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国公共资源交易法规与实务汇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胡志敏主编;吴小明,沈德能,吕汉阴等联合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1809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763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810页
- 主题词:政府采购法-汇编-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国公共资源交易法规与实务汇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政府采购3
第一部分 政府采购实务操作相关法律法规解读3
第一章 概述3
一、政府采购3
[立法宗旨]3
[适用范围]3
[政府采购]3
[财政性资金—借贷资金、混合资金]3
二、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3
[集中采购目录]4
[政府采购限额标准]4
[集中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的确定]4
三、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4
[采购]4
[货物]4
[工程]4
[服务]4
四、政府采购工程的法律适用5
[政府采购工程的概念]5
[政府采购工程及有关的货物、服务应当执行政府采购政策]5
五、政府采购原则5
六、政策采购政策功能5
[政府采购政策的制定主体和实现措施]5
七、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5
八、政府采购回避制度6
九、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6
十、政府采购当事人7
[政府采购当事人的禁止事项]7
(一)采购人7
[采购人的职责义务和要求]7
(二)采购代理机构7
[对采购代理机构的要求]7
[对采购代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禁止性要求]8
1.采购代理机构—集中采购机构8
[是非营利事业法人,根据采购人的委托办理采购事宜]8
[对集中采购机构的要求]8
[集中采购机构的设置要求及与行政机关的关系]8
[集中采购机构的内部监督管理]8
[集中采购机构人员的任职要求及培训考核]8
2.采购代理机构—社会中介机构9
(三)供应商9
[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应当具备的条件]9
[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应当提供的材料]9
[供应商重大违法记录]9
[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限制]10
[多家代理商代理一家制造商产品参加投标的计算]10
[联合体]10
[联合体要求]10
[不得限制供应商自由进入政府采购市场]11
[采购人可以根据项目的特殊要求,合理规定供应商条件]11
[以不合理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歧视待遇情形]11
[供应商资格审查]11
案例:资格审查要仔细—合同章与公章的纠结11
[资格预审]13
[供应商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谋取中标]13
第二章 采购准备14
一、编制采购预算14
[预算编制和审批]14
[预算公开]14
二、报备采购计划14
三、选择采购模式14
[集中采购]14
[分散采购]14
[通用项目采购]15
[部门集中采购]15
[自行采购]15
四、编制采购文件15
(一)根据政府采购政策、采购预算、采购需求编制采购文件15
(二)采购需求应当合规、完整、明确15
[加强需求论证和社会参与]15
[严格依据采购需求编制采购文件及合同]16
案例:乙肝疫苗16
五、选择代理机构及委托代理18
[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必须委托集中采购机构采购]18
[未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可以自行采购,也可以委托代理采购]18
[采购人有权自行选择代理机构]18
[应当依法签订委托代理协议]18
第三章 选择采购方式19
第一节 政府采购方式19
[货物服务招标]19
[非招标采购方式]19
[国务院财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19
[电子化]19
[批量集中采购]20
第二节 政府采购方式选择20
一、货物服务招标—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20
(一)公开招标采购方式20
[公开招标是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20
[公开招标数额标准规定]20
[采购人不得化整为零规避公开招标采购]20
[化整为零的界定]20
[一图看懂政府采购之公开招标]21
(二)邀请招标采购方式21
[适用情形]22
[操作程序]22
[一图看懂政府采购之邀请招标]22
二、非招标采购方式—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和询价23
(一)非招标采购方式的适用情形23
[依法不进行招标的政府采购工程采购]23
(二)非招标采购方式的一般规定23
1.采购方式申报23
2.谈判小组组成、评审专家抽取24
[谈判小组职责]24
[谈判小组义务]24
3.谈判文件制定24
[谈判文件应当包括的内容]25
4.供应商邀请25
5.响应文件编制25
[响应文件提交及补充、修改或者撤回]25
[澄清、说明或者更正]26
6.保证金26
[保证金形式、数额]26
[保证金退还]26
7.评审报告编写及内容26
8.成交结果公告及内容27
9.合同签订27
10.重新评审、改变评审结果的禁止性规定28
11.改变成交结果、拒签合同的处理28
12.因重大变故采购任务取消情形的处理28
13.履约验收28
14.保密要求28
15.采购文件保存28
(三)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29
[适用情形]29
[一图看懂政府采购之竞争性谈判]30
[谈判程序]31
[需求不确定的竞争性谈判程序]31
[关于质量和服务相等的含义]31
[谈判文件发出及澄清修改]31
[评审与谈判]32
[编写评审报告、确定成交供应商]32
[终止情形及处理]33
(四)单一来源采购方式33
[适用情形]33
[一图看懂政府采购之单一来源采购]34
[操作程序]35
[唯一情形应当公示]35
[公示内容及要求]35
[对公示有异议的处理]35
[商定合理价格,保证项目质量]36
[编写协商记录及内容]36
[终止情形及处理]36
(五)询价采购方式36
[适用情形]36
[一图看懂政府采购之询价]37
[询价程序]38
[询价中的合同条款]38
[询价通知书发出及澄清修改]38
[询价中不得改变相关事项]38
[按规定一次报价不得更改]38
[编写评审报告、确定成交供应商]39
[终止情形及处理]39
