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异步传递方式 宽带ISDN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比)马丁·德·普瑞克(Martin de Prycker)著;程时端,刘斌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081980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273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异步传递方式 宽带ISDN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向综合宽带通信网的演变1
1.1 引言1
1.2 电信世界的现状2
1.3 技术的进步:技术推动3
1.3.1 技术的进步3
1.3.2 系统概念的进步5
1.4 将来的业务需求:市场牵引8
1.4.1 居民用户的期望8
1.4.2 商业用户的期望8
1.5 文献目录9
2.2.1 电报11
2.2 历史11
2.1 引言11
第2章 传递方式11
2.2.2 电话12
2.2.3 数据12
2.3 性能要求13
2.3.1 信息(或语义)透明性16
2.3.1.1 传输差错18
2.3.1.2 交换/复用差错19
2.3.1.3 网络的差错概率分布模型19
2.3.2 时间透明性22
2.3.3 网络调节24
2.4 传递方式描述26
2.4.1 电路交换26
2.4.2 多速率电路交换28
2.4.4 分组交换30
2.4.3 快速电路交换30
2.4.5 快速分组交换——异步传递方式32
2.4.5.1 基本定义32
2.4.5.2 性能特征35
2.4.5.3 信息段长度的确定42
2.4.5.4 信头功能49
2.4.5.5 支持功能53
2.5 文献目录55
第3章 ATM标准62
3.1 引言62
3.1.1 ITU-T活动62
3.1.2 ATM论坛活动62
3.2.1 信息传递63
3.2.2 路由选择63
3.2 ATM的基本原理63
3.1.3 概貌63
3.2.3 资源64
3.2.4 信令65
3.2.5 流量控制66
3.2.6 操作与维护66
3.3 BISDN参考配置67
3.3.1 参考点68
3.3.2 功能群68
3.4 BISDN分层模型69
3.4.1 物理层70
3.4.2 ATM层71
3.4.3 ATM适配层71
3.5.1 概述72
3.5 物理层72
3.5.2 基于同步数字系列的接口(≥155Mbit/s)73
3.5.3 基于信元的接口74
3.5.4 基于准同步数字系列的接口75
3.5.5 基于FDDI的接口77
3.5.6 基于SONET的接口(≤51Mbit/s)77
3.5.7 UTOPIA:物理层和ATM层之间的一个接口78
3.5.8 ATM特定的传输会聚子层功能79
3.6 异步传递方式层(ATM层)81
3.7 ATM适配层83
3.7.1 适配层的功能及类型83
3.7.2 恒定比特率业务的适配:AAL185
3.7.3 可变比特率业务的适配:AAL286
3.7.4 数据业务的适配:AAL3/487
3.7.5 信令和数据业务的适配:AAL590
3.8 维护功能92
3.8.1 原则92
3.8.2 OAM网络分层92
3.8.3 物理层OAM94
3.8.4 ATM层OAM95
3.9 控制和信令功能96
3.9.1 信令适配层97
3.9.2 信令协议97
3.9.2.1 UNI信令97
3.9.2.2 NNI信令99
3.10 文献目录100
3.10.1 ITU-T建议100
3.10.2 ATM论坛规范101
3.10.3 其它文献102
第4章 宽带ATM交换103
4.1 引言103
4.2 交换要求107
4.2.1 信息速率107
4.2.2 广播/点到多点通信(Broadcast/multicast)107
4.2.3 性能107
4.3 基本交换模块108
4.3.1 排队原理109
4.3.2 性能111
4.3.2.1 解析模型111
4.3.2.2 计算机仿真115
4.3.3 基本交换模块的实现参数117
4.3.4 Knockout交换单元119
4.3.5 Roxanne交换单元126
4.3.6 Coprin交换单元128
4.3.7 Athena交换单元131
4.4 ATM交换机构134
4.4.1 具有内部信元丢失的多级互连网络137
4.4.1.1 Roxanne交换机构139
4.4.1.2 Athena交换机构142
4.4.2 无内部信元丢失的多级互连网络146
4.4.2.1 St.Louis交换机构146
4.4.2.2 Batcher-Banyan多级互连网149
4.5 总结154
4.6 文献目录155
5.2 可变比特率图像编码164
5.1 引言164
第5章 ATM对终端和业务的影响164
5.3 统计多路复用168
5.4 业务复用170
5.5 信元丢失保护172
5.6 业务同步174
5.7 文献目录175
第6章 ATM LAN,高速局域网和城域网180
6.1 引言180
6.2 ATM LAN181
6.2.1 物理层182
6.2.2 AAL和信令183
6.2.4 服务质量参数185
6.3 MAN的定义185
6.2.3 网络管理185
6.4 MAN与BISDN和ATM的关系187
6.5 FDDI189
