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诗镜【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明)陆时雍编撰 著
- 出版社: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097634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252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1337页
- 主题词:古典诗歌-作品集-中国;古典诗歌-文学评论-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诗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提要1
诗镜原序2
诗镜总论3
古诗镜3
古诗镜卷一3
汉第一3
箜篌引3
薤露歌3
蒿里曲4
董逃行4
相逢行4
善哉行5
西门行5
东门行5
妇病行5
孤儿行6
艳歌何尝行6
艳歌行7
满歌行7
淮南王篇7
伤歌行8
悲歌8
前缓歌声8
枯鱼过河泣9
杂歌9
古八变歌9
古歌9
古歌9
铙歌十八曲10
古诗镜卷二14
汉第二14
古诗十九首14
古诗18
古诗18
古诗一首19
苏武19
诗四首19
李陵20
与苏武诗三首20
司马相如21
封禅颂21
卓文君22
白头吟22
班婕妤22
怨歌行22
古诗镜卷三23
汉第三23
张衡23
四愁诗 并序23
蔡邕24
饮马长城窟行24
翠鸟24
秦嘉25
留郡赠妇诗三首 并序25
蔡琰25
悲愤诗二首25
胡笳十八拍26
苏伯玉妻盘中诗29
孔融29
杂诗29
失题29
古绝句四首30
古歌30
古五杂组诗30
古诗镜卷四31
魏第一31
武帝31
短歌行31
步出东西门行31
苦寒行32
却东西门行32
文帝32
善哉行32
燕歌行二首33
陌上桑33
秋胡行34
大墙上蒿行34
艳歌何尝行34
于谯作35
芙蓉池作35
于玄武陂作35
杂诗二首35
于盟津作36
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36
甄皇后36
塘上行36
古诗镜卷五38
魏第二38
陈思王植上责躬诗38
朔风诗 五章39
君子行39
吁嗟篇40
蒲生行浮萍篇40
箜篌引41
野田黄雀行41
泰山梁甫行41
怨歌行41
孟冬篇42
名都篇42
美女篇43
白马篇43
弃妇篇43
妾薄命44
当来日大难44
当墙欲高行44
公宴诗45
赠徐干45
赠丁仪45
赠王粲45
赠白马王彪 七章46
送应氏诗47
三良诗47
杂诗47
七哀诗48
古诗镜卷六49
魏第三49
王粲49
赠蔡子笃诗49
赠士孙文始49
赠文叔良50
思亲诗50
公宴诗50
咏史诗50
杂诗50
七哀诗52
刘桢52
公宴诗52
赠五官中郎将四首53
赠徐干53
杂诗53
应玚54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54
应璩54
百一诗54
陈琳55
饮马长城窟行55
徐干56
室思56
杂诗56
阮瑀56
杂诗56
繁钦57
定情诗57
古诗镜卷七58
魏第四58
阮籍58
咏怀58
古诗镜卷八63
晋第一63
张华63
博陵王宫侠曲二首63
答何劭64
情诗64
杂诗64
拟古64
傅玄65
短歌行65
惟汉行65
艳歌行65
豫章行苦相篇66
秋兰篇66
飞尘篇66
饮马长城窟行67
放歌行67
艳歌行有女篇67
明月篇68
董逃行历九秋篇十二首68
吴楚歌69
鸿雁生塞北行69
白杨行69
秦女休行70
云中白子高行70
西长安行70
车遥遥篇71
昔思君71
杂诗71
古诗71
杂言71
啄木72
枣据72
杂诗72
何劭73
杂诗73
古诗镜卷九74
晋第二74
陆机74
短歌行74
豫章行74
长安有狭邪行75
塘上行75
饮马长城窟行75
门有车马客行75
君子有所思行76
猛虎行76
悲哉行76
赠尚书郎顾彦先77
赠从兄车骑77
为颜彦先赠妇77
赴洛道中作77
拟明月何皎皎78
招隐诗78
陆云79
答张士然79
为顾彦先赠妇往返79
潘岳80
河阳县作80
在怀县作80
内顾诗80
左思81
咏史81
招隐81
张载82
七哀诗二首82
张协82
杂诗82
王赞83
杂诗83
孙楚83
征西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83
石崇84
王明君辞 并序84
绿珠85
懊侬歌85
郭璞85
游仙诗85
孙绰86
情人碧玉歌二首86
古诗镜卷十87
晋第三87
陶渊明87
九日闲居 并序87
归田园居87
移居二首88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88
己酉岁九月九日89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89
饮酒 并序89
岁暮和张常侍91
游斜川 并序91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92
和刘柴桑92
酬刘柴桑92
和郭主簿二首92
赠羊长史 并序93
癸卯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93
于王抚军座送客93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93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作94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94
桃花源诗 并记94
拟古95
杂诗95
咏贫士95
读山海经96
拟挽歌辞96
殷仲文96
南州柏公九井作96
桃叶97
答团扇歌97
古诗镜卷十一98
晋第四98
独漉篇98
白纻舞歌诗三首98
古辞99
子夜歌99
子夜四时歌99
上声歌103
欢闻歌103
欢闻变歌103
前溪歌104
阿子歌104
团扇郎104
七日夜女郎歌105
黄生曲105
黄鹄曲105
桃叶歌105
长乐佳105
同前106
欢好曲106
懊侬歌106
黄竹子歌106
江陵女歌107
神弦歌107
三洲歌107
采桑度108
青阳度 三曲108
来罗108
那呵滩108
孟珠 二曲109
同前109
翳乐109
夜黄109
夜度娘109
双行缠109
黄督110
白附鸠110
拔蒲110
作蚕丝110
长干曲110
青溪小姑曲110
安东平 五曲111
乐辞111
休洗红二首111
杂诗111
古诗镜卷十二112
宋第一112
孝武帝112
游覆舟山112
与卢陵王绍别112
拜衡阳文王义季墓112
丁督护歌113
颜延之113
应诏观北湖田牧113
拜陵庙作114
赠王太常114
直东宫答郑尚书114
北使洛115
还至梁城作115
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115
五君咏五首116
谢瞻117
张子房诗117
王抚军庾西阳集别时为豫章太守庾被征还东117
答灵运118
古诗镜卷十三119
宋第二119
谢灵运119
述祖德诗二首119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120
从游京口北固应诏120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120
邻里相送至方山121
过始宁墅121
富春渚121
七里濑121
晚出西射堂122
登池上楼122
游南亭122
游赤石进帆海122
登江中孤屿123
石室山诗123
登上戍石鼓山诗123
初去郡124
田南树园激流植援124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124