三、国务院财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竞争性磋商39
[适用情形]39
[一图看懂政府采购之竞争性磋商]40
[磋商程序]41
[供应商邀请—发布公告、随机抽取或书面推荐]41
[磋商公告内容]41
[磋商文件制定]41
[磋商文件内容]42
[磋商文件发出时间]42
[磋商文件售价]42
[磋商文件澄清或者修改]42
[供应商编制响应文件]42
[保证金形式、金额]42
[磋商文件送达、补充修改或撤回]43
[磋商小组组成、评审专家抽取]43
[评审要求]43
[澄清、说明或更正]44
[平等磋商]44
[磋商中实质性变动采购需求的规定]44
[报价]45
[采用综合评分法进行综合评分]45
[评审报告内容]46
[评审报告确认、成交供应商确定]46
[成交结果公告]46
[合同签订]47
[保证金退还]47
[重新评审、改变评审结果的标止性规定]47
[供应商拒签合同的处理]48
[终止采购活动情形]48
四、其他48
[电子化]48
[批量集中采购]48
第三节 采购方式变更49
[采购人选择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的法定要求]49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指定供应商进行采购]49
第四章 招标、投标50
第一节 招标50
一、政府采购信息公开50
(一)政府采购信息发布50
[政府采购项目信息公开]50
[采购标准应当公开]50
[采购结果应当公布]50
(二)政府采购信息公告50
[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原则]50
[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确定及指定媒体]50
(三)政府采购信息公告范围与内容51
[必须公告的政府采购信息]51
[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可根据需要增加公告内容]51
[中标成交结果公告时间、内容及要求]51
[采购信息更正公告内容]52
[不良行为记录公告内容]53
[投诉处理决定公告内容]53
(四)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53
[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必须内容真实、准确可靠]53
[在不同媒体分别公告同一信息的,内容必须一致]53
[在不同媒体分别公告同一信息的,时间应当一致]53
[法律法规、集采目录、限额标准等信息由财政部门公告]53
[招标信息由采购人或其委托的代理机构公告]53
[对集中采购机构考核结果及不良行为记录等信息由同级财政部门公告]54
[其他信息,属于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的由同级财政部门公告;属于采购业务方面的由采购人或者其委托的代理机构公告]54
[公告政府采购信息的提供]54
(五)不同采购方式公告公示时间、内容及要求54
1.公开招标54
2.邀请招标55
3.竞争性谈判55
4.单一来源采购56
5.询价56
6.竞争性磋商56
二、招标文件编制57
[招标文件标准文本]57
[招标文件内容]57
[招标文件要求]58
案例:概念之争58
[招标文件售价]60
[招标公告、投标邀请及招标文件发出后,不得擅自终止招标]60
[招标文件提供期限]60
[招标文件的澄清与修改]60
[保证金的提交与退还]60
[开标前现场考察与标前答疑会的要求]61
[保密规定]61
[投标截止时间和开标时间变更]61
第二节 投标61
一、投标人61
二、投标人参加货物和服务招标的要求61
[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编制投标文件、实质性响应]61
[投标文件组成]62
[投标文件提交要求]62
[无效投标文件]62
[对投标文件进行补充、修改或者撤回的要求]62
[中标后将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交由他人完成的应载明]62
[联合体投标]62
[公平竞争,不得以不正当手段谋取中标]63
[投标保证金]63
第五章 开标、评标与定标64
第一节 开标64
[开标时间、地点]64
[开标组织]64
[投标文件密封检查]64
[开标中有关情形的认定]64
[开标过程记录]64
[参加投标供应商不足三家情形的处理]65
第二节 评标65
一、对评标委员会及成员的要求65
[评审专家的一般要求]65
[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要求]65
[评标委员会组成]66
[评标委员会职责]66
[评标专家的限制]66
[评委会成员名单确定及保密要求]66
[评标专家的义务]66
案例:少一个环节,多一场官司67
[评审专家的条件]68
二、评审专家的产生68
[库内随机抽取]68
[选择性方式确定]68
[自行选定]68
[抽取时间]69
三、评审专家使用69
[宣布评审工作纪律]69
[回避情形]69
[专家补抽及数量不足情形的处理]69
[独立评审]70
[评审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70
[配合答复相关事项,不得泄密]70
[发现违法行为及时报告]70
[受到非法干预及时举报]70
[评审争议处理]70
[评审专家名单保密与公告]70
[履职记录]70
[劳务报酬支付]71
[劳务报酬标准]71
[异地评审差旅费]71
[不得获取报酬情形]71
[不良行为记录]71
四、评审中的禁止性规定72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禁止性行为]72
[重新评审、改变评审结果的禁止性规定]72
[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的除外情形]72
案例:采购人能否自请专家重新审核中标方案?72
案例:采购人不得通过考察等方式改变评审结果75
五、评标方法77
[最低评标价法]77
[综合评分法]77
六、评标工作程序78
[评标中,不得改变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方法和中标条件]79
[评标应当严格保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79
案例:心软的代价79
案例:技术指标是否实质性响应谁说了算?81
第三节 定标83
一、中标、成交供应商确定83
[确定时间及要求]83
[中标供应商因自身原因不能履约情形的处理]83
[在确定中标供应商前,不得与投标供应商就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83
二、中标、成交结果公告83
[公告时间及媒体]83
[公告内容]83
三、中标通知书发送84
[中标、成交通知书具有法律效力]84
[中标通知书发出后,不得改变中标结果]84
第四节 关于废标、投标无效、中标无效及中标结果无效84
一、废标84
[废标情形]84
[废标后的处理]85
二、投标无效85
三、中标无效85
[中标无效情形]85
[中标无效的认定]86
[中标无效的处理]86
四、中标结果无效87
[中标结果无效情形]87
[中标结果无效的认定处理]87
五、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违法行为影响中标、成交结果的处理87
第六章 合同签订、履约验收、资金支付及文件保存89
