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网通信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电网通信技术
  • 曹宁,胡弘莽编著(河海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750841401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0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16页
  • 主题词:电力系统-通信技术-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电网通信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电力通信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1

一、电力通信现状1

二、电力光纤通信1

三、电力数据网2

四、电力通信组织机构3

五、电力通信存在的主要问题3

六、电力通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3

第二节 电力通信网的发展趋势4

一、优化网络结构5

二、光纤通信5

三、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 PLC6

四、IP 网络及 VOIP8

第三节 电力通信的重要性9

第四节 电力通信网的发展历程10

第二章 通信基本原理12

第一节 通信系统的组成12

一、通信系统模型12

二、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系统模型12

第二节 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14

一、通信系统分类14

二、通信方式15

第三节 信道和主要技术指标16

一、信道定义17

二、恒参信道举例17

三、随参信道举例19

四、主要性能指标23

第四节 常用的调制技术25

一、模拟调制系统的原理25

二、正弦载波数字调制系统31

三、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39

第五节 复用和多址技术51

一、复用技术51

二、多址技术54

第六节 交换技术60

一、电路交换60

二、分组交换61

第三章 电力载波通信64

第一节 载波通信的基本原理64

一、音频电话通信64

二、频率变换65

三、单路载波通信原理67

四、多路载波通信68

第二节 电力线载波通信设备75

一、电力线载波通信方框图76

二、电力载波通信设备76

三、安装与测试78

四、载波机的维护79

第三节 载波通信的杂音干扰80

一、概念80

二、对通路杂音的要求82

三、通路杂音测试方法82

四、电力载波机的运行管理83

第四节 载波通信的最新技术86

一、电力线数字载波的现状、特点和发展86

二、FDM 电力线载波设备电路数字化86

三、电力线载波加数字终端87

四、利用 QAM/OFDM 实现较高速率传输87

五、采用扩频技术87

六、数字式电力线载波机的系统组成87

七、数字式电力线载波的优点88

八、数字载波机的信号处理模块88

九、QAM 接收机88

十、TCM 编译码89

十一、自适应信道均衡91

十二、自动增益控制91

十三、结束语91

第四章 电力微波通信技术92

第一节 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的概念92

一、无线电波和频段划分92

二、无线电波的主要特性93

三、地面远距微波通信中的“中继”93

四、微波中继通信的特点94

第二节 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的组成和特点95

一、系统模型95

二、实际的系统设备组成方框图95

三、数字微波通信的特点96

四、数字微波的使用与发展简况97

第三节 天线馈线系统99

一、微波天线100

二、馈线系统102

第四节 收信和发信设备106

一、发信设备的组成106

二、收信设备的组成107

三、收信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108

四、数字微波中继系统的整机性能测试109

第五章 移动通信技术112

第一节 移动通信的特点与分类112

一、移动通信的特点112

二、移动通信的分类113

第二节 无线电寻呼系统114

一、无线电寻呼系统的分类114

二、无线电寻呼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116

三、无线寻呼系统的相关设备121

四、无线电寻呼系统的组网122

第三节 集群通信系统122

一、概述122

二、集群通信系统基本网络结构及设备组成124

三、移动通信系统的场强测试128

四、集群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控制方式130

第六章 光纤通信技术132

第一节 光纤通信的组成与特点132

一、光纤通信所用的波长及其优点132

二、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132

第二节 光纤与光缆133

一、光纤133

二、光缆134

第三节 光源与光检测器135

一、光源135

二、光检测器140

第四节 光接收机与光发送机141

一、光接收机141

二、光发送机142

第五节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两种传输体制146

一、准同步数字系列 PDH146

二、同步数字系列 SDH147

第六节 光纤通信系统的总体设计与系统维护149

一、光纤通信系统设计149

二、SDH 自愈网152

三、SDH 管理网络155

第七章 电网通信网159

第一节 通信网的基本概念159

一、通信网的分类159

二、通信网中的交换160

第二节 Internet 和 Intranet 的介绍和网络构建162

一、Intranet 基础——Internet162

二、Intranet167

三、TCP/IP 协议169

第三节 电力通信中常用通信网173

一、电力电话交换网173

二、电视电话会议网174

三、电力数据网176

第四节 常用交换机的安装调试维护176

一、交换机的安装177

二、交换机的管理和维护181

第八章 电网电力调度综合自动化系统183

第一节 电力调度综合自动化系统概述183

一、SCADA 系统183

二、能量管理系统 EMS184

三、电力自动化系统核心技术简介186

第二节 自动化主站系统构建方法189

一、通信方式的确定190

二、系统的具体配置及连接方式190

三、系统选型时注意事项191

第三节 调度自动化分站设备191

一、RTU 终端191

二、电量变送器193

第四节 主站系统构成及系统构建方法194

一、一体化的应用支撑平台194

二、SCADA 系统195

三、高级应用软件195

四、Web 应用系统196

五、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DTS)196

六、系统的典型网络配置197

第五节 系统的运行和维护198

第九章 电网监控系统200

第一节 监控系统200

一、引言200

二、数据采集201

三、监视与事件处理201

四、控制功能202

第二节 具体实例——电网通信监控系统202

一、建成的地方电业局通信网监控系统203

二、系统组成203

三、视频监控系统204

四、采集站系统204

五、网管系统的功能204

六、结束语205

参考文献2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