂的合成原理432
15.6.2 聚酰胺热熔胶黏剂的组成设计与生产原理432
15.6.3 聚酰胺热熔胶黏剂的生产工艺433
15.6.4 聚酰胺热熔胶黏剂粒状剂的制粉工艺434
15.7 聚酯型热熔胶黏剂434
15.7.1 聚酯型热熔胶黏剂的组成435
15.7.2 聚酯的合成及其与聚酯型热熔胶黏剂性能的关系436
15.7.3 聚酯型热熔胶黏剂的生产工艺436
15.7.4 聚酯型热熔胶黏剂粒状剂的制粉工艺437
参考文献438
第16章 密封胶黏剂439
16.1 密封胶黏剂的分类与性能439
16.1.1 按化学成分分类439
16.1.2 按应用方式分类439
16.1.3 按强度分类440
16.1.4 按固化特性分类440
16.1.5 按涂膜特性分类440
16.1.6 按应用范围分类440
16.2 密封胶黏剂的密封机理441
16.2.1 干性固化型和干性可剥型密封胶的密封机理441
16.2.2 半干性黏弹性型和不干性附着型密封胶的密封机理441
16.3 密封胶黏剂的组成442
16.4 复配型密封胶黏剂443
16.4.1 复配型密封胶黏剂的基本生产工艺443
16.4.2 复配型密封胶黏剂的生产工艺实例444
16.5 聚氨酯密封胶黏剂446
16.5.1 聚氨酯密封胶的组成446
16.5.2 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密封胶447
16.5.3 单组分汽车专用聚氨酯密封胶的生产工艺448
16.5.4 双组分聚氨酯密封胶黏剂的生产工艺448
16.6 硅橡胶密封胶449
16.6.1 硅橡胶密封胶固化机理与各组分作用分析449
16.6.2 RTV-1室温硫化硅橡胶密封胶黏剂的生产工艺451
16.6.3 高模量脱乙酸型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密封胶的生产工艺452
16.6.4 脱酮肟型建筑硅酮胶的生产工艺453
16.7 硅烷封端聚醚与聚氨酯密封胶黏剂453
16.7.1 MS和SPUR密封胶的组成及技术关键453
16.7.2 MS和SPUR密封胶的固化机理454
16.7.3 MS密封胶的生产工艺455
16.7.4 SPUR密封胶的生产工艺456
参考文献458
第17章 功能性与特种胶黏剂460
17.1 导电胶黏剂460
17.1.1 导电胶的分类460
17.1.2 导电胶的组成与性能460
17.1.3 导电胶黏剂的导电机理462
17.1.4 常用导电胶黏剂的配方与生产工艺463
17.2 光敏胶黏剂463
17.2.1 光敏胶黏剂的组成与性能464
17.2.2 光敏胶黏剂的固化技术及机理466
17.2.3 影响胶黏剂固化的其他因素467
17.2.4 光敏胶黏剂的生产工艺468
17.3 厌氧胶黏剂469
17.3.1 厌氧胶黏剂的组成469
17.3.2 厌氧胶的设计原理472
17.3.3 厌氧胶黏剂的固化机理472
17.3.4 厌氧胶的稳定机理475
17.3.5 厌氧胶黏剂的生产工艺476
17.4 医用胶黏剂477
17.4.1 医用胶黏剂的特点与性能要求478
17.4.2 医用胶黏剂的分类478
17.4.3 医用胶黏剂的生产原理与工艺478
17.5 结构胶黏剂480
17.5.1 结构胶黏剂的组成481
17.5.2 结构胶黏剂的生产工艺481
17.6 耐高温胶黏剂482
17.6.1 耐高温胶黏剂的种类与性能482
17.6.2 耐高温胶黏剂基料的选择与工艺设计483
17.6.3 聚酰亚胺胶黏剂的合成原理与工艺484
17.6.4 聚苯并咪唑胶黏剂的合成原理与工艺484
17.6.5 聚苯并噁唑胶黏剂的合成原理与工艺485
17.6.6 聚芳砜胶黏剂的合成原理与工艺485
17.6.7 聚醚砜胶黏剂的合成原理与工艺486
17.6.8 氰酸酯胶黏剂的合成原理与工艺487
17.6.9 有机硅胶黏剂的合成原理与工艺489
17.6.10 耐高温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的合成原理与工艺493
17.6.11 耐高温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的合成原理与工艺494
17.7 超低温胶黏剂496
17.7.1 耐超低温胶黏剂组成与性能496
17.7.2 耐超低温胶黏剂的生产原理与工艺496
17.8 耐碱胶黏剂497
17.8.1 以二甲苯树脂为主体的耐碱胶黏剂的合成原理与工艺498
17.8.2 以氯磺化聚乙烯橡胶为主体的耐碱胶黏剂的合成原理与工艺499
17.8.3 以环氧树脂为主体的耐碱胶黏剂的生产工艺501
17.9 光刻胶黏剂501
17.9.1 紫外负性光刻胶黏剂的合成原理与工艺501
17.9.2 紫外正性光刻胶黏剂的合成原理与工艺503
17.10 水下胶黏剂504
17.10.1 水下胶黏剂的种类504
17.10.2 水下胶黏剂的技术条件504
17.10.3 水下胶黏剂的组成与生产工艺504
17.11 其他功能性与特种胶黏剂505
17.11.1 导磁胶黏剂505
17.11.2 导热胶黏剂506
17.11.3 应变胶黏剂506
17.11.4 点焊胶黏剂506
17.11.5 发泡胶黏剂506
17.11.6 真空胶黏剂507
参考文献507
第18章 无机胶黏剂509
18.1 无机胶黏剂特点与应用509
18.2 无机胶黏剂的分类与组成509
18.3 硅酸盐类胶黏剂510
18.3.1 硅酸盐类胶黏剂的组成与工艺设计510
18.3.2 硅酸盐类胶黏剂的生产工艺512
18.4 磷酸盐型无机胶黏剂512