一、合同签订89
[政府采购合同适用合同法]89
[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89
[委托签订合同]89
[合同标准文本]89
[合同签订要求]89
[合同备案]89
[分包履行合同]90
[补充合同]90
[不得擅自变更、中止合同]90
[终止合同]90
[履约保证金形式和金额]90
[供应商拒签合同的处理]90
[合同公告]91
[暂停签订或暂停履行合同]91
案例:真假合同91
二、履约验收95
[履约验收的组织]95
[验收的基本要求]95
[向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项目,应当邀请服务对象参与验收,并向社会公告结果]95
[采购人应当依法组织履约验收工作]95
[完整细化编制验收方案]95
[完善验收方式]96
[严格按照采购合同开展履约验收]96
[严格落实履约验收责任]96
三、资金支付96
[采购人应及时支付采购资金]96
[资金支付应按规定]96
四、采购文件保存97
[保存采购文件的主体及保存期限]97
[采购文件的构成]97
[采购活动记录内容]97
[电子档案]97
第七章 询问、质疑、投诉98
一、询问98
[询问答复的主体、时限及要求]98
[评审专家应当配合]98
[询问事项可能影响中标、成交结果的处理]98
二、质疑98
(一)质疑提出98
[质疑的主体、内容、时间和形式]98
(二)质疑答复99
[质疑答复的主体、时间、形式和内容]99
[委托代理机构答复]99
(三)质疑时效99
[质疑时效期间的起算]99
(四)评审专家应当配合答复99
(五)质疑事项可能影响中标、成交结果的处理99
(六)质疑要求100
三、投诉100
(一)投诉提起100
[有明确的请求和必要的证明材料]100
[实名投诉、有具体投诉事项及事实依据]100
[先质疑、再投诉]100
[投诉应提交的材料]100
[委托投诉]101
[投诉条件]101
案例:无据的投诉101
(二)投诉受理103
[受理部门]103
[受理原则]103
[受理审查]103
[受理投诉]104
(三)投诉调查104
[财政部门调查]104
[相关当事人配合]104
(四)投诉处理104
[采购文件具有倾向性,给相关当事人权益造成损害的]105
案例:采购文件不应有倾向性、歧视性条款105
[采购文件、采购过程影响或可能影响中标成交结果的]107
(五)特定情形的投诉处理107
(六)暂停采购活动107
(七)投诉处理决定108
[投诉处理决定书]108
案例:意外的诉讼108
(八)投诉处理期限计算110
(九)投诉处理决定公告110
(十)因处理投诉发生鉴定费用的处理110
(十一)在投诉处理中发现相关当事人有违法行为的处理110
[虚假、恶意投诉情形的认定及处罚]110
(十二)其他111
[建立投诉档案管理制度,接受监督检查]111
[保密责任]111
四、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111
[供应商不服投诉处理决定的救济]111
第八章 监督检查、法律责任112
第一节 监督检查112
一、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112
[政府采购监督检查的主体及职责]112
[政府采购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112
[对政府采购项目采购活动的检查]112
[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权]112
[对集中采购机构的考核]112
[对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管理及评审专家履职情况记录]113
二、负有行政监督职责的有关部门监督113
[审计机关的监督]113
[监察机关的监督]113
[有关部门的监督]113
三、其他监督113
[社会监督]113
[采购人与代理机构之间的相互监督]113
[政府采购信用信息平台]114
[信用记录查询]114
[信用记录使用]114
第二节 法律责任115
一、采购人、代理机构的法律责任115
[采购人、代理机构一般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115
[罚款数额]115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严重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116
[罚款数额]116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违法行为影响中标、成交结果的处理办法]116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违反规定隐匿、销毁应当保存的采购文件或者伪造、变造采购文件的法律责任]117
[采购人、代理机构未依法公告政府采购信息的法律责任]117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提供不合理条件、不真实信息的法律责任]118
[采购人、代理机构违反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的法律责任]118
二、采购人的法律责任118
[采购人对应当实行集中采购的政府采购项目不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的法律责任]118
[采购人未依法公布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标准和采购结果的法律责任]119
[采购人违法采购的法律责任]119
[采购人违反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的法律责任]119
三、采购代理机构的法律责任120
[采购代理机构在代理政府采购业务中违法的法律责任]120
[集中采购机构的法律责任]120
[集中采购机构在业绩考核中违法的法律责任]120
四、供应商的法律责任120
[供应商违法的法律责任]120
案例:可惜、痛惜122
[供应商以非法手段取证投诉的法律责任]123
[供应商串通行为的法律责任]124
[供应商违反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的法律责任]124
[供应商虚假、恶意投诉的法律责任]124
五、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评标委员会成员的法律责任125
[评审专家违法的法律责任]125
[评标委员会成员违法的法律责任]125
[评标委员会成员或相关工作人员违法的法律责任]125
[谈判小组、询价小组成员违法的法律责任]126
六、政府采购信息指定发布媒体的法律责任126
七、政府采购当事人的法律责任126
[阻挠、限制供应商进入政府采购市场的法律责任]126
[非法干预、影响评标过程的法律责任]127
[采购人员不依法回避的法律责任]127
[在投诉处理中相关当事人违法的法律责任]127
[政府采购当事人违法行为的民事责任]127
八、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法律责任127
[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127
[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对投诉逾期未处理的法律责任]128