登石门最高顶125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诗125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125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126
南楼中望所迟客126
庐陵王墓下作126
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127
酬从弟惠连127
登临海峤初发疆中作与从弟惠连可见羊何共和之128
初发石首城128
入东道路诗129
道路忆山中129
入彭蠡湖口129
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129
东阳溪中赠答二首130
谢惠连130
代古130
秋怀130
捣衣131
泛湖归出楼中望月131
七月七日夜咏牛女131
西陵遇风献康乐132
古诗镜卷十四133
宋第三133
鲍照133
采桑133
代蒿里行133
代东门行134
代放歌行134
代棹歌行134
代白头吟135
代东武吟135
代出自蓟北门行135
代陈思王白马篇135
代朗月行136
代结客少年场行136
代阳春登荆山行136
侍宴覆舟山137
登庐山137
从登香炉峰137
从庾中郎游园山石室137
登翻车岘138
登黄鹤矶138
赠故人马子乔138
日落望江赠荀丞138
秋日示休上人139
吴兴黄浦亭庾中郎别139
与伍侍郎别139
从过旧宫139
还都道中140
上浔阳还都道中作140
行京口至竹里140
发后渚140
咏史141
拟古141
临川王服竟还田里141
行药至城东桥142
园中秋散142
观圃人艺植142
岁暮悲142
在江陵叹年伤老143
玩月城西门廨中143
三日143
秋夜143
代白纻舞歌词四首144
代白纻曲二首144
代鸣雁行144
拟行路难145
梅花落146
代淮南王146
代雉朝飞147
代北风凉行147
代空城雀147
代夜坐吟147
代春日行148
吴歌148
幽兰148
春咏148
古诗镜卷十五149
宋第四149
范晔149
乐游应诏诗149
吴迈远149
飞来双白鹄149
长别离150
袁淑150
效古150
王僧达151
答颜延年151
汤惠休151
白纻歌二首151
秋风151
秋思引151
杨花曲三首152
刘俣152
诗一首152
鲍令晖152
代葛沙门妻郭小玉作152
古意赠今人152
寄行人153
碧玉歌153
同前153
同前153
华山畿153
读曲歌154
石城乐157
莫愁乐157
乌夜啼157
襄阳乐158
西乌夜飞158
古诗镜卷十六159
齐159
王俭159
春诗二首159
春夕159
王融160
渌水曲160
栖玄寺听讲毕游邸园七韵应司徒教160
寒晚敬和何征君点160
和王友德元古意二首161
奉和月下161
谢朓161
入朝曲161
临高台162
巫山高162
曲池之水162
同谢谘议咏铜爵台162
游山163
游东田163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163
酬王晋安164
郡内高斋闲望答吕法曹164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164
休沐重还丹阳道中164
京路夜发165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165
始出尚书省165
直中书省166
高斋视事166
秋夜166
和王著作融八公山166
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167
新治北窗和何从事167
和王主簿季哲怨情167
和徐都曹出新亭渚168
和刘中书168
和刘西曹望海台168
和萧中庶直石头168
临溪送别169
与江水曹至干滨戏169
琵琶169
咏幔169
镜台169
还涂临渚170
往敬亭路中170
同王主簿有所思170
铜雀悲170
玉阶怨170
金谷聚171
王孙游171
刘绘171
有所思171
张融171
别诗171
孔稚珪172
旦发青林172
陆厥172
临江王节士歌172
释宝月172
估客乐172
同前173
杨叛儿173
苏小小歌173
古诗镜卷十七174
梁第一174
武帝174
芳树174
西洲曲174
拟青青河畔草175
拟明月照高楼175
登北顾楼175
籍田176
捣衣176
织妇176
七夕176
紫兰始萌177
白纻辞二首177
河中之水歌177
东飞伯劳歌177
江南弄 七曲178
上云乐 七曲179
逸民180
邯郸歌180
子夜歌二首181
子夜四时歌181
欢闻歌182
碧玉歌182
襄阳白铜鞮歌182
咏舞183
古诗镜卷十八184
梁第二184
简文帝184
泛舟横大江三首184
美女篇184
紫骝马185
当置酒185
艳歌曲185
采莲曲185
龙丘引186
雍州曲186
上巳侍宴林光殿曲水186
登城186
山池187
往虎窟山寺187
望同泰寺浮图187
游光宅寺诗应令187
咏内人昼眠188
伤美人188
戏作谢惠连体十三韵188
晚春188
和湘东王首夏189
纳凉189
晚景纳凉189
初秋189
晚景出行190
晚日后堂190
春日190
春宵190
莲舟买荷度191
咏柳191
乌栖曲四首191
东飞伯劳歌192
江南弄192
倡楼怨节193
春情193
和萧侍中子显春别四首193
有所思193
采菱曲194
夜夜曲194
春江曲194
愁闺照镜194
金闺思195
寒闺195
从顿还城南195
夜遣内人还后舟195
行雨195
咏云195
咏疏枫196
古诗镜卷十九197
梁第三197
元帝197
巫山高197
折杨柳197
半路溪197
和王僧辩从军198
别荆州吏民198
赋得竹198
登江州百花亭怀荆楚198
和刘上黄春日199
闺怨199
祀伍相庙199
赋得浦生我池中199
咏阳云楼檐柳200
乌栖曲四首200
春别应令200
别诗二首201
和弹筝人201
邵陵王纶见姬人201
武陵王纪闺妾寄征人202
沈约202
携手曲202
夜夜曲202
从齐武帝琅琊城讲武应诏203
三日侍林光殿曲水宴应制203
侍宴乐游苑饯吕僧珍应诏203
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 五章203
早发定山204
循役朱方道路204
宿东园204
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作205
泛永康江205
别范安成205
初春205
伤春205
上巳华光殿206
四时白纻歌五首206
侍宴咏反舌207
早行逢故人车中为赠207
为邻人有怀不至207
古诗镜卷二十208
梁第四208
江淹208
从冠军行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208
望荆山208
拟陶徵君潜田居209
拟休上人怨别209
范云209
有所思209
当对酒209
治西湖210
闺思210
别诗210
丘迟211
侍宴乐游苑送张徐州应诏诗211
旦发渔浦潭211
任昉211
济浙江211
赠郭桐庐出溪口见候余既未至郭仍进村维舟久之郭生方至212
出郡传舍哭范仆射212
王僧孺213
古意213
为何库部旧姬拟蘼芜之句213
月夜咏陈南康新有所纳213
夜愁示诸宾213
秋闺怨214
为姬人自伤214
春思绝句214
张率215
短歌行215
柳恽215
江南曲215
杂诗215
七夕穿针216
捣衣诗216
从武帝登景阳楼216
古诗镜卷二十一217
梁第五217
庾肩吾217
长安有狭斜行217
赋得有所思217
洛阳道218
赋得横吹曲长安道218
以妾换马218
陇西行218
侍宴应令219
侍宴宣猷堂应令219
侍宣猷堂宴湘东王应令219
侍宴饯湘州刺史张续219
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219
从皇太子出玄圃应令220
奉和泛舟汉水往万山应教220
山池应令220
寻周处士弘让220
咏同泰寺浮图221
赛汉高庙221
乱后行经吴邮亭221
经陈思王墓221
过建章故台222
和竹斋222
奉和春夜应令222
奉和太子纳凉梧下应令222
