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绍剧音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绍剧音乐
  • 陈顺泰,陈元麟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442716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1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637页
  • 主题词:绍剧-戏曲音乐-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绍剧音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二凡类1

第一节 板式1

一、【中板二凡】1

二、【慢二凡】4

三、【快二凡】6

四、【倒板】8

五、【浪板】13

六、【套板】16

第二节 【二凡】腔格17

一、尺调基本腔格17

二、正宫调基本腔格22

三、小工调基本腔格24

四、老生基本腔格27

五、老外基本腔格28

六、老旦基本腔格29

七、花旦基本腔格30

八、小生基本腔格31

九、小花脸基本腔格32

十、大花脸基本腔格33

十一、二花脸基本腔格34

第三节 唱腔伴奏过门35

一、【中板二凡】唱腔过门36

二、【慢二凡】唱腔过门46

第四节 板胡托腔50

第二章 三五七类55

第一节 套板57

一、老生【套板】57

二、老外【套板】58

三、小生【套板】58

四、花旦【套板】58

五、大花脸【套板】59

六、二花脸【套板】59

第二节 太平三五七59

一、尺调【太平三五七】59

二、正宫调【太平三五七】66

三、小工调【太平三五七】69

第三节 随板三五七70

一、尺调【随板三五七】(男腔)70

二、尺调【随板三五七】(女腔)72

三、正宫调【随板三五七】(二面腔)75

四、正宫调【随板三五七】(大花脸腔)76

五、小工调【随板三五七】(老生腔)79

第四节 支喉正宫调唱法80

第五节 还魂调三五七85

一、正宫调【还魂调三五七】85

二、尺调【还魂调三五七】87

第六节 三五七头94

一、【单顶头】94

二、【双顶头】98

三、【三五七头】100

四、【接板三五七】104

五、【大倒板三五七】107

六、【六字句】110

七、【七字句】119

第七节 哭头与埭头120

一、【哭头】120

二、【埭头】127

第八节 三五七尾128

一、【大落山虎】128

二、【小落山虎】135

三、【儿孙腔】138

四、【嗳腔】140

第九节 快板三五七141

一、【硬合上】141

二、【硬挖地】145

第十节 梅花三五七146

第三章 扬路类149

第一节 平扬149

第二节 高扬152

第三节 西路157

第四节 清板160

第五节 小戏161

一、《贵妃醉酒》161

二、《昭君和番》176

三、《关羽斩貂》202

第六节 调腔228

一、《南唐》228

二、《梳妆楼》241

第四章 曲牌类251

第一节 吹奏曲牌253

一、【风入松】253

二、【起板风入松】256

三、分二段【风入松】259

四、分三段【风入松】263

五、【快风入松】267

六、分二段【快风入松】269

七、分三段【快风入松】271

八、【枪】273

九、【快枪】277

十、【光头】277

十一、分二段【光头】280

十二、分三段【光头】284

十三、【起板光头】288

十四、分二段【快光头】292

十五、【批子】294

十六、【快批子】296

十七、【北尾巴】297

十八、分二段【北尾巴】299

十九、【南尾巴】301

二十、【快尾巴】303

二十一、【半尾巴】303

二十二、【大开门】304

二十三、【过场】310

二十四、【快过场】315

二十五、【条龙】318

二十六、【快骑马调】324

二十七、【甘洲歌】327

二十八、【泣颜回】330

二十九、【清板泣颜回】333

三十、【玉芙蓉】334

三十一、分二段【玉芙蓉】337

三十二、【摇令】339

三十三、分二段【摇令】340

三十四、【剩板园林好】342

三十五、【普天乐】343

三十六、【出队子】345

三十七、【江儿水】346

三十八、分三段【江儿水】348

三十九、【寿延庭】350

四十、【刮地风】351

四十一、【四门子】351

四十二、【水仙子】352

四十三、【千秋水】352

四十四、分二段【千秋水】354

四十五、【红绣鞋】356

四十六、【下小楼】357

四十七、【小楼凡】359

四十八、【沽美酒】360

四十九、【主女儿】362

五十、分三段【主女儿】363

五十一、【驻云飞】365

五十二、【驻马听】366

五十三、分二段【驻马听】368

五十四、【画眉序】370

五十五、【金殿画眉序】371

五十六、【川坡草】372

