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北三省革命文化史 1919.5.4-1949.10.1【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东北三省革命文化史 1919.5.4-1949.10.1
  • 张连俊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0705684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东北三省革命文化史 1919.5.4-1949.10.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五四”运动后,革命文化的诞生与发展(1919年5月4日——1931年8月15日)5

第一章 创办社团和报刊5

1.“奉天基督教青年会”及其“星期三会”、“共产主义研究小组”与阎宝航、巩天民、苏子元5

2.“大连中华青年会”及其“星期讲坛”、《新文化》会刊、图书馆、“平民学校”与傅立鱼7

3.《毓文》周刊与马骏10

4.“吉林青年学会”及其“青年新剧社”11

5.“启明学社”及其《启明》半月刊、“文学研究会”与高崇民11

6.《大北新报》的副刊《杂俎》和《东北三省民报》与安怀音12

7.“基青会”的新剧团与阎宝航13

8.《哈尔滨晨光报》、“哈尔滨书店”与李震瀛、陈为人14

9.“白杨社”及其《白杨文坛》与穆木天15

10.“大连中华工学会”及其工人夜校、《工学会周刊》、图书馆与傅景阳、唐韵超、王立功、张式沅15

11.“美术研究专科学校”与韩乐然17

12.《东北早报》及其副刊《东北潮》与张昭德18

13.《吉林二师周刊》与韩守本、刘旷达18

14.“谐和音乐团”及其刊物《遏云》与阎述诗18

15.《哈尔滨日报》及其副刊《哈尔滨日报副刊》与穆绍武、杨宁涛19

16.“艺友社”与秀克荣19

17.“秋声书社”和《秋声》月刊与宋铁岩19

18.“辽宁国民常识促进会”、“平民学校”、“拒毒联合会”与车向忱20

19.《新民晚报》副刊《晨钟》、“关外社”及其月刊《关外》与李郁阶、朱焕阶、宋小波、何松亭21

20.“绿野书店”与刘丹岩、刘敬远、苗勃然、韩全忠22

21.“蓓蕾文学社”及其《蓓蕾》周刊与赵惜梦、孔罗荪、陈纪滢23

22.“灿星文学社”、“蓝阳剧社”与《国际协报》和《灿星》月刊与楚图南、高明千、张逢汉23

23.《冰花》周刊和郭维城、董袖石、李政文、范德修24

第二章 开创新诗歌25

《悼林祥谦》(张维周)26

《示威》(张维周)27

《送淮阴先生赴奉》(贾元衡)29

《新天问》(佚名)30

《工人团结歌》(李立三原作,安娥改编、配曲)30

《渔光曲》(安娥)30

《又到了这灰白的黎明》(穆木天)31

《写给东北的青年朋友们》(穆木天)32

《有给》(惜梦)33

《寒星》(凝秋,50首,选前10首)33

《有感》(伍世宗)35

《我们的勇士》(关桂馨)36

《弱者的呼声》(陈克伟)36

《劝同胞救国歌》(佚名)38

《普罗的爱神》(得明)38

《东铁青工》(刘少先)39

《醒同胞》(董济川)40

《狱中的梦》(佩华)40

《尤江吟三首》(边谨)41

《四十二初度感赋十首》(录第八首,佚名)42

《竹枝词·道里八首》(录第三首,杨墨轩)42

《渔歌子·时代感怀二音阕》(止湘)43

《痛恨英日两国惨杀我国同胞成七绝偶句四首》(录第一、二、四首,申明宣)43

《游览松花江五言古绝》(高崇民)44

《己丑端阳杂感 七言古绝》(录第二首,六豕)44

第三章 开创白话新散文47

《对于新文化运动之希望》(周守一)47

《笔记》(野民)48

《杂感》(热水)48

《新地狱》(王无我)49

《懦》(萧军)49

《骂人论》(依克)50

《乌鸦》(均风)50

《北国的雪》(莲沼)50

《走出大观园》(李郁阶)51

第四章 撰写新小说52

《赈灾委员》(梦公)、《救世主——陈老爷子》(王郁宣)52

《罗姑怨》(臬鸣)53

《夜梦乡女》(新)53

《天幕》(沫元)53

《泪》(于浣非)54

《酱油坊》(佚名)54

《老爷岭之春》(郭维城)54

《?》(罗荪)55

第五章 编演革命剧56

《唤醒国人》、《国事痛》、《越南亡国泪》(集体创作)的上演57

《谁的罪》(杨晦)的上演57

《一念差》、《苦中缘》、《庸人自扰》、《败子回头》的上演57

《可怜闺里月》(熊佛西)的上演57

《来客》(杨晦)发表58

四幕话剧和《好儿子》(汪仲贤)的上演58

《少奶奶的扇子》(洪涛改编)、《回家以后》(欧阳予倩)的上演58

《血钟》、《父权之下》、《济南血》、《山河泪》、《刀痕》、《庸人自扰》、《最后的良心》、《约法三章》、《新闻记者》的上演58

《上海沪惨杀案》、《刺伊藤》、《青年梦》、《曹炳卖国》、《宣统复活》的上演59

《警世恩怨》(友谊社)的上演59

《禁梏》、《自由婚姻》、《抵制日货》的上演59

《原来如此》、《京淑之死》、《夜校之路》(艺友社)的上演59

《西线无战事》、《爱的摧残》、《铁蹄下》、《生命的升华》、《风灿》(柯仲平)、《无敌民兵》(柯仲平)、《北归》(凝秋)、《梦的中心》(凝秋)与“灿星文学社”、“蓝阳剧社”的戏剧活动60

