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纲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朱光磊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179986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141MB
- 文件页数:356页
- 主题词:城市-社会服务-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纲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21世纪初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框架与建设理念一、中国公共服务体系的框架与建设意义(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构建服务型政府中的地位3
(二)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特点4
(三)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框架5
(四)高水平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城市社会发展的意义9
二、“十一五”期间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成就11
(一)2008~2009年中国公共服务发展状况11
(二)中国公共服务发展状况2010年预估与2020年展望19
(三)中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势与初步经验22
(四)中国城市间、城乡间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差距27
(五)主要国家和地区公共服务领域的经验和启示31
三、“十二五”期间提高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理念(一)新政绩观:经济发展是政绩,提升服务也是政绩35
(二)“接二连三”:公共服务是最重要的服务业36
(三)“以服务限制差距”:以公共财政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38
(四)“以服务限制差距”:以强化公共服务促进建构和谐阶层关系39
(五)“以民主促民生”:赋予城市民主和基层自治建设新含义40
(六)“以民主促民生”:给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以政治推动力41
(七)在城市化进程中协同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42
(八)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要求主体多元和实施方式多样43
(九)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要求加快培育社会组织44
(十)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要求“政府流程再造”46
第二部分 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与主要措施一、教育服务体系(一)教育服务的基本框架与意义51
(二)“十一五”期间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成就和挑战53
(三)城市教育发展情况对比分析:以京、津、沪为例56
(四)“十二五”期间提高城市教育服务水平的目标和任务61
(五)对“十二五”期间和2020年城市教育服务建设水平的展望63
(六)“9+3”新型教育机制: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特色着力点64
(七)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65
(八)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保障68
二、社会保障体系71
(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与意义71
(二)“十一五”期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成就73
(三)对比分析:部分发达国家和国内城市的经验与教训77
(四)“十二五”期间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目标和任务83
(五)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特色着力点89
(六)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指导原则91
(七)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93
(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保障94
三、卫生服务体系96
(一)卫生服务体系构成框架及建设目的96
(二)医药卫生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98
(三)卫生服务发展重点城市与部分国家的比较108
(四)卫生服务建设的“十二五”目标111
(五)“十二五”期间卫生服务发展的基本思路与政策措施113
(六)“十二五”期间卫生服务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121
四、基础设施建设124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框架及要素、建设目的124
(二)“十一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进展和成就126
(三)经济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数量关系分析128
(四)“十二五”期间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129
(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特色着力点133
(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措施135
(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体制机制保障138
五、就业保障服务141
(一)就业服务的基本框架与建设意义141
(二)“十一五”期间就业服务建设的主要成就144
(三)对比分析:与发达国家城市就业服务的主要差距146
(四)“十二五”期间提高就业服务水平的目标和任务147
(五)对2020年就业服务建设水平的展望149
(六)“以信息引领服务”:就业服务建设的特色着力点150
(七)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和体制机制保障151
六、住房保障服务153
(一)住房保障服务的基本框架与意义153
(二)“十一五”期间全国住房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成就156
(三)国内主要城市提升住房保障服务水平的基本路径159
(四)典型国家和地区构建住房保障服务体系的基本模式163
(五)“十二五”期间提升住房保障服务水平的目标和任务167
(六)对2020年住房保障服务体系建设水平的展望169
(七)“按需定供、以租促住”:住房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特色着力点170
(八)住房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策略173
(九)住房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保障177
七、文化服务179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框架与建设意义179
(二)“十一五”期间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成就181
(三)对比分析:与发达国家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差距188
(四)“十二五”期间提高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目标和任务193
(五)突出特色,树立品牌: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特色着力点199
(六)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主要措施201
(七)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体制机制保障204
八、城市科技公共服务207
(一)城市科技公共服务的基本框架与建设意义207
(二)“十一五”期间城市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成就208
(三)对比分析:与发达国家城市科技公共服务的主要差距与启示211
(四)“十二五”期间提高城市科技公共服务水平的目标和任务217
(五)对2020年城市科技公共服务建设水平的展望219
(六)“十二五”期间城市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特色着力点219
(七)城市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220
(八)城市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保障223
九、公共信息服务226
(一)公共信息服务的界定及架构226
(二)强化公共信息服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229
(三)“十一五”期间公共信息服务的主要成就229
(四)当前公共信息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231
(五)“十二五”期间公共信息服务的理念、目标和任务233
(六)“十二五”期间公共信息服务的特色着力点236
(七)“十二五”期间公共信息服务的保障措施237
十、环境保护服务242
(一)环保服务的框架、要素以及建设目的242
(二)“十一五”期间环保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成就242
(三)全国几个发达城市的环保服务情况245
(四)发达国家环境保护服务的实践248
(五)“环境新政”:“十二五”期间的环保服务目标和任务251
(六)“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服务的主要措施252
(七)“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服务的体制机制保障253
十一、环境卫生服务与市容管理255
(一)环卫服务与市容管理的构成要素与社会发展意义255
(二)“十一五”期间取得的进展和成就257
(三)提升环卫服务与市容管理的基本路径与城市特色262
(四)“十二五”期间提升环卫服务与市容管理的目标和任务270
(五)对2020年环卫服务与市容管理水平的展望272
(六)以技术促服务:提升环卫服务与市容管理的特色着力点273
(七)提升环卫服务与市容管理的主要措施274
(八)提升环卫服务与市容管理的体制机制保障277
十二、公共应急管理281
(一)现代城市公共应急管理的基本特征与建设的必要性281
(二)“十一五”期间公共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286
(三)对比分析:与发达国家城市公共应急管理的主要差距288
(四)“十二五”期间城市公共应急管理发展目标和2020年展望297
(五)“数字应急”与“整合联动”:提升应急管理水平的特色着力点和主要措施298
(六)提升城市公共应急管理水平的体制机制保障301
十三、食品药品安全管理303
(一)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的内容及特征303
(二)加强城市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的必要性304
(三)“十一五”期间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308
(四)对比分析:发达国家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的经验及启示312
(五)“十二五”期间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的基本目标和2020年展望317
(六)“以过程为导向”:强化城市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的特色着力点319
(七)提升城市食品药品安全管理水平的体制机制保障322
第三部分 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保障与政府建设一、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体制机制保障(一)建立综合协调机构——公共服务委员会327
(二)构建非均衡的公共财政政策328
(三)做实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公共服务治理格局329
(四)制定“基本公共服务标准”330
(五)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规划体系331
(六)搭建以政府网站为核心的公共服务信息网络332
(七)优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环境333
(八)健全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和监察、监督机制333
二、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335
(一)提高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统筹能力335
(二)建设富有效能与结构合理的“有为政府”337
(三)建立精干、高效的公共服务组织管理体系338
(四)在加快改革中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职能339
热门推荐
- 3125502.html
- 1848108.html
- 2878022.html
- 925151.html
- 2901571.html
- 3561233.html
- 3750531.html
- 1662831.html
- 3487078.html
- 14704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4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6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56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6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16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37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12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25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34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9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