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世纪之交的中国教育 新民晚报《桃李芬芳》热点精选本【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世纪之交的中国教育 新民晚报《桃李芬芳》热点精选本
  • 马息壤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文汇出版社
  • ISBN:780531871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世纪之交的中国教育 新民晚报《桃李芬芳》热点精选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 朱大建1

校园热点篇3

高中会考可否取消? 赵家镐3

去掉百分制如何? 刘海虎4

早晨八点上学,如何? 大来6

初中教师可否任教高中? 俞斌8

谈高校教师进入中学 吕幼夫9

高三只上半天课? 夏明玮10

老桌椅遇到新问题 唐洪平 杨榛11

沪上校庆的一点思考 王蔚13

学校该不该推行校服? 王蔚15

职校生搞推销引起的争论 李之平17

说长道短新教材 张群18

活动课讲品味 徐虹20

“金字招牌”含金知多少? 苏军21

体锻达标里有水分? 龙钢23

老师,普通话说得如何? 施青濒25

全方位背对背妥否? 赵锡麟26

评语的雷同现象多 王丰27

“独木桥”边路条条 卢军29

上海民办中小学现状扫描 卢军31

考试季节尴尬事 试卷差错何其多 邱剑云33

借读重点校对孩子有利吗? 王伟如34

补课的疏与堵 肖鹿36

撕破招生的“关系网” 王蔚37

学生睡眠时间有法可依 王丰39

考卷不再“挖掘深刻含义” 卢军40

从孩子报考艺术学校谈起 韩澹42

班主任队伍呼唤男子汉 欧家斤44

“前门”挤破头 “后门”笃悠悠 舒心45

该不该再给他个机会? 江叶47

光有爱心是不够的 高骥49

不愿言穷 赵锡麟51

大、中学教育衔接的尝试 安素52

是什么使一群寒门子弟学业有成? 赵锡麟54

又到家长开会时 马幼梅55

宽容实习? 熊丙奇57

双休日,让人欢喜让人忧 高骥58

把“双休日”还给学生 秦洪伟60

“家庭夏令营”走俏沪上 余平边62

“问题学生”的问题出在哪里? 石达平64

中学生为何热衷心理热线? 刘剑英65

中学生异性交往困惑多 叶斌67

男生不善于交往吗? 赵锡麟69

小儿郎为何背水上学堂? 秦晋 唐洪平 潘伟平70

鸿雁传书——潮起潮不落 艾莓72

大自然呼唤激情 陈敬旭74

学生该不该打扫教师办公室? 舒明75

有关家教管理的争论 王蔚76

学了十年ABC 缘何不会说英语 庄恩平78

为什么入团? 陆颖华79

中美学生之差异 赵锡麟81

家长应该加点油 施青濒82

大人要学点懒 素平84

写字训练要占有一席之地 钱沛云85

握笔姿势问题多 施青濒87

为什么而读书? 熊丙奇89

从20本高中必读书说起 夏明玮91

暑假只读作文选? 施青濒92

寒假写写信 王国元94

“小贵族”下乡记 龙钢95

揭开神秘的面纱 周蒋锋97

高考状元:热炒乎?冷冻乎? 王卫99

大赛后的思考 潘鸿新100

“小家教”与“大家教” 吴莉莉102

不该全盘否定“小家教” 俞斌104

孔方兄窜进教室! 王向藩105

人才济济处 “心病”何趋多 张弘107

7000∶700说明了什么? 马息壤109

要瘦骆驼还是要膘肥马? 熊丙奇111

在自己的树下乘凉 徐钦福 熊丙奇112

赶场子的大学生 冰启115

毕业分配新趋向 田中初116

初入高校走过的弯路 丙奇117