《海风》、《娘姨》(白薇)、《小偷》、《母与子》、《线》、《大雷雨》、《我归来了》、《永久的寂寞》的上演61

《民众起来,捍卫中华》的上演61

《杨三姐告状》(成兆才)、《刘烈士投海》、《爱国娇》(曹星岳)等现代评剧的上演61

京剧《扫除日害》(唐韵笙)的上演62

第六章 人物传略63

马骏63

车向忱63

孔罗荪63

巩天民64

安娥64

刘丹岩65

刘旷达66

杨晦66

苏子元67

赵惜梦67

郭维城67

阎述诗68

阎宝航70

高崇民71

韩守本71

傅立鱼72

楚图南73

塞克74

穆木天74

第二编 东北沦陷时期的革命文化活动(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80

第一章 创办爱国抗日的社团和报刊80

1.“寒光剧社”与孔罗荪、赵惜梦80

2.“飘零社”、《抚顺民报》副刊《飘零》、文学刊物《文选》与王秋萤、陈因和王孟素81

3.《夜哨》、《文艺》周刊与罗烽、金剑啸83

4.“星星剧团”与罗烽、金剑啸、白涛84

5.“鲁迅文学研究社”与《星火》副刊和田贲84

6.《大北新报画刊》与金剑啸85

7.“白光剧社”与金剑啸88

8.“哈尔滨口琴社”与侯小古、王家文88

9.《救国旬歌》、《东北通讯》与何延川88

10.《黑龙江民报》与王甄海89

11.“恢复会”与崔立福89

12.“青年读书会”与李季风90

第二章 诗歌(包括声乐歌词)91

《到前面去》(田贲)91

《狱外记序诗》(田贲)92

《辽宁民众自卫军军歌》(佚名)92

《民谣》(佚名)93

《四季游击队歌》(杨靖宇)93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杨靖宇)94

《东北抗日联合军军歌》(杨靖宇)95

《打倒日寇保家乡》(邓铁梅)96

《兴安岭的风雪》(金剑啸)96

《西征胜利歌》(杨靖宇)105

《中韩民族联合抗日歌》(杨靖宇)106

《露营之歌》(李兆麟、于天放、陈雷等)107

《第三路军成立纪念歌》(李兆麟)109

《寄调满江红·黑水白山》(赵尚志)110

《十年血战还要争取最后的一朝》(赵尚志)111

《滨江书怀·七律》(赵一曼)113

《要斗争》(周保中)114

《反日大同盟》(张甲洲)114

《妈妈您不要哭》(李春满)116

《送西征》(徐志颖)117

《跃进呀,中国!》(节录,宋占祥)118

《除夕感怀》(耿继周)119

《霍川战役后题》(高体乾)120

《爱护老百姓歌》(苗可秀)120

《唤醒伪军歌》(苗可秀)120

《团结义勇军歌》(苗可秀)120

《打倒日本歌》(苗可秀)121

《上帝之子》(节录,牢罕)121

《哈尔滨》(信风)122

《全是虚假》(萧军)124

《黑色列车的犯罪》(信风)124

《追悼歌》(史履生)125

《狱中遗诗》(史履生)126

《改编的〈满洲国国歌〉》(张作湘)126

《满江红·速挽狂澜》(崔立福)127

《志士之歌》(张作斌)127

《身不死心不灭》(崔立福)128

《狱中夜间闻歌感赋》(崔立福)128

《浪潮歌》(冯志刚)129

《游击队》(节录,李延平)129

《溜过》(达秋)130

《倭奴未退鬓先华》(高崇民)131