送别于建兴苑相逢223
侍宴223
侍宴饯湘东王应令223
侍宴饯东阳太守范子云223
奉使江州舟中七夕224
和望月224
和徐主簿望月224
咏风224
春日225
七夕225
岁尽应令225
春宵225
咏檐燕225
奉贺便省余秋226
咏长信宫中草226
石崇金谷妓226
被执作诗一首226
古诗镜卷二十二227
梁第六227
吴均227
从军行227
胡无人行227
秦王卷衣227
采莲曲228
登钟山燕集望西静坛228
入关228
赠杜容成228
酬别229
春怨229
闰怨229
行路难229
有所思230
杂句230
咏慈姥矶石上松230
何逊231
铜雀妓231
拟轻薄篇231
暮秋答朱记室231
酬范记室云231
答丘长史232
夕望江桥示萧谘议杨建康江主簿232
寄江州褚谘议232
入西塞示南府同僚232
秋夕仰赠从兄寘南233
赠江长史别233
送韦司马别233
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234
别沈助教234
与苏九德别234
初发新林234
下方山235
还渡五洲235
春夕早泊和刘谘议落日望水235
宿南洲浦235
临行公车236
春暮喜晴酬袁户曹苦雨236
苦热236
塘边见古冢236
答高博士237
赠王左丞237
野夕答孙郎擢237
石头答庾郎丹237
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237
临行与故游夜别237
与胡兴安夜别238
晓发238
见征人分别238
望新月示同羁238
为人妾怨239
闺怨239
拟古239
范广州宅239
相送239
古诗镜卷二十三240
梁第七240
萧子范240
夏夜独坐240
东亭极望240
春望古意240
望秋月241
萧子显241
乌栖曲应令三首241
陌上桑241
春闺思241
萧子云242
东郊望春酬王建安隽晚游242
萧子晖242
春宵242
冬晓242
萧钧243
晚景游泛怀友243
萧瑱243
春日贻刘孝绰243
王籍244
入若邪溪244
王训244
独不见244
王筠244
和衔尉新渝侯巡城口号244
寓直中庶坊赠萧洗马245
刘孝绰245
侍宴集贤堂应令245
侍宴饯庾于陵应诏245
侍宴饯张惠绍应诏246
刘孝仪246
从军行246
和简文帝赛汉高庙246
和咏舞246
刘孝威247
拟古应教一首247
咏织女247
刘邈247
秋闺247
陶弘景248
寒夜怨248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248
和约法师临友人248
曹景宗249
光华殿待宴赋竞病韵249
宗夬249
遥夜吟249
周舍249
上云乐249
徐摛250
咏笔250
徐君蒨250
初春携内人行戏250
刘峻251
登郁洲山望海251
刘瑗251
在县中庭看月251
古诗镜卷二十四252
梁第八252
虞羲252
送友人上湘252
虞骞252
登钟山下峰望252
江洪253
秋风曲三首253
胡笳曲二首253
采菱曲253
为傅建康咏红笺253
伏挺254
行舟值早雾254
高爽254
咏镜254
何思澄254
奉和湘东王教班婕妤254
拟古255
何子朗255
和虞记室骞古意255
费昶255
巫山高255
长门怨256
王台卿256
陌上桑四首256
朱超道256
奉和登百花亭怀荆楚256
朱超257
咏孤石257
城上乌257
沈君攸257
双燕离257
羽觞飞上苑258
施荣泰258
王昭君258
桓法闿258
初入山作258
王金珠259
子夜四时歌259
徐悱妻刘氏259
答外259
题甘蕉叶示人259
代陈庆之美人为咏260
梦见故人260
吴兴妓童260
赠谢府君260
折杨柳歌辞260
折杨柳枝歌261
企喻歌261
瑯琊王歌辞261
地驱乐歌261
地驱乐歌262
隔谷歌 二曲262
淳于王歌262
捉搦歌262
幽容马客吟歌辞263
慕容家自鲁企由谷歌263
木兰诗263
古诗镜卷二十五264
陈第一264
后主264
巫山高264
有所思264
陇头水265
洛阳道265
杨叛儿曲265
七夕宴玄圃各赋五韵265
五言同管记陆瑜九日观马射266
五言画堂良夜履长在即歌管赋诗迾筵命酒十韵成篇266
长相思二首266
舞媚娘266
自君之出矣267
小窗诗267
寄碧玉诗267
阴铿267
班婕妤怨267
新成安乐宫267
和登百花亭怀荆楚267
广陵岸送北使267
江津送刘光禄不及269
渡青草湖269
游始兴道馆269
开善寺269
行经古墓270
和侯司空登楼望乡270
登武昌岸望270
晚泊五洲270
游巴陵空寺270
侯司空宅咏妓271
经丰城剑池271
西游咸阳中271
侍宴赋得央池竹271
五洲夜发271
徐陵272
中妇织流黄272
出自蓟北门行272
折杨柳272
关山月273
洛阳道273
紫骝马273
长相思二首273
春情273
和简文帝赛汉高帝庙274
山斋274
侍宴274
秋日别庾正员274
为羊兖州家人答饷镜275
内园逐凉275
斗鸡275
春日275
徐孝克275
仰同令君摄山栖霞寺山房夜坐六韵275
沈炯276
从游天中寺应令276
同庾中庶肩吾周处士弘让游明庆寺276
周弘正276
还草堂寻处士弟276
陆琼277
玄圃宴各咏一物得筝277
古诗镜卷二十六278
陈第二278
张正见278
度关山278
上之回278
临高台279
折杨柳279
关山月279
晨鸡高树鸣279
怨诗280
对酒280
铜雀台280
御幸乐游苑侍宴280
征虏亭送新安王应令281
从籍田应衡阳王教作 五章281
与钱玄智泛舟281
和诸葛览从军游猎282
后湖泛舟282
星名从军诗282
行经季子庙282
赋得日中市朝满283
赋得白云临酒283
秋河曙耿耿283
赋得题新云283
和衡阳王秋夜284
初春赋得池应教284
赋得岸花临水发284
赋得山中翠竹284
赋新题得兰生野径284
赋新题得寒树晚蝉疏285
赋得佳期竟不归285
古诗镜卷二十七286
陈第三286
江总286
长安道286
雨雪曲286
萧史曲287
秋日侍宴娄苑湖应诏287
侍宴玄武观287
三日侍宴宣游堂曲水287
秋日游昆明池287
秋日登广州城南楼288
赠洗马袁朗别288
庚寅年二月十二日游虎丘山精舍288
入龙丘岩精舍288
游摄山栖霞寺 并序289
山庭春日289
七夕289
南还寻草市宅289
和张记室源伤往290
别袁昌州290
岁暮还宅290
春夜山庭290
赋得三五明月满291
衡州九日291
三善堂夜望山灯291
东飞伯劳歌291
杂曲三首292
梅花落292
闺怨篇292
内殿赋新诗293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山薇亭赋韵293
岑之敬293
当垆曲293
蔡凝294
赋得处处春云生294
蔡君知294
君马黄294
阮卓295
长安道295
陈昭295
昭君词295
陈暄295
雨雪曲295
祖孙登296
赋得涉江采芙蓉296
咏风296
刘删296
泛宫亭湖296
咏蝉296
谢燮297
陇头水297
萧诠297
赋得往往孤山映297
贺彻297
赋得长笛吐清气297
何胥298
伤章公大将军298
孔范298
赋得白云抱幽石298
乐昌公主饯别自解298
贺力牧299
关山月299
陆系299
有所思299
吴尚野299
咏邻女楼上弹琴299
殷谋300
日出东南隅行300
许倪300
破扇300
萧驎300
咏袙复300
陈叔逵301
咏空镜台301
释惠标301
咏山301
古诗镜卷二十八302
北魏302
王德302
春词302
王肃303
悲平城303
王肃妻谢氏赠王肃303
陈留长公主代答诗303
祖莹304
悲彭城304
北齐304
邢邵304
思公子304
高昂305
征行诗305
萧悫305
上之回305
和崔侍中从驾经山寺305
春庭晚望305
秋思306
颜之推306
从周入齐夜度砥柱306
北周307
宗懔307
早春307
春望307
王褒308
明君词308
玄圃濬池临泛奉和308
送刘中书葬308
庾信309
昭君辞应诏309
王昭君309
奉和山池309
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309
