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汽车原理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铁柱,霍炜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3168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75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汽车-理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汽车原理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汽车发展简史及趋势1
1.1 汽车发展简史1
1.2 汽车需要解决的3大主题4
1.2.1 交通安全4
1.2.2 环境保护5
1.2.3 节约能源5
1.3 汽车主要发展趋势5
1.3.1 系列化5
1.3.2 轻量化5
1.3.3 小型化6
1.3.4 电子化6
1.3.5 柴油化6
第2章 汽车燃料、润滑油及制动液7
2.1 汽车燃料7
2.1.1 汽油7
2.1.2 车用柴油10
2.1.3 汽车代用燃料12
2.2 汽车发动机润滑油12
2.2.1 润滑油的粘度13
2.2.2 汽车发动机润滑油(机油)选用13
2.3 汽车齿轮油14
2.3.1 汽车齿轮油的性能要求14
2.3.2 汽车齿轮油的分类和选用14
2.4 汽车润滑脂14
2.4.1 汽车润滑脂的选用14
2.4.2 汽车润滑脂种类和用途15
2.5 汽车制动液15
2.5.1 汽车制动液的主要性能要求15
2.5.2 汽车制动液的分类和使用15
第3章 汽车分类及用途简介17
3.1 货车17
3.2 越野汽车18
3.3 自卸汽车19
3.4 牵引汽车20
3.5 专用汽车21
3.5.1 厢式汽车21
3.5.2 罐式汽车21
3.5.3 起重举升汽车21
3.5.4 专用自卸车22
3.5.5 仓栅式汽车22
3.5.6 特种结构车22
3.6 客车22
3.7 轿车24
3.7.1 轿车级别的分类24
3.7.2 我国现有轿车车型的分级25
第4章 汽车基本构成与运行原理27
4.1 汽车基本构成、功用及其形式27
4.1.1 汽车基本构成及其功用27
4.2 汽车行驶基本原理28
4.1.2 汽车形式28
第5章 汽车发动机31
5.1 发动机的基本概念、术语和知识31
5.1.1 汽车发动机分类32
5.1.2 汽车发动机常用术语和性能指标32
5.2 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34
5.2.1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34
5.2.2 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37
5.3.1 曲柄连杆机构39
5.3 内燃机的总体构成及其构成机构功用39
5.3.2 配气机构41
5.3.3 汽油机化油器式供给系45
5.3.4 柴油机机械式供给系49
5.3.5 内燃机冷却系54
5.3.6 内燃机润滑系61
5.3.7 内燃机点火系65
5.3.8 内燃机启动系67
5.4.1 三角活塞旋转式内燃机69
5.4 新型车用动力装置简介69
5.4.2 燃气涡轮内燃机70
5.4.3 斯特灵内燃机71
5.4.4 电动汽车72
5.4.5 自由(无连杆)活塞式内燃机72
第6章 汽车底盘75
6.1 汽车传动系75
6.1.1 传动系设置的必要性75
6.1.2 汽车对传动系的要求或传动系应具有的功能和性能76
6.1.3 汽车传动系的布置形式77
6.1.4 传动系的结构形式及其组成78
6.1.5 传动系的主要部件80
6.2 汽车行驶系88
6.2.1 车架89
6.2.2 车桥与车轮89
6.2.3 汽车悬架90
6.3.2 动力转向系91
6.3 汽车转向系91
6.3.1 机械转向系91
6.3.3 转向系主要部件92
6.4 汽车传动制动系93
6.4.1 制动系工作原理93
6.4.2 制动系主要部件94
第7章 汽车车身及汽车附属设备97
7.1 概述97
7.2 车身壳体结构分类98
7.3 车门、车窗及座椅98
7.3.1 车门98
7.3.2 车窗99
7.3.3 座椅99
7.4 车身安全防护装置100
7.4.1 基本功能和结构要求100
7.4.2 车外防护装置100
7.4.3 车内防护装置101
7.5 车箱103
7.5.1 栏板式车箱103
7.5.2 专用车箱103
7.6 汽车电子化仪表104
7.6.1 汽车电子仪表常用的显示器件104
7.6.2 汽车常用指示和警示仪表105
7.7 电动座椅、电动车窗及电动后视镜105
7.7.1 电动座椅105
7.7.2 电动车窗106
7.7.3 电动后视镜106
7.8 汽车电话107
7.9 汽车空调107
7.9.1 汽车空调装置分类107
7.9.2 当代汽车空调制冷系统109
7.10 汽车雨刷器、清洗器与防盗装置109
7.10.1 雨刷器和风挡玻璃清洗器109
7.10.2 汽车防盗装置110
8.1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式燃油供给系111
8.1.1 汽油喷射式燃油供给系概述111
第8章 汽车最新技术介绍111
8.1.2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式燃油供给系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14
8.2 电子控制柴油喷射式燃油供给系116
8.2.1 转子式分配泵的电子控制117
8.2.2 泵-喷嘴系统的电子控制119
8.2.3 蓄压式(共轨式)高压燃油喷射系统的电子控制119
8.3.2 ABS系统的发展历史与应用概况121
8.3 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ABS)121
8.3.1 ABS系统概念121
8.3.3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类型122
8.3.4 汽车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工作原理124
8.3.5 ABS系统的组成125
8.4 汽车牵引力控制系统125
8.5 变速箱的自动换挡系统126
8.5.1 概述126
8.5.2 变速与换挡方式分类127
8.5.3 车辆对自动换挡系统的要求128
8.5.4 换挡规律与换挡特性129
8.5.5 液力机械变速器自动换挡系统130
8.6 车身综合控制系统131
8.6.1 概述131
8.6.2 车身综合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131
8.7 汽车排放控制系统132
8.7.1 分类132
8.7.2 电子控制废气再循环系统133
8.7.3 电子控制活性炭罐133
8.8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133
8.8.1 概述133
8.8.2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主要组成134
8.8.4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工作原理135
8.9 车辆巡航控制系统135
8.8.3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类型135
8.10 汽车电控悬挂系统136
8.11 汽车电控动力转向系统137
8.12 全球定位系统在汽车中的应用137
第9章 汽车内燃发动机特性139
9.1 概述139
9.2 速度特性140
9.2.1 外特性140
9.2.2 部分特性141
9.2.3 内燃机工作的稳定性143
9.2.4 调速器对速度特性的影响144
9.3 负荷特性146
9.3.1 汽油机负荷特性146