《咏秋》(高崇民)131

《矢志报中华》(高崇民)131

《七七抗战后自勉》(高崇民)131

《杨司令爱人民》(佚名)132

《杨家将》(佚名)132

《小鞋匠》(佚名)132

《嘉陵江上》(端木蕻良)133

《我的家在黑龙江》(高兰)133

《北斗星》(李旭)135

第三章 散文137

《沈水哀音》(佚名)137

《落日哀鸿——一纸音书涕泪多》(惜梦)138

《痛心的话》(闲人)139

《希望我国的女同胞》(细民)139

《片石室琐谈》(片石室)140

《呼兰之行》(姜椿芳)140

《蹲在洋车上》(悄吟)141

《哀鲁迅》(罗绮)141

《一件难慰良心的事》(丁铭)142

《杂感之感》(李季风)142

第四章 小说144

《在大风雪中》(石光)144

《逃出以后》(石光)145

《安狄与马华》(但娣)145

《两船家》(关沫南)146

《老王》(达秋)146

《雪地的嫩芽》(王秋萤)147

《豆腐店老板》(牛平甫)147

《荣归》(牛平甫)147

《幌子》(牛平甫)147

《证据》(三郎)148

《口供》(罗烽)149

《胜利》(罗烽)149

《只有一条路》(刘莉)150

《平津路上》、《最后的降旗》、《水塔》、《一支三八式》、《炮位周围》(雷加)150

《十天》(李克异)150

《矿坑》(王秋萤)151

《河流的底层》(王秋萤)151

《夜风》(悄吟)151

《松蒲新潮》(秋鸿)152

《小车工》(王秋萤)152

《泥沼》(李克异)153

《梦》(松江散人)153

《八月的乡村》(萧军)154

《呼兰河边》(罗烽)154

《寒夜火种》(曾名《登基前后》,马加)155

《生与死》(白朗)155

《科尔沁旗草原》(端木蕻良)156

第五章 戏剧157

《四大劈》(佚名)158

《梦里桃园》(阎述诗)158

《暴风雨之夜》(阎述诗)158

《闹朝扑犬》(唐韵笙)159

《二子乘船》(唐韵笙)159

《穷教员》(金剑啸)159

《妾儿》(三郎)160

《两个阵营的对峙》(罗烽)160

《王小二放牛》(杨靖宇)161

《爱国魂》(佚名)162

《血海之歌》(乌鸦)162

《密林烽火》(乌鸦)163

第六章 文艺评论165

《一封公开信——致全满洲国爱好文艺及青年文艺工作者》(三郎)165

《文艺与天才——文艺琐谈之一》(洛红)166

《评〈平沙〉》(王孟素)166

《文学无用论》(青)166

《诗的创作问题》(莹叔)167

《我们要什么样的文章》(关东雁)168

第七章 人物传略170

牛平甫170

石光171

白朗171

李旭173

李兆麟173

李克异173

李季风174

达秋175

关沫南175

杨靖宇175

但娣176

张甲洲176

苗可秀177

周人中177

罗烽177

罗明哲178

金剑啸179

赵一曼180

赵尚志180

姜椿芳180

耿继周181

高兰181

高体乾181

唐韵笙182

萧红182

雷加183

端木蕻良184

第三编 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文化空前繁荣(1945年8月15日——1949年10月1日)192