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310
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310
游山310
侍从徐国公殿下军行310
奉和赵王游仙311
奉和同泰寺浮图311
和咏舞311
登州中新阁311
北园射堂新城312
园庭312
山斋312
喜晴应诏敕自疏韵312
奉和夏日应令313
送炅法师葬313
和炅法师游昆明池313
奉和赐曹美人313
奉答赐酒314
卫王赠桑落酒奉答314
舟中望月314
喜晴314
咏春近余雪应诏314
晚秋314
和颍川公秋夜315
咏画屏风315
杨柳歌316
寄徐陵316
和侃法师316
行途赋得四更应诏317
送卫王南征317
仙山317
伤往317
秋夜望单飞雁317
代人伤往二首317
古诗镜卷二十九319
隋319
炀帝319
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征群臣319
舍舟登陆示慧日道场玉清玄坛德众一首319
晚春320
悲秋320
江都宫乐歌320
东宫春320
江都夏321
春江花月夜321
赐守宫女321
忆韩俊娥二首321
姚察322
游明庆寺怅然怀古322
杨素322
山斋独坐赠薛内史322
卢思道323
采莲曲323
游梁城323
上已禊饮323
棹歌行324
从军行324
薛道衡324
出塞324
昔昔盐325
奉和月夜听军乐应诏325
渡北河325
梅夏应教326
豫章行326
人日思归326
魏澹327
初夏应诏327
柳?327
阳春歌327
虞世基327
出塞327
虞茂328
江都夏328
虞世南328
奉和月夜观星应令328
王昚329
七夕329
王胄329
别周记室329
雨晴329
尹式329
别宋常侍329
孔绍安330
石榴330
陈子良330
赋得妓330
明余庆330
从军行330
王由礼331
赋得岩穴无结构331
李巨仁331
赋得方塘含白水331
薛昉332
巢王座得余韵诗332
刘端332
和初春宴东堂应令332
李那332
奉和重适阳关332
沈君道333
侍皇太子宴应令333
侯夫人333
妆成333
自遣333
自感三首333
看梅二首334
吴绛仙334
谢赐合欢果334
李月素334
赠情人334
罗爱爱335
闺思335
秦玉鸾335
忆情人335
张碧兰335
寄阮郎335
乐府失载名氏陌上桑335
阳春曲336
夜夜曲336
古诗镜卷三十337
卿云歌 三章337
涂山歌337
丘陵歌338
蟪蛄歌338
南蒯歌338
成人歌339
黄鹄歌339
乌鹊歌 二首339
饭牛歌 三首339
琴歌 三首340
偕隐歌340
齐役者歌340
暇豫歌341
河激歌341
慷慨歌341
庚癸歌342
弹歌342
越人歌342
越谣歌343
紫玉歌343
渡易水歌343
甘泉歌344
黄泽谣344
白云谣344
西王母吟345
灵宝谣345
三秦记民谣345
河图引蜀谣345
舆人诵345
神凤操346
履霜操346
别鹤操346
龟山操347
雉朝飞操347
古诗镜卷三十一348
汉348
高帝348
大风歌348
项羽348
垓下歌348
四皓349
紫芝歌349
耕田歌349
淮南王安幽歌349
八公操350
武帝350
瓠子歌二首350
秋风辞351
乌孙公主悲愁歌351
李夫人歌351
李延年352
歌一首352
别歌352
落叶哀蝉曲352
琴歌二首353
昭帝353
黄鹄歌353
淋池歌353
燕刺王旦王歌354
华容夫人歌354
广陵厉王胥瑟歌354
广川王去望卿歌355
修成歌355
赵飞燕355
归风送远操355
杨恽356
拊缶歌356
息夫躬356
绝命词356
窦玄妻356
古怨歌356
灵帝357
招商歌357
马援357
武溪深行357
淮南民歌357
郑白渠歌358
张君歌358
范史云歌358
鲍司隶歌358
陇头歌二首359
成帝时歌谣359
顺帝末京都童谣359
桓帝初小麦童谣359
城上乌童谣360
紫宫谚360
路温舒引谚360
灶下养360
古诗镜卷三十二361
魏361
行者歌361
吴361
孙皓362
尔汝歌362
晋362
束皙歌362
襄阳儿童歌362
郄王歌362
麹游歌363
陇上歌363
苻坚时长安歌363
淫豫歌363
同前364
巴东三峡歌二首364
三峡谣364
蜀人谣二首364
惠帝元康中京洛童谣二首365
惠帝大安中童谣365
元康中洛中童谣365
安帝元兴初童谣365
安帝义熙初童谣366
姑藏谣366
苻坚时长安谣366
朔马谣366
二梁367
五龙一门367
宋人歌367
宋时谣367
二王谣367
齐368
永元中童谣368
都人歌368
南州歌368
敕勒歌368
梁369
瞿塘行人歌369
陈369
江东谣369
陈初章谣369
北魏370
杨白花370
咸阳王歌370
东魏童谣370
李谧歌370
北周371
周初童谣371
玉浆泉谣371
隋371
凤艒歌371
迷楼宫人歌372
长白山歌372
大业中童谣372
送别诗372
挽舟者歌373
古诗镜卷三十三374
汉374
唐山夫人安世房中歌374
郊祀歌十九首375
魏379
缪袭379
鼓吹曲十二首379
古诗镜卷三十四382
晋382
傅玄382
郊祀歌三首382
天地郊明堂歌六首383
宗庙歌十一首384
宋385
颜延之386
南郊登歌三首386
谢庄386
明堂歌九首386
古诗镜卷三十五389
北周389
庾信389
祀圜丘歌十二首389
祀方泽歌四首391
祀五帝歌十二首392
五声调曲二十四首393
古诗镜卷三十六397
谐语397
唐诗镜403
唐诗镜卷一403
初唐第一403
太宗皇帝帝京篇 并序403
山阁晚秋404
虞世南404
从军行404
结客少年场行405
侍宴应诏赋韵得前字405
褚亮405
和御史韦大夫喜霁之作405
魏徵406
述怀406
杨师道406
初秋夜坐应诏406
还山宅407
孔绍安407
侍宴咏石榴407
马周408
凌朝浮江旅思408
杜淹408
咏寒食斗鸡应秦王教408
萧翼408
答僧辩才408
王绩409
春桂问答二首409
野望409
过酒家410
上官仪410
早春桂林殿应诏410
奉和颍川公秋夜410
李义府411
堂堂词二首411
咏乌411
薛元超411
奉和同太子监守违恋411
王勃412
滕王阁412
秋夜长412
采莲曲413
落花落413
铜雀妓413
圣泉宴 并序414
别薛华414
重别薛华414
麻平晚行414
杜少府之任蜀州415
春日还郊415
秋日别王长史415
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415
易阳早发416
焦岸早行和陆四416
杨炯416
从军行416
刘生416
出塞417
折杨柳417
送临津房少府417
送丰城王少府417
送郑州周司空418
送刘校书从军418
和骞右丞省中暮望418
夜送赵纵418
唐诗镜卷二419
初唐第二419
卢照邻419
长安古意419
昭君怨420
折杨柳420
上之回420
文翁讲堂420
元日述怀421
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421
绵州官池赠别421
还赴蜀中贻示京邑游好421
骆宾王422
帝京篇422
冬日过故人任处士书斋423
游紫云观赠道士 并序423
游灵公观423
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423
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424
宪台出絷寒夜有怀424
在狱咏蝉 并序424
灵隐寺425
夕次蒲类津425
边城落日425
宿温城望军营425
边夜有怀426
于易水送人426
刘祎之426
酬郑沁州426
郭正一427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427
于季子427
早春洛阳答杜审言427
杨衡428
白纻辞二首428
刘允济428
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阳有作428
