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经济学简明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蒋明克主编;全国企业管理干部学历教育(大专)教材编审委员会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115616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561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治经济学简明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绪论1
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2
二、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6
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9
四、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和方法12
五、学习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16
第一章商品经济的一般性质和运行规律19
第一节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19
一、商品经济的产生19
二、商品经济的历史地位22
三、简单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起点25
第二节商品28
一、商品的二因素28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31
三、商品的价值量32
四、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35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37
第三节货币37
二、货币的职能43
三、货币流通规律46
第四节商品经济的运行规律48
一、价值规律48
二、供求规律51
三、竞争规律53
一、货币向资本的转化58
第二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生产58
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58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61
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63
一、劳动过程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63
二、资本的本质和资本的划分66
三、剩余价值率67
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69
第三节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69
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70
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73
第四节资本主义工资76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76
二、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77
三、工资量的变动趋势和工资的国民差异80
第五节资本积累83
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83
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85
三、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相对人口过剩88
四、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92
第三章资本的流通过程94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94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94
二、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97
一、资本的周转和周转速度100
第二节资本的周转100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102
三、预付资本总周转和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104
四、资本周转速度对资本价值增殖的影响106
第三节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109
一、个别资本和社会总资本109
二、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111
三、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114
四、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120
第四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126
第一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126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26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130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133
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35
一、商业资本135
二、商业利润137
三、商业流通费用的补偿140
四、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143
第三节借贷资本和利息143
一、借贷资本的形成和特征144
二、利息的本质和来源145
三、资本主义信用147
四、股份公司和股票价格151
第四节资本主义地租154
一、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地租154
二、级差地租155
三、绝对地租159
四、土地价格161
第五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基本经济特征163
第一节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163
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集中与生产社会化163
二、垄断的形成及其发展的三个时期165
第二节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167
一、生产集中和垄断167
二、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169
三、资本输出173
四、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176
五、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178
第三节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182
一、垄断统治下的竞争182
二、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184
三、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187
一、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性191
第一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91
第六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91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94
三、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结合的形式195
第二节资本主义国有经济和国私共有经济197
一、资本主义国有制和国有企业197
二、资本主义国私共有企业200
三、国有化与非国有化的相互交替201
一、宏观经济调节的理论基础205
第三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节205
二、宏观经济调节的手段208
三、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213
第四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作用215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215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217
第七章资本主义的当代形态及其发展趋势220
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220
一、新科学技术革命及其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220
二、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223
三、垄断资本所有制形式的变化225
第二节资本国际化的发展227
一、资本输出的变化227
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230
三、资本国际化发展的社会后果235
第三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管理形式的变化238
一、垄断资本雇佣剥削的新特点238
二、实行股权分散化240
三、推行“管理民主化”241
四、实施“社会福利制度”243
第四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变化245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245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247
第五节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249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中的两种趋势250
二、垄断资本主义为向更高的社会形态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252
三、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254
第八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经济体制改革257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257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必然性257
二、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殊历史条件258
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259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26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6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268
三、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274
第三节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278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278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279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和目标281
第九章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与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286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286
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本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发展28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元化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客观依据289
三、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多元化所有制结构的主体291
第二节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形式293
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293
二、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296
三、社会主义联合所有制298
第三节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形式300
一、个体经济300
二、私营经济301
三、外资经济303
第四节劳动者利益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体现305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305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经济利益307
三、社会主义生产目的309
四、社会主义经济效益312
第一节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及其实现形式317
一、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317
第十章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多种分配方式317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322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323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327
一、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327
二、非公有制经济中收入分配的性质和特点329
三、公有制经济中的非按劳分配330
第三节贯彻按劳分配实现共同富裕331
一、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331
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实现共同富裕336
第四节社会主义消费338
一、社会主义消费的特征和作用338
二、社会主义消费结构342
三、社会主义消费方式、消费水平和消费模式345
四、正确引导和调节消费348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50
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性350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350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性355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功能与基本框架359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59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功能与作用362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364
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运行机制369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369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373
科学结合377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实行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的377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企业及现代企业制度381
第一节社会主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381
一、企业的基本概念381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和特征383
三、社会主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385
四、增强社会主义企业活力387
第二节社会主义企业的产权制度389
一、社会主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必然性389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产权制度390
第三节社会主义企业经营机制392
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392
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目标和内容395
三、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原则399
第四节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方式404
一、承包形式404
二、租赁形式406
三、股份形式408
四、联合形式410
第十三章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和流通412
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体系412
一、社会主义市场的性质、要素和功能412
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418
三、社会主义市场组织和市场秩序422
第二节社会主义商品流通425
一、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特点、地位和作用425
二、我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426
三、社会主义价格体系及价格改革429
第三节社会主义货币流通434
一、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特点和渠道434
二、社会主义货币流通规律435
三、社会主义信贷和银行436
第一节社会主义再生产442
一、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类型442
第十四章社会主义再生产和国民收入442
二、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特征和实质445
三、社会主义再生产的主要比例关系446
四、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进步450
第二节社会主义产业结构451
一、产业结构及其分类451
二、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452
三、产业结构调整455
一、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457
第三节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457
二、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460
三、积累和消费464
第十五章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469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必然性469
一、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469
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473
三、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476
一、对外贸易479
第二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479
二、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486
三、对外技术交流488
四、国际劳务合作489
五、发展旅游业490
第三节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491
一、我国逐步推进的对外开放战略491
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495
一、社会总供给及其构成499
第十六章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关系499
第一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499
二、社会总需求及其构成502
三、分析社会总供求关系的意义504
第二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506
一、社会总供给对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作用506
二、社会总需求对社会总供给的影响511
三、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在总量上的平衡与失衡514
四、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在结构上的平衡与失衡517
第三节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的条件519
一、加速经济发展增加社会总供给519
二、控制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521
三、加强和改进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524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和宏观经济调控527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527
一、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的基本内容和特点527
二、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有经济管理的职能528
三、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职能531
第二节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536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任务536
二、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模式539
三、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手段543
结束语551
一、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551
二、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555
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为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559
热门推荐
- 2008997.html
- 117128.html
- 304666.html
- 2003759.html
- 279601.html
- 943227.html
- 1056647.html
- 327658.html
- 873485.html
- 1683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53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15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52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54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15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56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16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44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37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1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