[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在业绩考核中违法的法律责任]128
[财政部门的法律责任]128
[财政部门工作人员在投诉处理中违法的法律责任]128
九、违法干预信息公告的法律责任及处理128
十、违法行为影响中标、成交结果的处理129
十一、政府采购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处理130
第二部分 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汇编1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8号)1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58号)140
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18号)151
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19号)162
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0号)167
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74号)171
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财库〔2014〕214号)181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财库〔2016〕198号)187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2〕69号)191
财政部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查询及使用信用记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6〕125号)194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需求和履约验收管理的指导意见(财库〔2016〕205号)196
工程招投标201
第一部分 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解读201
第一章 招标前的准备201
一、招标项目的确定201
[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201
案例:规避招标,合同无效203
[依法可以不进行招标的项目]203
二、确定招标方式207
[公开招标与邀请招标的确定]207
三、项目招标应当具备的条件和手续210
[招标应当具备的条件、行政审批]210
四、招标人自行招标与委托招标代理机构招标212
[自行招标、委托代理招标]212
第二章 招标程序217
一、资格预审程序与资格后审要求217
[资格预审、资格后审]217
二、资格预审公告、招标公告224
[公告内容、公告媒体]224
三、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226
[文件内容、编制要求]226
[文件发售]232
[文件澄清、修改]234
四、踏勘现场、投标预备会235
[踏勘现场]235
五、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所需要的合理时间236
[等标期]236
六、投标保证金数额、形式和提交要求236
[投标保证金]236
七、不得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238
[不得限制、排斥投标人]238
案例:资格设置不合理,被责令改正241
八、总承包招标与分项招标241
[总承包招标]241
九、两阶段招标的应符合的条件和要求242
[两阶段招标]242
十、多个同类工程建设项目集中进行招标243
[集中招标]243
十一、标底、最高投标限价、最低投标限价243
[不得规定最低投标限价]243
十二、招标人需要保密的事项244
[保密事项]244
案例:统一答复泄露潜在投标人名称245
十三、重新招标的情形245
[重新招标]245
十四、终止招标、不再招标的情形250
[终止招标]250
第三章 投标252
一、对招标人的禁止性规定252
[招标人的利害关系人不得投标]252
[禁止串通投标]252
二、联合体投标252
[联合体投标]252
第四章 开标255
一、接收投标文件255
[拒收投标文件]255
案例:代理机构不得非法拒收投标文件256
二、开标程序规定256
[开标、唱标]256
第五章 评标261
一、组建评标委员会261
[评标专家资格]261
[评标专家回避]261
二、评标程序和评标方法265
[评标的准备与初步评审]265
案例:评标委员会违法评标,评标结果无效276
[详细评审]276
[评标报告和推荐中标候选人]278
三、公示中标候选人和投标人提出异议282
[中标候选人公示和异议处理]282
四、招标人确定中标人和发出中标通知书283
[定标、中标通知书]283
第六章 合同管理288
一、签订合同和退还投标保证金288
[签订合同、退还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288
案例:建设工程“阴阳合同”要不得291
二、合同履约管理292
[禁止转包、禁止再次分包]292
案例:中标人转让中标项目被查处293
第七章 招标人的法律责任294
一、规避招标294
二、泄密295
三、招标过程违法违规296
案例:操纵招投标,项目负责人被禁入两年299
四、限制、排斥、歧视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299
案例:公告设定资质过高,被罚款301
五、串通投标301
六、违法违规组建评标委员会303
七、确定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违法违规303
八、签订合同违法违规304
九、保证金违法305
十、履行合同违约306
第二部分 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汇编307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1号)307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13号)315
招标公告发布暂行办法(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4号)327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89号)329
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办法(2013年修订)336
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2013年修订)345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2013年修订)353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3号)365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2013年修订)367
