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 沈红芳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52037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9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综合篇3

第一章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3

第一节 有关概念与内涵的辨析3

一、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界定3

二、东亚模式与东亚经济发展模式9

三、单一东亚模式与多样化的东亚模式10

四、走出单一东亚模式的误区14

第二节 东亚奇迹与东亚模式的论争16

一、东亚金融危机之前有关论争的焦点16

二、日本政府与世界银行之间的论争23

三、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有关东亚模式的论争26

第三节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29

一、东亚四类经济发展模式的共性特征29

二、政府在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中的作用39

三、同类经济发展模式的异性特征43

四、东亚一些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的逆向嬗变48

第二章 对东亚经济发展多样性产生影响的经济理论52

第一节 东亚的经济发展——多种经济理论的渗透52

第二节 对早期东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经济理论55

一、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初期占统治地位的经济理论55

二、20世纪50年代初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主要经济理论57

第三节 对东亚地区中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经济理论69

一、理论背景69

二、主要经济理论71

第四节 对东亚地区近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经济理论84

一、理论背景84

二、主要经济理论85

第五节 东亚金融危机对经济理论的影响90

第一节 有关东亚金融危机生成的理论争辩96

第三章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与东亚金融危机96

第二节 东亚经济快速增长和宏观经济稳定背后的隐患101

一、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宏观经济指标101

二、宏观经济稳定背后的隐患103

第三节 对东亚金融危机生成原因的不同看法108

第四节 金融危机生成原因探索111

一、东盟三国金融危机生成的原因112

二、菲律宾货币危机突发的原因116

三、韩国金融危机生成的缘由119

第五节 东亚金融危机对东亚重灾国经济的影响123

一、中央银行入市干预损失惨重123

二、综合国力急剧下降125

三、人民大众是危机的最终受害者126

第一节 寻求 IMF 援助经济体的经济改革与成效129

第四章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与东亚经济改革129

一、泰国政府的金融改革、重组及其成效130

二、印尼政府的经济与金融改革举措137

三、韩国政府的经济改革与金融重组144

第二节 马来西亚金融改革举措与成效152

一、实行短期选择性资本管制及其成效评估152

二、金融改革与重组155

三、企业重组及其进展158

第三节 菲律宾的金融监管与银行体制改革159

一、菲律宾新中央银行及其金融监管160

二、新中央银行领导下的银行体制改革163

第四节 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政策的调整166

一、东亚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166

二、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的调整169

第一节 明特——拉尔的因果关系发展模型175

第五章 比较东亚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175

下篇 案例篇175

第二节 石川滋发展总过程分析模型177

第六章 亚洲“四小”经济发展模式特点及其比较181

第一节 战后亚洲“四小”经济快速增长轨迹181

一、亚洲“四小”的经济起飞181

二、亚洲“四小”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83

第二节 亚洲“四小”产业结构变化与政策比较194

一、亚洲“四小”产业结构的迅速转换194

二、亚洲“四小”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与政策比较197

第三节 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实力的壮大205

一、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206

二、经济实力的壮大210

第四节 亚洲“四小”的收入分配与生活水平比较213

一、亚洲“四小”的收入分配——库兹涅茨假设的例外213

二、亚洲“四小”的生活水平比较217

第五节 亚洲“四小”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21

一、亚洲“四小”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21

二、亚洲“四小”两种不同类型的经济运行机制223

第七章 东盟三国经济发展模式特点及其比较227

第一节 东盟三国的经济增长轨迹227

一、东盟三国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227

二、东盟三国的经济增长230

第二节 东盟三国的产业与就业结构变化243

一、东盟三国的产业结构变化243

二、东盟三国的就业结构变化245

第三节 东盟三国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与政策比较246

一、有关东盟三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划分的不同观点246

二、马来西亚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与政策249

三、泰国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与政策255

四、印尼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与政策260

第四节 东盟三国的农业发展266

一、东盟三国农业发展的特点266

二、支持农业发展的关键性措施与机制270

第五节 东盟三国的收入分配与生活水平比较276

一、东盟三国的收入分配276

二、东盟三国的生活水平比较281

第八章 菲律宾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特点285

第一节 菲律宾经济增长轨迹285

一、菲律宾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285

二、菲律宾经济增长由盛转衰287

三、阻滞战后菲律宾经济增长的要因295

第二节 菲律宾的经济改革及其成效301

一、经济改革的背景301

二、主要经济领域的改革措施302

三、菲律宾经济改革成效305

第三节 菲律宾工业化发展进程及其政策特点311

一、有关菲律宾工业化发展进程划分的论争311

二、菲律宾进口替代工业化早期发展目标与政策特点314

三、菲律宾面向出口工业化发展时期的政策特点319

第四节 菲律宾农业发展与农村土地关系变迁324

一、农业发展轨迹324

二、不同时期的农业开发战略327

三、农村土地改革与土地关系变迁332

第五节 菲律宾的收入分配与生活水平339

一、菲律宾的收入分配339

二、菲律宾人民的生活水平340

结束语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与东亚经济发展态势345

主要参考文献350

后记与鸣谢(中英文)3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