第一章 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文艺活动192

第一节 逢喜必举的群众性庆祝活动192

第二节 遍及城乡的群众性歌舞活动193

第二章 创建与改造文化社团196

第一节 组建文艺群团组织196

1.“通化文艺工作者协会”196

2.“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协会东北总分会筹备委员会”与罗烽197

3.“鲁迅文艺研究会”198

第二节 建立新的文艺创作表演团体和艺术院校199

1.“白山艺术学校”与白鹰199

2.“冀东军区尖兵剧社”与李劫夫201

3.“东北文艺工作团”与沙蒙、于蓝、王大化、刘炽201

4.“冀察热辽军区文艺工作团”、“冀察热辽鲁迅艺术文学院”与安波205

5.“热东军区战声文艺工作团”与柯夫205

6.“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文艺工作团”与何士德、左凡207

7.“东北鲁迅艺术文学院”及其所属的四个文艺工作团与吕骥、张庚210

8.“辽东军区政治部文工团”与朱明、李林、阮若珊214

9.“吉林军区文工团”与陈克、高叶、何宜之、田兰215

10.“东北野战军炮兵纵队宣传队”与伍本先、张振学216

11.“东北军政大学文工团”与何方、李蒙、吴茵、苏里、武兆堤217

12.“东北文艺工作二团”与任虹、吴雪、李之华218

13.“辽吉军区文工团”与戴碧湘、高凤官、林开甲、雷平220

14.“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宣传队”与吴白桦、王冰221

15.“鸭绿江文工团”与王力明、季夫民222

16.“东北民主联军部队艺术学校”与萧向荣、杨霖223

17.“延边文艺工作团”224

18.“东北鲁艺文艺工作四团”与张庚、张望225

19.“哈尔滨青年训练队”和“总政宣传队舞蹈队”与胡果刚、查烈227

20.“东北鲁艺音乐工作团”与吕骥、向隅228

21.“黑龙江省人民文艺工作团”与张守维、裴华、李干忠228

第三节 创办文艺报刊229

1.《东北画报》与朱丹、施展229

2.《新群》与关沫南231

3.《草原》与许立群231

4.《知识》232

5.《鸭绿江》与郑文232

6.《东北文艺》与吕骥、张庚233

7.《东北文化》与任虹、吴伯萧、严文井234

8.《人民戏剧》与塞克235

9.《人民音乐》与王一丁235

10.《文化报》与萧军236

11.《行行》与孙语群、陈大昌236

12.《我们的歌》237

13.《群众文艺》与安波、洛文237

14.《黄河歌集》237

15.《文艺月报》238

16.《戏曲新报》与李纶、王铁夫238

第四节 兴办书店239

1.“大众书店”与白全武、车长宽、柳青、车升五239

2.“建国书社”与史屏、赵明241

3.“东北新华书店”与向叔保、李文、卢鸣谷、周保昌242

4.“友谊书店”与胡克强245

5.“光华书店”与邵公文、孙家林246

6.“吉林书店”与张海涛、高永寒248

第三章 诗歌249

《荒火》(艾汶)250

《给L》(公木)252

《寄四平前线》(林耶)254

《悼李兆麟同志》(高崇民)256

《悼陶行知》(高崇民)257

《勇敢的爆破手》(节录,都都)257

《新三字经》(戴言)259

《山羊坡》(节录,佚名)260

第四章 散文264

《老李头》(冯仲云)265

《一面光荣的旗帜——记抗联女战士赵一曼》(白朗)265

《变动着的北大荒》(晞潮)266

《沙漠之夜》(草明)267

《爬犁及其它——农村即景》(陆地)267

《新年献词》(萧军)268

《英雄活着——追念战友张文祥》(白刃)268

《再见》(李又然)269

第五章 小说271

《月亮圆又圆》(鲁琪)272

《暴风骤雨》(周立波)273

《江山村十日》(马加)274

《原动力》(草明)275

《无敌三勇士》(刘白羽)275

《煤》(李纳)276

《圈套》(蔡天心)276

第六章 戏剧277

第一节 话剧278