工程建设项目自行招标试行办法(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5号)371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2015年第24号)373
关于国务院有关部门实施招标投标活动行政监督的职责分工的意见38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4〕56号)387
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建市〔2008〕63号)390
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82号)398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制度的通知(发改法规〔2010〕628号)402
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404
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29号)411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14号)414
水运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第11号)423
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27号)43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指定发布依法必须招标项目资格预审公告和招标公告的媒介的通知(计政策〔2000〕868号)442
关于印发《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法规〔2008〕1531号)443
评标专家及供应商449
第一部分 评标(评审)专家需遵循的法律法规解读449
一、不得进入评标委员会(评审小组)的情形449
[专家回避]449
(一)工程招标投标449
(二)政府采购449
二、评标(评审)要求450
[禁止性要求]450
(一)工程招标投标450
(二)政府采购453
[不同意见的处理]454
(一)工程招标投标454
(二)政府采购454
三、评标(评审)程序和评标(评审)方法455
[评标(评审)的准备与初步评审]455
(一)工程招标投标(略)455
(二)政府采购455
[详细评审]458
(一)工程招标投标(略)458
(二)政府采购458
四、法律责任461
(一)工程招标投标461
案例:错误评标拒不改正,被暂停评标资格463
(二)政府采购463
第二部分 供应商(投标人)应遵循的法律法规解读466
一、供应商(投标人)资格466
[投标无效]466
(一)工程招标投标466
(二)政府采购468
二、编制投标(响应)文件470
[编制投标(响应)文件]470
(一)工程招标投标470
(二)政府采购472
三、递交投标(响应)文件472
[撤回、撤销投标(响应)文件](略)472
[拒收投标(响应)文件]472
(一)工程招标投标472
(二)政府采购475
四、禁止供应商(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476
[串通投标、视为串通投标]476
(一)工程招标投标476
(二)政府采购477
五、不得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478
[以他人名义投标]478
[弄虚作假投标]478
案例:挂靠受让资质证明投标违法479
六、合同履约管理479
[禁止转包、禁止再次分包](略)479
七、侵权救济479
[异议、质疑]479
[投诉]479
(一)工程招标投标479
(二)政府采购483
八、法律责任485
[串通投标(恶意串通)]485
(一)工程招标投标485
(二)政府采购486
[以他人名义、弄虚作假投标]487
(一)工程招标投标487
(二)政府采购488
[违法签订合同]489
(一)工程招标投标489
(二)政府采购489
[转包、再次分包]490
(一)工程招标投标490
(二)政府采购491
[恶意投诉]491
(一)工程招标投标491
(二)政府采购491
[履行合同违约]492
(一)工程招标投标492
(二)政府采购492
第三部分 供应商(投标人)质疑、异议和投诉流程493
一、工程招标投标的异议流程及投诉流程493
(一)工程招标投标的异议流程493
(二)工程招标投标的投诉流程493
二、政府采购供应商的质疑流程及投诉流程497
(一)政府采购供应商的质疑流程497
(二)政府采购供应商的投诉流程498
国有产权505
第一部分 国有产权交易实务操作相关法律法规解读505
第一章 概述505
一、国有产权转让505
[立法宗旨]505
[适用范围]505
[产权交易]506
[标的物应当权属清晰]506
二、国有产权转让的原则506
三、国有产权转让监督管理部门507
[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机构]507
[国资监管机构对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履行监管职责]507
[国资监管机构选择开展国有产权交易业务的产权交易机构]507
[国资监管机构对产权交易进行动态监督]507
[国资监管机构对转让方进行监管]508
[国资监管机构对社会中介机构的违法处罚]508
四、国有产权转让当事人508
[国有产权交易当事人的违法处罚]508
(一)转让方509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509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实际控制企业]509
(二)受让方509
(三)产权交易机构509
第二章 国有产权转让准备510
一、产权转让可行性研究及审议510
[进行产权转让的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论证]510
[形成产权转让书面决议]510
二、转让方案审批510
[准备审核所需的文件]510
[产权转让事项审核或审批]510
[产权转让涉及政府审批事项的,按照相关规定执行]511
[产权转让导致股权间接转让处理方法]511
[非公开协议方式转让企业产权应审核以下文件]511
三、财务审计511
[批准交易的,对转让标的企业进行审计]511
四、资产评估512
[资产评估]512
[行政单位相关资产评估]512
[事业单位相关资产评估]512
[事业单位相关资产不评估]512
[资产评估按照四个程序进行]512
[采取非公开协议转让企业产权,转让价格确定]513
第三章 选择产权转让方式514
一、非公开协议转让国有产权514
[可采取非公开协议转让的情形]514
二、竞价方式转让国有产权514
[竞价方式转让国有产权]514
第四章 国有产权进场交易515
第一节 受理转让申请515
一、国有产权转让申请受理515
[产权交易机构承担申请受理工作]515
[产权交易机构接受登记转让方]515
二、提交转让公告材料515
[产权转让原则上应公开进行的]515
[受让方资格条件设置]515
[产权转让公告应当披露转让的基本内容]515
[产权转让公告应当披露对产权交易有重大影响信息]516
[产权转让公告应当明确有两个意向受让时,公开竞价的方式]516
[转让方应在产权公告中明确为达成交易需要受让方接受的主要交易条件]516
[转让方应保证披露的信息的真实性、完备性、准确性、有效性负责]517