怨情428
郑蜀宾429
别亲朋429
韦承庆430
折杨柳430
寒食应制430
韦嗣立430
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诸大僚430
东方虬431
昭君怨431
苏味道431
单于川对雨431
正月十五夜432
在广州闻崔马二御史并拜台郎432
十五夜游432
崔融433
咏宝剑433
和梁王众传张光禄是王子晋后身433
唐诗镜卷三434
初唐第三434
张易之434
泛舟侍宴应制434
武三思434
奉和春日游龙门应制434
乔知之435
长信宫中树435
薛稷435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435
陈子昂436
秋园卧病呈晖上人436
晚次乐乡县436
同王员外雨后登开元寺南楼因酬晖上人独坐山亭有赠436
送客437
春夜别友人437
白帝城怀古437
岘山怀古437
杜审言438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438
宿羽亭侍宴应制438
赋得妾薄命438
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439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439
秋夜宴临津郑明府宅439
和康五庭芝望月有怀439
登襄阳城440
旅寓安南440
送郎中北使440
送崔融440
经行岚州440
春日怀归441
除夜有怀441
代张侍御伤美人441
守岁侍宴应制441
扈从出长安应制442
赠苏味道442
度石门山442
渡湘江443
刘希夷443
公子行443
代悲白头翁443
唐诗镜卷四445
初唐第四445
李峤445
奉使筑朔方六州城率尔而作445
早发苦竹馆445
汾阴行446
中宗降诞日长宁公主满月侍宴应制446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447
甘露殿侍宴应制447
石447
道447
琵琶448
钟448
笛448
桂448
武三思挽歌449
天官崔侍郎夫人卢氏挽歌449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449
饯薛大夫护边449
王屋山第之侧杂构小亭暇日与群公同游450
送司马先生450
沈佺期450
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450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451
幸白鹿观应制451
长门怨451
被试出塞451
杂诗四首452
剪彩452
饯高唐州询452
游少林寺453
早发平昌岛453
章怀太子靖妃挽词453
龙池篇453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454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454
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454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454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454
兴庆池侍宴应制455
再入道场纪事应制455
和上巳连寒食有怀京洛455
白莲花亭侍宴应制455
仙萼池亭侍宴应制456
奉和晦日驾幸昆明池应制456
奉和圣制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456
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457
和韦舍人早朝457
自考功员外授给事中457
和元舍人万顷临池玩月戏为新体457
登瀛州南楼寄远458
塞北458
钓竿篇458
夏日都门送司马员外逸客孙员外佺北征458
哭道士刘无得459
李乂459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459
唐诗镜卷五460
初唐第五460
宋之问460
至端州驿见杜五审言沈三佺期阎五朝隐王二无竞题壁慨然成咏460
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460
夏日仙萼亭应制460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461
奉和圣制闰九月九日登庄严总持二寺阁461
麟趾殿侍宴应制461
上阳宫侍宴应制461
扈从登封途中作462
松山岭462
登禅定寺阁462
陆浑山庄462
送永昌萧赞府463
送杜审言463
汉江宴别463
过蛮洞463
经梧州463
泛镜湖南溪464
游韶州广界寺464
嵩山石淙侍宴应制464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465
奉和幸神皋亭应制465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465
扈从登封告成颂应制466
宴安乐公主宅466
和姚给事寓直之作466
使过襄阳登凤林寺阁466
宋公宅送宁谏议467
送合宫苏明府颋467
送杨六望赴金水467
下桂江龙目滩467
登粤王台468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468
发藤州468
游云门寺469
早入清远峡469
发端州初入西江469
渡汉江470
送司马道士游天台470
唐诗镜卷六471
初唐第六471
崔湜471
幸梨园亭观打球应制471
婕妤怨471
酬杜麟台春思471
唐都尉山池472
江楼夕望472
秦州薛都督挽词472
郑愔473
秋闺473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473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473
塞外474
哭郎著作474
郭元振474
塞上474
春江曲474
王昭君475
子夜四时歌475
马怀素475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475
武平一476
奉和立春内出彩花树应制476
宗楚客476
正月晦日侍宴浐水应制赋得长字476
刘宪476
折杨柳476
徐彦伯477
侍宴韦嗣立山庄应制477
韦元旦477
兴庆池侍宴应制477
唐诗镜卷七478
初唐第七478
张说478
再使蜀道478
石门墨山二山相连有禅堂观天下绝境478
遥同蔡起居偃松篇479
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479
卢巴驿闻张御史张判官欲到不得待留赠之479
深渡驿479
还至端州驿前与高六别处480
和尹懋秋夜游?湖480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480
奉和圣制途中经华岳应制480
奉和圣制送王晙巡边应制481
将赴朔方军应制481
同刘给事城南宴集481
送赵二尚书彦昭北伐481
岳州宴姚绍之 并序482
游洞庭湖482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482
苏颋483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483
奉和魏仆射秋日还乡有怀之作483
边秋薄暮483
晓发方骞驿483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484
广达楼下夜侍酺宴应制484
扈从鄠杜间奉呈刑部尚书舅崔黄门马常侍484
春晚紫微省直寄内484
闲园即事寄韦侍御485
晓发兴州入陈平路485
