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出土文献与唐代诗学研究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出土文献与唐代诗学研究 下
  • 胡可先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710108509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836页
  • 文件大小:731MB
  • 文件页数: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出土文献与唐代诗学研究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五章 唐代诗人新证(上):分类研究413

第一节 姓名研究413

一 名讳字号增补413

二 姓名讹误订正416

第二节 籍贯研究422

一 沈佺期籍贯422

二 于濆籍贯425

第三节 家世研究426

一 王之涣家世426

二 卢纶家世431

三 孟球、孟启家世437

第四节 科第研究439

一 进士科440

二 明经科449

三 制科及诸科450

第五节 交游研究453

一 诗歌唱和453

二 友朋交契458

三 官府辟召462

四 个案示例466

第六节 仕历研究475

一 补充仕历475

二 补充事件479

三 考订生卒年481

第六章 唐代诗人新证(下):个案研究483

第一节《卢照己墓志》及相关问题483

一《卢照己墓志》及其出土情况483

二《卢照己墓志》解决卢照邻研究的一些问题486

三 卢照己的文学成就491

四 卢照己登科记载的科举史意义494

五《卢照己墓志》的文献价值495

第二节 新出土徐浚墓志及其他问题研究496

一《徐浚墓志》及其出土情况496

二《徐浚墓志》撰书者497

三 徐浚世系500

四 徐浚与玄宗诗坛504

五 其他508

第三节 新出石刻与白居易研究510

一 白胜碑510

二 会王墓志514

三 张浑墓志517

四 白邦彦墓志518

五 经幢522

第四节 诗人事迹新证525

一 宋之问事迹新证525

二 崔颢事迹新证526

三 刘长卿事迹新证529

四 苗发事迹新证537

五 韩愈交游新证539

五 张仲素事迹新证544

六 杨巨源事迹新证545

七 刘禹锡事迹新证547

第七章 墓志新辑唐代挽歌考论549

第一节 墓志挽歌与唐代哀挽习俗550

一 墓志新辑的唐代挽歌550

二 唐代挽歌与哀挽习俗555

第二节 墓志挽歌与传世挽歌560

一 挽歌作者和哀挽对象561

二 挽歌的内容和形式564

附录《全唐诗》所收唐代挽歌567

第八章 石刻资料与唐诗文献考订574

第一节 新出土墓志唐代诗人著述研究575

一 出土文献与诗人著述辑补576

二 出土文献所见唐代诗集研究582

三 出土文献与《本事诗》589

四 出土文献与诗人作品印证594

第二节 石刻资料与唐诗考订602

一 诗篇背景考订602

二 诗篇作年考订606

三 诗篇作地考订607

四 诗篇归属考订608

第三节 唐诗文字的校勘订正610

一 诗题校勘611

二 诗句校勘613

第四节 唐诗遗佚的辑集甄补618

一 运用石刻以补辑唐诗,增强辑佚的可靠性619

二 新出石刻唐代佚诗考621

三 诗人佚文辑集举例627

第九章 长沙窑新出土唐诗考论631

第一节 长沙窑瓷器的题刻与诗歌著录632

一 长沙窑的发现及瓷器题刻艺术632

二 长沙窑瓷器题诗的著录与整理637

三 长沙窑瓷器题诗的流传情况644

第二节 长沙窑瓷器题诗的作者身份考察646

一 文人之作647

二见于敦煌文献的民间歌谣650

三 其他民间歌谣652

第三节 长沙窑瓷器题诗的文化价值653

一 唐诗与商业文化结合的成功范例654

二 唐诗与唐代雕塑、绘画、书法艺术融合的典型655

第四节 长沙窑瓷器题诗的文学价值658

一 唐代民间文学与文人诗歌的融合659

二 浓厚的民间文学气息660

三 广泛的社会题材662

附录 唐诗石本考证668

引用书目818

后记8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