[产权交易机构明示交易保证金处置方式]517
三、公告材料审核机制517
[产权交易机构应当建立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信息公告审核制度]517
第二节 发布转让信息517
[转让方披露国有产权转让信息的方式]517
[转让方在指定网站或报刊上发布公告]517
一、首次正式发布转让公告518
[首次正式披露的转让底价不低于转让标的的评估结果]518
[转让方应明确发布转让公告期限]518
[正式披露信息期间,需要变更公告内容的,重新计算公告期]518
二、未征集到受让方,再次发布公告518
[未征集到意向受让方的,可延期或变更公告内容重新披露]518
[再次公告披露的转让底价可适度降低]519
[转让公告内容有变更的,披露时间重新计算]519
[未征集到合格受让方的,应重新履行产权转让工作程序]519
三、产权交易机构信息披露相关规定519
[产权交易机构应当对信息披露的规范性负责]519
[产权交易机构在产权转让公告披露转让方和转让标的企业基本情况]519
[产权交易机构将受让方信息反馈至转让方]520
四、信息公告中止520
[产权交易机构可作出中止信息公告的决定]520
[产权交易机构设定信息公告中止期限]520
[相关部门调查核实后,及时作出恢复或终结信息公告的决定]520
[恢复信息公告后,公告期限延长]520
五、信息公告终结520
第三节 登记受让意向520
[意向方查阅产权转让标的信息及材料]520
[意向方提交申请材料]520
[产权交易机构对申请及材料进行齐全性、合规性审核,并书面告知转让方资格确认意见]521
[转让方书面回复资格确认意见]521
[转让方对受让方资格存异议的,书面说明理由,并提交材料]521
[转让方逾期未回复的,视为同意资格确认意见]521
[书面形式将资格确认结果通知意向受让方]521
[转让方对确认结果有异议的,与产权交易机构协商]521
第四节 缴纳交易保证金521
第五节 组织交易521
第六节 签订合同522
[受让方确定,买卖双方签订产权交易合同]522
[产权交易合同条款]522
[产权交易机构审核合同]522
[产权交易涉及审查的,产权交易合同生效需经相关部门批准]522
第七节 发布转让结果公告523
第八节 结算交易资金及费用523
[产权交易资金]523
[受让方支付交易价款]523
[产权交易机构统一进场结算]523
[出让方出具收款凭证]524
[交易双方缴纳交易费用,交易机构出具收费凭证]524
[不在产权交易机构进行结算的产权交易]524
第九节 出具交易凭证524
[出具交易凭证]524
[产权主体涉及审查的,获得政府相关部门批准后,出具交易凭证]524
[交易凭证]524
[交易凭证需统一格式打印]525
第五章 质疑、争议526
一、质疑526
二、争议526
第二部分 国有产权出让相关法律法规汇编527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号)527
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8号)536
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国资委 财政部令第32号)542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550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 财政部令第3号)556
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操作规则(国资发产权〔2009〕120号)562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567
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12号)574
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国资委令第1号)579
矿业权587
第一部分 矿业权交易实务操作相关法律法规解读587
第一章 概述587
一、矿业权交易587
[立法宗旨]587
[遵循原则]587
[适用范围]587
二、矿业权交易主体588
[矿业权交易主体]588
[矿业权人]588
[矿业权申请人]588
[矿业权出让人]588
[投标人、竞买人]588
[矿业权交易机构]588
三、矿业权交易主体义务589
四、矿业权交易监管机构589
[矿业权出让监管机构]589
[矿业权转让审批管理机关]589
[矿业权出让监管机构应加强监管]589
第二章 矿业权交易方式选择590
[矿业权]590
第一节 矿业权交易分类590
一、矿业权出让590
[矿业权出让]590
[矿业权出让范围]590
二、矿业权转让591
[矿业权转让]591
[转让矿业权应具备的条件]591
[采矿人禁止规定]591
第二节 矿业权出让交易方式591
[矿业权出让方式]591
[登记管理机关依据交易方式收取矿业权价款]592
一、矿业权以批准申请的方式出让592
[批准申请出让]592
[批准申请的条件和程序规定]592
[部分招标区域不再受理单独的矿业权批准申请]592
二、矿业权以招标、拍卖或挂牌的方式出让592
[矿业权招标出让]592
[矿业权拍卖出让]592
[使用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出让矿产权的情形]592
[仅使用招标方式出让矿产权的情形]593
[不得使用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出让矿产权的情形]593
[违反使用竞价方式规定的处罚]593
第三节 矿业权转让的交易方式594
[依据转让方性质,登记管理机关收取矿业权价款]594
[国家出资]594
一、矿业权出售、作价出资、合作594
[矿业权出售]594
[矿业权作价出资]594
[合作勘查或合作开采经营]594
二、矿业权出租594
三、矿业权赠予、继承、交换595
第三章 矿业权转让前期准备596
第一节 矿业权转让审批596
[矿业权转让审批]596
一、提交矿业权转让审批材料596
[申请出租采矿权应提交相关材料]596
[采矿权部分转让需提前申请,批准后可办理变更登记手续。采矿权原则上不得部分转让]597
[矿业权人改组成上市股份制公司的情形]597
二、签订矿业权转让合同597
[矿业权转让合同基本内容]597
[签订矿业权转让合同,申请批准后执行]597
[矿业权租赁合同]597
第二节 矿业权出让转让评估598
[矿业权出让委托评估机构进行矿业权评估]598
[矿业权转让委托评估机构进行矿业权评估]598
[矿山企业重组改制进行采矿权评估]598
[登记管理机关不收取采矿权价款情况]598
[评估、确认采矿权,按规定处置采矿价款]599
[探矿权人优先取得采矿权的情形]599
第三节 矿业权出让转让评估结果确认599
[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确认评估结果]599
[设定单项或综合标底]599
[拍卖标的保留价确认]599
第四节 提供相应地质资料599
[出让矿业权时,登记机关管理机关提供相应的地质资料]599
[转让矿业权时,转让人提供相应的地质资料]600
第五节 矿业权出让转让参与人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600
[矿业权交易参与人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600
第六节 确定矿业权交易场所、签订矿业权交易委托合同600
[矿业权出让交易在固定场所公开进行]600
