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山西省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模式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宝峰,许继光,韩战省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4598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1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33页
- 主题词:资源保护-土壤耕作-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山西省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模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保护性耕作的内涵1
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理论基础3
(一)土壤水蚀和风蚀3
(二)作物残茬覆盖6
(三)保护性耕作松土原理10
(四)保护性耕作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11
三、保护性耕作在国外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16
四、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的发展23
五、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成效和意义27
第二章 山西省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现状29
一、保护性耕作项目区基本情况29
(一)项目总体情况29
(二)作物种植及推广面积情况30
(三)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方法31
二、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呈现的主要特点33
(一)制定了基本适应不同种植制度的技术体系33
(二)研发了基本满足技术要求的机具系统35
(三)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宣传、培训及试验示范体系36
(四)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和相对规范的资金应用制度39
三、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中存在问题分析41
四、本章小结43
第三章 保护性耕作技术现有推广模式分析45
一、推广模式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45
(一)推广模式的内涵45
(二)推广模式的构成要素46
二、对现有典型推广模式的分析47
(一)农场类型的推广模式48
(二)统种分管类型下的推广模式52
(三)农户分散经营类型的推广模式56
(四)对现有推广模式的综合评价60
三、影响推广模式的关键因子62
(一)关键因子的确定62
(二)关键因子的功能和作用70
四、本章小结71
第四章 技术体系的合理性研究72
一、现行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72
(一)一年一作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73
(二)一年一作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75
(三)小麦、玉米(或豆类)一年两作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78
(四)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79
(五)一年一作马铃薯及杂粮、油料作物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80
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81
(一)免少耕播种机械化技术81
(二)作物残茬处理及地表耕作机械化技术88
(三)深松机械92
三、典型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应用效果95
(一)从作物产量变化优化技术体系96
(二)从经济效益变化优化技术体系102
四、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优化中需注意的问题105
五、本章小结106
第五章 农机作业服务模式研究108
一、现阶段作业服务模式108
(一)农机户108
(二)县乡村农机服务组织113
(三)农场农机服务组织118
(四)农机合作组织121
二、不同作业服务模式的评价128
(一)评价原则128
(二)评价指标体系129
(三)评价方法和结果132
三、多元化服务模式的培育139
(一)不同作业服务模式适用条件139
(二)多元化主体服务能力的提升141
四、本章小结143
第六章 实施主体经济性研究145
一、实施主体的利益取向145
(一)农户的利益取向145
(二)农机户的利益取向146
(三)集体农场的利益取向147
(四)农机服务组织的利益取向148
二、农户经营的经济性149
(一)不同种植模式下农户成本、收益的构成149
(二)不同种植模式下农户经济效益分析157
三、农机户经营的经济性168
(一)农机户经营的成本、收益构成168
(二)农机户经营的不同机具本—量—利分析170
(三)影响农机户经济效益的因素分析176
四、集体农场的经济性177
五、县农机服务队的经济性180
六、提升实施主体经济性的途径182
(一)农户经济性的提升途径182
(二)农机户经济性的提升途径183
(三)集体农场经济性的提升途径184
(四)县农机服务队经济性的提升途径184
七、本章小结185
第七章 农民观念转变研究187
一、农民耕作观念转变的行为分析187
(一)农民新技术的认知规律187
(二)农民耕作观念转变过程中的认识情况192
(三)典型地区农民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扩散路径199
二、影响农民观念转变的因素分析202
(一)可能的影响因素及影响途径203
(二)关键影响因素的确定206
(三)影响农民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满意度因素的定量分析210
三、促进农户观念转变的对策217
四、本章小结220
第八章 项目管理研究222
一、项目管理的基本做法222
(一)省级部门对项目的管理222
(二)县级实施单位项目管理227
二、对现有项目管理的评价230
三、项目管理改进建议232
四、本章小结233
第九章 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模式的优化研究235
一、推广模式的优化方向和原则235
(一)推广模式优化的方向235
(二)推广模式优化的原则236
二、推广模式演变的动力和趋势237
三、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模式的优化239
(一)试验引入阶段240
(二)示范推广阶段242
(三)由政府推动向市场化行为过渡阶段243
(四)市场化运作阶段244
四、本章小结245
第十章 政府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中的支持方式与政策研究247
一、政府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中的地位和作用247
(一)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性247
(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政府支持249
(三)各级政府的职能作用251
二、政府财政投入及使用的合理性研究255
(一)现有投入及使用的效果评价255
(二)财政资金的合理支持力度260
(三)财政资金的合理支持方式262
三、政府对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保障政策265
四、本章小结269
参考文献272
附录281
附录1山西省各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区的试验情况281
附录2作业服务模式评价表295
附录3不同技术体系成本收益调查表297
附录4农机户经济效益调查表300
附录5农户调查问卷306
热门推荐
- 3606241.html
- 1028390.html
- 1776952.html
- 1544237.html
- 3205729.html
- 474151.html
- 2264521.html
- 1698227.html
- 576143.html
- 15296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1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19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74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56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07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49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69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20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41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5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