18.4.1 氧化铜-磷酸盐胶黏剂513
18.4.2 MgO-磷酸盐胶黏剂516
18.4.3 磷酸金属盐胶黏剂516
18.5 硼酸盐及金属类无机热熔胶黏剂516
18.6 硫酸盐胶黏剂516
18.7 陶瓷胶黏剂517
18.8 其他无机胶黏剂517
18.8.1 硫黄系列胶黏剂的生产工艺517
18.8.2 含磷铝溶胶胶黏剂的生产工艺517
18.8.3 固体硅酸钠水合晶体胶黏剂的生产工艺517
18.8.4 氢氧化钾耐火胶黏剂的生产工艺518
18.8.5 无机型煤胶黏剂的生产工艺518
18.8.6 高强度的骨骼粘接胶黏剂的生产工艺518
18.8.7 牙科专用胶黏剂的生产工艺518
参考文献518
第19章 其他胶黏剂520
19.1 不饱和聚酯树脂胶黏剂520
19.1.1 不饱和聚酯树脂胶黏剂的组成520
19.1.2 不饱和聚酯树脂胶黏剂的合成原理与工艺521
19.1.3 不饱和聚酯树脂胶黏剂的改性522
19.2 聚苯乙烯及其共聚物胶黏剂523
19.2.1 聚苯乙烯胶黏剂的生产523
19.2.2 用废聚苯乙烯塑料制备的胶黏剂523
19.2.3 改性PS胶黏剂的生产523
19.2.4 单体接枝改性PS胶黏剂的合成523
19.3 氯乙烯类胶黏剂523
19.3.1 聚氯乙烯胶黏剂523
19.3.2 过氯乙烯胶黏剂524
19.3.3 氯乙烯共聚物胶黏剂524
19.4 呋喃树脂胶黏剂525
19.4.1 呋喃树脂胶黏剂的合成原理与工艺525
19.4.2 呋喃树脂胶泥的生产527
19.4.3 呋喃树脂胶黏剂的固化剂及固化原理527
19.4.4 改性呋喃树脂胶黏剂的合成原理与工艺527
19.5 阻燃型有机胶黏剂528
19.5.1 阻燃胶黏剂的组成与阻燃机理529
19.5.2 阻燃胶黏剂的工艺体系设计529
19.5.3 阻燃胶黏剂的生产工艺530
19.6 硅烷偶联剂类胶黏剂531
19.6.1 硅烷偶联剂的结构和作用机理531
19.6.2 硅烷偶联剂的合成531
19.7 甲醇胶黏剂532
19.8 溶剂型聚酰胺胶黏剂533
19.8.1 溶剂型聚酰胺胶黏剂的生产工艺533
19.8.2 粘接固化机理533
19.9 溶液型聚醋酸乙烯酯胶黏剂533
19.9.1 通用型聚醋酸乙烯酯溶液胶黏剂533
19.9.2 内增塑改性聚醋酸乙烯酯溶液型胶黏剂534
19.9.3 共混改性溶剂型聚醋酸乙烯酯胶黏剂534
19.10 ABS树脂胶黏剂534
参考文献535
第20章 胶黏剂性能与粘接质量测试技术537
20.1 物理化学性能测定537
20.1.1 外观537
20.1.2 黏度537
20.1.3 固体含量或不挥发物含量539
20.1.4 酸值或pH值539
20.1.5 相对密度539
20.1.6 适用期540
20.1.7 固化速度540
20.1.8 针入度540
20.1.9 灰分541
20.1.10 氧指数541
20.1.11 贮存期541
20.1.12 胶黏剂的使用寿命542
20.1.13 耐介质性542
20.1.14 耐化学试剂性能的测定方法543
20.1.15 耐热性544
20.1.16 电性能545
20.1.17 透明度和雾度547
20.1.18 流动性547
20.1.19 甲醛捕捉剂效应测定548
20.2 粘接强度与力学性能测定549
20.2.1 剪切强度549
20.2.2 拉伸强度549
20.2.3 剥离强度550
20.2.4 冲击强度550
20.2.5 持久强度551
20.2.6 疲劳强度551
20.2.7 扯断强度552
20.2.8 撕裂强度552
20.3 老化试验553
20.3.1 大气老化553
20.3.2 湿热老化553
20.3.3 大气加速老化553
20.3.4 人工模拟气候加速老化554
20.3.5 盐雾试验554
20.4 粘接质量的无损检验554
20.4.1 光学检测法554
20.4.2 热学检测法555
20.4.3 声学检测法556
参考文献558
热门推荐
- 3677876.html
- 615281.html
- 2530471.html
- 2679727.html
- 514686.html
- 2836728.html
- 462633.html
- 2220246.html
- 1864686.html
- 34683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81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55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16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62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8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31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16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74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19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5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