[签订矿业权出让委托合同]600
第四章 发布公告、接受申请、缴纳保证金601
第一节 发布公告601
[发布出让、转让公告,编制指标拍卖挂牌相关文件]601
[公告发布指定媒体]601
[公告内容]601
[公告时间规定]602
一、招标出让矿业权602
[登记管理机关确定招标条件,并发布招标公告]602
[招标文件发布最短期限规定]602
二、拍卖出让矿业权602
[发布拍卖公告]602
第二节 出让转让申请受理602
[交易机构受理申请]602
[交易机构书面通知交易参与人]603
[投标人或竞买人不足时处理办法]603
[拍卖底价确认标准]603
[竞买人提交的材料]603
第三节 缴纳保证金603
[缴纳交易保证金]603
[交纳押金]604
第五章 组织交易605
[组织招标机构]605
第一节 投标、评标、开标605
一、投标605
[投标文件投递截止时间、保存的相关规定]605
二、开标605
[开标]605
三、评标605
[组织评标、确定中标人]605
第二节 拍卖、挂牌606
一、拍卖606
[拍卖竞价流程]606
[组织矿业权拍卖]606
[拍卖交易成交确定]606
二、挂牌606
[挂牌期间报价的相关规定]606
第六章 公布结果、签订成交确认书、缴纳费用、出具证明、交易建档607
第一节 公告结果公示607
[公示内容]607
[指定网站进行公示]607
[公示收费标准]608
[公示时间规定]608
第二节 签订成交确认书及转让合同608
[签订成交确认书]608
[成交确认书内容]608
第三节 缴纳费用609
一、申请出让矿业权609
[可分期缴纳矿业权价款]609
二、拍卖出让矿业权609
[缴纳费用及拍卖价款、领取许可证]609
[逾期未缴齐的款项的,视为买受人放弃买受行为,承担违约责任]609
[未中标的退还保证金]609
第四节 办理矿业权登记手续610
[办理矿业权登记手续]610
第五节 交易建档610
[矿业权交易建档存储]610
第七章 矿业权转让流程611
[转让申请审批后可办理变更登记手续]611
一、提交矿业权转让申请611
[提交矿业权转让申请资料]611
[矿业权转让申请书格式]611
[申请出租采矿权应提交相关材料]611
[采矿权部分转让需提前申请,批准后可办理变更登记手续。采矿权原则上不得部分转让]612
二、审批机构批准612
[矿业权转让审批]612
[审批管理机关批准转让的]612
[审批管理机关将转让决定通知转让人和受让人]612
[审批管理机关不批准转让的]612
[未审批转让交易处罚规定]612
三、公示交易结果613
[公示内容]613
四、办理变更登记手续613
[办理变更登记手续]613
[承租人转租矿业权的法律责任]614
[矿产权使用有效期]614
[办理注销出租手续]614
第八章 质疑、争议615
第九章 法律责任616
[登记管理机关法律责任]616
[审批管理机关工作人员法律责任]616
[登记管理机关工作人员违法应受处罚]616
[不履行缴纳矿业权价款承诺的法律适用]616
[矿业权抵押无效]616
[参与人违规处理]616
[交易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规处理]617
[违规出租矿业权处罚依据]617
[出租方违规处罚依据]617
[擅自转让采矿权的法律责任]617
第二部分 矿业权出让相关法律法规汇编618
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国土资发〔2002〕309号)6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4号)625
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42号)631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探矿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200号633
矿业权交易规则(试行)(国土资发〔2011〕242号)636
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41号)643
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55号)647
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管理办法(试行)(国土资发〔2003〕197号)653
土地出让661
第一部分 土地使用权出让实务操作相关法律法规解读661
第一章 概述661
一、土地使用权出让661
[立法宗旨]661
[适用范围]661
[土地使用权出让]662
[土地使用权可有偿转让]662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662
二、土地交易原则662
三、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662
[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662
[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适用范围]663
[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663
[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适用范围]663
四、土地交易监督管理部门663
[土地管理部门]663
五、土地交易监督检查663
第二章 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选择665
第一节 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665
[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665
[招标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665
[拍卖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665
[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665
[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665
第二节 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选择666
[可以选择的土地出让方式]666
[土地出让方式选择]666
[必须使用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出让的用地]666
[未按规定使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的处罚]666
第三章 土地使用权出让准备667
第一节 公布出让计划,确定供地方式667
[土地出让管制制度]667
[制定土地出让计划]667
[出让计划内容]668
[符合土地供应计划]668
[公布出让计划]668
[建立用地预审制度]668
[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668
第二节 编制出让方案669
一、编制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案669
[出让方案制定]669