同饯阳将军兼源州都督御史中丞485
赵冬曦486
陪燕公游?湖上寺486
刘幽求486
书怀486
张敬忠486
边词486
姚崇487
秋夜望月487
贾曾487
奉和春日出苑瞩目应令487
张汯487
闺怨487
王丘488
奉和圣制答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之作488
崔翘488
送友人使夷陵488
唐诗镜卷八489
初唐第八489
张九龄489
岁初巡属县登高安南楼言怀489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489
临泛东湖490
晨坐斋中偶而成咏490
巡按自漓水南行490
在郡秋怀491
题画山水障491
杂诗491
感遇492
苏侍郎紫薇庭各赋一物得芍药492
饯陈学士还江南同用征字492
旅宿淮阳亭口号493
望月怀远493
秋怀493
奉和圣制早渡蒲津关493
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494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494
酬赵二侍御使西军赠西省旧僚之作494
与弟游家园495
郡内闲斋495
赋得自君之出矣495
照镜见白发495
王翰496
凉州词496
春日思归496
李元纮496
绿墀怨496
贺知章497
送人之军497
题袁氏别业497
咏柳497
采莲曲497
齐澣498
长门怨498
宋鼎498
酬故人还山498
孙逖499
丹阳行499
奉和四月三日上阳水窗赐宴应制499
奉和御制登鸳鸯楼即目应制499
宴越府陈法曹西亭500
宿云门寺阁500
和上巳连寒食有怀京洛500
和左司张员外自洛使入京中路先赴长安逢立春日赠韦侍御等诸公500
和崔司马登称心山寺501
常理501
古别离501
辛弘智501
赋诗501
徐安期502
催妆502
梁献502
王昭君502
庾光先502
奉和刘采访缙云南岭作502
徐贤妃503
长门怨503
上官昭容503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503
彩书怨504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504
七岁女子送兄504
杨容华504
新妆诗504
士人妻505
离别难505
乔氏505
咏破帘505
唐诗镜卷九506
盛唐第一506
玄宗皇帝经鲁祭孔子而叹之506
过老子庙506
春晚宴两相及礼官丽正殿学士探得风字 并序507
同二相以下群官乐游园宴507
集贤书院成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珍字507
早度蒲关508
南出雀鼠谷答张说508
千秋节宴 并序508
左丞相说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上官命宴都堂赐诗508
早登太行山中言志509
平胡 并序509
送张说巡边509
王湾510
次北固山下510
张均510
巴丘春日作510
李昂511
从军行511
张若虚511
春江花月夜511
包融512
和崔会稽咏王兵曹厅前涌泉势成中字512
刘昚虚512
寄江滔求孟六遗文512
蔡希寂513
陕中作513
张子容513
云阳驿陪崔使君邵道士夜宴513
永嘉作513
除夜乐城逢孟浩然513
永嘉即事寄赣县袁少府瓘514
长安早春514
李適之514
罢相作514
李憕515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515
崔惠童515
宴城东庄515
储光羲516
野田黄雀行516
田家即事516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516
田家杂兴517
江南曲517
唐诗镜卷十518
盛唐第二518
王维518
赠裴迪518
奉寄韦太守陟518
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519
送别519
送韦大夫东京留守519
别弟缙后登青龙寺望蓝田山519
蓝田山石门精舍520
青溪520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520
李处士山居521
丁?田家有赠521
渭川田家521
春中田园作521
过李楫宅521
夷门歌522
不遇咏522
新秦郡松树歌522
答张五弟522
送李睢阳523
鱼山神女祠歌二首523
黄雀痴523
白鼋涡524
早朝524
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524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524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525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525
酬比部杨员外暮宿琴台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525
酬张少府525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525
送李判官赴东江526
送丘为往唐州526
送平澹然判官526
送刘司直赴安西526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527
送梓州李使君527
送杨长史赴果州527
送邢桂州527
送崔三往密州觐省527
过香积寺528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528
山居秋暝528
终南别业528
韦给事山居529
山居即事529
终南山529
春园即事529
观猎530
使至塞上530
秋夜独坐530
汉江临泛530
泛前陂531
游李山人所居因题屋壁531
登辨觉寺531
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531
慕容承携素馔见过531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532
大同殿柱产玉芝龙池上有庆云神光照殿百官共睹圣恩便赐宴乐敢书即事532
敕赐百官樱桃532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532
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533
酬郭给事533
出塞作533
送杨少府贬郴州534
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534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534
酌酒与裴迪534
积雨辋川庄作535
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归郡应制535
春日直门下省早朝535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并序535
班婕妤536
孟城坳536
文杏馆536
鹿柴537
临湖亭537
栾家濑537
白石滩537
竹里馆537
辛夷坞538
鸬鹚堰538
临高台送黎拾遗538
杂诗538
崔兴宗写真咏538
田园乐539
少年行539
送元二使安西539
齐州送祖二539
送韦评事539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540
寒食汜上作540
戏题辋川别业540
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540
唐诗镜卷十一541
盛唐第三541