6.5.1 分层结构190
6.5.2 FDDI-Ⅱ193
6.5.3 FDDI的性能194
6.6 DQDB195
6.6.1 DQDB拓扑结构196
6.6.2 DQDB协议197
6.6.3 DQDB的性能200
6.7 Orwell202
6.7.1 Orwell描述202
6.7.2 时隙结构204
6.8 文献目录205
6.7.3 Orwell性能205
7.1 引言208
7.2 基本的ATM业务量控制功能208
7.2.1 连接接纳控制208
第7章 ATM网络的业务量控制与拥塞控制208
7.2.2 用法/网络参数控制209
7.3 业务量参数规范209
7.3.1 定义209
7.3.2 业务量参数的特性210
7.3.3 运算业务量规范210
7.3.4 通用信元速率算法210
7.4.1 连接业务量描述器211
7.4.1.1 峰值信元速率211
7.4 业务量协议规范211
7.4.1.2 信元时延变化容限212
7.4.1.3 可维持的信元速率和突发容限212
7.4.2 所要求的服务质量类型213
7.4.3 一致性连接的定义213
7.5 业务量协议参数的粒度213
7.5.1 峰值信元速率值规范214
7.5.2 峰值发送间隔值规范214
7.6 信元时延变化的边界214
7.6.1 仿真模型215
7.6.2 参考模型216
7.6.3 一些重要结果217
7.6.4 CDV容限边界218
7.7.1 UPC的位置219
7.7 UPC/NPC性能度量法219
7.7.2 UPC/NPC操作220
7.7.3 理想UPC/NPC功能的吞吐量行为220
7.7.4 峰值信元速率UPC/NPC的性能221
7.8 附加的控制功能222
7.8.1 UPC/NPC、信元丢失优先级和网络性能之间的关系222
7.8.2 业务量成形223
7.8.3 网络资源管理224
7.9 ATM层可用比特率承载能力224
7.9.1 ABR承载能力定义226
7.9.2 ABR承载能力要求226
7.9.3 ABR业务量控制机制227
7.9.4.1 二进制反馈信息229
7.9.4 资源管理信元反馈控制信息229
7.9.4.2 显式速率反馈信息230
7.9.4.3 智能标记法231
7.9.5 增强型比例速率控制算法232
7.9.6 后向显式拥塞通知235
7.9.7 资源管理信元内容236
7.10 文献目录237
第8章 ATM的发展策略239
8.1 引言239
8.2 专用商业网的ATM(ATM LAN)239
8.2.1 智能集中器的演变239
8.2.2 ATM集中器的最初应用241
8.2.3 ATM LAN的应用241
8.3 接入网的ATM242
8.3.2 大容量的点到多点传输系统243
8.3.1 采用PON技术的FTTL243
8.3.2.1 传输系统244
8.3.2.2 实现技术245
8.3.3 用户侧的模块设备247
8.3.4 中心局的可扩展互通单元248
8.3.5 演进能力248
8.4 交换网的ATM249
8.5 结论251
8.6 文献目录251
第9章 点播电视(VOD)253
9.1 引言253
9.2 VOD网络结构254
9.2.4 业务网关/业务操作中心255
9.2.3 网络管理255
9.2.2 ATM网络255
9.2.1 视频服务器255
9.2.5 接入网256
9.2.6 CPE(用户基地设备)256
9.3 ATM的使用257
9.4 接入网258
9.4.1 采用数字调制的CATV同轴电缆259
9.4.2 非铠装双绞线上的ADSL259
9.4.3 无源光网259
9.4.4 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260
9.5 业务网关/业务操作中心260
9.6 接口及标准261
9.7 文献目录262
索引265
热门推荐
- 675191.html
- 215510.html
- 754192.html
- 2729440.html
- 2953030.html
- 106057.html
- 3663684.html
- 3472601.html
- 3724757.html
- 22577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44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04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18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74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98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89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03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2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86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9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