《铁血男儿》(高叶、曹洪钧)、《血仇》(刘亦心)279

《新生》(刘辉)280

《反“翻把”斗争》(李之华)280

《血债》(李之华)280

《遍地哀鸿》(高枫)281

《斗争活阎王芦光武》(一丁、曲光)281

《牢笼计》(侣朋)281

《当家》、《锅炉》(楚彦)281

《穷汉岭》(白玉江、孙树贵等)282

《王家大院》(集体创作)282

《林区除奸》(于光、李光、杨永奎、周围)283

《废铁炼成钢》(张靖、李桂森、潘志平)283

第二节 歌剧283

《一面镜子》(康夫)285

《杨勇立功》(吴白桦)285

《兵》(安波、程云、海燕、莎莱)286

《一个裁缝之死》(马瑜、宁森、李长华、李文学)286

《归队立功》(李劫夫、管桦)286

《独眼龙》(刘相如)287

《为谁打天下》(苏里、武兆堤、吴茵、葛炎)287

《立功》(陈玙、李鹰航)287

《钢骨铁筋》(武兆堤、吴茵)287

《火》(胡零、刘炽)288

《血海深仇》(侣朋、马可)288

《发动落后》(侣朋、晏甬、瞿维、马可)288

《荒火》(马可)288

《上当》(安波)289

第三节 新秧歌剧289

《血泪仇》(颜一烟)291

《全家光荣》(王家乙、张隶昌、陈紫、胡景歧)292

《两个胡子》(胡零、陈紫)293

《喜气盈门》(张青榆)293

《二毛立功》(王水亭)294

第四节 拉场戏(包括二人转)294

《绣模范旗》(胡景岐、李泰)295

《光荣灯》(李之华)296

《姑嫂做军鞋》(东北文工团二团)296

《土地还家》(东北文工团二团)296

第五节 活报剧297

第六节 皮影戏298

第七章 戏曲、曲艺改革300

第一节 京剧、评剧300

《屈原》(陈伯元改编)302

《活捉谢文东》(吴英林)302

《折聚英》(曹克英、徐汲平、王铁夫)303

《当嫁衣》(张东川)303

《美人计》(徐菊华)303

第二节 曲艺304

第八章 电影306

第一节 建厂306

第二节 制片308

《民主东北》1——11辑309

《桥》(于敏)311

《留下他打老蒋》(林其)311

《中华儿女》(颜一烟)312

《光芒万丈》(陈波儿)312

《回到自己队伍来》(成荫)313

《白衣战士》(王震之)313

《无形的战线》(伊明)313

第三节 放映发行313

第九章 音乐、舞蹈316

第一节 音乐316

《英雄万岁》(高叶)316

《青年参军》(哈工大)317

《吃菜要吃白菜心》(莫文华、林昂声)317

《坚决打他不留情》(邢也、李劫夫)318

《攻大城》(晓星、吕骥)318

《太阳出来满天红》(何一之、赵逖)319

《解放的红旗到处飘扬》(舒革、若苏)319

《五朵花儿开》(哈尔滨大学音乐系)320

《惩办战争罪犯》(安波)320

《咱们工人有力量》(马可)321

《装卸号子》321

《纺棉花》(骆文、沙莱)322

第二节 舞蹈324

第十章 美术、摄影326

第一节 油画326

第二节 漫画327

第三节 年画327

第四节 连环画328

第五节 版画329

第六节 美术展览329

第七节 摄影330

第十一章 国民党统治区的学生革命文化运动332

第一节 创办读书会332

第二节 办刊物334

第三节 办壁报335

第四节 演剧唱歌336

第十二章 文艺评论340

《新年到了,大家动手搞翻身秧歌》(塞克)340

《新的道路——秧歌剧演出观感》(刘白羽)340

《评〈无敌三勇士〉》(舒群)341

《形式主义小论——演戏生活的自我批评》(宋之的)341

《观察的角度》(陆地)342

第十三章 人物传略343

于蓝343

马可343

马加343

王大化344

王家乙344

公木345

白鹰346

冯仲云346

李纶347

李又然347

李劫夫348

刘炽349

刘相如349

安波349

宋之的351

陆地351

张东川351

张春榆351

沙莱352

沙蒙352

林耶352

若苏353

周立波353

胡零354

胡景歧354

草明355

骆文355

高叶355

徐菊华356

萧军356

鲁琪358

楚彦359

慕柯夫359

蔡天心359

颜一烟360

戴言361

热门推荐