未雨而绸缪 提前过把瘾 晓训119

“房客”何以走出宿舍 冰启121

现代大学生心中的座右铭 吴烨宇123

高复班——被“素质”遗忘的角落? 王蔚124

高考志愿“内向”现象堪忧 叶序光 辛世民125

先考试后填志愿,如何? 张自强127

高考也要“扫扫盲”? 张自强128

落榜生,你该到哪里去? 王伟如130

校园珍宝何日走出“闺阁” 王丰131

包辆“出租”上学去 龚锦标133

从教师不会国歌说起 应畏之134

“3+X”考你全面知识结构 王丰136

一个没人写的作文题 肖鹿137

何必再多一道“防线”? 王蔚138

教师的心理状况如何? 卢军140

一个学生的三则评语 宋亮钟142

托儿所重新找“爹娘” 卢军143

处理“教育官司”应注意什么? 张自强145

负重的“期望之舟” 石达平147

大学生们,家教并不简单! 丙奇149

请家教——沪上又一热潮 石达平151

热门话题篇155

当今教师素质谈155

教师不是“小贩” 邱剑云155

教师素质与死马骨头 黄玉峰156

好花还需绿叶扶 施青濒158

“小贩”岂能以点盖面? 李申培159

稳住后备“军心” 一师范生160

一个好老师的标准 宣瑾友161

提高教师素质是永恒的主题 潘鸿新162

清除“死马骨头” 李慧姬164

心目中的好老师165

为师之道长与短 严父慈母谁为先 赵锡麟165

我的困惑 贾雁蓉166

君子“动口”又“动手” 陈敬旭167

怀念朱老师 皇甫萍169

回忆于漪老师 桑胜月170

风雨几十载 悟得为师道 张开茂171

名师出高徒——徐汇区教育局局长谈好教师 马儿172

我的考试观174

夜来风雨声 考试知多少 黄玉峰174

作一次尝试如何 黄士健175

良好愿望 严峻现实 肖鹿176

盼个好题目 陈敬旭177

学也无奈 教也无奈 吴莉莉179

简简单单才是真 舒然180

统考应该改一改 章志浩181

走以法治考之路 钱宏网182

该不该请“小家教”184

家教该降温了! 一名读者184

分清个别和群体 罗涌才185

家教大学生:家教呼唤管理 刘侃186

一家长:应该相信学校的老师 曹荣新187

受教学生:家教效果我最知 鲍伟188

“家教热”也令人鼓舞 李玉杰189

三句话与两个“结论” 劳何191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家教 芮彭年192

效果与报酬 张渤生192

在指挥棒上下功夫 马息壤193

教育的个性化195

从李白扯到波尔多 石炎195

偏科与均衡 刘侃197

“脏水”要倒 佳茗要留 邱剑云198

分数与个性的断想 张红200

游刃有余再谈特长 叶蕾201

取消升学考,教育质量会不会下降?202

我的三个担心 嘉怡202

质量反会提高 素平203

“鞭子”仍在晃动中 沈刚204

起跑线一样了 周玉琴205

是金子总会闪光 叶贝罗206

考试可以促进学习 小毛207

好学生指什么? 贾志敏208

配套措施快快跟上 周志超209

用哪一种评分办法好?210

我看百分制 董蓓菲210

精确好 模糊也好 赵锡麟212

我校实行等第制以后 静安区一师附小213

“鲜桃”的魅力 陈敬旭214

阅卷的笔分量不轻 陆逐216

育人中,表扬与批评孰轻孰重?217

我看好“批评效应” 夏戈雨217

鼓励的效果最好 刘京海219

奖与罚的艺术 王学平220

优等生走上社会何以往往“不优” 周文联222

优等生走上社会何以往往“不优”?222

“优等生”的心态 张馨224

不改初衷 连俊225

学生难分优劣 醉童226

假如陈景润一直教书 张国良228

两位优等生的境遇 王智琦229

该替同龄人说几句 驹子230