王缙541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541
裴迪541
宫槐陌541
欹湖541
辛夷坞542
丘为542
登润州城542
孟浩然542
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542
宿业师山房待丁公不至543
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543
夜归鹿门歌543
与诸子登岘山作543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44
与杭州薛司户登梓亭楼作544
游凤林寺西岭544
寻梅道士544
题大禹寺义公房545
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545
裴司士员司户见寻545
晚春545
寒夜张明府宅宴546
和张明府登鹿门作546
秋日陪李侍御渡松滋江546
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546
酬李少府见赠546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547
宿武阳即事547
他乡七夕547
早寒江上有怀547
夜渡湘水548
送吴宣从事548
留别王侍御维548
永嘉别张子容548
岁暮归南山548
寻陈逸人故居549
闺情549
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549
行出东山望汉川550
送朱大入秦550
春晓550
送杜十四之江南550
渡浙江问舟中人550
唐诗镜卷十二551
盛唐第四551
王昌龄551
听弹风入松阕赠杨补阙551
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551
酬鸿胪裴主簿雨后北楼见赠551
观江淮名胜图552
灞上闲居552
箜篌引552
城傍曲553
胡笳曲553
送郭司仓553
送李十五553
从军行553
出塞554
春宫曲554
西宫春怨554
西宫秋怨555
长信秋词555
青楼曲555
闺怨555
甘泉歌556
观猎556
寄穆侍御出幽州556
西江寄越弟556
李四仓曹宅夜饮556
听流人水调子556
梁苑557
送魏二557
别李浦之京557
送薛大赴安陆557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557
重别李评事558
别陶副使归南海558
送人归江夏558
卢溪别人558
送程六558
别辛渐559
送郑判官559
送姚司法归吴559
送柴侍御559
卢象559
杂诗559
唐诗镜卷十三560
盛唐第五560
高适560
塞上560
酬庞十兵曹560
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 并序561
酬岑二十主簿秋夜见赠之作561
送韩九562
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562
睢阳酬别畅大判官562
宴韦司户山亭院562
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563
登广陵栖灵寺塔563
同韩四薛三东亭玩月563
李云南征蛮诗 并序563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564
行路难二首564
古大梁行565
邯郸少年行565
燕歌行 并序565
人日寄杜二拾遗566
送别566
赠别晋三处士566
送浑将军出塞566
送蔡山人567
封丘作567
别韦参军567
送田少府贬苍梧567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568
崔司录宅燕大理李卿568
同鲜于洛阳于毕员外宅观画马歌568
见薛大臂鹰作568
咏马鞭569
部落曲569
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569
夜别韦司士570
信安王幕府诗 并序570
送柴司户充刘卿判官之岭外571
陪窦侍御泛灵云池571
咏史572
田家春望572
别董大二首572
除夜作572
唐诗镜卷十四573
盛唐第六573
崔颢573
七夕573
题沈隐侯八咏楼573
黄鹤楼574
奉和许给事夜直简诸公574
长干曲574
常建575
宿王昌龄隐居575
西山575
昭君墓575
吊王将军墓575
梦太白西峰576
晦日马镫曲稍次中流作576
湖中晚霁576
古意577
题破山寺后院577
塞下曲577
塞下577
送宇文六578
三日寻李九庄578
吴故宫578
唐诗镜卷十五579
盛唐第七579
岑参579
初至西虢官舍南池呈左右省及南宫诸故人579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579
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580
送王大昌龄赴江宁580
送祁乐归河东580
北庭贻宗学士道别581
送狄员外巡按西山军581
登嘉州凌云寺作581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581
出关经华岳寺访法华云公582
春半与群公同游元处士别业582
陪群公龙冈寺泛舟582
终南山双峰草堂作583
过缑山王处士黑石谷隐居583
寻巩县南李处士别业583
过王判官西津所居583
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584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584
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584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584
敦煌太守后庭歌585
太白胡僧歌 并序585
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585
韦员外家花树歌586
玉门关盖将军歌586
送魏升卿擢第归东都因怀魏校书陆浑乔潭586
西亭子送李司马587
登古邺城587
邯郸客舍歌587
优钵罗花歌 并序587
岁暮碛外寄元撝588
七月三日在内学见有高道举征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588
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马588
终南东溪中作588
高冠谷口招郑鄂589
巴南舟中夜书事589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590
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590
奉和杜相公发益昌590
使君席夜送严河南赴长水590
暮春虢州东亭送李司马归扶风别庐591
西掖省即事591
首春渭西郊行呈蓝田张二主簿591
送卢郎中除杭州赴任591
六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592
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592
忆长安曲寄庞学592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592
题苜蓿峰寄家人592
玉关寄长安李主簿593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593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593