9.3.2 柴油机负荷特性146
9.4 万有特性147
9.5 内燃机最小燃料消耗特性150
9.6 内燃机的最佳工作温度150
10.1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153
第10章 汽车的动力性153
10.2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154
10.2.1 汽车的驱动力154
10.2.2 汽车的行驶阻力155
10.2.3 汽车的行驶方程式159
10.3 汽车行驶的条件159
10.4 汽车的动力性分析159
10.4.1 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159
10.4.2 动力特性图161
10.4.3 汽车的功率平衡图162
10.5 影响汽车动力性的因素163
10.5.1 汽车结构参数对动力性的影响163
10.5.2 使用因素对汽车动力性的影响164
11.1.1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166
11.1.2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166
11.1 汽车燃油经济性及其评价指标166
第11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与环境保护166
11.1.3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主要因素170
11.2 汽车的排放污染172
11.2.1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危害172
11.2.2 排放污染物的成因174
11.2.3 影响汽车排放的主要因素175
11.2.4 我国汽车排放污染物控制的国家标准177
11.3.1 汽车噪声180
11.3 汽车噪声和电磁波180
11.3.2 汽车电磁波183
11.4 汽车的节能与净化技术184
11.4.1 汽车的节能技术184
11.4.2 汽车净化技术189
11.5 替代能源汽车191
11.5.1 电动汽车191
11.5.2 天然气汽车191
11.5.3 液化石油气汽车193
11.5.4 醇类燃料194
11.5.5 氢气汽车195
第12章 汽车的行驶安全性197
12.1 汽车的制动性197
12.1.1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198
12.1.2 制动时车轮的运动与受力198
12.1.3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201
12.1.4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203
12.1.5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204
12.1.6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206
12.1.7 制动防抱死系统(ABS)210
12.2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211
12.2.1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内容211
12.2.2 轮胎的侧偏特性211
12.2.3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及其运动微分方程214
12.2.4 汽车的稳态响应特性217
12.2.5 汽车的瞬态响应218
12.2.6 汽车的侧翻219
12.2.7 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电子控制系统221
12.3 汽车的被动安全性221
12.3.1 汽车被动安全性的基本概念221
12.3.2 提高汽车被动安全性的装备222
12.3.3 汽车的外部被动安全性223
第13章 汽车的平顺性和通过性225
13.1 汽车的平顺性225
13.1.1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225
13.1.2 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结构因素228
13.2 汽车的通过性232
13.2.1 汽车支承通过性评价指标232
13.2.2 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233
13.2.3 汽车的倾覆失效234
13.2.4 影响汽车通过性的因素234
第14章 汽车试验学238
14.1 汽车试验概述238
14.2.1 测试系统的组成及主要特性239
14.2 测试装置的技术特性239
14.2.2 测试装置的静态特性240
14.2.3 测试装置的动态特性242
14.3 传感器242
14.3.1 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243
14.3.2 电感式传感器244
14.3.3 电容式传感器245
14.3.4 压电式传感器245
14.3.7 热电式传感器246
14.3.5 磁电式传感器246
14.3.6 光电式传感器246
14.4 信号的中间变换与传输247
14.4.1 电桥248
14.4.2 滤波器248
14.4.3 放大器249
14.4.4 调制与解调250
14.4.5 测量信号的传输250
14.5 记录仪器252
14.5.2 检流计式记录仪253
14.5.1 电位计式记录仪253
14.5.3 磁带记录器255
14.6 测量误差分析256
14.6.1 误差的基本概念256
14.6.2 随机误差258
14.6.3 系统误差260
14.6.4 异常数据的取舍260
14.7.1 静态测量数据的处理261
14.7 测量数据的处理261
14.7.2 动态测量数据的处理264
14.8 汽车整车试验266
14.8.1 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试验266
14.8.2 汽车制动性试验268
14.8.3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269
14.8.4 汽车平顺性与通过性试验270
14.8.5 汽车可靠性试验271
热门推荐
- 2954619.html
- 115051.html
- 2964113.html
- 851796.html
- 3402726.html
- 2190796.html
- 3432047.html
- 1327127.html
- 2351745.html
- 27947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61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75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43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63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43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45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19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99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86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