此“优”非彼“优” 高熔231

奖学金与生存能力有关? 吴烨宇232

学生评价老师,利乎?弊乎?233

学生评价老师,利乎?弊乎? 宋亮钟233

副科老师难得高分 谢华235

从两个电视剧看学生评师 缪学文236

学生左右为难 宋云相237

不妨搞个“校友调查” 贾素平237

学生的评价是一面镜子 李道明238

师生关系的润滑油 卢洁239

我校有个“评优法” 洪韵焘240

教师“偏爱”是与非241

被冷落的日子 张鹏241

“兼爱”——初夏的阳光 赵凝242

偏爱其实是欣赏 夏明玮244

偏爱与示爱 荣荣245

偏爱最多后进生 施青濒246

得意变失意 平平248

教师“偏心”纵横谈 上海市比乐中学语文教研组249

中学里是否出现了“阴盛阳衰”?251

中学里是否出现了“阴盛阳衰”? 顾天立251

12∶1 丁洁薇253

阴盛阳未衰 宋亮钟254

男孩的优势在哪里? 章志洁255

女生的亲和力 陈敬旭256

男孩陷入女性包围圈 贾素平257

男生当自强 天力258

中小学“阴盛阳衰”现象剖析 王厥轩260

中外课堂纪律及由此引出的话题262

中外课堂纪律及由此引出的话题 袁文燕262

纪律宽松反而不会开小差 杨德广264

收放自如真功夫 陈敬旭265

中国孩子不会欢呼? 顾天立266

这算不算是抄袭?268

这算不算是抄袭?——读《发现》以后的惊人“发现” 彭世强268

能“套”也是水平 宋亮钟271

“盗版”为何盛行? 刘继鹏272

“错误”之外的可爱之处 毛荣富274

一个高中生的心里话 天真275

不能改变抄袭性质 邱剑云276

关键是命题形式要改 周文德277

应试教育啊,你啊! 阎春祥278

一个“高材”留级生引出的话题280

面对现实的困惑——一个“高材”留级生引出的话题 邱剑云280

穿着棉袄洗澡 韩寒282

不要漏掉钱钟书 黄玉峰284

补其短,方能增益其长 毛荣富285

为韩寒喝彩 曹彩虹287

报纸不宜炒作这类学生 耕牛288

中学教育给我们的并非垃圾 吴冬琪289

干脆当“作家” 李刚290

为韩寒担忧 刘如溪291

机器包饺子 陈彧293

让中国比尔·盖茨成群出现 周天明295

“文理渗透”是时代的需求 陈敬旭296

我不想再提钱钟书了 潘毓茹297

韩寒只是个特例 赵长天298

教改细则出台迫在眉睫 赵仲元300

“全面”更容易考上大学 董默300

以学养才——致韩寒同学 商友敬302

“条条大道通罗马”何难拓宽“华山一条路”?304

为何难以通罗马 邱剑云304

“通罗马”的要义所在 夏戈雨305

他为啥使用假文凭? 宋亮钟307

“罗马”是什么地方? 韦德锐308

素质教育下的成绩观309

我为何排名次 俞斌309

这个半分不能加 施青濒310

高分低能不受欢迎 罗涌才312

落榜仍是好学生 丁国平313

学生的分数是不是隐私?314

学生的分数是不是隐私? 夏戈雨314

分数不该成为隐私 李道明316

不是隐私胜似隐私 成方317

学生有权不公开分数 朱碧叶318

国外做法可以借鉴 张俊320

分数是教学质量的镜子 陈寅康321

尊重“隐私” 兼顾“独特” 洪韵焘322

“人缘好”与“性格耿”谁是班长好人选?323

“人缘好”与“性格耿”谁是班长好人选? 夏戈雨323

“人缘好”是班长的重要条件 章志洁325

有棱有角好成才 范正青326

我这班长当得并不顺心 阿健327

厉老师不该拂民意 康凯328

既吃熊掌又品鱼 顾耀佐329

何不取消班长制 杨志松331

“耿脾气”也能胜任班长 唐姗姗332

编后语 马息壤3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