[编制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文件]669
[使用权年限规定]669
[可提前收回土地情况]669
[土地使用权终止]670
二、编制协议出让方案670
[出让方案制定]670
[出让方案内容]670
第三节 地价评估,确定出让底价670
一、出让地价评估670
[土地资源管理部门组织地价评估]670
二、确定出让底价670
[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底价]670
[协议出让底价]671
第四章 发布出让公告、申请提交、资格审查672
第一节 发布出让公告672
[招标拍卖挂牌公告内容]672
[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公告发布时间规定]672
[方便投标人、竞买人查询拟出让土地情况]672
[协议出让底价公布]672
第二节 提出意向用地申请673
第三节 参与人资格审查673
[审查符合规定的,确认申请人资格,通知参加交易]673
第五章 组织交易674
第一节 投标、开标、评标、确定中标人674
[投标、开标程序]674
第二节 拍卖674
[拍卖程序]674
[拍卖竞买人不足三人终止拍卖]675
[调整拍卖幅度]675
第三节 挂牌675
[挂牌程序]675
[挂牌时间期限规定]675
[确定是否成交标准]675
第四节 协议出让676
[协商确定出让价格]676
第六章 发放通知、签订合同、公布结果677
第一节 签订成交确认书677
[签订成交确认书]677
[成交确认书内容]677
[成交确认书法律效力]677
第二节 签订合同677
一、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677
二、协议出让方式678
第三节 支付费用、交付用地678
[按合同支付土地出让金]678
[提供出让土地]678
[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方可使用土地]678
[改变土地用途的情况处理]678
[出让金全部上缴财政]679
第四节 办理土地登记679
[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制度]679
[领取土地使用权证书]679
[领取土地使用权]680
第五节 结果公示680
一、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公示680
二、协议出让公示680
第六节 资料归档680
第七章 法律责任681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法律责任]681
[土地使用者未按合同规定执行的法律责任]681
[中标人、竞得人法律责任]682
第二部分 土地使用权出让相关法律法规汇编68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68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2号)6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5号)701
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11号)706
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21号)710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713
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市场经济活动,为个人和亲友谋取私利的处理规定(中纪发〔2004〕3号)718
政策及改革模式723
第一部分 宏观政策72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63号)723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暂行办法729
第二部分 改革模式735
推进平台信息化 建设全区“一张网”——宁夏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735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打造监督有力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办公室739
深化改革 创新驱动 积极构建区域型综合性公共资源交易大市场——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741
六大要素铸就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广州模式——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744
“双保障”推进公共资源交易规范高效——贵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746
以改革创新精神建设一流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大连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748
建立第三方评估 吉林在全省率先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吉林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751
充分发挥全流程电子化优势 全力打造市县一体化云平台——滨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753
热门推荐
- 1565533.html
- 238976.html
- 3715272.html
- 2600366.html
- 1165482.html
- 2382502.html
- 86320.html
- 3320834.html
- 2887938.html
- 26859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18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44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47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86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83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35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1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53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39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1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