送崔子还京593
山房春事593
逢入京使593
唐诗镜卷十六594
盛唐第八594
李颀594
裴尹东溪别业594
古从军行594
古行路难595
送陈章甫595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595
郑樱桃歌595
送窦参军596
寄司勋卢员外596
寄綦毋三596
送魏万之京597
送李回597
宿莹公禅房闻梵597
题璿公山池597
题卢五旧居598
宿香山寺石楼598
百花原598
祖咏599
苏氏别业599
题韩少府水亭599
江南旅情599
泊扬子津599
望蓟门600
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600
万楚600
河上逢落花600
王之涣601
送别601
凉州词601
九日送别601
贾至601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601
春思602
送南给事贬崖州602
送李侍郎赴常州602
西亭春望602
崔国辅603
怨词603
古意二首603
长信草603
长乐少年行603
湖南曲603
中流曲604
采莲604
子夜冬歌604
崔曙604
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604
綦毋潜605
宿龙兴寺605
长干行605
襄阳行605
采莲词606
江南行606
唐诗镜卷十七607
盛唐第九607
李白607
关山月607
长干行608
独不见608
妾薄命608
东海有勇妇609
黄葛篇609
塞上曲609
大堤曲609
秦女卷衣610
出自蓟北门行610
北上行610
折杨柳610
豫章行611
春思611
秋思611
子夜四时歌四首611
古风612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院内诸学士615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615
赠范金卿616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616
赠何七判官昌浩616
赠新平少年617
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617
赠崔郎中宗之617
赠裴司马617
赠崔司户文昆季618
赠溧阳宋少府陟618
赠从弟宣州长史昭618
赠柳圆619
赠从弟冽619
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619
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619
秋山寄卫尉张卿及王征君620
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国莹上人从弟幼成令问620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620
北山独酌寄韦六620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621
江上寄元六林宗621
游敬亭寄崔侍御621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622
以诗代书答元丹丘622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622
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622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623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623
江夏祖友人623
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623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624
出金门后书怀留别翰林诸公624
留别贾舍人至二首624
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625
春游罗敷潭625
游谢氏山亭625
金陵凤凰台置酒625
九日626
登峨眉山626
荆门浮舟望蜀江626
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626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627
寻山僧不遇作627
春日独酌二首627
鲁东门观刈蒲627
春日醉起言志628
春滞沅湘有怀山中628
落日忆山中628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628
江上秋怀629
秋夕书怀629
秋夕旅怀629
王右军629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629
古意630
拟古630
感兴631
寓言三首631
寄远632
闺情632
唐诗镜卷十八633
盛唐第十633
远别离633
蜀道难633
公无渡河634
乌夜啼634
乌栖曲634
荆州歌635
战城南635
行行且游猎篇635
飞龙引二首636
天马歌636
行路难三首636
长相思637
上留田行637
春日行638
前有一樽酒行二首638
夜坐吟638
野田黄雀行638
箜篌谣639
雉朝飞操639
上云乐639
夷则格上白鸠拂舞辞640
玉壶吟640
日出入行640
北风行640
独漉篇641
登高丘而望远海641
阳春歌641
杨叛儿642
双燕离642
山人劝酒642
于阗采花642
鞠歌行643
幽涧泉643
王昭君643
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643
梁父吟644
将进酒644
久别离644
白头吟645
临江王节士歌645
司马将军歌645
白纻辞三首646
鸣雁行646
君马黄646
采莲曲646
捣衣篇647
江上吟647
梁园吟647
怀仙歌648
襄阳歌
热门推荐
- 2636662.html
- 896734.html
- 2035139.html
- 3424973.html
- 536673.html
- 2265907.html
- 2715107.html
- 2065694.html
- 77388.html
- 24751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34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10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59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32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49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32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55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53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75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6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