五十七、【滴溜子】374

五十八、【船汇】375

五十九、【召召令】376

六十、【后三通】377

六十一、【将军令】379

六十二、【浪淘沙】395

六十三、【水龙吟】399

六十四、【四扑头】403

第二节 管弦曲牌411

一、【朝天子】411

二、【小开门】412

三、【笑和尚】414

四、【哭皇天】415

五、【香柳娘】416

六、【守江南】417

七、【竹山马】418

八、【游板】419

九、【情曲】420

十、【蝶恋花】420

十一、【娃娃调】421

十二、【八板】424

十三、【七凡】424

十四、【懒拖船】426

第三节 唱腔曲牌427

一、《庆寿》427

二、《八仙庆寿》431

三、《大庆寿》436

四、《大赐福》440

五、【上小楼】445

六、【清板园林好】447

七、【耍孩儿】448

八、【麻婆子】451

九、【浪淘沙】454

十、【粉蝶儿】454

十一、【点绛唇】458

十二、【新水令】463

十三、【醉花阴】465

十四、【尾巴】466

十五、【哭相思】468

十六、【寄香草】468

十七、【排歌】470

十八、【赶考调】471

十九、【补缸调】471

二十、【莲花落】472

二十一、【清江引】472

二十二、【刮地风】473

二十三、【戏叔】474

二十四、【小上坟】474

二十五、【喧卷调】476

第四节 武班曲牌476

一、【雁儿落】476

二、【春风】477

三、【步步高】478

四、【折桂令】478

五、【剩板步步高】479

六、【刎银灯】479

七、【朝天子】480

八、【游板】480

九、【沽美酒】480

十、【画眉序】481

十一、【排歌】481

十二、【北中和乐】481

十三、【麻婆子】482

十四、【朝天子】482

十五、【北千秋岁】482

十六、【佚名】482

十七、【叠时犯】482

十八、【端正好】483

十九、【滴溜子】483

二十、【梁州序】484

二十一、【醉罗歌】484

二十二、【黄龙滚】485

二十三、【大和佛】485

二十四、【尾声】485

二十五、【重阳曲】485

二十六、【爬儿曲】486

二十七、【黄龙滚】486

二十八、【玉宝图】487

第五节 清音班曲牌487

一、【武辕门】487

二、【嘉兴鼓】503

三、【拜蝶】515

四、【马上催】517

五、【中和乐】518

六、【滴落金钱】521

七、【西湖柳】522

第五章 锣鼓类524

第一节 出场锣鼓524

一、【冷锣】525

二、【阴锣】525

三、【探头】526

四、【慢探头】527

五、【快探头】529

六、【转头】529

七、【转头】接【探头】530

八、【九落速】531

九、【直头锣鼓】532

十、【急急风】532

十一、【大出场】532

十二、虎头形【出场】533

十三、小锣【出场】534

十四、小锣【半出场】535

十五、斗鼓【三出场】536

十六、开霸【三出场】537

十七、【点绛唇三出场】539

十八、【大落场】540

十九、小锣【落场】541

二十、小锣【快落场】541

二十一、【水底鱼】542

二十二、【快水底鱼】543

二十三、【卧头】544

二十四、【跳魁鼓】544

二十五、【游嬉鼓】545

第二节 动作锣鼓546

一、【独击头】546

二、【二击头】551

三、【四击头】552

四、【小四击头】552

五、【软四击头】553

六、【五击头】553

七、【收头】554

八、【扑灯蛾】555

九、【暂头收头】556

十、【推车锣鼓】557

十一、【追杀锣鼓】558

第三节 唱腔锣鼓559

一、【起板】560

二、开唱【二击头】561

三、唱断【二击头】561

四、【浪板二击头】562

五、【慢起板】563

六、【探头】转【起板】564

七、【探头】转【慢起板】564

八、【缠头】565

九、【大缠头】567

十、【大缠头】加【绕头】568

十一、小锣【缠头】转大锣【缠头】569

十二、【随板大缠头】570

十三、小锣【随板缠头】加【绕头】571

十四、【慢二凡缠头】571

十五、【三五七缠头】572

十六、【倒板】572

十七、【急急风】转【快倒板】573

十八、【暂头】574

十九、【大缠头】转【暂头】575

二十、【摆角锣鼓】576

二十一、【慢二凡】中的【铺垫锣鼓】576

第四节 念白锣鼓578

一、【二击头】578

二、【二三锣鼓】579

三、【急急风】转【快二三锣鼓】581

四、【探头】转【二三锣鼓】582

五、【扑灯蛾】582

六、【急急风】转【暂头】584

七、【暂头念板】584

第五节 专用锣鼓586

一、【绍锣头场】586

二、【魁锣】590

三、【五魁锣鼓】593

四、【加官锣鼓】599

五、【京锣头场】601

第六节 京敲常用锣鼓603

一、动作锣鼓604

二、唱腔锣鼓611

三、专用锣鼓614

后记6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